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景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3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旅游景点
分类号: F59
页数: 6
页码: 214
摘要: 区内的旅游景点均分布在城区周围,旅游路线主要是围绕临川文化来开展的。临川古文化游:祝徽故居—汤显祖纪念馆—孝义桥—正觉寺—天主堂—抚州会馆—文昌桥—洗墨池—绣花楼—二仙桥—汤显祖陵园—王安石纪念馆—临川文塔—万魁塔—温泉旅游城。临川宗教文化游:金山寺—灵谷峰—正觉寺—天主教堂—温泉旅游城。随着旅游景点建设的不断完善,如山水生态游、观光农业游等,百姓生活游旅游线路越来越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关键词: 旅游景点 临川

内容

区内的旅游景点均分布在城区周围,旅游路线主要是围绕临川文化来开展的。临川古文化游:祝徽故居—汤显祖纪念馆—孝义桥—正觉寺—天主堂—抚州会馆—文昌桥—洗墨池—绣花楼—二仙桥—汤显祖陵园—王安石纪念馆—临川文塔—万魁塔—温泉旅游城。临川宗教文化游:金山寺—灵谷峰—正觉寺—天主教堂—温泉旅游城。随着旅游景点建设的不断完善,如山水生态游、观光农业游等,百姓生活游旅游线路越来越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王安石纪念馆为纪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1987年11月11日建成的历史名人纪念馆,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坐落在抚州城区赣东大道南段西侧,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是一座仿宋园林式建筑。
  纪念馆整体建筑呈凹字形布局,主楼靠北面,馆内门楼、隐壁、水榭、游廊、亭台、荷池、碑廊、曲桥与主楼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馆内辟有问月轩、蹄躅园、辛夷园、荆公园、怀文堂等景点。绿地中央耸立着3.3米高的王安石塑像。
  主体建筑是陈列馆,它榻山飞檐,园柱简瓦,花格门窗,格调优雅堂皇,气氛古朴庄重。陈列馆集古代城楼宫殿之美为一体,分为上下两层。一楼陈列“随宦各地、眷恋古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两部分。二楼陈列“彪炳史册的文学家”、“磊落大度、廉洁自持”和“人间遗爱、翰墨流芳”三大部分。整个陈列馆以图片、国画、图表、雕塑和实物等形式,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翔实地再现了王安石改革家的胆魄,文学家的风貌,使游人深受启迪。
  汤显祖纪念馆为纪念临川明代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而于1995年建立的历史名人纪念馆,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位于抚州城区东南2公里处文昌大道旁,占地180亩,主要由四梦村、娱乐村、度假村三大部分组成。主展厅清远楼是一座仿明建筑的两层楼阁,一楼是展厅,通过绘画、照片等形式展示汤显祖正直的一生及其流传千古的“临川四梦”;二楼则是戏剧舞台——四梦台,经常上演“四梦”折子戏,使游人在委婉动人的音乐中领略抚州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馆内环境优雅,楼台亭阁十分壮观,所有的景点都与汤显祖有关;三生桥、破茧山房、清远楼、听泉茶社自不必说,而四梦村里的牡丹亭、梅花庵、四梦广场、壁照、半亭、毛泽东手碑、毓霭池、杜丽娘墓、瑶台、黄粱饭店、胜业坊、钱廊,使人仿佛身处《临川四梦》梦境之中。它们不仅将汤显祖的四部名剧——《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中的场景结合园林特点艺术地予以展现,同时还将汤显祖生平、“临川四梦”对后世的影响及汤显祖在世界剧坛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世人进行展示。其中汤翁高尚的人格,公道正值的官品,辉煌的艺术成就给游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整个纪念馆文化内涵丰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载体。
  汤显祖纪念馆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环境极其优美。馆内既保留了一种原始林木状态,还栽种了许多适合观赏的经济林木。在馆内,春有鸟语花香,夏有绿树成荫,秋有鱼肥果硕,冬有青松傲雪。在馆内还将抚州的林木资源集中展示,辟有玉兰园、山茶园、松柏园、桂花园和桃花岛,引种了香榧、银杏、金钱松、红枫等国家珍稀植物,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植物园。
  临川文塔 2001年11月动工兴建,2004年5月竣工。位于宜黄河之滨的上顿渡中洲公园内,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高56.8米,七层八面,全仿宋砖木结构,每层飞檐翘角,角下系着风铃,叮铛作响。壁内折上楼阁式。须弥座束腰,每面刊刻两个壶门,壶门内浮雕《临川四梦》及临川历史名人。临川文塔与屹立在下游的明代万魁塔遥相呼应,向世人昭示: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临川才子象奔腾的江水,川流不息,一浪高过一浪。
