第二十二章 中共临川区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630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二章 中共临川区地方组织
分类号: D035.5
页数: 35
页码: 313
摘要: 中共临川区地方组织担负着领导和带领全体临川人民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1987~2005年期间,域内虽经历了中共临川县委、中共抚州市委、中共临川市委和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的变迁,但党的建设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临川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地方组织 临川区

内容

中共临川区地方组织担负着领导和带领全体临川人民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1987~2005年期间,域内虽经历了中共临川县委、中共抚州市委、中共临川市委和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的变迁,但党的建设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临川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节党代表大会 1987年至2005年,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中共临川区委先后经历了中共临川县委、抚州市委、临川市委、临川区委的演变。
  一、中共临川县委员会 1987年9月11日至13日,在临川县城上顿渡镇召开了中共临川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正式代表398人,列席代表56人,除因公因病请假缺席外,实到代表439人,代表着全县20500名党员出席会议。在七届一次县委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饶金保;副书记:管日顺、陈其辉;常委:乐文全、黄德宪、许四星、乐慧芳、徐仁生、邹明泉。
  1990年4月2日至4日,在临川县城上顿渡镇召开中共临川县第八次代表大会,这年全县有党员22421人,大会正式代表373人,列席代表56人。会上,县委书记饶金保作了题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为实现我县政治、经济和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临川县委第八届委员会,当选委员30人,候补委员3人。通过了《中共临川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身革命化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大会闭幕后举行八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饶金保;副书记:陈其辉、刘辉祥、李求明;常委:廖功亮、徐仁生、傅祖辉、聂荣光、许四星。
  1992年12月26日至28日,在临川县城上顿渡镇召开中共临川县委第九次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428人,列席代表84人,特邀代表21人,除因公因病请假缺席20人外,实到代表408人,代表着全县23264名党员出席会议。大会还邀请了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和党外知名人士28人听取大会工作报告。会上,县委书记陈其辉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把握时机,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夺取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新胜利》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临川县第九届委员会,由委员29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大会闭幕后举行九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陈其辉;副书记:曹宝泉、吴元法、许四星、戴俊文;常委:廖功亮、刘定东、徐仁生、万荣璋、傅威、廖东明。
  中共临川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任职情况第七届县委会(1987.9~1990.4) 书记:饶金保(江西临川)(1987.9~1990.4) 副书记:管日顺(江西临川)(1987.4~1989.6) 陈其辉(江西清江)(1987.9~1990.4) 刘辉祥(江西东乡)(1989.9~1990.4) 李求明(江西南城)(1989.12~1990.4) 常委:饶金保(江西临川)(1987.9~1990.4) 管日顺(江西临川)(1987.4~1989.6) 陈其辉(江西清江)(1987.9~1990.4) 刘辉祥(江西东乡)(1989.9~1990.4) 李求明(江西南城)(1989.12~1990.4) 乐文全(江西东乡)(1987.9~1990.4) 黄德宪(江西临川)(1987.9~1989.12) 许四星(上海市)(女,1987.9~1990.4) 乐慧芳(江西临川)(1987.9~1989.12) 徐仁生(江西临川)(1987.9~1990.4) 邹明泉 (1987.9~1989.9) 傅祖辉(江西进贤)(1989.12~1990.4) 聂荣光(江西南城)(1989.12~1990.4) 第八届县委会(1990.4~1992.12) 书记:饶金保(江西临川)(1990.4~1992.12) 副书记:陈其辉(江西清江)(1990.4~1992.12) 刘辉祥(江西东乡)(1990.4~1992.10) 李求明(江西南城)(1990.4~1991.6) 曹宝泉(江苏泰县)(1991.6~1992.12) 聂荣光(江西南城)(1991.6~1992.10) 吴元法(浙江淳安)(1992.8~1992.12) 许四星(上海市)(女,1992.10~1992.12) 戴俊文(江西临川)(1992.10~1992.12) 常委:饶金保(江西临川)(1990.4~1992.12) 陈其辉(江西清江)(1990.4~1992.12) 刘辉祥(江西东乡)(1990.4~1992.10) 李求明(江西南城)(1990.4~1991.6) 廖功亮(江西南城)(1990.4~1992.12) 徐仁生(江西临川)(1990.4~1992.12) 傅祖辉(江西进贤)(1990.4~1992.12) 聂荣光(江西南城)(1990.4~1992.10) 许四星(上海市)(女,1990.4~1992.12) 曹宝泉(江苏泰县)(1991.6~1992.12) 吴元法(浙江淳安)(1992.8~1992.12) 万荣璋(江西临川)(1991.6~1992.12) 戴俊文(江西临川)(1992.10~1992.12) 刘定东(江西东乡)(1992.10~1992.12) 傅威(江西资溪)(1992.10~1992.12) 廖东明(江西临川)(1992.10~1992.12) 第九届县委会(1992.12~1995.4) 书记:陈其辉(江西清江)(1992.12~1995.4) 副书记:曹宝泉(江苏泰县)(1992.12~1995.4) 吴元法(浙江淳安)(1992.12~1995.4) 许四星(上海市)(女,1992.12~1994.12) 戴俊文(江西临川)(1992.12~1995.4) 常委:陈其辉(江西清江)(1992.12~1995.4) 曹宝泉(江苏泰县)(1992.12~1995.4) 吴元法(浙江淳安)(1992.12~1995.4) 许四星(上海市)(女,1992.12~1994.12) 戴俊文(江西临川)(1992.12~1995.4) 廖功亮(江西南城)(1992.12~1994.8) 徐仁生(江西临川)(1992.12~1993.10) 万荣璋(江西临川)(1992.12~1995.4) 刘定东(江西东乡)(1992.12~1993.11) 傅威(江西资溪)(1992.12~1995.4) 廖东明(江西临川)(1992.12~1995.4) 王仁华(江西临川)(1993.10~1995.4) 陈建福(山东临沂)(1993.11~1995.4) 肖文海(江西吉安)(1994.9~1995.4) 二、中共抚州市委员会 1987年9月2日至4日,在抚州市召开了中共抚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298名代表代表全市5447名党员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抚州市委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和《关于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几点意见》。七届一次市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了市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吴国辉;副书记:李朔尧、李启中、牛家宝;常委:陈小青、尹钟生、李早梅、江晓初。
  1990年5月24~27日,在抚州市召开了中共抚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全市有党员6098人,大会正式代表299人,列席代表51人,特邀代表27人。会上,市委书记李朔尧作了题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率领全市人民夺取我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由委员26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通过了《中共抚州市委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大会闭幕后举行了八届一次市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了市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李朔尧;副书记:陈九如、魏建华;常委:邱火明、任茂秋、章玉善、周水生、王晓媛。
  1992年12月24~27日,在抚州市召开了中共抚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全市有党员6105人,大会正式代表306人,列席代表80人,特邀代表12人。会上,市委书记李朔尧作了题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把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前进》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第九届委员会,当选委员27人,候补委员4人。大会闭幕后举行九届一次市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了市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李朔尧;副书记:陈九如、魏建华、任茂秋、傅祖辉;常委:陈平、章玉善、周水生、王晓媛、何泉根、周泽钧。
  中共抚州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委任职情况第七届市委会(1987.9~1990.5) 书记:吴国辉(江西东乡)(1987.9~1990.2) 副书记:李朔尧(天津市)(1987.9~1990.5) 李启中(江西南城)(1987.9~1989.12) 牛家宝(安徽泗县)(1987.9~1990.5) 魏建华(江西南昌)(1989.12~1990.5) 常委:吴国辉(江西东乡)(1987.9~1990.2) 李朔尧(天津市)(1987.9~1990.5) 李启中(江西南城)(1987.9~1989.12) 牛家宝(安徽泗县)(1987.9~1990.5) 魏建华(江西南昌)(1989.12~1990.5) 陈小青(江西南丰)(1987.9~1989.12) 尹钟生(江西上犹)(1987.9~1989.12) 李早梅(湖南祁福)(女,1987.9~1989.12) 江晓初(江西景德镇)(1987.9~1989.9) 邱火明(江西南城)(1989.12~1990.5) 周水生(江西九江)(1989.12~1990.5) 第八届市委会(1990.5~1992.12) 书记:李朔尧(天津市)(1990.5~1992.12) 副书记:陈九如(江西南昌)(1990.5~1992.12) 魏建华(江西南昌)(1990.5~1992.12) 任茂秋(湖南岳阳)(1991.4~1992.12) 傅祖辉(江西进贤)(1992.10~1992.12) 常委:李朔尧(天津市)(1990.5~1992.12) 陈九如(江西南昌)(1990.5~1992.12) 魏建华(江西南昌)(1990.5~1992.12) 邱火明(江西南城)(1990.5~1992.10) 任茂秋(湖南岳阳)(1990.5~1992.12) 章玉善(江西临川)(1990.5~1992.12) 王晓媛(辽宁朝阳)(女,1990.5~1992.12) 何泉根(江西临川)(1991.12~1992.12) 周泽钧(江西临川)(1992.10~1992.12) 第九届市委会(1992.12~1995.4) 书记:李朔尧(天津市)(1992.12~1993.5) 程传裕(江西宜黄)(1993.8~1995.4) 副书记:陈九如(江西南昌)(1992.12~1995.4) 魏建华(江西南昌)(1992.12~1994.7) 任茂秋(湖南岳阳)(1992.12~1994.1) 傅祖辉(江西进贤)(1992.12~1995.4) 周锡禧(江西余江)(1994.7~1995.4) 李传铣(江西赣州)(1994.7~1995.4) 常委:李朔尧(天津市)(1992.12~1993.5) 陈九如(江西南昌)(1992.12~1995.4) 魏建华(江西南昌)(1992.12~1994.7) 任茂秋(湖南岳阳)(1992.12~1994.1) 傅祖辉(江西进贤)(1992.12~1995.4) 陈平(江西临川)(1992.12~1994.2) 章玉善(江西临川)(1992.12~1995.4) 周水生(江西九江)(1992.12~1993.12) 王晓媛(辽宁朝阳)(女,1992.12~1994.1) 何泉根(江西临川)(1992.12~1995.4) 周泽钧(江西临川)(1992.12~1995.4) 程传裕(江西宜黄)(1993.8~1995.4) 周锡禧(江西余江)(1994.7~1995.4) 李传铣(江西赣州)(1994.7~1995.4) 李云(江西临川)(女,1993.12~1995.3) 辛象其(江西临川)(1993.12~1995.4) 叶贵东(江西临川)(1994.7~1995.4) 三、中共临川市委员会 198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临川县和抚州市,合并成立临川市。1995年4月,正式成立中共临川市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筹备工作组。中共抚州地委任命程传裕为中共临川市委书记,许爱民、廖海民、吴元法、戴俊文、周锡禧为副书记,开始筹备合并事宜。为便于工作,临川市暂设上顿渡(原临川县)、文昌桥(原抚州市)两个工作辖区,并设立中共临川市上顿渡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临川市文昌桥工作委员会,分别由吴元法、周锡禧担任工委书记。
  1997年12月28~29日,在上顿渡镇召开中共临川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全市党员32002人,大会正式代表600人,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355人,占59.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120人,占20%;各条战线先进人物代表125人,占20.8%。在代表总数中,妇女代表占14.8%,少数民族代表占0.5%,45岁以下的代表占66%。此外,还有列席代表124人,特邀代表30人。会上,市委书记陈小青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了中共临川市第一届委员会,由委员39人,候补委员6人组成。通过了《中共临川市委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大会闭幕后举行了一届一次市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了市委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陈小青;副书记:钟金泉、廖海明、周小平;常委:罗火生、肖文海、陈建福、李军、徐云发、万细武。
  中共临川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委任职情况党代会召开前的中共临川市委员会(1995.4~1997.12) 书记:程传裕(江西宜黄)(1995.4~1997.1) 陈小青(江西南丰)(1997.1~1997.12) 副书记:许爱民(江西黎川)(1995.4~1997.1) 廖海明(江西龙南)(1995.4~1997.12) 吴元法(浙江淳安)(1995.4~1997.11) 戴俊文(江西临川)(1995.4~1996.5) 周锡禧(江西余江)(1995.4~1997.11) 熊伟民(江西丰城)(1995.8~1997.6挂职) 邱火明(江西南城)(1996.5~1997.11) 叶建青(江西南丰)(1996.7~1997.11) 钟金泉(四川荣县)(1997.4~1997.12) 欧洋(江西泰和)(1997.6~1997.12挂职) 周小平(江西崇仁)(1997.11~1997.12) 常委:程传裕(江西宜黄)(1995.4~1997.1) 许爱民(江西黎川)(1995.4~1997.1) 廖海明(江西龙南)(1995.4~1997.12) 吴元法(浙江淳安)(1995.4~1997.11) 戴俊文(江西临川)(1995.4~1996.5) 周锡禧(江西余江)(1995.4~1997.11) 辛象其(江西临川)(1995.4~1996.5) 章玉善(江西临川)(1995.4~1997.11) 肖文海(江西吉安)(1995.4 ~1997.12) 何泉根(江西临川)(1995.4~1996.5) 傅威(江西资溪)(1995.4~1997.11) 陈建福(山东临沂)(1995.4~1997.12) 李云(江西临川)(1995.4~1997.11) 熊伟民(江西丰城)(1995.8~1997.6挂职) 邱火明(江西南城)(1996.5~1997.11) 李军(河北)(1996.5~1997.12) 叶建青(江西南丰)(1996.7~1997.11) 陈小青(江西南丰)(1997.1~1997.12) 钟金泉(四川荣县)(1997.4~1997.12) 欧洋(江西泰和)(1997.6~1997.12挂职) 周小平(江西崇仁)(1997.11~1997.12) 罗火生(江西南昌)(1997.11~1997.12) 徐云发(江西临川)(1997.11~1997.12) 徐建云(江西东乡)(1997.11~1997.12) 万细武(江西临川)(1997.11~1997.12) 第一届临川市委会(1997.12~2000.10) 书记:陈小青(江西南丰)(1997.12~2000.10) 副书记:钟金泉(四川荣县)(1997.12~2000.10) 廖海明(江西龙南)(1997.12~2000.10) 周小平(江西崇仁)(1997.12~2000.10) 欧洋(江西泰和)(1997.12~1999.7挂职) 杨敏(江西广丰)(1999.7~2000.10挂职) 徐云发(江西临川)(2000.7~2000.10) 常委:陈小青(江西南丰)(1997.12~2000.10) 钟金泉(四川荣县)(1997.12~2000.10) 廖海明(江西龙南)(1997.12~2000.10) 周小平(江西崇仁)(1997.12~2000.10) 罗火生(江西南昌)(1997.12~2000.10) 肖文海(江西吉安)(1997.12 ~2000.10) 陈建福(山东临沂)(1997.12~1998.8) 李军(河北)(1997.12~2000.10) 徐云发(江西临川)(1997.12~2000.10) 徐建云(江西东乡)(1997.12~2000.10) 万细武(江西临川)(1997.12~2000.10) 欧洋(江西泰和)(1997.12~1999.7挂职) 洪年祥(浙江淳安)(1998.8~2000.7) 杨敏(江西广丰)(1999.7~2000.10挂职) 谢润文 (1999.12~2000.10) 周复成(江西乐安)(2000.7~2000.10) 四、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员会 2000年10月,抚州地区撤地设市,设立抚州市。临川市撤市设区,设立临川区,并成立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员会。是年12月,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员会主要领导更换,由尧希平任常委、书记,周崎文任常委、副书记。2002年12月27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抚州市临川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顿渡镇召开,大会应到代表480名,实到代表463名(因公、因事请假缺席代表17名),代表着全区32905名共产党员出席了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黄牡香;副书记:徐云发、洪水昌、郑英华、习东森、徐建云;常委:刘金跃、周复成、曾建华、万细武、黄有盛、胡景辉、黄晓慧。
