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事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546
颗粒名称: 一、统计事业发展
分类号: F20
页数: 2
页码: 284
摘要: 1989年以前,统计数字的计算和汇总都是依靠手工进行,工作繁重且计算速度缓慢。1990年,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分别购进386型计算机2台。各种统计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工作量大为减少。以后计算机逐年增多,至2000年,临川区统计局已有586型计算机5台,486型计算机1台,各种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报表,全由计算机处理,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基本实现了计算手段现代化。
关键词: 统计事业 抚州市

内容

1989年以前,统计数字的计算和汇总都是依靠手工进行,工作繁重且计算速度缓慢。1990年,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分别购进386型计算机2台。各种统计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工作量大为减少。以后计算机逐年增多,至2000年,临川区统计局已有586型计算机5台,486型计算机1台,各种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报表,全由计算机处理,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基本实现了计算手段现代化。
  2000年,先后对孝桥、青泥、荣山、秋溪、连城等乡镇和水电局、物资局、商业局、供销联社等部门以及赣东化工厂、水泥厂、永惠饲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抽查。通过检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统计法制观念,提高了统计数字质量,使全市统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9年,临川市统计局被评为全省统计工作先进单位。2000至2005年,临川区统计工作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效率提高,效果明显。
  二、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按专业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物资、劳动工资和综合平衡等报表。按执行时间的要求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执行月报的有工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物资等专业;执行季报的有劳动工资、商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专业;农业执行农业季节报;执行半年报的有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物资、综合平衡等专业;执行年报的是上述所有专业。
  农业主要内容有农村基本情况、乡村户数人口及劳动力、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农作物面积和产量、林业生产情况、畜牧业生产情况、渔业生产情况、乡镇企业基本情况等20项。
  工业主要内容有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流动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实现利税总额、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等10项。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内容有投资额、新增固定资产、效益、住宅施工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再建筑项目、投资效果等12项。
  物资主要内容有原煤、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电力和其他燃料的购进、消费及库存等5项。
  劳动工资主要内容有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构成等9项。
  商业主要内容有商品零售额、商品批发额、商品购进、销售、库存总额、商业网点情况等8项。
  综合平衡主要内容有总户数和总人口,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个数及名称、乡镇村个数及名称、城市基本情况、国内生产总额等8项。
  财政金融主要内容有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银行各项存款余额、银行各项贷款余额、银行各项现金收入和支出等6项。
  城市公用、环境保护、水文气象主要内容有城市房屋面积及住宅情况、城市建设资金收支情况、城市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情况、城市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情况、水文气象情况等6项。
  文教、卫生、体育主要内容有文化事业情况、各类学校基本情况、卫生事业基本情况、卫生技术人员情况和体育事业基本情况等5项。
  三、普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990年,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分别完成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次普查对象为全市(县)范围内的各个民族,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总数、户数、性别构成、民族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专业人员构成、姓氏等。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在此次普查工作中均被评为抚州地区先进单位。
  全国第三产业普查 1993年,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分别完成了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该次普查范围包括行政区域内各种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户。普查内容为从事第三产业的独立核算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成本和费用、销售税金、经营利润、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业务收支、核算外收支和专项基本收支、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库存总值等。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 1995年,临川市统计局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该次普查对象为当年范围内的全部工业企业和附营工业单位。普查内容包括乡镇及乡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和附营工业单位以及村办工业、私营工业、合作经营工业、个体工业和生产单位。