  金山寺位于临川以北30公里处。始建于唐代,因立于金沙布地的金山之巅而得名。鼎盛时期全寺僧侣达300人,号称赣东三大名寺之一。在1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几经兴废,直至1985年,临济宗第45代传人印空法师到此,苦心经营近20年,终成今日壮举。而今的金山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自山下仰观,云蒸霞蔚之间,一片巍峨大殿,恍若仙境;自山顶俯瞰,田园阡陌,纵横交错,村落似棋,抚河如带,犹观画卷。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玉佛殿、藏经阁、钟鼓楼、客房、斋房等一应俱全。每一幢都是红墙黄瓦、飞檐翘角,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这些殿宇布局紧凑,殿殿相通,楼连楼,阁连阁,错落有致。寺中藏经书20余万册,《大藏经》是其中的2部稀世珍品。金山寺还是江西尼众佛学院诞生地,学员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影响极为广泛。区政府大力开发金山寺旅游风景区,在原金山寺的山脚下,建设一座大型丛林式寺庙,名为大金山寺,将金山寺与大金山寺连为一体。
  洗墨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涤砚洗笔之处,遗址在抚州文昌桥桥西,现已修饰一新。公元335~340年,王羲之任临川内史(人称王右军)曾置宅于周学岭,屋旁有一长方形水池,相传王羲之每日练习书法后,常到此池涤砚洗笔,池水渐渐变暗黑色,后世人称其池为洗墨池。池中有一种形似蝎状的动物偶然会在水面现露,人们称之为墨龙。池中建有一小亭,名采芹亭,墨池名为泮水。并有晋王右军墨池石碑,学宫之右有一水井名珠井。然而这些行迹,俱湮没多年,现仅有一石雕。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曾为此而作《墨池记》,以小见大,对后世的影响则更大。
  重修后的王右军洗墨池,小巧玲珑,布局缜密,茂林修竹与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墨池之名,令人神往。洗墨池掩映在两棵挺拔的枫杨树下,呈长方形,中间有一座石桥。洗墨池右侧即是曾巩的千古名作《墨池记》碑文。
  孝义桥位于抚州城东北郊1.5公里的孝桥镇。晋太保(官名)王祥曾定居于孝义桥孝义寺处,屋旁有一座麻石单孔拱桥,桥长28.8米,宽5.2米,高4.5米。桥的两侧,原先造有石柱雕栏,上面刻着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这座桥西达街市,东通乡镇,两岸楼房林立,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桥下一泓溪水,荷色翻飞,桥边树影婆娑,景色非常清幽。远远望去,仿如新月浮云,彩虹卧波。池畔,原有晋王祥卧冰池石碑一块,至今下落不明。
  孝义桥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段非常动人的故事。封建社会中倡导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幅王祥卧冰,说的是晋代有一个名王祥的青年,为了医好继母的病,家穷买不起活鲤鱼,他在寒冷的冬天卧在池塘的冰面上,想用身子融化冰层捕到鲤鱼来医好继母的病。这事感动了神仙,便命一条大鲤鱼跃出水面,让他捉去。后世百姓追慕王祥孝义,就在此处修建寺院和桥梁,均以“孝义”命名,今寺院已毁,孝义桥虽屡经兴废,但由于在宣统元年(1909)曾经重新修建,故得以保存至今。
  王祥卧冰的故事,虽然是一种传说,但对今天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仍可产生积极的联想。
  正觉寺建于唐初,是赣东著名的古刹。寺院位于抚州城外文昌桥东头,是一座庄严雄伟、历史悠久、素负盛名的庙宇。寺内有天王殿、大殿、方丈、千佛楼、禅堂、斋堂、祖师殿、地母殿、将军殿等。民国前香火旺盛,有和尚数百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前来参拜。寺中有一处临江水的箨龙轩,意境幽雅,凡是到此游览的名士诗人,都要登临此轩,寻觅诗句。王安石回到故乡,也免不了到此一游,并留下“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的名句。
  殿中有佛像千尊,雕刻精美,其中有十八罗汉像,情态逼真,技艺巧妙,充分显现出古代临川艺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技艺。
  离寺不远处有一水清味奇的古井,名醒泉。据说此水泡铁山茶叶,饮后可以延年益寿,明代思想家李贽来到该寺,饮过醒泉水后大加称赞。
  正觉寺历代盛衰不常,清代时尤为繁盛,据说当时主持寺庙的法果和尚从河北请来一位名叫清泉的高僧,为寺院立规传经,发展僧徒达100多人,其中还有日本、印度等外国僧侣,刻印经书100多种。民国以来,寺院屡遭破坏。文革后寺址改为小学校址,1984年恢复改造扩建。2004年正觉寺已于原址西侧重建,但仍保持原寺院的特色。现寺内有殿堂7座,还有各种用房90间,整个寺院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有常住僧人、居士20人。
