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5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金融
分类号: F83
页数: 13
页码: 268
摘要: 一、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文昌支行 1985年与抚州市人民银行正式分设,几经整合,2001年12月由原先的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支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分行营业部,2002年12月又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文昌支行。主要经营业务有:吸收单位和公众存款;办理短期、中期货款;办理国内结算;代理发行、兑付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务;代理收付款业务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2000年对外营业分支机构27个,……
关键词: 金融 工商银行

内容

一、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文昌支行 1985年与抚州市人民银行正式分设,几经整合,2001年12月由原先的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支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分行营业部,2002年12月又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抚州市文昌支行。主要经营业务有:吸收单位和公众存款;办理短期、中期货款;办理国内结算;代理发行、兑付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务;代理收付款业务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2000年对外营业分支机构27个,内设机构有:秘书科、人事监察科、工会、公存科、房地产信贷部、科技科、牡丹卡部、基建办、计财科、会计科、信贷科、储蓄科、保卫科。
  2005年支行设有四部一室,即:办公室、综合营销部、个人金融业务部、文昌支行营业部、临川区支行营业部;下设8个营业网点,即:南站支行、南关分理处、城外分理处、牡丹亭分理处、赣东分理处、临川区龙津分理处。支行共有员工136人。
  2005年,支行行长熊保生。
  1987年以来,支行坚持以处置不良资产为重点,以增加存款为主线,以发展中间业务为增长点,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内控管理为基础,以防范案件为根本,明确定位,内活机制,外拓市场,改善服务,强化营销,努力提高全行核心竞争力,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猛。紧紧围绕以经济发达地区为龙头,以业务创新和营销推介为重点,实现电子银行业务超常规发展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业务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深入开展营销推介,竞争优质客户,切实加强业务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了电子银行业务的跨越式发展。网上银行先后进行了5次升级和改造,面向企业推出了支付结算代理、银企互联、网上缴费,企业财务室、贵宾室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新产品。面向个人客户开发了E通卡、基金、国债买卖等服务功能,满足了客户投资理财、在线支付等多种金融服务需求,为竞争高端个人客户创造了条件。成功推出金融E通道品牌,全面涵盖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树立了统一的品牌。全行以推广“金融E通道”为主线,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了支付结算代理、集团理财、网上收费站、网上代缴学费等优势业务的专项营销活动,以产品支撑品牌,经品牌提升产品。通过电子银行产品演示会、在网点安装95588专用服务电话等形式新颖的活动,对金融E通道品牌及电子银行优势业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激发了广大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产品的兴趣,提高了金融E通道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密切了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支付结算代理工作的开展。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方向由储蓄存款计划为导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转变,经营目标由增加储蓄存款向提高整体经营效益转变。营销工作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经营思路,紧跟市场变化,积极打造个人金融业务核心产品、开拓新业务市场、加快网点结构调整、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而且推动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截至2005年12月底止,文昌支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3965万元,较1990年增加94594万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为49267万元,较1990年增加41570万元,储蓄存款余额为64698万元,较1990的增加53024万元。2002年,全行完善了个人中间业务经营管理体制,规范个人中间业务科目使用,加强个人中间业务收入统计和考核。同时,明确个人中间业务发展战略,逐步退出低效市场,大力拓展优质业务领域。如与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中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广泛开展了业务合作,拓宽了代理个人保险的业务范围。全行各个网点均开办了代销开放式基金、代收水电费、代缴手机费等代理业务。