  2006年6月28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抚州市临川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顿渡影剧院召开。会上,抚州市副市长、临川区委书记叶建青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实现临川五年全面跨越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临川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常委、书记、副书记。书记:叶建青;副书记:习东森、周跃飞;常委:傅志雄、魏绮、黄有盛、廖金平、邹裕明、胡景辉、黄晓慧、危转安、章礼忠、江瑞庆。
  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书记、副书记、常委任职情况党代会召开前的中共临川区委员会(2000.10~2002.12) 书记:陈小青(江西南丰)(2000.10~2000.12) 尧希平(江西临川)(2000.12~2002.4) 黄牡香(江西临川)(女,2002.4~2002.12) 副书记:钟金泉(四川荣县)(2000.10~2000.12) 廖海明(江西龙南)(2000.10~2001.2) 周小平(江西崇仁)(2000.10~2001.5) 杨敏(江西广丰)(2000.10~2001.5挂职) 徐云发(江西临川)(2000.10~2002.12) 林彬杨(江西广丰)(2000.11~2002.3) 周崎文(江西临川)(2000.12~2002.4) 罗火生(江西南昌)(2001.5~2002.11) 洪水昌(江西临川)(2002.4~2002.12) 郑英华(北京大兴)(2002.4~2002.12) 习东森(江西乐安)(2002.12~2002.12) 徐建云(江西东乡)(2002.12~2002.12) 常委:陈小青(江西南丰)(2000.10~2000.12) 钟金泉(四川荣县)(2000.10~2000.12) 廖海明(江西龙南)(2000.10~2001.2) 周小平(江西崇仁)(2000.10~2001.5) 徐云发(江西临川)(2000.10~2002.12) 罗火生(江西南昌)(2000.10~2002.11) 肖文海(江西吉安)(2000.10 ~2001.2) 陈建福(山东临沂)(2000.10~2001.5) 徐建云(江西东乡)(2000.10~2002.12) 杨敏(江西广丰)(2000.10~2001.5挂职) 谢润文 (2000.10~2002.2) 周复成(江西乐安)(2000.10~2002.12) 林彬杨(江西广丰)(2000.11~2002.3) 尧希平(江西临川)(2000.12~2002.4) 周崎文(江西临川)(2000.12~2002.4) 郑英华(北京大兴)(2001.5~2002.12) 习东森(江西乐安)(2001.5~2002.12) 周希平(江西南丰)(2001.5~2002.12) 黄牡香(江西临川)(女,2002.4~2002.12) 洪水昌(江西临川)(2002.4~2002.12) 胡景辉(江西波阳)(2002.9~2002.12) 刘金跃(江西临川)(2002.12~2002.12) 曾建华(江西南丰)(2002.12~2002.12) 万细武(江西临川)(2002.12~2002.12) 黄有盛(江西东乡)(2002.12~2002.12) 黄晓慧(江西宜黄)(女,2002.12~2002.12) 第一届临川区委会(2002.12~2006.6) 书记:黄牡香(江西临川)(女,2002.12~2006.5) 叶建青(江西南丰)(2006.5~2006.6) 副书记:徐云发(江西临川)(2002.12~2006.5) 洪水昌(江西临川)(2002.12~2006.6) 郑英华(北京大兴)(2002.12~2006.6) 习东森(江西乐安)(2002.12~2006.6) 徐建云(江西东乡)(2002.12~2006.6) 常委:黄牡香(江西临川)(女,2002.12~2006.5) 徐云发(江西临川)(2002.12~2006.5) 洪水昌(江西临川)(2002.12~2006.6) 郑英华(北京大兴)(2002.12~2006.6) 习东森(江西乐安)(2002.12~2006.6) 徐建云(江西东乡)(2002.12~2006.6) 刘金跃(江西临川)(2002.12~2006.6) 周复成(江西乐安)(2002.12 ~2004.4) 曾建华(江西南丰)(2002.12~2006.6) 万细武(江西临川)(2002.12~2006.6) 黄有盛(江西东乡)(2002.12~2006.6) 胡景辉(江西波阳)(2002.12~2006.6) 黄晓慧(江西宜黄)(女,2002.12~2006.6) 江新华(江西金溪)(2004.4~2005.1) 危转安(江西南城)(2005.1~2006.6) 叶建青(江西南丰)(2006.5~2006.6) 第二届临川区委会(2006.6~ ) 书记:叶建青(江西南丰)(2006.6~ ) 副书记:习东森(江西乐安)(2006.6~ ) 周跃飞(江西崇仁)(2006.6~2007.10) 邓久泉(江西南丰)(2007.10~ ) 常委:叶建青(江西南丰)(2006.6~ ) 习东森(江西乐安)(2006.6~ ) 周跃飞(江西崇仁)(2006.6~2007.10) 邓久泉(江西南丰)(2007.10~ ) 傅志雄(江西东乡)(2006.6~2008.1) 魏绮(江西临川)(女,2006.6~2007.6) 黄有盛(江西东乡)(2006.6~2007.2) 廖金平(江西金溪)(2006.6~ ) 吴勇(江西进贤)(2008.7~ ) 吴茂发(江西进贤)(2007.6~ ) 邹裕明(江西临川)(2006.6~ ) 胡景辉(江西波阳)(2006.6~2008.4) 黄晓慧(江西宜黄)(女,2006.6~2008.7) 危转安(江西南城)(2006.6~ ) 章礼忠(江西玉山)(2006.6~2008.7) 江瑞庆(江西临川)(2006.6~ ) 余凯(江西临川)(2007.6~ ) 李鸿飞(天津武清)(2007.9~2008.9)(挂职) 刘向东(江西南昌)(2008.7~ ) 杨卫国(江西东乡)(2008.7~ ) 黄德明(江西崇仁)(2008.7~ ) 副县级干部:张林喜(江西临川)(2008.4~ ) 第二节工作机构县、市、区委的工作机构在1987至2005年期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2年机构改革后,中共临川区委设置工作部门6个,即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农工部、政法委。政策研究室与区委办公室合署办公;直属机关工委与组织部合属办公;台湾工作办公室、侨务办公室、民族宗教事务局与统一战线工作部合属办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610办公室与政法委员会合属办公。设置归口管理机构2个:信访局归口区委办管理;老干部局归口组织部管理。
  一、办公室 1995年4月县、市合并后,县、市委办公室合并成立临川市委办公室。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办公室。是年底,在编人数23人,其中行政编制15人,事业编制8人。
  办公室内含秘书、信息调研、督查、机要、保密、机关事务等工作项目,为综合办事机构。主要任务是为领导、机关和基层党组织服务。负责起草重要会议的文件和区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稿,上报和下发重要文件。负责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重要信息的收集、传递工作,负责做好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和组织安排工作。负责对各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上报工作部署和领导指示的情况收集、反馈,及时查办、督办。负责接待内外来宾、机关安全保卫、领导交通用车等工作。
  2005年,办公室主任张林喜,另设副主任三名。
  二、组织部 1995年4月县、市委组织部合并成立临川市委组织部,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组织部。是年底,在编人数28人,其中行政编制24人,事业编制4人。
  组织部内含组织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分子和干部审查等工作项目,担负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职责。负责规划、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党员发展工作。负责对基层单位领导班子调整、党员发展工作。负责对基层单位领导班子调整、配备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培养、考核、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和做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
  2005年,组织部部长黄有盛,另设副部长三名。
  三、宣传部 1995年4月县、市委宣传部合并成立临川市委宣传部,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宣传部。是年底,在编人数15人,其中行政编制13人,事业编制2人。
  宣传部是主管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部门,主要任务是做好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舆论导向,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005年,宣传部部长曾建华,另设副部长三名。
  四、统一战线工作部 1995年11月,县、市委统战部合并成立临川市委统战部,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统战部。是年底,在编人数8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1人。
  统战部主是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共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做好民主党派、党外人士、非党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及“三胞”、少数民族、宗教人士等工作。
  2005年,统战部部长黄晓慧,另设副部长三名。
  五、政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政法委员会办公室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1989年2月成立临川县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是年8月成立抚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1995年5月两家合并成立临川市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是年底,在编人数16人,其中行政编制15人,事业编制1人。
  政法委员会办公室为政法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政治委员会负责统一政法部门思想和行政,抓好政法队伍建设,协调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督促推动大案要案的查处,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2005年,政法办主任黄求真,另设副主任三名。
  六、农村工作部 1989年3月,临川县撤销县委农工部,设立农村经济委员会。1990年3月,抚州市成立农村经济委员会。1995年11月,县、市农经委合并为临川市农村工作办公室,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农村工作办公室。2003年3月设立农工部(两块牌子一套人员)。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指导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协助区政府制定农村经济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制定、项目的申报、资金的筹集,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实际,总结推广各地先进工作经验,指导科技兴农工作,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2005年,农工部部长陈福根,另设副部长两名。
  七、老干部局 1995年11月,县、市委老干部局合并成立临川市委老干部局,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老干部局。2005年底,在编人数10人,其中行政编制4人,事业编制6人。
  老干部局为主管全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宏观管理,检查督促离退休干部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搞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工作,协助各单位组织离退休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余热”。
  2005年,老干部局局长傅平川,另设副局长一名。
  八、党校 1995年11月,县、市委党校合并成立临川市委党校,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党校。是年底,在编人数30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24人。
  党校的职责是用邓小平理论培训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开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宣传,为提高干部理论素养服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2005年,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才福,另设副校长一名。
  九、党史工作(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工作办公室与地方志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1995年11月县、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合并成立临川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2000年10月改称临川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是年底,在编人数7人,其中事业编制7人。
  党史工作办公室的职能是开展地方党史研究,做好地方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利用党史资料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市情教育。负责拟订地方志编纂计划,做好地方志编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组织开展地方志、年鉴编修工作。
  2005年,党史办主任吴平,另设副主任二名。
  十、台湾工作办公室县、市合并后,1997年4月两县、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合并成立临川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00年10月改为临川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是年底,在编人数11人,其中行政编制9人,事业编制2人。
  主要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对台工作方针、路线、政策,研究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协调对台经贸工作和文化科技交流。做好台胞接待、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台属实际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对台宣传工作。
  2005年,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林龙茂,另设副主任二名。
  十一、信访局 1995年11月,县市委、县市政府信访办公室信访办公室合并成立临川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区政府信访办公室。是年底,在编9人,其中行政编制9人。2004年信访办改称信访局。
  主要职能是负责接待、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对有关信访案件进行查处。研究信访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信访信息,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建议,提出处理意见。
  2005年,信访局局长邱田生,另设副局长两名。
  十二、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1995年11月,县、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合并成立临川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是年底,在编人数9人,其中行政编制9人。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负责党政机关、区属未成立党委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实施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2005年,直属机关工委书记赵光达,另设副书记一名。
  十三、政策研究室 1988年12月成立抚州市委政策研究室。1990年2月成立临川县委政策研究室。1995年11月县、市委政研室合并成立临川市委政策研究室。2000年10月撤市设区后,又改为临川区委政策研究室。是年底,在编人数5人,其中行政编制2人,行政控制编制1人。机构“三定”方案后,改为区委办内设机构。
  政策研究室为调查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针对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供领导决策参考。
  2005年,政研室主任郑庆云,另设副主任一名。