  千斤陂(坡)遗址沿着文昌桥河堤向南行五六里路,在靠近小南海(抚河中心一小岛)的南岸边,有一条用石块砌成的长坝,这就是千金陂(坡)。千金陂(坡)又名千金堤,为古代水利工程,距今1200多年的历史。此陂(坡)唐上元年间(公元760年),就开始筑建,以后兴修多次,数改其名。
  从宋代到清代,千斤陂(坡)又多次被洪水损坏,屡废屡修,古代农民希望这金堤千年永固,曾经铸造了一只铁犀牛安放堤上,以镇蛟龙作乱,然而这善良纯朴的愿望却屡遭破灭。明代戏剧家汤易祖写有《金堤赋》,清代李来泰写有《千金陂》诗,都歌颂了修筑千金陂(坡)的壮举,描写了千金(陂)坡的优美风光,抒发了对千金(陂)坡的赞美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视,加筑了两岸堤坝,修筑了数十里长的金临渠,其工程超过千金(陂)坡的数百倍,千金陂(坡)已成为临川水利工程史上一遗迹。
  二仙桥位于抚州城西临川四中附近。桥下3拱,高1.8米,宽2.7米,长12米,全桥通用花岗岩石砌成,式样古朴,年代无考。传说古代此河甚宽,桥下通船,河水由此流入西津河。此河现已淤塞,仅为小溪。
  这里历代流传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说是古代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叫王方平,从父姓;一个叫郭族,从母姓(亦说从县令姓)。他俩在这里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不显其名,后来就在这座石拱挢上被麻姑超度成仙,于是此桥故名二仙桥。也有说二仙是宋代二晏(晏殊、晏几道)词人成仙,传说不一,存考。宋朝宰相晏殊、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均游览过二仙桥,并有题咏。
  拟岘台遗址拟岘台位于抚州文昌桥旁,宋嘉祜二年(1057)由抚州太守始建,建成之后,几次重修。原台高低大小,已无从查考,但因此地山川之势,颇似湖北襄阳县岘山,故名为拟岘台。该台面临滔滔抚河,遥对灵谷峰诸峰,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登临眺望,佳景尽收眼底。古人赞曰:“何人拟岘筑高台,千里风烟卷画开”。正因拟岘台气象万千,数百年来,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著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抚州担任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职时,常登拟岘台,对此台评价很高,诗云:“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以政绩和才情闻名于世的一代名相王安石回归故里游览拟岘台时,也不由发出“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间”的感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作有《拟岘台记》。
  王荆公祠位于抚州城内东隅盐埠岭,是后人祭祀北宋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祠堂,原为王安石祖籍住宅,面积约2000平方米,规模并不大,建筑简朴,为一般常见的祭祠。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抚州知府田登为首集资,将王安石祖籍住宅改为王荆公祠,又称荆国公祠,祠堂内挂有王安石生前肖像,“著帽束带,神采如生”。这幅画像是王氏子弟从金陵定林庵墙上临摹来的副本,并配上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画像,一同供奉在祠堂内。后定林庵遭水毁,这张一直由王氏后裔保存下来的王安石画像的摹本,便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资料,解放后已交国家博物馆收藏。
  王荆公祠自北宋以后,时兴时废,最后一次重建是民国25年(1936)。1963年祠被拆毁,门前石匾尚保留半块,碑文载“荆国”二字及“民国二十五年重建”字样,历历可辨。
  文昌桥建于南宋乾道初年(1165),位于抚州城东,初为浮桥。现桥为横跨抚河的石拱桥,桥长242米,宽7米,高13米,共11墩12孔。桥身姿优美,古有“两岸烟云联睥睨,一溪襟带出江湖”之称。南宋嘉泰年间(1202~1203)始建石桥,桥上建有房屋,开设店铺,桥中有一座观音阁,现均已荡然无存,宝庆二年(1226)石桥重修,定名文昌桥。此后,屡废屡修,民国21年(1932)桥改建,更名行易桥。1949年抚州解放,政府拨款修建,改名解放桥。1960、1982年人民政府两次拨款进行扩建和大修。1983年,人民政府考虑到“文昌”二字能体现临川才子之乡文化昌盛的特点,复名为文昌桥。现在的桥体为嘉庆8年至18年(1803~1813)重建而成。
  文昌桥有许多美好的传说。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临川城里的四才子(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题对难知府的趣话,留下了“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和“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渡黄昏”的题对,至今传为佳话。