  产品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完成了综合业务系统个人金融业务子系统的全面投产,使全行个人理财产品进入了规范化、电子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理财金账户品牌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网点的推广与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营销渠道整合和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效果明显。支行在城区内共设立了南站支行与支行营业部2个理财中心,2002年,以客户为中心、以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为目标的个人金融业务流程改造开始启动。根据需要在网点增设了ATM机、登折机、监控设备及叫号机,进一步减轻了柜面压力。同时制定了《个人客户经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配备要求和管理制度,有力地推进了个人金融业务营销队伍建设。围绕个人理财、综合业务系统、代理保险、代理开放式基金、电子银行等内容开展了大规模的业务培训,为新业务的推出和新系统的投产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和保障。支行把强化服务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考核办法,规范操作、统一着装,并组织进行了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这一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为各项存款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2005年工行抚州市文昌支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支行努力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在中间业务收入连续二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5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18万元,超过2003年、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的总和,同比增加了195万元,增幅87%;人均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4万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利差不断缩小,各家商业银行都把目光投向中间业务这一新兴领域。并以传统业务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使两项业务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逐步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了《2005年度中间业务考核办法》,在将中间业务进行单独考核,实行按月考核,按季兑现,年终结账;同时设立特殊贡献奖,对完成中间业务收入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支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对优质客户实行差别服务,不断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实力。对重点客户、优质客户,营销人员上门重点公关,为其提供差别服务、个性化服务,取得重点客户的支持与理解。
  为整合业务资源,改善客户结构,加快了理财中心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推进步伐,在支行营业部和南站支行(二级支行)实施了核心竞争力试点网点,同时配备了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增设了自动取款机、自动登折机、叫号机等相关服务设施,提升了支行的外部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贷款的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在信贷优化贷款结构,制订了信贷人员“三包一管”目标责任状,对信贷人员分管的存量贷款与新增贷款实行包发入、包收息、包收回并负责贷款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把新增信贷项目投向一些具有潜力的优质客户。
  抓贷款营销与风险控制并重。顺应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采取早投入、早产出、早得益的信贷举措。重点营销了东临公路贷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营销、票据贴现。同时,狠抓风险控制,抓好存量贷款的移位退出工作。对存量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分别监控、锁定余额逐步压缩。年初制定压缩退出计划,逐户制定预案,明确处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排出移位时间表和进度表,使贷款退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加强贷后管理,规范业务操作。信贷业务档案管理,从严执行贷款“三查”。结合信贷检查,完善补充抵押物,对原贷款抵押物不足单位采取收回部分贷款或追加抵押的办法完善信贷手续。加快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灵活运用拍卖、转化等多种方式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加快处置进度。
  二、中国农业银行抚河支行 1988年,中国农业银行抚州市支行有营业部1个,另有北站、城西、长岭、孝桥、郊区5个营业所,赣东、洋洲、五一、四眼井4个储蓄所。1989年,增加赣临、银光2个储蓄所。1992年,又增加抚昌、黄泥岗2个储蓄所。1993年,增设金巢分理处。1994年,增加新桥、环宇2个储蓄所。1995年,增设羊城分理处。1997年,增设迅东、东方、星光分理处、欣欣储蓄所。1998年,撤销四眼井储蓄所。1999年,抚州市支行与地区农业银行抚河支行合并,成立中国农业银行抚州地区抚河支行。是年,撤销环宇、黄泥岗2个储蓄所。2000年,抚州撤地设市后,又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抚州市抚河支行。下辖营业部1个,分理处5个,营业所5个,储蓄所8个。机关内设人秘、会计出纳、计划信贷、市场营销、监察保卫、风险资产清收等股室,正式职工(含下属机构)共95人。