  十四、报社在县市合并前,临川县和抚州市分别办有县、市委机关报《临川报》和《抚州报》。1989年3月,抚州报社升格为正科级机构。1994年7月改为《抚州晚报》,其级格不变。县、市合并后,1995年5月临川报社与抚州晚报社合并成立新的《临川报》社。1998年4月,《临川报》易名为《临川晚报》。2000年底,在编事业编制人数26人。2002年,《临川晚报》收归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管理。报社主要任务是通过办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各条战线重要新闻,反映人民群众的建议和要求,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节纪检监察一、领导机构中共临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7年9月,在中共临川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临川县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常委7人,书记邹明泉。1989年9月,邹明泉调离,廖功亮接任书记。1990年4月2日至4日,在中共临川县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临川县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17人组成,其中常委6人,书记廖功亮。1992年12月26日至28日,在中共临川县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临川县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19人组成,其中常委11人,书记廖功亮。1994年8月,廖功亮调离,肖文海接任书记。1993年1月,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县监督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监察局长由一名纪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抚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7年9月2日至4日,在中共抚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第七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6人,书记尹钟生。1989年12月,尹钟生离任,邱火明接任。1990年5月24日至27日,在中共抚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15人组成,其中常委7人,书记邱火明。1992年10月,邱火明离任,陈平接任。1992年12月24日至27日,在中共抚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抚州市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17人组成,其中常委9人,书记陈平。1994年7月,叶贵东接任书记。1993年6月,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市监察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监察局长由一名纪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临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5年4月,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成立临川市后,中共抚州地委任命李云为中共临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9月,又任命李云等13人为常委。1997年11月,李云调离,陈建福接任书记。199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共临川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临川市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委员17人组成,其中常委9人,书记陈建福。
  中共抚州市临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0年10月,临川撤市设区,中共临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抚州市临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建福。2001年5月,陈建福调离,习东森接任书记。至年底,领导机构未变。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含监察局)内设工作部门有办公室、监察综合室、信访室、执法监察室、纪检监察一室、纪检监察二室、宣传教育室、案件审理室、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机构),在职人员共38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事业编制6人。全区有基层纪委部门65个,其中乡镇场纪委39个,街道办事处纪委5个,机关纪委17个,企事业单位纪委4个,还有机关纪检小组2个。2002年12月27日至30日,在中共抚州市临川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临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9名,书记习东森。
  2005年,区纪委书记习东森,另设副书记三名。监察局长朱伯崇,另设副局长二名。
  一、纪检监察工作党风党纪教育 1992~1994年,重点开展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勤政为民意识。
  1995~1996年,临川市纪检组织万名党员干部先后参加了由省纪检等三家联合举办的“学理论学党章答题竞赛”活动和由中纪委、监察部举办的“党纪政纪条规知识竞赛”活动,寓党风党纪教育于竞赛活动之中。
  1997年,开展学习江泽民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学习《条例》、《准则》等6个法规、播放《党纪政纪条规知识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关于领导干部廉政自律的规定》、《10·20特大受贿案始末》、《从副市长到阶下囚》等录相片,还举办了“廉政杯”有奖征文活动。次年,组织《行政监察法》知识竞赛活动。全市设立67个分赛区,出墙报250期,张贴标语500条,参赛人数达1.19万人。
  1999年,组织观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电视系列片,并结合座谈讨论、知识竞赛、上党课、办宣传栏等形式,使全市1万多名党员干部又一次受到深刻的党性党风和廉政教育。与地区纪委联合编印2000年《廉政台历》1.2万册。
  2000年,开展党纪政纪条规再教育活动,在临川有线电视台播放条规知识、典型案例、辅导材料以及领导电视讲话20余天。在《临川报》开辟条规活动专栏。结合“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教育“回头看”,利用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新成立的临川区纪委于年底还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江泽民“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和从严治党的论述等教育材料。
  反腐败斗争 1988年以来,为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大了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并把查办重点放到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
  1990~1994年,临川县纪检监察部门共立案228件,结案224件,其中涉及科级干部案件17件。给予党纪处分202人,政纪处分25人,其中开除党籍35人,留党察看35人,撤消党内职务9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刑事处分4人。抚州市纪检监察部门共立案223件,结案223件,其中涉及科级干部案件23件。给予党纪处分97人,政纪处分24人,其中开除党籍24人,留党察看15人,撤消党内职务2人,撤消行政职务3人,开除公职留用1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刑事处分1人。
  1995~1999年,临川市纪检监察部门共立案436件,结案434件,其中涉及科级干部案件84件,万元以上经济大案73件。给予党纪处分373人,政纪处分116人,其中撤消党内职务93人,撤消行政职务44人,收缴违法违纪金额95.2万元。
  2000年,临川区纪检监察部门共立案120件,结案119件,其中大案要案28件,涉及科级干部21件。给予党纪处分101人,其中开除党籍15人,留党察看12人,撤消党内职务6人,党内严重警告33人,党内警告35人。给予政纪处分30人,其中开除公职3人,撤消行政职务5人,降级1人,记大过5人,记过7人,行政警告9人,有6人受党、政纪双重处分,挽回经济损失40.35万元。
  行政执法监察 1990~1994年,临川县和抚州市监察部门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340次,其中临川县180次,抚州市160次。
  1995~1999年,临川市监察部门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360次。为农民减轻负担,取消对农民不合理收费10次,查处增加农民负担的人和事54起,查出违纪金额128万元,收缴违纪款3.4万元。清理中,小学乱收费项目17个,清查违纪收款780万元。对预算外资金管理进行清查,重点清查行政事业单位64个,查出违纪收款1000万元,违规支出850万元。
  2000年,临川区监察部门为农民减轻负担,取消对农民不合理收费2项,查处增加农民负担的人和事10起,查出违纪金额25万元,收缴违纪款1.1万元。对预算外资金管理进行清查,清查行政事业单位12个,查出违纪收款200万元。
  办理来信来访纪检监察部门一贯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设有信访室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按“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大部分在基层进行处理,情况严重的转立案查处。
  1988~1989年,抚州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共250件次。
  1990~1993年,临川县纪检监察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81件次。抚州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07件次。
  1995~1999年,临川市纪检监察部门对反映有关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问题加强查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648件次,其中涉及科级干部506件次,转立案27件次。
  2000年,临川区纪检监察部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1件次,其中涉及科级干部30件次。
  第四节组织建设一、发展党员 1987~1990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发展党员注意对入党对象的考察,建立积极分子入党前短期培训制度,加强宏观控制。1990年,临川县发展党员404人,抚州市发展党员117人。
  1991年,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加强发展工作中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严格把好政审、材料、手续关,确保党员质量。临川县发展党员635人,抚州市发展党员157人。
  1993~1994年,坚持三个优先发展,即优秀的生产一线工人、农民优先发展;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优先发展;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优先发展。同时注重在优秀团员中发展党员。两年中,临川县在发展党员1364人,其中生产一线骨干968人,占发展总数的71%;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占发展总数的14.6%;妇女170人,占发展总数的12.3%。抚州市共发展党员425人,其中生产一线骨干311人,占发展总数的73.1%;专业技术人员68人,占发展总数的16%。
  1995年,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成立临川市后,发展党员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发展35岁以下各行各业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多年未发展党员的和无党员的车间班组和村民小组,至1998年,全市共发展党员3656人。
  1999~2000年,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确保新党员质量,两年共发展党员1730人。2000年底,全区党员总数为32869人,其中女党员4848人。党员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要求发展,结构明显改善。其中35岁以下党员5586人,占党员总数1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2522人,占党员总数38%。
  2001~2005年,临川区注重发展优秀妇女入党、注重在生产一线和新经济组织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注重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入党,新党员的素质明显提高。至2005年底全区党员总数达34395人(不含划入金巢经开发区的钟岭、城西、崇岗三乡镇),其中,35岁以下党员5496人,占党员总数15.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4279人,占党员总数41.5%。与2000年相比,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
  二、党员教育 1988~1989年,抚州市委组织部对党员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党员理论学习。全市5个乡镇、5个街办、8个县级企业的党员分散分批进行集中轮训,重点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在北京“6·4”风波平息后,组织党员举办专题学习班,学习了邓小平、江泽民的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公报。为了抓好经常性的学习,各基层党组织分别制订了党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健全乡镇党校,建立企业业余党校和村级支部的党员活动室,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1989年“七·一”期间,市委对30个先进党支部、79名优秀党员和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1990年,利用党校和业余党校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临川县培训党员22319人,占党员总数的99%。抚州市培训党员4359人,占党员总数的71%。另外,县、市分别还对1985年以来入党的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以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
  1991年,在开展建党70周年纪念活动中,强化党员“公仆”意识的教育。临川县培训党员12733人,占党员总数的56%。抚州市培训党员2919人,占党员总数的43%。
  1992~1993年,对党员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县、市农民党员培训面均达50%。党员教育工作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投入资金建立党员电教室,配备彩电、VCD、卡拉OK等先进电教设备,组织党员收看电教片。临川县以县二中校长李盛光的先进事迹为题材,拍摄了党员电教片《追梦人》。抚州市以市自来水公司的先进事迹为题材,拍摄了党员电教片《红花四季艳》。《追梦人》在全省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并入选中组部参展。
  1995~1996年,临川市委组织部加强党员教育,在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会同市委党校举办党员村委会主任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420人,会同市委党校、市科委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党员村组干部、专业户300人次。还举办了“双学”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党员3万人次,参训率达95%。
  1998年,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员教育的根本性任务来抓。安排市委党校举办中层党员干部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732人;各基层业余党校举办培训班260期,培训党员27635人次。还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六个一”(对每个党员培训一次,组织党员形象大讨论一次,开展知识竞赛一次,举办演讲比赛一次,对读书笔记检查一次,开展讲学习、比贡献一次)活动。
  1999年,贯彻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针对“法轮功”问题的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抽调2000名党员干部组成562个工作组,下基层组织党员学习、座谈,并指派了3至5名党员干部对修炼“法轮功”的党员进行帮教,使20多名参与“法轮功”的党员幡然悔悟,纷纷揭露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写出悔过书,决心脱离“法轮功”组织。
  2000年,根据中央部署,在市级四套班子(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和“两部”(组织部、宣传部)领导成员及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中进行“三讲”教育,教育活动分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认真整改,巩固成果四个阶段,历时6个月,这次教育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论信念。找出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群众观念再教育,促进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2004~2005年,在全区党员中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了切实有序地开展这项活动,全区建立“先进性教育”区级领导班子联系点37个,科级干部联系点586个。先后分别组织了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基层党委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学习,印发了新《党章》、《党费证》和先进性教育学习资料共3万余份,为1400多名流动党员建立了党员教育管理台帐,进行微机管理,举办了新党员培训班6期,培训755人。通过边学边改,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6场(次),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5次,解决困难党员实际难题400多个,动员在职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2216对,提供致富信息2687余,送技术379项,使1248名党员摆脱贫困。