《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表》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表为大中型工业企业普查填报用表,所设置的属性指标和数量指标共350项;乙类表为乡镇及乡镇以上小型工业企业、附营工业单位普查填报用表;丙类表为年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村办工业、私营工业、合作经营工业、个体工业和生产单位普查填报用表。普查内容包括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劳动情况、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及库存总值、附营工业单位生产情况、工业企业原材料和能源消费情况、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等16个方面。市统计局在这次普查工作中被省工业普查办公室评为先进单位。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 1996~1999年,临川市统计局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该次普查对象为全市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村住户、乡镇企业、行政村和乡镇。普查内容为:农村住房调查表和非农村住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调查表,包括农村住户家庭人口和非农村住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基本特征、从业人员的人数、从业时间、从业地点与从事的行业,农村住户雇工情况,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渔业用地构成,农作物种植和科技应用情况,牧畜、家禽饲养情况,农用机械、设备情况等;行政村和乡镇调查表,包括户数和人口、社区环境、集贸市场、财政状况、农业种植单位和人员等;非农乡镇企业卡片,包括单位类型、行业类型、合作合资情况、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情况、企业所在地、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等;农业用地卡片,包括农业用地面积、土地详查后农业用地的增减情况和1996年底实有企业用地面积等。市统计局在此次普查工作中被省农业普查办公室评为先进单位。
  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 1996~1997年,市统计局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该次普查范围为市内除农户和个体经济以外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普查内容分为:单位代码、名称、法人代表人(负责人)、单位所在地和通讯号码等;行业类别、经济类型、隶属关系、主管部门、企事业机关划分等;正式开业时间、经营状态、从业人员数、企业实权资本、固定资产、营业收入等;执行会计制度种类、产业活动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归属法人情况等。市统计局在此次普查工作中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年,临川市统计局完成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次普查对象、内容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相同。
  四、抽样调查农村抽样调查 1992年,抚州市农村抽样调查队和临川县农村抽样调查队分别更名为抚州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临川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1995年合并为临川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年,临川撤市设区,临川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改为临川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简称农调队)。是年底,在编人数11人。农调队主要任务是从事农业产量调查、农村住户调查和个体经济调查、提供农业产量抽样调查数据、农民人均年收入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拥有情况等。
  农村住户调查采取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市抽乡镇,乡镇抽村,村抽户,每个调查点抽取10户为记帐户。记帐内容主要有农村住户基本情况、经营生产、粮食收支平衡、总收入、总支出、现金收支平衡、实物消费量和农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等8个方面。2000年,在3乡5镇抽选了80户农户进行农村住户调查。
  粮食产量调查 1993年以前,采用实割实测方法进行,先抽取田块,按方案抽取样本。单割、单打、单晒,得出样本结果。然后以样本推断总体。1993年起,采用简易抽样调查方法,在每年早稻和二晚收割时各进行一次,推算出各乡镇及全市粮食亩产和总产。2000年,在3乡4镇抽选了7个村民小组进行粮食产量调查。
  城市抽样调查 1992年,抚州市城市抽样调查队更名为抚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995年,又更名为临川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年,再更名为临川区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简称城调队)。是年底,在编人数7人。城调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城市市场商品零售价格调查、工业品生产资料价格调查、建筑业投资价格调查、城市居民生活调查及城市基本情况调查等。
  城镇住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在城区按高、中、低档收入,共抽取50户为记账户,记账户用账本对每日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逐一登记,以此反映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居住条件等。据1990~2000年逐年调查表明,临川城市居民生活的“吃、穿、用”全面增长,“用”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吃”和“穿”的增长幅度,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市场商品零售价格调查定点、定人到主要市场采集食品、副食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建材、蔬菜及居民用电、用水等商品价格,进行价格变化跟踪调查。
  五、统计服务 1987~2005年,临川统计局(含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先后写出了《临川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及今后发展思路》、《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分析》、《临川区未来发展之路的选择》等统计分析报告290篇,为领导机关做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依据。其中,1995年撰写的《建筑业状况和对策》和2000年撰写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贸易统计体系的构想》分获省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