  2005年,支行行长许天光。
  存款 1995年以前,在城区先后增加储蓄所6个,分理处1个,并增加储蓄存款种类,开办保值储蓄存款,使存款业务发展迅速。1996~2000年,增加分理处3个,期间虽经过“一分一脱”(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银行分开,信用合作社脱离农业银行领导)的变化,但各项存款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1988~2000年农行抚河支行各项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贷款 1988~1994年,为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农业商品经济,支行执行保证农业,满足商业,开拓工业的产业政策,拓宽信贷服务范围,各项贷款逐年增加。1995~1996年,适当控制乡镇企业贷款,重点支持优良企业。1997~2000年,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支行积极稳健经营,严格信贷管理,提升贷款质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
  1988~2000年农行抚河支行各项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三、中国农业银行临川区支行 1990年,中国农业银行临川县支行有营业部1个,另有上顿渡、秋溪、崇岗、河埠、湖南、太阳、罗湖、唱凯、罗针、云山、东馆、腾桥、嵩湖、青泥、荣山、龙溪、红桥、高坪、展坪、桐源、大岗21个营业所和13个储蓄所。1994年12月,在上顿渡增加3个储蓄所。1996年11月,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12月,又从农业银行分离出去成立了临川农业发展银行。1997年5月,撤销嵩湖营业所,增设华溪营业所。2000年10月,临川撤市设区,中国农业银行临川县支行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临川区支行。下辖营业部1个,营业所21个,储蓄所16个。内设综合办公室和财务计划、信贷管理、专项信贷、市场营销、风险资产清收、监察保卫6部,正式职工(含下属机构)共219人。
  2005年,支行行长邹信华。
  存款 1990~1993年,对公存款得到进一步发展。支行参照《抚州地区农业银行对公存款考核竞赛办法》,建立对公存款目标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基层和信贷员身上,制定考核指标,大大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个人储蓄业务也稳步增长。支行加强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储蓄所承包责任制,将任务分解到人,与职工收入挂钩。同时,根据规定,多次提高储蓄利率,再次对城乡居民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实行保值补贴(至1996年5月停办),激发群众储蓄积极性。全县出现5个揽储“状元”,揽储额达564万元。由于储蓄成绩突出,支行和下属两个储蓄所被省农行评为全省储蓄增长优胜单位。1998年,对公存款增加半年、五年、八年期存款档次,并提高存款利率。各储蓄机构基本实现网络电算化,依托网络优势,积极发展储蓄卡、个人电子汇兑、代收税款等业务。1999~2000年,对公存款从深化企业存款工作人手,配备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存款大户建立联系制度,落实存款管理责任制,以保持企业存款的持续增长。个人储蓄业务新增教育储蓄,以在校中小学学生为储蓄对象,利率优惠。进一步发展多渠道组织储蓄存款,针对唱凯、罗针、云山、大岗等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开展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导汇,全面实现全省通存通兑。
  1990~2000年农行临川支行各项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贷款 1990~1993年,支行贷款继续强化信贷管理,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率为中心,做好信贷工作。期间,农业贷款重点发放了抗旱救灾贷款,帮助遭受严重干旱的乡镇灾民购买柴油机、电动机、抽水机、潜水泵等抗灾物资。重点为冻毁柑树的果农提供了急需贷款,帮助他们战胜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恢复生产,走出困境。乡镇企业贷款进一步贯彻区别对待,择优限劣的信贷原则,加强贷款规模和营运资金的监控及管理。重点帮助了太阳、罗湖、华溪等一批乡镇焰花、鞭炮厂的扩建和技术改造所需资金。工商贷款向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倾斜,特别是对粮食收购资金做到早调查、早安排、早算账、早落实,确保粮食收购不向农民“打白条”,保障农民利益。1994~1996年,农业信贷对支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和特色农业重点倾斜,先后为唱凯东湖村委会50户农民承包耕地1575亩实行集约化耕作贷款33.6万元,为市政府改建100万亩蔬菜基地贷款20万元。乡镇企业贷款坚持不落实银行债务不予贷款。工商贷款贯彻实施人民银行总行发布的《贷款通则》,进一步规范贷款行为,贷款规模大幅度压缩。1997年,农业贷款支持了一批产供销、种养加工一条龙的农业企业。工商贷款为一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无挤占、不积压的企业扩产增销给予了大力支持。1998年,农业贷款主要为遭到洪涝灾害的农户恢复生产贷款。1999~2000年,农业贷款重点支持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目标的农产品基地建设。乡镇企业贷款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以实现银企“双赢”为目标,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投向。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果断停止贷款,并依法清收存款;对有效益和发展前景的企业积极支持。重点向基础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倾斜,向A级以上企业倾斜。工商贷款为农网改造重点提供贷款。