  三、民主评议党员 1988年开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纯洁党员队伍,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一种好形式。是从严治党,不搞政治运动,加强党的建设一条新路子。是年,党员评议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不合格5种格次进行。抚州市先在粮食局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全市党员5714人,参评人数5693名,占党员总数99.6%,评出优秀党员450人,合格党员4807人,基本合格党员416人,基本不合格党员33人,不合格党员8人。
  1989年,民主评议党员改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格次。是年,评议党员工作是在北京“6·4”风波平息后进行的,在评议工作中,坚决清除党内的敌对分子、反党分子和腐败分子,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对全体党员进行当好合格党员的教育。抚州市参评党员5898人中,评出合格党员5397人,基本合格党员281人,不合格党员31人。
  1991年,以在党内筑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点,严格把好思想关、评议关和格次关。抚州市有党员6108人参评,评出合格党员5841人,基本合格党员67人,不合格党员14人,缓评格次党员22人。临川县所有党员都参加了评议,全部评为合格党员,其中135名党员被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1992年后,成立各基层党委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指导小组,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把评议工作与开展反腐败斗争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党员、干部岗位目标考评相结合。1993年,临川县评出合格党员22929人,占参评党员的97%;基本合格党员702人,占参评党员的2.9%;不合格党员9人,占参评党员0.3%。1994年,在开展民评议党员中,抚州加大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开除党籍3人,除名1人,受其他党纪处分9人,对其他不合格党员加强思想教育,指定专人帮教。临川县加强外出党员的评议工作,建立了《外出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和《外出党员汇报联系制度》。
  1995年成立临川市后,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方法、步骤未变。1996年,全市评出合格和基本合格党员31914人,占参评党员的99.6%。
  1998~1999年,民主评议党员结合“三讲”教育进行,广大党员认为这次评议收获最大,每个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1998年,全市评出合格和基本合格党员32189人,占参评党员的99.7%。
  2000年,推广地委组织部在广昌县开展的“切实加强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设,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队伍出口”试点工作经验,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00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要求解决在评议中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和党员队伍“出口”不畅的问题。此项工作先在连城乡和桥东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随后全面铺开。是年,在参评党员31985人中,评出不合格党员186人,处置不合格党员63人,其中开除党籍14人,除名19人,受其他处分30人。
  2002年,继续严格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疏通党员出口渠道,纯洁党员队伍。在全区32788名党员中,评出合格党员32262人,占党员总数97.7%;基本合格党员340人,不合格党员186人,其中除名和劝退52人,限时整改134人。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990年,抚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全市成立32个村公所,每个村公所都建立了党支部。
  1991年,抚州市委组织部抓村党支部的达标工作,有10个获地委颁发的“达标村党支部”称号。协同乡镇党委做好后进党支部的整顿工作及中间状态党支部转化升级工作。确定22个市直单位与村公所挂点支农,对挂点单位明确职责,制定了目标考核和奖惩措施。
  1993年,贯彻《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规划》。临川县委组织部确定20个小康示范村和32个经济薄弱村,抽调100名党员干部到村挂点任职,帮助工作。是年各挂点单位共为挂点村扶助资金15.6万元,贷款84万元,兴办企业68个,52个村集体经济增收40.4万元。抚州市委组织部强化村级组织力量,对在工作中不力、不和、不廉的村级党政班子进行整顿,全市共调整村级党政班子成员46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8.8%。同时选派了20名市直单位干部驻村任职,确定22个村为市直单位挂点村,进行重点帮扶。
  1994年,临川县建立和完善了村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抓了后进党支部的整顿,抽调6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具体指导,调整村党支部书记6人,村委会主任6人,村党支部委员23人,村干部21人。开展创“十佳村”和“临川第一村”活动。抚州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市农村党支部建设三年规划》,同时印发了《抓好今冬明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见》,在全市农村开展一次“六项整顿”和“三项评议”活动。
  1995年成立临川市后,进一步加强村建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市直单位“四定包干创五好”抓后进村责任制,市委与各包村单位“一把手”签到责任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村级建设的资金投入,为42个后进村筹资110多万元。继续做好村级党政班子调整选拔工作,共调整村党支部43人,村主任42人,其他村干部142人。妥善解决农村“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的生活困难问题,市委印发《关于解决农村离任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对农村“三老”人员实行生活困难补助,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1998年,临川市乡、村并举,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了《临川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8~2000年三年规划》和《包乡扶村工作挂点领导、包扶单位、驻点干部责任制》。因地制宜,积极创办示范服务基地。是年,全市创办示范服务基地81个,基地平均创利税5万元。开展新一轮“创五好”活动,着力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工作,清理出有问题资金7.5万元,挪用公款12.8万元。建立和健全村级财务收支、现金、财产管理等制度,使村级财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2000年,制订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争先创优促后进转化工作实施意见》,并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进行量化,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制作政务公开栏74块,对乡镇班子自身建设、经济发展目标及规划、重大问题决策、财务及所属单位收费标准等5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003~2005年,在基础党组织中开展“三项创建”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积极实施“三培两带”致富工程,全区涌现出3944个“三培两带”示范户,共带动21263户农民致富。对金巢等13个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帮助社区购置党建电教设备。各社区普遍设立卫生、民政、咨询等工作服务台,开展家政、婚姻、就业、助残等多项服务。全区街道共办起社区服务网点254个,安置下岗职工1200余人,为360名困难党员解决了生活困难;先后免费为社区育龄妇女孕检2600多人次,咨询9400多人次,解决困难居民生产、生活难题1420多个。
  五、干部管理 1988~1989年,抚州市委组织部会同宣传部、党校等单位,共举办文化补习、普法知识学习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习等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400多人。对242名中层干部进行了考察了解,66名中层干部进行了民主考评。调整中层干部51人,39名中层干部改任调研员,11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被选拔到科级领导岗位。
  1990~1992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分期分批对中层干部进行集中轮训,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对1957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干部举办学习班2期,重点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临川县委组织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同副科级以上干部谈话340多人次,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对稳定干部思想情绪,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起了较好的作用。抚州市委组织部重点对街道办事处党政班子进行调整,由原来书记兼主任改为书记、主任分设,同时增设纪委书记和组织、宣传委员,党委委员配齐7人。提拔13名妇女干部和16名党外干部分别走上了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岗位。
  1993~1994年,在干部中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临川县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8期,培训干部800多人次,还选派县级干部25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62人到地委党校学习。抚州市举办副科级以上干部读书班13期,培训干部600多人次。还成立了辽宁刊授党校抚州分校,举办刊校第七届经济理论班,参加学习在职干部412人。为了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队伍,临川县和抚州市委组织部均采取主管部门与群众推荐相结合,民主评议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推荐科级后备干部103人和130人。临川县还对公、检、法、司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一次考察和调整,提升副科级以上干部19人。
  1996年,临川市把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临川市1996~2000年科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市委党校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7期,培训人数601人。坚持抓好乡镇场(街办)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和在岗自学读书活动,规定中心组全年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严格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关,向市委推荐提拔正科级干部32人,副科级干部23人,其中35岁以下的38人,占提拔干部人数的69.1%。调整充实正科级后备干部102人,副科级后备干部270人,大部分人也都在35岁以下。
  1999~2000年,市委组织部会同宣传部、党校分期分批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其中科级干部计算机知识培训班13期,培训干部941人;企业厂长(经理)学习班1期,参加人数130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学习班8期,参加人数613人。学习班主要学习内容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文件、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制定了《临川市科级干部诫勉制度》、《临川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降职暂行规定》,用纪律和制度约束干部的行为。1999年,全市共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8人,受党纪处分22人,行政处分20人,诫勉5人。2000年,结合“三讲”教育,共调整乡镇正职17人,副职重用进位8人,提升乡镇长助理3人。
  2001~2005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力度,金临渠管理局局长、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等3个单位的正职面向全区公开选拔。推行了乡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面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对170名拟提拔干部在《临川晚报》和临川电视台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实行了后进干部淘汰制,乡镇场、街道科级干部中,先后两批次共50名副科级干部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后进淘汰,其中48名被改任为非领导职务,2名被降职为一般干部。为进一步调动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订了《临川区目标管理末位淘汰暂行规定》,目标管理分干部工作业绩和思想作风纪律表现两大项,采取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为先进的正职和副职,优先推荐为副县、正科级后备干部,评为末位的正职降职使用,副职就地免职。
  六、知识分子工作 1989年后,重点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理和使用。抚州市委组织部制定了《抚州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管理暂行办法》,选拔推荐了具有专长的拔尖人才12人,其中地委组织部直接管理拔尖人才1人。
  1991~1992年,临川县和抚州市都在基层单位聘任了知识分子工作联络员,使知识分子工作有了落脚点,密切了党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建立了拔尖人才年度考评制度和期满“全出竞选”制度(拔尖人才在三年任期届满后,全部汇入普通知识分子行列,重新参加公平竞选拔尖人才),为拔尖人才颁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证书”,发放每人每月技术津贴30元,为拔尖人才进行健康体检。
  1994年,抚州市共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6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有各类层次、各具特色的专家队伍。临川县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宣传力度,拍摄了拔尖人才业绩系列电视片《汝水风采》,制作了“拔尖人才风采录”大型流动图片宣传板,展示全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年,新增地管拔尖人才3人,有2名地管拔尖人才提任副县级职务,1名县管拔尖人才由副科级提升到正科级职务。
  1996年,加紧跨世纪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制定培养规划,抓好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各乡镇建立乡士人才队伍,收集整理农村一线科技人才、种养殖大王和有特殊技艺的民间奇特人才的有关资料,建立乡土人才业绩档案。
  1998~2000年,临川市以扩充优秀拔尖人才为基础,大力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对基层党委推荐的42名拔尖人才候选对象进行考察,建立了一支市管拔尖人才后备队伍。制定印发了《临川市乡土人才管理试行规定》,把全市乡土人才管理工作纳入经常性、规范化轨道。2000年底,临川区有35个乡镇建立起乡土人才队伍,94名乡土人才建立了个人档案,确定鹏田、腾桥2个镇为乡土人才管理示范点。还举办乡土人才培训班48期,培训人数569人。
  2001~2005年,临川区建立了临川人才资源信息库,着重加强乡土人才的培训工作。采取举办科技培训班、组织观看科教电视片、赴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引导参加函授大学学习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扩大乡土人才培训涵盖面。建立起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设立“临川区杰出人才奖”和“临川区突出贡献奖”,每两年各评出4名获奖人员,由区委、区政府给予重奖。至2005年底,全区先后共选拔市管拔尖人才11人,区管拔尖人才5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0人,省政府津贴3人。
  2005年全区拔尖人才情况七、基层党委(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 1988年,中共抚州市委辖乡党委4个,镇党委1个,街道办事处党委5个。
  1990年,中共临川县委辖乡党委26个,镇党委6个,垦殖场党委2个。1994年,临川县有5个乡改为镇,乡党委减为21个,镇党委增为11个。