  1987~2000年,临川市统计局(含抚州市和临川县统计局)每年都编印一本统计年鉴。年鉴以年底统计资料为主,分综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力与工资、农业、工业、运输与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国内贸易、物价、财政金融、保险、环保城建、教育与卫生等共12个分类。1998年起,年鉴改革版面设计,资料进一步充实,增加了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府当年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2000至2005年,基本2~3年合编一本统计年鉴。
  第三节物价管理 1987~1995年10月,分设抚州市、临川县物价局。1995年11月,两局合并为临川市物价局。内设人秘股、收费股、综合股、价格股、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价格事务所、价格信息中心。2000年10月,临川撤市设区,临川市物价局改为抚州市临川区物价局。是年底,内设机构除价格事务所更名价格认证中心外,其他股(队)不变,在编人数共56人。2004年区物价局并入区发展计划委员会。
  一、物价管理市场物价 1987年抚州市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开始放开,少数单位和个人为牟取暴利而哄抬物价。1988年,除定量供应的粮油是按平价销售外,多数食品和副食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猪肉价格比上年上涨48.8%,蔬菜价格比上年上涨51.6%,其它生活必需品价格也都上涨了30~50%。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达到125.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达到124.1%,价格的上涨速度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1989~1991年,市场物价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物价出现了较为平稳的态势。1989年4月1日起,除居民定量供应的粮油执行全省统一定价外,工商企业的用粮用油一律实行议价供应。对大多数已放开价格的商品开始实行限价管理,使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1990年和1991年,物价涨幅都控制在15%以内。1991年抚州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1990年上升了1.9%,低于省政府规定的6%的目标。1992年1月,蔬菜供应紧张,价格骤涨,涨幅高达97%,并引发了其它商品价格随之上涨,市场物价一度出现混乱。下半年,物价才有所回落。
  1993年,放开粮油价格,部分物价出现翘尾势头,尤其是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较大。与上年相比,抚州和临川的市场议价早米价格上涨97.7%,晚米价格上涨90%,菜油价格上涨71.4%,猪肉价格上涨87.5%,鸡蛋价格上涨39.4%,大宗蔬菜价格上涨38.8%,主要日用工业品价格上也上涨了30~50%不等。6月1日起,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人员和优抚对象)都发给了每人每月5元的物价补贴费,民办教师、大中专院校学生都发给了每人每月2.5元的物价补贴费。1994年物价继续上扬。10月中旬,抚州市国有粮店出现大米脱销现象,部分粮店采取提价或搭配其它商品供应大米,引起群众不满,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平息了涨价风波。1995年,第一季度的物价持续飙升,食品和蔬菜的价格涨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6月,临川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为18.5%,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为15.9%。年底,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4.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指导下降4.3个百分点。
  1996年,全市物价趋于稳定,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指数都控制在6.7%以内,实现了省政府规定上升指数下超过10%的目标。农村电价得到有效控制,村级综合电价不超过0.60元/度,农民到户电价限定在1元/度左右。1997年全市物价低位运行,涨幅逐月回落。年终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1998~1999年,物价继续走低,两项价格总指数均表现为负增长。早稻收购退出保护价,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指导价格。早米指导价格为1.05元/斤,而市场价格为1元/斤;晚米指导价格为1.20元/斤,而市场价格为1.10元/斤。除用电、自来水、成品油、甲和乙类药品、汽车客运票、晚稻收购、水稻种子等价格仍由政府统一定价外,其它所有商品全部走向市场调节。2000年,物价又有回升,年终两项价格总指数都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早稻收购价格下跌至30元/百斤,工农业产品差价有所扩大。
  1987~2005年临川区域价格指数变化情况物价管理和改革 1987年,重点抓住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管理,千方百计地稳定物价。对猪肉、禽蛋、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国家指导价。对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实行“双轨制”,凡计划内物资严格执行国家定价,对计划外产品议价议销,允许企业按顺价规定自行制订销售价格。但家电、自行车、缝纫机等工业品的定价须向主管部门办理申报手续。农副产品除计划内收购的粮、棉、油价格外,其余产品的购销价格全部放开,实行优质优价,劣质劣价,高进高出,低来低去,随行就市。工业品价格除烟酒、食糖、食盐、奶粉、酱油等执行国家定价外,其余食品实行限利销售。为了制止乱涨价,在市场管理上落实“三不准”(不准擅自涨价和变相涨价,不准以各种名目的附加条件索取额外收入,不准强迫中转,层层加收手续费)规定和“三管、三保”(管好主食品、副食品价格,保群众生活;管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农业生产;管好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保工业生产)措施。