  1990~2000年农行临川支行各项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四、中国建设银行抚州临川支行 1987~1990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临川县支行先后设有碧梧、青桐、唱凯、红柳4个储蓄所和唱凯办事处。1991年,增设松竹储蓄所,成立房地产信贷部。1995年,增设玉茗储蓄所。1996年4月,由建行临川办事处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临川支行。1997年撤销房地产信贷部,次年撤销唱凯储蓄所。1999年,撤销红柳储蓄所。2000年初,唱凯办事处划归抚州市建行营业部管辖。是年底,支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抚州市分行临川分理处。下辖储蓄所4个。机关内设人保、业务、会计、筹资4个科,共有正式职工39人。2004年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抚州临川支行。
  2005年,支行行长傅仁昌。
  1994年,临川建行加快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不断健全服务功能。1997年,在当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行率先实行居民活期存款全省通存通兑。1999年,又率先实行居民活期存款全国通存通兑。同时,相继推出定期存款约定自动转存、储蓄卡、全国个人电子汇款和单位电子汇款24小时资金到帐、代收税费、代收电话费、代收工资、代理证券等新业务,为客户、储户提供越来越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在内部管理方面,采取新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搞好窗口服务,推出服务公约、文明用语、限时服务、挂牌服务、公开服务监督电话等新举措。为搞好民主管理,实行民主选举中层干部、职代会制度和行长接待日制度,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为搞好干部职工管理,实行领导任期考核制度、末位淘汰制、职工岗位轮换制、专业技术职称考评制。为规范员工行为,制订《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违反行为规范处罚暂行办法》。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实行工作任务考核评分制和奖金差额分配制,奖优罚劣,拉开分配档次。
  1987~1990年,支行拨款、贷款项目共126个,金额总计2454万元。拨款项目主要包括临川县红壤开发,红桥粮食中转储蓄库建设,县医院、防疫站、一中、二中等单位医疗、教学设施添置,贷款项目主要为邮电、商业、计量、统计等部门的新、改建工程。1991~2000年,为支援地方建设,分别向建筑工程总公司、建筑安装总公司、城镇综合开发公司、企业局花炮厂、特种灯泡厂、罐头厂、电杆厂、二轻局、供电局、电信局、土管局、公路局、电视台、医院、电影院等工厂企业和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68亿元。
  1991年,为了配合全县住房制度改革,支行房地产信贷部做了大量突击收现工作,派专人到县委、县政府机关及财政局、教育局、邮电局、土管局、卫生局等部门收取房改资金共160万元。同时,该部还积极开展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房改居民户、集资建房户的贷款工作。至1996年,累计发放贷款2660万元。
  2004年1月实现综合柜台系统上线,对公、对私业务可在综合柜台办理,结束了多年会计、储蓄业务分开办理的历史。这一年,月碧储蓄所被命名为总行级“青年文明号”。2005年支行又完成DCC系统上线,提高了柜面业务处理速度。开展“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竞赛活动,实现人均创利超出抚州建行系统2倍多。当年临川支行获省行级“文明单位”称号。
  1990~2000年建行抚州临川支行各类存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五、中国银行临川支行 1987~1991年,中国银行在临川县设有上顿渡办事处,1991年,中国银行上顿渡办事处升格为中国银行临川县支行。1994年,增设秋苑储蓄所。2000年底,支行内设人事保卫科、业务科、会计营业部。业务科下辖春光分理处、秋苑储蓄所、储蓄专柜3个营业网点。全行共有正式职工28人。
  2005年,支行行长卢小武。
  存款 1990~2000年,支行开展的存款业务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和有奖储蓄。活期存款主要为外币活期一本通形式,可免费在全省中国银行系统营业网点办理存款、取款、转账业务。定期存款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华侨定期储蓄(此储种于1996年取消),定活两便、个人通知存款等多种种类。保值储蓄于1996年4月1日取消。有奖储蓄先后开展多次,分别为1993年8月24日发行的外币奖券,每张面额20美元;1995年4月28日发行的“一路发”定期有奖有息储蓄,面额为100元、50元两种,存款分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五个档次,储户在认定以上存期基础上可分别享有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中奖机会,到期利息为活期利息;1996年2月1日发行的第一期“安居乐业”有奖储蓄,面额为500元、1000元两种,期限1年,利率1.65%;同年6月1日发行的第二期“安居乐业”住房解困有奖储蓄,面额为500元、1000元两种,期限1年,利息分别为10元、4元。同年6月8日开展的“月月红”有奖有息储蓄,每400元一个奖号,分存折户和存单户,每月开奖一次,最高奖5000元,至1998年5月停办。
  1998年9月20日,储蓄业务完成上机调试,实现储蓄业务柜台微机化、传票、账卡、存折、存单全部由微机打印。1999年5月18日,储蓄业务实现全省通存通兑。