  1995年,中共临川市委辖乡党委24个,镇党委12个,街道办事处党委5个,垦殖场党委2个。1997年,有2个乡改为镇,乡党委减为23个,镇党委增为14个。1999年,有5个乡改为镇,乡党委减为18个,镇党委增为19个。
  2000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乡党委18个,镇党委19个,垦殖场党委2个,街道办事处党委5个。
  2005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乡党委9个,镇党委18个,垦殖场党委2个,街道办事处党委7个。
  机关党委(组) 1988年,中共抚州市委辖机关党委1个,党组20个。
  1990年,中共临川县委辖机关党委3个,党组27个。
  1994年,抚州市机关党委增为8个,党组减为13个;临川县机关党委增为14个,党组减为16个。
  1995年,中共临川市委辖机关党委17个,党组21个。
  2000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机关党委16个,党组22个。
  2005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机关党委14个,党组21个。
  企事业单位党委(组) 1988年,中共抚州市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2个,党组1个。
  1990年,中共临川县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2个,党组2个。
  1995年,中共临川市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5个,党组2个;1997年,党委增为6个,党组增为4个。
  2000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6个,党组4个。
  2005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6个,党组4个。
  第五节宣传教育一、时事政策宣传 1990~1994年,临川县委宣传部和抚州市委宣传部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时事政策宣传。在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时,抽调大批县乡干部深入农村,充分利用墙报、幻灯、广播、电影电视、报纸及农民夜校等宣传工具或宣传阵地,采取现场会、典型报告、问卷调查、入户宣传、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这次基本路线教育活动,声势大、范围广,受教育面县、市均达90%以上。
  这期间,临川县委宣传部大力宣传“八五”计划和农村工作40条,先后举办了3场形势报告会。为搞好农村社教和“双基”(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宣传阵地建设,在乡镇新增板报151块、广播喇叭350只、图书1.5万册,并使农村宣传阵地达标活动与农村社教得到有机结合。抚州市委宣传部在开展农村社教和“双基”教育的同时,重点在全市8个县级企业和90个小型企业全面开展“双基”教育。在干部群众中,组织学习宣传江泽民的“七一”讲话,针对当时东欧演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开展了反和平演变的宣传教育。在庆祝建党70周年之际,临川县和抚州市分别举办了摄影书画展览和歌咏比赛等活动。
  临川县和抚州市精心组织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临川县委宣传部继续坚持抓好宣传阵地建设,1992年,荣山、华溪两乡被评为全省农村宣传阵地建设先进单位。
  县、市分别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宣传工人阶级活动月的宣传活动和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抚州市委宣传部还在全市举办了“十四大报告暨现代经济知识”系列报告会。
  结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临川县在立足农业,主攻工业、增加农民收入、“公司+农户”经营形式、发展乡镇企业等方面,抚州市在农民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宣传。
  1995年,为做好临川县与抚州市的合并,精心谋划县市合并宣传舆论工作。4月,市委宣传部召开“合并”新闻发布会,扩大了新成立的临川市的知名度。6月,部分乡镇出现农民负担反弹现象,多次发生“群体事件”,为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市委宣传部加大法制和政策宣传力度,教育疏导农民。
  1996~1999年,宣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市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133”工程,着生开展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文明乡镇企业、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开展对农民进行爱国守法,勤劳致富教育;对农村干部进行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教育的活动。
  在全市举办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图片巡回展览,历时44天,观众达40余万人次。党的十五大召开前,会同组织部、教委、文化局、计生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临川——光辉的五年”图片展览。中共十五大闭幕后,组织千人宣讲团深入农村和厂矿,上门上户宣讲十五大精神。
  开展临川市改革开放20周年成就图片展览,并获抚州地区一等奖。1998年6~7月,集中力量开展抗洪抢险的宣传,市委宣传部一批有份量的新闻稿件在《江西日报》和《抚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抓紧抓实“1133”工程,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开展创“十佳”活动。
  会同团市委、市教委举办了由3000多名青少年参加的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歌咏比赛。分别在上顿渡和文昌桥的体育场举行了庆祝建国50周年大型焰花晚会。还举办了迎澳门回归、迎新千年等专场文艺晚会。在开展同“法轮功”的斗争中,引导干群统一思想,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曾参与“法轮功”活动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2000年,围绕撤市设区进行“知我临川,爱我临川,建我临川”的宣传。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再就业工程、名优产品、“三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等项活动进行宣传。还在全区进行了“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教育的宣传。
  2001至2005年,先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世纪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开展“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做文明开放抚州人”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文明开放新形象宣传氛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和“兴赣富民奔小康”读书教育征文比赛在全区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举办“腾飞临川”优秀歌手电视大奖赛,全区10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以“关爱女孩行动”、“劳动者之歌”等为主题的9场广场文艺演出在河滨广场上演,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
  二、对外宣传 1990~1994年,两县市宣传部门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抚州市委宣传部为开展对外宣传,在抚州地区率先成立了对外宣传研究会,制订了10项对外宣传计划。组织拍摄了一部反映抚州历史文化、经济建设电视专题片《赣东名城——抚州市》对外展播。临川县委宣传部为对外宣传临川,1991年元月举行有史以来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省、地有关新闻单位记者50余人前来参加,完成录像片《赞古颂今话临川》的拍摄工作。10月,召开晏殊诞辰1000周年纪念大会暨晏殊、晏几道研究学术讨论会,省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应邀参加。抚州市委宣传部利用第五届中国新闻电影展览会和四省九地市第六次联席会议在抚州举行的机会,组织经济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制作介绍市情的《赣东名城——抚州市》彩色折页,在“两会”散发,形成了浓厚的经济宣传气氛。
  《赞古颂今话临川》电影专题片在北京、上海等地放映,提高了临川的知名度。组织力量编写《可爱的临川》一书,在县内外发行近6万册。抚州市在抚州一中90周年校庆期间,举办“才子之乡”学术报告会、座谈会、经贸洽谈会等,达成经济技术项目25个,引进资金767.2万元,收取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临川县在73届广交会上,举办临川新闻发布会。与抚州市分别参加了省里举办的“改革开放十五年成果展览”,均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抚州市委宣传部制作了一批外宣品。电视风光片《抚州揽胜》获全区一等奖,参与拍摄制作的《抚州》画册,获得好评。还制作了新西兰壮纳皮尔市代表团、日本岐阜县代表团访抚期间专题片,赠送来访代表团,配合全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
  1995~2000年,临川市委宣传部摄制了两部介绍全市妇女精英的电视专题片,在地、市电视台播放。摄制了一部反映临川人文景观、政治经济的电视专题片《赣东明珠临川市》在赣台经贸洽谈会上播放。《赣东明珠临川市》先后在北京同乡联谊会、南丰蜜桔节暨全地区物资交流经贸洽谈会上播放,较好地宣传了临川。接待了日本岐阜县穗积町教育访问团。组织力量拍摄了一部《临川文化》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省、地电视台以及美国中文电视台播放。此外,还精心编辑了大型画册《临川》,出版了《临川故事》,突出临川的文化的对外宣传。临川市委宣传部编印发行《发展中的临川》一书和《走进新时代的临川》画册,宣传临川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2001至2005年,先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世纪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良好反响;开展“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做文明开放抚州人”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文明开放新形象宣传氛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和“兴赣富民奔小康”读书教育征文比赛在全区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举办“腾飞临川”优秀歌手电视大奖赛,全区10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以“关爱女孩行动”、“劳动者之歌”等为主题的9场广场文艺演出在河滨广场上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理论学习 1989~1990年,根据中央决定,在干部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抚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党校对中层干部分批轮训,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学习,一般干部利用每周二、五下午学习。临川县委宣传部会同县委宣传部先后举办6期中层干部和理论辅导员培训班,分10个专题辅导了中宣部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县直单位和乡镇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基本轮训了一遍。
  1991年,组织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临川、抚州分别在党校举办副科级以上干部学习班6期,参加人数均为400多人。抚州市还举办近100名理论辅导员培训班2期。次年,着重抓好党史党建理论、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的学习。临川县在党校举办有农村党支部书记以上、县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的学习班7期,参加人数达560人。组织了一批由2500多名基层干部参加的党史党建基础知识考试。抚州市在党校举办中层党员干部学习班3期,参加人数200多人。召开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3次,收到论文45篇。组织了一批由2000余名在职干部参加的党史党建基础知识考试。
  1993~1994年,主要开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学习。临川、抚州分别在党校举办中层干部经济理论学习班10期,参加人数均为1000余人。还分别组织了一次由副科以上干部参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考试。
  1995年,围绕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委宣传部在党校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科级干部350人,理论辅导员140人,村干部500余人。会同社联、政研室、党校、报社等单位举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收到论文40多篇。还在《临川报》开辟“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刊登研讨文章多篇。
  1996~1997年,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文件以及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分批轮训党员干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迎香港回归”、“光照临川”读书活动。
  1998年,在省直单位聘请4名专家来临川作金融、经济形势报告、法制讲座。举办邓小平理论学习班9期,培训科级干部700多人次。举办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培训班2期,培训中层干部120人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高举旗帜,再创辉煌”读书活动。
  1999年,重点开展领导干部“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教育活动,抓好“重点工程”(科级以上干部)和“基础工程”(一般干部)的理论学习。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6次12天,各部门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举办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8期,培训干部900多人次,在中小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读书活动。
  2000年,理论学习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开展学习,采取撰写笔记、中心发言、专题讲座、交流体会等形式,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五个一”(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有一位中心发言人,每人每年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每人每年至少交一篇调研报告,每人撰写一条符合本地、本行业、本人工作实际的发展新思路),使全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区委宣传部会同组织部、党校举办科级干部12期,并检查了读书笔记。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省举办的“提高全面素质,跨入新世纪”读书活动,有4人分获三项比赛的一、二、三等奖。2001年,在全区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6月中旬邀请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汪玉奇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主题报告,区六套班子成员、各乡镇、街办以及各区直单位党政一把手、区属重点企业负责人共400多人参加报告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结合临川实际向全区中层干部作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主题报告。区委党校举办2期科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专题研讨班”。区委宣传部举办2期由各乡镇(场)、街办党委书记、乡镇(场)长参加的领导干部现代科技培训班和1期电脑操作人员培训班,聘请华东地质学院的专家授课。还举办了10期科级干部和村支书、村主任培训班。同时在全区乡镇机关、区直部门以及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2002年,率先在全市制订并逐步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在职科级领导干部“考评学”制度。聘请浙江祥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国祥等企业界老总、专家、学者为区委中心组成员、乡镇、街办、区直单位主要领导讲授浙江经济发展经验以及如何发展郊区经济等。次年,在全区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组织12期干部理论培训班,全区600多名科级干部及科级后备干部、理论骨干、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集中学习。在全区开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临川在抚州率先崛起大讨论”活动,采取组织学习、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召开调度会等形式,取得明显成效。