  1988年,调整部分工业产品价格,如钢材、铜材、铝材、煤、电、水泥、酸、碱、纺织品的价格,理顺价格关系,使工农业产品的比价趋于合理,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1989年,物价管理工作坚持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为中心,努力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坚持计划有序地推进价格改革。为了落实企业自主权,核发了《企业定价许可证》,抚州市和临川县取得定价资格的企业共216家。对原已放开的粮食、食用植物油、鲜菜、豆腐、猪(牛)肉、鸡、蛋、鱼、食糖、瓜果、棉布、针织、衣裤、牙膏、肥皂、火柴、卫生纸、信纸、铁锅、机械手表、黑白电视机、蜂窝煤、液化气、银翘放毒凡、青霉素针剂、饲料等40种商品和房租、自来水、照明用电、学杂费、理发费、洗澡费、市内交通费等7项服务项目,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对计划外农业生产资料的定价,实行公开招标。6月,根据彩色电视机市场供不应求,经营渠道混乱,价格上涨过快,倒卖现象严重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彩电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规定,实行专营管理,刹住了涨价风。
  1990年,抚州和临川均调整了粮食、煤炭、食糖、纺织品、计划内钢材、焦炭、水泥等工业品价格。对计划外农业生产资料严格实行购销差率和销价审批管理。对生猪实行统一宰杀、统一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三统一分”的管理办法。在各商品门店实行三包标签,明码标价,坚持文明经商和营业人员“双挂牌”制度。同时,深入开展“价格信得过商店”评比活动。1991年,凡属规定由企业定价的产品,除需要办理申报手续的产品外,允许企业按照生产成本自主定价。凡是新产品和试销产品的价格都由企业自定。同年,市、县均提高了电影票价、公房租金、宾馆和旅社客房收费价格,放开了原属国家定价的食糖,卷烟的零售价格。
  1992年9月,放开粮油价格,取消了居民平价粮油供应。对计划外生产资料取消限价和价格验证。1993年6月,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商户颁发了《江西省个体工商户定价许可证》,落实他们的定价权。抚州和临川两地共发《许可证》180份。1994年,重点稳定粮、油、食品、蔬菜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管好“米袋子”、“菜篮子”、“火炉子”。恢复对城镇居民的平价粮油供应。对原放开的其它商品实行提价申报、备案制度。
  1995~1996年,临川市物价局加大治理“三乱”和整顿市场价格秩序的力度。为防止暴炒房价,制订了《临川市商品房价格审验核批办法》,把房价稳定在600元/平方米左右。对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实行统一零售价管理。调整了生猪收购和猪肉销售指导价格,生猪收购由3.75元/斤调为3.50元/斤,猪肉由6.40元/斤调为5.80元/斤。落实了宾馆、旅社、饭店的等级认定制度,共评定有等级餐饮业134家。凡持有行业价格等级证书的企业,可按等级标准收费。建立了商品监审制度,设立监审商品价格示范点25个,其中商业系统9个,粮食系统6个,卫生系统4个,供销系统2个,其它单位4个,制定了《监审商品的统一差价率和作价办法》,在示范点挂《监审商品示范牌》,使监审商品的价格监审面达到85.7%。实行监审商品和服务项目共36项:(一)粮油费:籼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面条、粉干;(二)副食品类:牛奶、食盐、食糖、酱油、豆制品、奶粉;(三)日用工业品类:洗衣粉、肥皂、液化气、民用煤、棉絮、棉毛衫裤、汗衫、背心、普通灯泡;(四)服务类:普通理发、学杂费、托儿费、医疗费、房租、市内交通费、自来水费、商品房价;(五)其它:农村照明用电、药品价格、公路客运票价。
  1997~1998年,对药品实行了限价管理,查处了药品购销中拿回扣、收受促销费等不正之风。对粮食、饲料、衣着、餐饮、娱乐业的价格和经营购销差率和利润率做出了统一规定。
  1999~2000年,物价管理工作围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个中心开展。对商品房加强了审验工作,使房价控制650元/平方米上下。降低了电话初装费和月租费。调整了医疗、环卫、教育、有线电视、自来水等收费标准。对群众反映较大的药品、成品油、液化气的价格实行最高限价。
  市场物价检查物价部门除每年派员参加年终物价大检查外,还坚持经常性的物价检查。工作中实行专业队伍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设立群众业余物价监督员,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物价部门专业人员抓大案要案的处理,业余监督员抓单项商品价格违法行为的监督和举报。全市先后建立群众业余物价监督队5个、职工物价监督站26个、共青团员物价监督岗22个,有业余物价监督员共216人。市场物价检查工作逐步走上网络化、制度化轨道。
  1988~1992年,在生产资料等重要商品价格实行“双轨制”时,抚州市和临川县物价局深入开展了反暴利、反垄断、反欺诈为主要内容的物价大检查,先后查处了将平价物资转为议价销售的倒卖生产资料违法案件137件。其中,非法收入超过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22件,都及时做出了严肃处理。
  1993~1996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加强了对垄断行业和基础产业商品价格的监管,对商品房、成品油、电力、药品价格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查。并注意做好正面引导,开展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抚州地区率先开展“双信”和“十佳十优”商店评比竞赛活动。推行经营人员“双挂牌”,使用“三包标签”和“明码标价”管理制度。期间,临川县物价局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物价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双信”活动先进单位。
  1997~1998年,物价检查主要针对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着重对监审商品的明码标价进行检查。为加强对价格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临川市场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案件审理委员会。1998年5月,在对农村电价进行专项检查中,发现不少农村电管理人员违反农电管理法规,利用职权,擅自提高电价,增加变损费,把用电作为人情交易,不按规定向农民公布用电、电价、电费等违法行为。市物价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查处,并实事求是地核定了村级综合电价为0.60元/度,各电管员不得再加任何摊派费用。
  1999~2000年,主要对药品价格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处了一些医疗单位同医药公司等经销单位内外勾洁,在药品购销中拿回扣和好处费,私开假发票,搞暗箱操作,提高药价,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2000~2005年,主要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活物资进行物价监督检查。
  通过物价检查和评比竞争活动,先后涌现了不少“价格信得过”单位和价格免检单位。主要有抚州市第一百货商场、抚州市第四百货商场、常青商场、大众商场、抚州市五交化总店、南站杂品店、品香副食品商店、临川百货大楼、临川百货公司服务商场、临川食品公司第一门市部、临川棉麻公司市部、临川贸易公司门市部、龙津粮店、临川物资综合门市部、临川区医药公司门市部等。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