  1990~2000年中国银行临川支行各项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万美元贷款 1990~1992年,中行作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主要支持外贸、创汇企业的生产经管。1993年后,进行国家外汇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中行逐渐朝着全能的商业银行发展。1995、1996年,支行先后两次为抚州棉纺织厂、江西天绅化纤有限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期限9个月,面额有1000元、5000元两种,利率分别为13.98%和11.46%。
  1990~2000年中国银行临川支行各项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抚州市临川区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于国务院领导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属国家金融支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底从临川市农业银行划出组建成立,定名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临川市支行。2000年临川撤市改区后更名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抚州市临川区支行。内设综合办公室、信贷部、营业部。2004年按照总行提出的“打造现代化银行”要求,支行设二部一室,即:客户服务部、营业结算部、办公室,正式员工30人。
  2005年,支行行长余建宁。
  作为国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拔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1997年至2005年,农发行业务范围进行过多次调整,业务发展经历了一个全方位支农、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职能、调整扩大信贷支农功能三个阶段。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提出,农发行的业务领域不断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一翼,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为另一翼,以发展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支农新格局,业务基本覆盖了“三农”各个领域,进入了多渠道、全方位、深介入的支农新阶段。
  这期间,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粮棉购销政策,切实做好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打白条”问题,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大力支持粮棉储备体系建设,增强了国家对粮棉市场的调控能力,为稳定粮棉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宏观调控杠杆作用。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审慎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粮棉企业信贷业务,推动临川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积极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贷款等新业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不断强化。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功能定位和“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强化经营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行呈现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良好发展局面。
  8年来,支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造现代银行办行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稳定”工作思路不动摇,坚持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全面策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拓展支农空间,切实加大支农力度,推进内部体制机制创新,狠抓队伍素质建设,全行呈现出业务有效发展,经营绩效显著,管理日趋规范,内部更加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至2005年末,贷款余额89403万元,同比1998年增长1.76%;存款余额4220万元,是1998年同期存款的6.44倍。
  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支行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农业政策性金融办行方向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稳定”思路不动摇,按照打照现代银行的治行理念,以支农为根本,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着力在贷款多领域增长、资金多渠道筹集、风险多方位防控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信贷支农水平、营销服务水平、风险管理水平、机制创新水平、队伍建设水平,努力打造绩效突出、管理规范、和谐向上的特色银行,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全区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为支持临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1998~2005年临川市(区)农发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七、临川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 1985年7月,临川县信用合作联合社正式成立,但具体工作仍由县农业银行信用合作股负责,未设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1988年5月,临川县首届信用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临川县信用合作股份联合社,内设社务股、业务股、稽核审计股和营业部。