  2004年,区委中心组对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等分专题进行集中学习。全区3000多名在职干部参加政策、法规条例理论考试。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临川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专题报告会,600多名领导干部聆听报告会。在全区各级干部中开展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临川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构筑干部终身教育体系,积极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增强广大干部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2005年,区委中心组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市“全民创业、富民兴市”活动等分专题进行集中学习。举办“创建和谐平安社会,打造开放富裕临川”系列研讨活动,开展“党员先进性建设”、“科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促进临川经济发展”理论研讨活动。
  第六节统一战线一、民主党派工作 1989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作出明确规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中共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是参政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根据这一方针,中共抚州市委进一步加强了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建立了民主协商和情况通报会制度,规定每季度召开一次,协商通报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人事变动以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均能以参政党的身份积极参会,畅所欲言,各抒已见。1996~2005年,中共临川市(区)委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还坚持了双月座谈会制度、党派负责人列席党代会和人大会制度、与党外人士交友联谊制度,以及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制度。
  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始终坚持安排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并注重推荐和选拔优秀成员担任领导职务。1989年,临川县和抚州市有县(市)人大代表5人(含常委1人),省政协委员1人,县(市)政协委员39人(含常委12人,副主席2人)。1995年成立临川市后,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9人(含常委3人)。省政协委员8人,市政协委员62人(含常委12人,副主席3人)。有地级干部1人,县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21人。1998年,有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5人(含常委1人)。省政协委员9人(含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62人(含常委11人,副主席3人)。有地级干部1人,县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22人。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临川撤市设区,5个民主党派的领导机构全部上升为县级机构,收规抚州市政协管理。是年底,有省人大代表3人,市人大代表14人(含常委5人,副主任1人),区人大代表3(含常委1人);省政协委员5人(含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50人(含常委8人,副主席3人),区政协委员47人(含常委13人,副主席3人)。有地级干部5人,县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12人。2002年,有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4人,区人大代表85人(含常委2人);省政协委员3人(含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4人(含常委6人),区政协委员178人(含常委34人,副主席1人);有县级党外领导干部6人,科级党外干部24人。
  由于抚州地改市,原来临川市的民主党派组织均升格为市级机构,为加强临川区的民主党派工作,2001年11月至12月,相继成立临川区民革总支、民盟总支、民建总支、农工党总支、九三学社支部等组织。2004年9月成立临川区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27人。至2005年,临川区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共计231人。
  二、党外人士工作 1988~1992年,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统战部每年都分别举办各种类型的党外人士学习班,使党外人士统一思想,在政治上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1993年,临川县举办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培训班1期。1996年后,为加强党外人士的政治学习,临川市委统战部将学习形式多样化。是年,选送4名党外科级干部参加全区优秀党外干部学习班学习。1997年,组织1260名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庆回归,活江西”知识竞赛活动,组织150名党外人士参加抚州地区举办的“香港问题”报告会。在全市举办1次党外人士参加的“迎回归,雪国耻”演讲比赛活动和1次党外人士向十五大献礼大型汇报会。2000年,向省、地社科院选送党外干部24人参加培训。
  为贯彻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全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临川县和抚州市都制定了“关于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职务的安排规划”。1990年,临川县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有人大代表71人,政协委员115人。担任实职的有副县长1人,人大副主任1人,政协副主席2人,副科级干部23人。抚州市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有人大代表70人,政协委员120人,担任实职的有副市长1人,政协副主席3人,副科级干部8人。1993年,临川县在换届选举中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有省人大代表2人,县人大代表50人;省政协委员1人,县政协委员116人;担任实职的有人大副主任1人,政协副主席1人,副县级干部3人,副科级干部10人。抚州市在换届选举中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有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75人。省政协委员8人,市政协委员119人。担任实职的有副县级干部5人,副科级干部16人。1995年,临川市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有市人大代表92人,市政协委员234人,担任实职的有副县级干部10人,副科级干部32人。1998年,临川市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有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4人。省政协委员8人,市政协委员180人。担任实职的有副县级干部10人,副科级干部39人。2000年,临川区推荐安排党外人士在1998年的基础上,增加政协委员8人。担任实职的有副区长1人,人大副主席2人,政协副主席4人,企业厂长1人(享受副县级待遇),副科级干部21人。2005年底,副科级党外干部共22人,其中担任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的党外干部有8人,副检察长1名,乡(镇)党外副乡(镇)长3名,远远超过四分之一政府职能部门配备党外人士的要求。
  三、民族宗教工作临川有21个少数民族。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449人。2000年,上升至806人。均属散居,大多数与汉人组成家庭,其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当地汉人基本融为一体。2003年5月27日,桐源乡黄源村蓝炉祥等蓝氏家族成员66人民族成份由汉族变更为畲族。统战部门对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协调他们与当地居民的关系,解决其生产、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其子女参军、入学、就业提供帮助,对他们中的代表性人士进行走访慰问。至2005年,他们之中分别有1名优秀女厂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厂长、经理表彰会,2名优秀代表参加全省少数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和7名优秀人士参加地区少数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同时,统战部门还注意做好提高他们政治地位的工作。1990年,临川县少数民族中,有县人大代表6人,政协委员5人,其中常委1人。抚州市少数民族中,有政协委员2人。1995年,临川市少数民族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6人,其中政协常委2人。2000年底,临川区少数民族中,有人大代表2人,省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副主席1人,常委2人,委员4人。2005年,全区少数民族中有区政协委员3人,其中常委1人。
  临川宗教以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信教人员共4万人,登记开放的堂点50处。20世纪80年代,宗教工作主要是落实政策。1988年,抚州市落实天主教房产共33栋108间计3214平方米,产权归抚州市天主教爱国会。90年代,加强宗教管理工作。临川县和抚州市先后成立民族宗教事务局,乡镇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1990~1994年,临川县委统战部协助县天主教爱国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批准成立县佛教协会,协助省佛教协会在金山寺创办江西民众佛学院。抚州市委统战部帮助市天主教爱国会对抚州大教堂进行维修和门前环境改造。1995年,临川市召开了一次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动员大会,将宗教政策教育列入“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内容之一。1996年,对全市22个开放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依法登记,同时对宗教非法聚会点开展声势浩大的“制非”专项斗争。此项工作一直延续到2005年。“制非”专项斗争主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举办了一次为期40天的宗教政策学习班,180多名天主教地下势力骨干分子参加了学习。19个重点乡镇也同时分别举办了同类型的学习班,教育引导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道路,保障宗教活动正常开展。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举办了大型“迎香港回归,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动员台湾知国法师分别向市四中和正觉寺捐款各20万元。1998年,各爱国团体积极投入抗洪赈灾活动,捐出钱物3万多元,金山寺还向境外募来捐款500余万元,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2000年,市委统战部针对梵蒂冈“封圣”专门举办了1期天主教地下势力骨干分子学习班。组织了金山寺尼僧10人到台湾开展两岸僧伽教育交流访问,促进两岸佛教文化的交流。2002年4月,天主教江西教区拨款30余万元,对抚州天主教堂进行全面修葺。2004年9月江西尼众佛学院教学大楼建成投入使用。2003年9月,抚州市人民政府将临川大道中段的13480平方米土地划拨给区基督教“两会”,作为建堂用地,翌年10月23日举行教堂落成庆典,建堂耗资151万元。2005年印度洋海啸过后,临川区各宗教团体及宗教界人士为受灾地区捐款12万元。2005年9月10日~26日,大金山寺举行大雄宝殿、天王殿开光暨水陆大法会。
  历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均有宗教界人士当选。1990年,临川县和抚州市的政协委员中,共有宗教界人士10人,其中常委4人,副主席1人。1996年,临川市人大、政协中,共有宗教界人士13人,其中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12人(含常委1人)。2000年,临川区人大、政协中,共有宗教界人士9人,其中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8人(含常委1人)。至2005年,有省政协委员1人,市政协委员4人(含常委1人),区人大代表1人,区政协委员9人(含常委3人)。
  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为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作,统战部门与工商联多次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学习培训班,提高他们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和参与光彩事业、招商引资活动的积极性。1990~2000年,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文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先后共举办学习培训班干部16期,参训人数600人次。
  与此同时,做好非公有制人士的参政议政工作。1990~2000年,先后共推荐非公有制人士当选为县(市)人大代表6人,县(市)政协委员114人,其中省人大代表2人,省政协委员1人。至2005年,临川登记在册的个体从业人员有1.6万户,从业人员3.8万人,私营企业4千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有20多户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成为临川区重点企业,拥有规模企业60余家,初步形成了机械、食品、医药、饲料、化工、金属加工为主体的地方特色工业体系。推荐13人当选为第二届区人大代表(含常委2人),24人当选区政协委员(含常委5人)。
  五、海外统战工作临川原有去台人员2900多人,他们留下的第二、第三代,至2000年其眷属已达4000余人。此外,还有港、澳同胞及其眷属139人,华人华侨130余人,归侨及其眷属122人,对以上“三胞”人员及其亲属,统战部门主要是做好交友联谊工作。
  1990~1994年,临川县和抚州市都坚持了每年召开两次“三胞”及其亲属座谈联欢会制度,定期走访慰问部分有一定影响的“三胞”及其亲属,热情接待了数十名回乡探亲观光定居的“三胞”人士。确定近百名重点联系对象,每年春节向他(她)们寄出新年贺片,并帮助他们的亲属解决一些参军、入学、招工和农转非指标等问题。
  1995年后,临川市注重吸收“三胞”及其亲属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共有50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工商联会员。确定70名重点联系对象,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方式,与其保持经常性联系。
  从1997年开始,结合招商引资,坚持在“三胞”及其亲属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年向海外亲友写一封信、提供一条经济信息、引进一位客商、一笔资金和一个项目。至2000年,与海外统战对象进行经贸洽谈达成意向协议,资金5000万元,实际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还动员“三胞”人士为家乡教育及福利事业捐款300多万元。至2005年全区在境外有联系的华人华侨300余人,区内眷属1000余人,归侨17人。2004香港“龙山基金会”捐资22万元为大岗店前小学建校舍;2005年美籍华人刘景耀博士捐资100万元帮助家乡大岗镇进行新农村建设;2005年美籍华人陈金生先生捐资20万元建设家乡高坪镇贺坊小学。
  第七节政法工作一、政法队伍建设为加强政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从1995年起,有计划地对全市政法干警进行了政治、业务的培训。至2000年,政治队伍中科级以上干部均分别参加了省、地培训,一般干警全部参加了本部门培训。全区947名政法干警中,大专文化的达671人,占71%。此外,还开展了有困难找警察、学济南交警、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单位)等多项活动,使干警的组织纪律和思想作风取得明显进步。
  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1990年5月,抚州地委、行署印发了《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整顿社会总体战斗的工作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临川县和抚州市认真组织政法各部门开展“严打”斗争,并取得阶段性胜利。
  1995年后,临川市政法各部门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抓住“破大案、追逃犯、打团伙”的重点不放松,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主动进攻的态势。尤其是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治安主力军作用,本着打防结合,巡检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至2000年,共破获各类刑事大案1000余起,特别是破获了一批群众关注、影响较大的重大案件。仅2000年,就破获了“1·16”杀人案、“5·1”特大绑架杀人案、“9·3”特大抢夺银行储户存取款案等,有力地震摄了犯罪分子,平息了民愤。
  三、制止非法宗教 1994年以来,临川地下天主教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每年12月25日这一天,他们在与崇仁县交界处的喻家山、屎塘山举行非法聚会,规模浩大,人数多至三四千人。不仅给政治、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农村基层政权。为了制止地下天主教徒的“12·25”非法聚会,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声势浩大的“制非”专项斗争,成立了临川市“制非”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集中干部几千人组成工作组,进驻44个乡镇场、街办开展“制非”工作。“制非”领导小组制定了《制止“12·25”地下天主教非法大型聚会实施方案》,采取设防线,堵源头,设立宣传站,实行24小时堵卡,在非法聚会点进行封山和军事演习。同时,对地下天主教反动头目人物依法进行打击,对其骨干分子以举办学习班进行“强制”与“转化”处理,对一般群众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从而使聚会得到成功制止,取得“制非”专项斗争阶段性胜利,受到省、地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通报表彰。
  四、取缔“法轮功” 1999年,贯彻中央有关决定,开展了对“法轮功”邪教组织依法打击。全市先后采取深挖幕后人物、查缴非法宣传品、专案侦察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共破获“法轮功”宣传品专案3起,抓获传播、散发、张贴“法轮功”宣传品的顽固分子2人,查缴各类“法轮功”宣传品379份,依法惩处了一批幕后组织策划者和顽固分子,其中送劳动教养4人,治安处罚15人。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教育工作,使112名“法轮功”练习者大部分得到转化。
  第八节老干部管理 1990年,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后,对老干部的工作被摆上更为突出的位置。
  一、落实政治、生活待遇 1990年起,对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1982年底行政15级(含1983年非行政干部其标准工资额高于当地行政15级工资额的)并担任过正副县(处)级职务和县(处)以下职务的离休干部,分别享受副地(厅)级医疗、用车待遇和副地(厅)级医疗待遇。1993年起,在企业的老红军按工龄计发工龄费。1994年起,对抗战和解放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分别每月发放35元和30元生活补助。1995年起,抗战时期参加工作,工改前工资为行政19级以下干部一律提高为副县级政治生活待遇。1996年起,在企业的老红军按行政套改工资,并对无固定收入的已故老红军遗孀生活补助在原基础上提高50元。1997年7月1日起,全区离休干部和副县级以上、有高级职称以及70岁以上退休干部,参观游览市人民公园、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乘坐市一、二路公共汽车和上收费公厕,一律免费。2002年9月,全区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两费”“三个机制”,彻底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拖欠“两费”(离休费、医药费)的问题,全区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全员覆盖。2005年筹资一万余元对两所老干部活动室进行了维修和装饰,购置了会议桌椅、饮水机、电视、VCD、音响等,安装了有线电视线,改善了老干部的活动环境。
  二、办好老年教育 1991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均成立了老同志大学,县市合并后,老同志大学合二为一,分设了文昌桥和上顿渡两所老同志学校。老年大学坚持正常办班,每半年作一次课程安排表,办班数量、规模逐年增长,现办有保健、花卉、书画、文体四个班次,文体课含歌咏、舞蹈、太极拳等专业。两所学校学员人数达230余人。至2000年底,共开办保健班26期,1200余课时;语文班6期,70余课时;书画班8期,100余课时;种养班3期,50余课时;文艺班10期,90余课时;家电维修班5期,70余课时;历史班1期,10余课时。此外,每年举办1~2次书画展览,举办了建党80周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关爱女孩等书画展,参展作品达80余幅;每年举办2~3次政治理论讲座,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七一讲话、十六大文件精神。2004年3月16日邀请抚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团长李建林来校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所老同志大学共招收学员3200人次,毕(续)业学员1600人次。2001年7月,临川区成立了老年教育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与区老年大学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研究小组每年开展4次活动,每年撰写调研文章3~4篇。双恭行撰写的《老年提高学习记忆效果六要诀》、吴员峰撰写的《浅谈老有所学》等文章刊登在《临川老年体育科研论文集》第二、三集上。社联退休干部傅林辉潜心研究临川文化,先后出版《王安石全传》、《王安石世系传论》等理论专著4部,获抚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
  三、开展文体活动为使老干部老有所乐,1989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分别建起了县级老干部活动室各1个,开展球类、棋牌、书画、阅读等活动。县市合并后,仍保留了两个老干部活动场所。此外,有条件的单位和乡镇也先后建起老干部活动场所。至2005年,区直单位设有老干部活动室23个,乡镇设有老干部活动室25个。区老干部活动室组织老干部成立了书法协会、合唱团、门球队、腰鼓队、歌舞队及麻将、象棋、扑克、乒乓球、桌球、书画、戏曲、咨询等小组。每年除开展经常性活动外,还要组织一些有影响的较大型的活动,如“七·一”和“重阳”两个节日都组织老干部参加文艺汇演、老年书画竞赛等各种文娱活动,累计参加活动人数达6000多人次。遇有重大庆典活动,老干部歌舞队、腰鼓队也去参加,为庆典跳舞打鼓助兴。
  四、发挥老干部余热 1988年和1989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先后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这是以老干部为主体的教育青少年群众性的工作组织。1991年改名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1995年县市合并成立临川市后,关工委基层组织不断增大,至2000年,全市各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以及下属的267个村委会、56个居委会,100多所中小学校,27个机关单位都相继成立关工委组织,形成了市、乡(镇)、村三级工作网络,1500多名老干部积极参加。他们坚持每年“六一”期间走访慰问城乡中小学,为幼儿园赠送读物、文具;与居委会、派出所配合建立帮教小组60多个,开展对失足青年、后进学生的帮教活动,帮教对象100余人次;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在各学校开展“法制在我心中”宣讲教育活动,举办各种法制教育讲座1600余次,听众达6万多人;作革命传统报告和形势讲座,受教育青少年20多万人次。老干部欧阳辉、尹永维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离休干部、全国十佳志愿辅导员欧阳辉,多年坚持进行校外辅导,2005年到省内外50余所中小学校授课,受教育者1万余人次。
  第九节政策调研 1989~1994年,政策调研工作主要围绕发展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展。抚州市委政研室先后撰写了《建设“菜蓝子”工程,发展城郊新型经济》、《农业后劲的增强有赖于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提高》、《上品种、抓质量、增效益是搞活企业的有效途径》等调研文章;临川县委政研室开展的“生猪饲料公司+农户”的调查研究,形成经验材料,在全县推广。撰写的《临川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的文件下发。1994年,省委书记毛致用用来临川蹲点,政研室踊跃调研,对粮价改革、财税改革、“五荒”拍卖等问题,均形成了调研材料,为县委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1995~1997年,临川市委政研室拓展政策调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撰写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其中,《以服务为中心,推动规模经营高效运作》一文在省政研室刊物《政策广角》发表;《提高县市领导经济工作能力之管见》一文在《江西党建》发表;《建立合理运作机制,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关于我市三大特产农业与龙头企业相关分析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一文在全区第三次“公司+农户”研讨会上座谈,并被评为优秀调研论文。
  1998~2000年,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先后开展了对工业的调研,形成了《变农业大市为食品事业强市》和《进一步深化临川的国企改革的思考》的调查报告;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调研,形成了《我市个体私营经济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的调查报告;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调研,形成了《政策聚人心,改革出活力,管理增效益》的调查报告;对教育改革的调研,形成了《树立职教兴市思想,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论文;对农业的调研,形成了《关于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调查》、《以基地为龙头,实施“以葛兴镇”战略》等调查报告;对党建工作的调研,形成了《要用“三个代表”的新思想,解决党建面临的新问题》、《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等论文。2000年春,全市迷信活动一度泛滥,特别是迎游菩萨活动非常猖獗。政研室与有关单位成立调查组,在对14个乡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此风不可长》的调查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村矛盾纠纷大排查,制止宗教械斗,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决策依据。
  第十节重要活动纪略一、发展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1989年,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都把发展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突出位置,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强调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农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农业投入,增强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广杂交水稻、建设吨粮田等农业实用新技术,使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对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继续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帮助企业克服资金短缺、原材料短缺和市场疲软的困难,使工业生产稳定发展。
  1990年,开始实施抚州地委、行署部署的“661农业开发工程”。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对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吨粮田、开发果业、植树造林、种植油菜、增养猪牛等6个方面,作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计划。是年,对国合商业试行“四放开”的改革,即经营放开,突破现有经营权限,可以多种经营;价格放开,非国家管理的价格由企业自主定价;用工放开,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分配放开,工资全浮动,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按照《抚州地区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具体规划》,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分别拟订出发展县域经济新思路:以“三高”(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突破口,把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工程来抓,主攻工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抚州市委、市政府从落实国有企业自主权,推行企业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革等方面,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确定江西汽车底盘厂、博雅生物制药公司、抚州减震器厂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对二轻集体企业分别实行股份合作、租赁、公有私营、破产、兼并和拍卖等不同形式的改革。临川县委、县政府在确定临川酒厂、临川兽药厂为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单位同时,重点对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年,为推进农村改革,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分别制定了《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
  1995年,抚州地委、行署制定了《抚州地区“一心三带”建设规划》,把临川列为抚州地区的发展中心。临川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主动策应,制订出今后15年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目标是:“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达75亿元,比1980年翻三番;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60亿元,比2000年再翻一番。重点是:发展一个中心区,开发三条经济带。“一个中心区”是指市区、临川大道、抚北红桥工业区和金巢工业区,逐步将其建成一个高科技、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三条经济带”是指昌厦、临东、临八经济带,以沿线乡镇为基础,带状开发,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加快乡镇工业发展,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
  在过去3年实施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战略目标取得明显变化的基础上,1997年临川市委、市政府对今后五年经济发展又作出“五个新突破”的安排:一是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以五皇殿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市场建设,加快发展个私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和加快城镇商品房开发发展房地产业,从而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取得新突破;二是强攻工业,以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酿酒、化工、饲料、建筑建材六大产业为支柱,以减震器、博雅、酒厂、底盘、永惠、赣化、金利等骨干企业为重点着力培植一批工业“小巨人”,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从而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三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棉、油,着力发展猪、鱼、牛,突出发展瓜、菜、果,逐步形成粮、棉、猪、瓜、菜、果六大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从而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取得新突破;四是扩大改革开放,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坚持国外、境外、区外资金一起抓,一、二、三类产业一起上,尤其重视浙江、福建一带财团来市创办高科技企业、搞农业开发、办乡镇企业,从而在加快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五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支持和鼓励企业大搞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增加投入,探索把教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路子,从而在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上取得新突破。
  1998年,市区“十大工程”(新五皇殿商城、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玉茗花苑安居工程、城区6条街巷路面硬化、市第二防疫站工程、抚州大道、羊城路、煤气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为进一步营造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临川市委、市政府再次重申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处罚、乱检查的有关规定。在农村开展土地延包工作,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并向农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一步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乡镇企业制订“二次创业”有关规定,努力实现乡镇企业规模、效益在新一轮发展中再上新台阶。
  2000年,全市掀起新一轮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高潮,实现国有企业产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临川水泥厂租赁给浙江私营业主,临川酒厂改为股份制经营,市第一百货商场、大众商场、商贸大厦实行“自我融资,自纳税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机制。根据抚州地委提出的“打好四张牌,优化农业结构”的设想,在农村以扩大优质稻栽培为主,对农业结构作出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在上年的基础上再拓宽领域,将洋洲立交桥经营权转让给香港客商,实现基础设施经营改革的突破。此外,还招来山东客商投资2700万元开发茅排金矿、浙江客商投资800万元兴办啤酒生产等项目。
  二、政治体制改革 1988年,根据党政分开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抚州市委直属机关党组织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开始试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聘任制,由市委组织招聘优秀年轻干部7人,担任乡、镇、局长助理职务,行使同级机关副职职权。次年,临川县委组织部面向社会,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调了一般干部6人。