同年10月,联社重新并入县农业银行,与信用合作股合署办公。1989年,联社下辖乡镇信用社32个、信用分社6个、储蓄所先后增加5个,除保留营业部外,内设的3个股全部撤消。1995年,联社与农业银行合作股分开办公,并成立人事科、业务科、监察保卫科、稽核审计科和办公室。1996年11月,贯彻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正式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次年联社正式独立运作。2000年,联社下辖信用社32个、信用分社10个、储蓄所17个和营业部1个。内设办公室和人事教育、稽核监察、计划信贷、科技、财务会计、保卫等6个科。全社在编正式职工262人。
  2004年10月,临川农村合作银行筹备组成立。至2005年,临川联社下辖48个营业网点,其中法人社25个,分社22个,储蓄所11个,网点覆盖整个抚州市区、上顿渡城区和全区各乡镇。内设有1室6科3部,即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计划信贷科、稽核监察科、财务科、科技科、保卫科、客户经理部、资产保全部、营业部。全社共有在编员工444人,其中职员285人(含30名内退人员),代办员154人,工勤人员5人。
  2005年,联社主任杨样才。
  针对临川联社实际,2004年联社确定以规范管理为总抓手的工作思路,全体员工一道顶住压力,排除万难,使风险高居的临川联社成功迈向“软着陆”。抓方向,转变经营观念。在筹备组成立之初推出了“一统、二清、三稳、四禁、五分、六挂”的工作思路,2005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推行六项规范、实行六项挂钩、实现六个3”的思路。抓队伍,打造经营团队。一是优化员工结构。在2005年的员工制度改革中,顺利分流了各类人员69人,并面向社会成功招聘了3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新员工。使全区的人才得到充分的流动,员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强化素质工程。一方面通过举办知识与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核心业务系统上线等各类业务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实行全新的薪酬制度考核,全面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规范,整顿经营行为。一是从严规范基础工作。每年初都一次性制定下发10多个信贷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了操作行为。二是从严进行查处。严格按照省联社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全面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加大对违规人员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了实处。三是从严防控风险。重点做好新增贷款的管理工作,严格实行贷款责任人制度和“三查”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审贷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真正对每笔新增贷款进行再“过滤”,对不严格坚持程序和规定发放的贷款,做到限期收回。筹备组成立至2005年底,经筹备组贷审会审批的贷款到期本息收回率达100%,真正实现了新增贷款“放的出、收得回、有效益、可持续”的目标。抓重点,把握经营全局。一是抓规范。临川联社对存款手续费的支出进行规范,经过近两年时间最终逐步取消了存款手续费,困扰了10多年的依靠高息揽储的做法被彻底纠正,组织资金行为向依法合规经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是抓清收。针对辖内不良贷款现状,积极推出“关系贷款关系收、人情贷款人情收、责任贷款责任收、赖债贷款赖着收、钉子贷款依法收”的清收思路,并通过努力成功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抓创新,改善经营状况。一是创新资金组织方式。通过组织“三收百日竞赛”、“存款50天攻坚战”、“机关员工协储”等活动,全面掀起了辖内组织资金的热潮。截至2005年底,全区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0.97亿元,较筹备组成立时增加2.06亿元,完成省联社下达计划的112.5%。二是创新信贷品种。在加大原有品牌建设的基础上,推出了住房按揭贷款,完善并扩大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并与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支持全民创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一系列举措进行支持。三是创新管理方式。从营业网点的内外形象入手,统一营业网点的外部形象,对营业网点内部进行统一改造,统一员工服装,设立意见箱、服务牌等。营业网点内外形象有了很大改观,出现了金巢分社、华溪分社、敬业分社等一批精品社。