  1992年5月,贯彻执行抚州地委、行署印发的《关于在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三三制”的初步意见》和《关于加速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三三制”的补充规定》,临川县委、抚州市委分别召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三三制”动员大会。“三三制”即机构改革,分流干部,三分之一干部留机关(单位),三分之一干部到基层蹲点,三分之一干部“下海”经商(或开办有偿服务实体)。是年,临川县委、县政府和抚州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干部管理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分别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市)企业干部中实行聘选任制的暂行规定》,取消企业领导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聘人才。
  1993年,临川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县乡镇机关实行干部合理分流的试行意见》,将乡镇党政机关精简合并为“五室”:党政办公室、政法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财贸办公室、企业办公室。干部职工分流,一是留机关,二是驻村,三是“下海”经商,四是停薪留职、辞职或提前退养。是年,全县乡镇干职工“下海”经商达1100余人。
  1996年,按照抚州地委、行署批准的“三定”(定机构、定编制、定领导职数)方案,全市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进行了精简和调整。为加强干部的考察和监督,临川市委还制定了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在机关干部中实施。
  1999年,临川市委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贯彻执行《抚州地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公示制暂行办法》,全市公开选拔科级干部职位6人:职业教育中心主任、科协主席、外贸局长、党校副校长、团委副书记、文联副主席。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从222名报考人员中选拔出6人。任前在临川有线电视台和《临川晚报》上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政治面貌、现任职务等。公示期间7~10天,组织部设立专人和专线电话负责信来访,收集情况。以后新提任的科级干部,一律实行一年期的试用期制度。
  2000年,临川区委正式实施后进干部淘汰制,印发了《关于在全区科级领导干部中推行后进淘汰制的通知》,并制定了界定后进干部的标准,明确规定被淘汰的干部一般改任非领导职务,或免职安排做一般干部,不保留原职级待遇。是年底,经考核共淘汰科级领导干部50人。
  2001~2005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力度,金临渠管理局局长、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等3个单位的正职面向全区公开选拔。推行乡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行了后进干部淘汰制,乡镇场、街道科级干部中,先后两批次共50名副科级干部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后进淘汰,其中48名被改任为非领导职务,2名被降职为一般干部。为进一步调动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订《临川区目标管理末位淘汰暂行规定》,目标管理分干部工作业绩和思想作风纪律表现两大项,采取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为先进的正职和副职,优先推荐为副县、正科级后备干部,评为末位的正职降职使用,副职就地免职。
  三、基层组织建设 1988~1989年,抚州市委连续两年对村党支部进行整顿,调整充实了一批支部书记,并开始在街道居委会开展建立党支部工作。
  1990年,临川县委在全县农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对不合格的村党支部调整了48个。次年,临川县和抚州市下派干部1000余人,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并结合开展村党支部达标活动。这一年,一批后进党支部在达标活动中转化升级。通过考评,临川县和抚州市均有三分之一的党支部获抚州地委颁发的达标党支部称号。
  1993年,贯彻执行抚州地委组织部印发的《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抚州市委下派机关干部44人驻村任职,对工作不力、不和、不廉的村级党政班子成员调整了46人。临川县下派机关干部100人驻村任职,为52个挂点村扶助资金15.6万元,贷款84万元,兴办企业68个。
  1995年秋溪、连城、河东等乡镇出现农民负担反弹现象,甚至发生乡镇干部遭群众欧打、抄家的“群体事件”。这也暴露了农村基层组织在民主管理、干部作风等方面依然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临川市委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精神,对村级干部加大整顿力度,并规定“四定包干创五好”抓后进村责任制,与各包村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是年,全市共调整村支部书记43人,村委会主任42人,其他村干部142人。
  1998年,贯彻执行《抚州地区1998~200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全市乡、村并举,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临川市委组织乡镇副职领导和村支部书记在党校分批轮训了一次。进一步健全了《包乡扶村工作挂点领导、包扶单位,驻村干部责任制》,重点开展新一轮“创五好”活动,着力解决基层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完成了村级财政清理整顿工作,清出有问题资金7.5万,挪用公款12.9万元。另外,对企业着重开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的再学习、再宣传、再教育活动。
  2000年,由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争先创优促后进转化工作实施意见》,并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进行量化,推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开展。驻村干部对“轻、弱、穷、乱”的村重点攻坚。村委会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把知事、议事、监事权交给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对街道居委会建设也开始实行市直机关单位挂点包干责任制,调整选拔了一批新的党支部书记 2003~2005年,在基础党组织中开展“三项创建”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积极实施“三培两带”致富工程,全区涌现出3944个“三培两带”示范户,共带动21263户农民致富。对金巢等13个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帮助社区购置党建电教设备。各社区普遍设立卫生、民政、咨询等工作服务台,开展家政、婚姻、就业、助残等多项服务。全区街道共办起社区服务网点254个,安置下岗职工1200余人,为360名困难党员解决了生活困难;先后免费为社区育龄妇女孕检2600多人次,咨询9400多人次,解决困难居民生产、生活难题1420多个。
  四、党风廉政建设 1989~1990年,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都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政干部违纪建私房、拖欠公款、多占公房、大吃大喝等问题进行了查处。抚州市共清理党政干部违纪建私房37户(其中征地未建的8户),主动退赔1.9万元;收回干部职工拖欠公款30.27万元,占应收款90.7%。乡镇街道和市直机关的招待费较以往下降81%。临川县清理党政干部违建私房66户,清出干部多占公房215间计2541.5平方米;收回拖欠公款35.86万元,逾期贷款779万元;查处贪污、挪用案件4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9人。
  1991~1992年,为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在全委(扩大)会上连续两年分别作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和决定》。1993年,按照抚州地委要求,抚州市委和临川县委分别对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进行了考核,重点狠刹了利用公款外出旅游、安装住宅电话等不正之风,清理整顿了党政机关的经济实体,治理了行政事业性乱收费行为,作出了机关干部集资建房的有关规定。
  1995年,临川市委对群众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衙门习气及机关干部“索、拿、卡、要”的不正之风进行了一次整顿。
  1997年,临川市委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按照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以及廉政建设的其它规定,制定了“八不准”:一是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下乡坚持在食堂用膳,不准利用职权将吃喝发票转移到基层、企业和下属单位报销,不准接受对执行公务有影响的私人宴请;二是不准用公款向上级机关、上级领导送礼,也不准接受下级机关、下属干部赠送的礼金礼品;三是不准涉足夜总会、营业性舞厅、歌厅、按摩厅和桑拿浴等高消费娱乐场所;四是不准违反规定插手基建、房地产开发和干预工程承包,从中牟取私利;五是不准违反规定建私房、购买公房和集资建房,不准用公款装修私人住房;六是不准利用婚丧嫁娶、工作调动、过生日、迁新居等机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七是不准违反规定用公款配置移动电话和安装住宅电话,不准在下属单位或企业报销电话费;八是不准违反规定超标配备或更换小汽车。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关监督制度,规定每年均由市(区)纪委、监察局牵头,抽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组成检查组,对机关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进行抽查,对查出的问题一律严肃处理,决不纵容、庇护,使党风廉政建设健康有序地开展。
  2000年8月,在全市开展党纪政纪条规再教育月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10月,新成立的临川区清车领导小组对全区各乡镇场40余辆小轿车进行封存、拍卖,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推向深入。
  五、抗洪救灾 1998年6月12~25日,全市暴雨如注,持续10余天,境内抚河、东乡河、崇仁河和宜黄河水位全面猛涨,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大片农田被淹,房屋倒塌。6月16日,面对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抚州地委、行署召开全区抗洪抢险紧急动员大会。会后,临川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干部和群众20多万人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并投入木材、毛竹、麻袋、卵石、汽油、柴油、铁丝等大批抗洪物资。6月17日,省长舒圣佑亲临察看灾情,看望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对抗洪抢险作出重要指示。6月26日,汛情开始缓解,水位逐渐回落。
  在这场特大洪水侵袭中,尤以东乡河堤唱凯镇周博巷段堵口保堤的战斗最为惊心动魄。6月22日,周博巷段圩堤被洪水突然冲开了两个分别为12米和6米宽的大缺口,情形十分严峻,如果圩堤一旦冲跨,堤后数十万亩农田和数百个村庄将全部淹没,一片汪洋,损失不堪设想。省、地、市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紧急调集省军区舟桥部队,与当地干群一起奋力抢险。战斗中,广大干部以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感,身先士卒,夜以继日坚守在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共产党充分发挥先锋模作用,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人民军队与武警战士坚决服从指挥,纵身激流之中筑起人墙,以血肉之躯护卫大堤。万众一条心,全力以赴,战斗整整持续了36个小时,终于堵住缺口,制服洪魔,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广大灾民发出由衷感叹:“洪水无情党有情,是共产党救了我们!” 据统计,这场洪水给全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市39个乡镇、433个村委会被淹。农田受灾面积达65.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8.5%,其中绝收面积46.8万亩。倒塌房屋4200间,1.8万人无家可归。冲毁水利设置323处,桥梁148座,公路353公里,电缆19.5公里。全市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之多。
  洪水过后,临川市委、市政府及时部署赈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市民政部门为绝收户、倒房户和困难户发放了救济款。市粮食部门为灾区拨放了赈灾大米20万斤。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进村为灾民防病治病。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捐物。上海、深圳、香港等地红十会也为灾区送来救援物资。全市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医治,未出现饿死人或外出逃荒的现象,也未出现大的疫情发生,灾区秩序稳定,灾民个个安心。各级干部深入灾区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对绝收早稻田及时翻耕,补种二晚或蔬菜、大豆、红薯,不留半亩荒田。对受淹棉花、西瓜、甘蔗及经济作物,及时中耕除草,追施肥料。对水浸的畜禽栏全面进行一次消毒,防止了牲畜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7月20日,临川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会上表彰抗洪抢险标兵29人,先进个人136人。
  六、“三讲”教育与“三个代表”学习 2000年3月至9月,根据抚州地委的安排,临川市级班子和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先后开展了“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在地委督导组的指导下,分“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认真整改,巩固成果”四个阶段进行。并设立征求意见箱,开通征求意见专线电话和专用手机,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
  活动前,临川市委制定了“三讲”教育实施方案,提出把讲学习的重点放在解放思想上,把讲政治的重点放在加快经济发展上,把讲正气的重点放在加强党风建设上。活动中,贯彻以江泽民“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整风精神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中心环节。活动后期,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查摆剖析,分类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不够快;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抓得不够有力;三是工作作风不实;四是社会治安问题突出;五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不大;六是班子合力不足。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步实施,责任到人的原则,出台了整改方案。对暂不具备条件整改的问题,在措施中作出整改期限。
  9月,全市“三讲”集中教育告一段落。这次“三讲”集中教育取得的效果是: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找准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群众观念教育,促进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11月又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三讲”教育开展了一次“回头看”活动,加大整改力度,以巩固、扩大“三讲”教育成果。
  2000年6月,按照抚州地委的安排,临川市级班子成员结合开展“三讲”教育活动,组织学习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年底,学习活动在城乡全面展开。新成立的临川区委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从2000年冬开始,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各部门、乡镇、街道的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2004~2005年,在全区党员中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切实有序地开展这项活动,全区建立“先进性教育”区级领导班子联系点37个,科级干部联系点586个。先后分别组织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基层党委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学习,印发了新《党章》、《党费证》和先进性教育学习资料共3万余份,为1400多名流动党员建立了党员教育管理台帐,进行微机管理,举办新党员培训班6期,培训755人。通过边学边改,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6场(次),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5次,解决困难党员实际难题400多个,动员在职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2216对,提供致富信息2687余,送技术379项,使1248名党员摆脱贫困。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