  存款1990~1992年,推行以组织存款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定基数,确保增长,超额多奖,下降扣奖的原则,层层承包,把职工的工资、福利、奖金、费用都捆在一起,考核计酬,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社职工的积极性,各项存款余额连年上升。1993年,加强对公存款的工作力度,建立起对公存款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指标,与职工经济效益挂钩。对公存款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对象,基层社职工主动上门服务,做好吸储工作。至年底,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亿元大关。1994~1995年,实行集体承包,主任负责的经营承包责任制,主任是法人代表,有经营自主权,职工是共同经营承包者,负有共同的责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样,主任与职工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为了发展存款业务,不断改进服务措施,有的延长营业时间,采取“两班倒”的上班制度;有的改善服务设施和服务态度,使储户到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两年中,各项存款余额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势头。1996年自行体系后,联社对职工进一步加强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思想教育,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对公存款公关力度,继续推动存款业务向前发展。至2000年,先后开展了评选10个存款先进单位和10个揽储能手、柜台服务与业务协储等竞赛活动。寻找新的存款增长点,向广东、上海等地发出致全县打工兄弟姐妹的公开信,与他们建立起4000多个联系户,拓宽储蓄范围。推出“三、四、三”制挂钩法,即下浮工资30%与存款目标挂钩、工资40%与收息任务挂钩、工资30%与收贷任务和其他工作挂钩。扩大储蓄点,联社领导亲自上门联系,取得电信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乡镇电信营业所均在当地开户存款。开展代理业务和中间业务活动,推进电子化建设,实现资金异地汇划高效快捷。2000~2002年,继续推行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并按照“存款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低成本资金组织力度,全面代理了全区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及中小学学杂费收缴等结算业务。继续加强扩股宣传工作,并将扩股对象重点向种、养、加工大户、个体工商户和乡镇、村办企业倾斜。积极开展汽车银行、电话预约等新服务功能,2002年末存款余额首次突破十亿大关。2003年,临川联社摒弃了旧有的等客上门模式,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措施,利用干部员工的各种资源优势对存款客户进行攻关,新争取到了代收地方税务局营业税业务和代理财政局住房基金等业务,并顺利接并农行撤消农村网点存款。同时通过内强服务,外塑形象等措施,大力宣传发动,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7.6亿元,稳步进入了新发展时期。2004年,组建了客户经理部,重点加强对存款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开展争做揽储能手活动,成立数支揽储小分队,有效地稳住了一大批老储户,开拓了一批新储户。积极开展代收学杂费、代付粮食直补等活动,使全社的存款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2005年,通过开展“三收百日竞赛”、“50天存款攻坚战”等各种以组织资金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全面提升了辖内干部员工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组织力量作好全区中小学春秋学杂费代收和财政预算外资金、教师工资、粮食直补资金代发工作,为全社增加低成本存款8000多万元。对全区营业网点门面进行了统一VI设计,并在6辆2路公交车上作了车身广告,有力地提升了社会认知度。
  1990~2005年临川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贷款 1990~1991年,信贷工作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盘活资金,强化管理,调整结构,优化投向,增加农业投入,优先支持粮棉生产,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乡镇企业。1992年,由于年初遭受罕见低温冰冻天气,柑桔果树普遍冻毁,信用社农业贷款重点扶助了全县12个乡镇1000多个红壤开发专业户,帮助这些果农恢复生产,走出困境。乡镇企业贷款着重支持了几个乡镇的烟花鞭炮厂。1993年,强化贷款内部管理,规定入股社员可存一贷二,除灾户外,不存不贷;对乡镇企业坚持50%以上的自存流动资金的比例和存有10%的贷款风险基金,方可适度放款。1994~1995年,更新经营管理观念,贷款投向重点支持专业户、双包户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1997年,联社下发贷款计划,要求优化贷款投向,农业贷款向“三高”农业倾斜,向特色农业倾斜。是年净放贷款1.25亿元,其中6400万元支持了棉花、烟叶等十大特色农业基地的生产经营。1998~2000年,要求贷款走质量效益之路,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一方面各基层社认真落实集体审批制度,降低新增贷款的风险度;一方面实施以支持优势产业、优良客户为核心的“双优”发展战略,重点加大对建材、房地产、交通、能源、通讯等支柱产业的贷款。农业贷款重点支持了连城乡的麻鸡,湖南乡、崇岗镇的芥菜,鹏田、邓坊乡和腾桥镇的西瓜,桐源、茅排、莲源乡的毛竹,湖南乡、腾桥镇的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2000~2002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实行农业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深受广大农民、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开展传统支农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汽车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拓展了信贷业务新领域。2003年,为进一步明确贷款责任,改变以往重贷轻收现象,联社主任与各信用社主任签订了《新增贷款管理责任状》,对当年发放的责任贷款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从源头上杜绝了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积极开展了信贷规范样板社试点活动,选择了湖南、河西、红桥、行桥、桐源五个信贷基础较好的社作为信贷样板社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又在全辖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彻底改变了以往信贷管理的差乱现象。由于遭受罕见旱灾,各乡镇大量农田无法正常栽种,临川联社充分发挥支农作用,发放抗旱救灾贷款287万元,助学贷款51万元。2004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扶持了一批种粮大户。在优先满足粮食种植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大力组织资金支持以西瓜、黄栀子、蔬菜、西瓜为主导的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并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减轻农民负担,联社根据央行利率政策及改革要求,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实行差别浮动利率。2005年,临川联社将市场定位从过去的贷大、贷房回归到“立足社区、服务三农”上来,贷款品种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小额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以及小额消费贷款等“三小”贷款为主。积极打造小额农户信贷品牌,做到“三早、四公开、六优先”,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770万元。继续大力支持黄栀子、金银花、花卉、西瓜、蔬菜等支柱产业,使它们迅速成为全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效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大力支持富临纸业、江南纸业、银圣王洁具等中小企业24家。继广府分社后,抚临分社与市就业局磋商后签订了合作协议,代理城区范围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贷款发放业务。
  1990~2005年临川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八、城郊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其前身为抚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1986年成立。1987年,联社下辖信用社5个、信用站2个、储蓄所3个,有员工共26人。1988年,设立联社营业部。1996年,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独立自主经营。此后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是年增设五皇殿信用分社。1998年增设小圩信用分社。2000年增设南湖路信用分社。是年,联社更名城郊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至年底,有北站、孝桥、钟岭信用社3个,五皇殿、小圩、南湖路信用分社3个,广场、瑶坪、赣抚、桥头、菜园、县学岭储蓄所6个和联社营业部1个,员工共137人(其中在册临时工29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及人事教育、客户经理、财务电脑、监察保卫、资产保全、计划信贷、稽核等7个科,科室干部共30人。
  2005年,联社主任李照芳。
  存款 1988~1990年,联社将存款列入六项经济指标考核内容之一,与奖金挂钩,激发了广大职工揽储的积极性,使存款大幅增长。1996年后,联社自主经营,通过加强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思想教育,开展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评选1个存款先进单位和2个榄储能手的竞赛等活动,实行电话预约、汽车银行、摊点收存、夜市储蓄等新的优质服务措施,大力吸储引存,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至2000年,各项存款继续上升,年末存款余额超过亿元。
  1988~2000年城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贷款 1988~1990年,农业贷款有所侧重,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多种经营,适当提高林、牧、渔业贷款的比重。乡镇企业贷款择优限劣,优先安排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1991年,强化信贷管理,以增加农业投入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率为中心,做好农贷工作。针对少数干部出现以贷谋私的现象,制定了贷款监察考核制度、贷款档案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制度。是年干旱严重,信用社及时发放救灾贷款,帮助灾区社员购买抗旱物资。对乡镇企业注重解决了一些“空壳村”兴办企业起步资金的困难。1992~1995年,更新管理观念,贷款转向多渠道、多对象、多形式,重点支持专业户、双包户发展多种经营和开发荒山、荒地、荒水。1996年,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和贷款风险管理。联社下发贷款计划,要求各基层社建立信贷管理制度,按照《贷款通则》规定,严格贷款规范化程序,调整贷款投向投量,降低贷款风险,严防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农业贷款向“三高”农业倾斜。同时下发了贷款收息任务奖惩办法。1997~2000年,联社着力抓好信贷管理工作,实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资金管理,发挥调剂资金作用,解决部分基层社支农资金不足的困难;二是优化贷款措施,出台了系列贷款业务操作规程,杜绝发生新的不良贷款;三是优化贷款投向,重点支持粮、棉、油特色农业。1998年起,为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发展商品经济,正式开办工商贷款。
  1988~2000年城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