  兴鲁书院位于抚州城区香楠峰东南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建书院讲学处。清乾隆五年(1740)知府刘永锡复建,四十六年知府陈朗重修,道光二年知府郑祖深等人又捐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府陈朗又在兴鲁书院讲台后园的小山上建造“梦欧亭”,纪念曾巩师事欧阳修事。
  兴鲁书院规模较大,房屋错落有致,内有讲堂学馆,彩亭后院,名花异草,绿树辉映,院内藏书多达两万卷,曾巩亲自任教讲学,订立学规,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学士。欧阳修到此讲过学,与曾巩亲密无间,情投意合,传说有一晚二人游于后园彩亭中饮酒赋诗,不觉时过二更,欧阳修随口吟道:“半夜二更半”,曾巩立即答道:“中秋八月中”,欧阳修听了大为赞赏说:“真是我门弟子中最难得的一个”。
  下桥寺坐落在文昌办事处瑶坪村委会。据清同治九年临川县志记载:下桥寺与上桥寺相去仅数步,后废,明万历年间改崇儒书院,后复为寺。抗日战争期间,该寺焚毁。抗战以后复建,寺内塑有观音娘娘及其它菩萨。该寺面积长20米,宽17.6米,高5米,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曾拨专款对该寺进行修复,同时将该寺作为正觉寺下院,并于下院东侧兴建了一幢观音阁。
  玉茗堂遗址位于抚州城内沙井巷,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至二十九年(1601),是明代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晚年写作、会客、排练、演出的场所。明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弃官归故里,建玉茗堂专事创作,除《紫钗记》外“四梦”中的《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都是在这里完稿的。
  玉茗堂不仅规模大,而且风景优美,汤显祖有诗云:“沙井闲头初卜居,穿池散花引红鱼,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可见玉茗堂风景之美妙。据传,原堂内有揽秀楼,毓霭池左有省兰堂,右有寒光堂,前有芙蓉馆,后有清远楼,芙蓉馆前有四梦台。可惜这一代名胜,于清顺治乙酉年(1645年)为清兵焚毁,后康熙年间由抚州通判陆辂集资重建,却又不知于何年毁于火灾。
  1982年,国家拨款100万元,在玉茗堂遗址兴建了“玉茗堂影剧院”,内设汤显祖纪念室,古朴华丽,雄伟壮观,引来了不少的闻名于世的歌星、影星和仰慕“东方莎士比亚”的国际友人、国内名流,至此地游览或演出。2000年剧院被拆除改建其他建筑。
  祝徽旧居位于钟岭祝家村,建于明天启甲子二年(1624年)是明代山东道监察御史祝徽的旧居。祝徽自幼刻苦攻读,博览强记,但科场失意,大器晚成,年逾半百始中会元(又称“会魁”),殿试被点为南宫第三名进士。祝徽旧居为砖木结构,房屋坐北朝南,由于祝徽考中进士,因此在此房的门楣上用白石镌刊“进士”两字,周围配以红石雕成的图案。上房分前厅、天井、中堂、后堂及右耳一小后门,中堂在柱下垫方木,上顶月拱梁,交替部位有雀替,上雕有云头图案,下面柱亦雕莲花如意图案,其风格似封山式,是典型明朝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村后围墙上还保留着祝徽亲手所书“山斗具瞻”的大石匾。
  绣花楼位于抚州一中内,建于何年不详,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原为抚州府衙后院,为清朝抚州知府内眷居住处,坐北朝南,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楼上是知府小姐居住和绣花处,绣花楼因此而得名。楼的两旁各种有一株桂花树,院楼正中奇花异草,绿树辉映,四周院墙包围,颇为雄伟壮观。绣花楼除主楼外,两侧各有厢房2间,东西两端又各有一座朝西、朝东的附属建筑,左后侧有一池塘,满开荷花,美丽可观,右后侧有一小亭名叫金柅亭。该楼屡遭破坏,现仅存绣花楼一角,仍保持清代建筑特色。
  1933年,蒋介石对工农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亲自到抚州“督阵指挥”,他与宋美龄就住在绣花楼里。
  金栀亭位于原抚州府衙后花园——金柅亭中的高阜处。宋代著名词人晏殊曾到此游玩,并作诗道:“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清初金柅园尚存,骚人墨客题咏甚多,至清末仅剩金柅亭一座,至今仍存。四柱砖瓦方亭,亭内横匾刻有“金柅亭”字样,两侧原有对联:“搏扶摇羊角而上,闻弦歌雅颂之声”。金柅亭名字的由来,相传在清代有个知府小姐名金柅,天资聪明,知府甚爱,某日,小姐不幸溺死于亭旁的荷花池中,知府为纪念这位小姐,特于此地兴建一亭,名曰金柅亭。
  万魁塔位于抚州城西北约5公里的金石山旁,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塔。此塔六面七级,面面开帘,层层飞檐,高约35米,塔底用红麻石砌成。第二层正南面嵌着一块青绿色石匾,匾上刻着“万魁塔”三字。塔身用青砖砌成,塔内设有螺旋砖梯可拾级而上。古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朴实、古雅,远远望去有如一根擎天玉柱,直指苍穹。登塔远眺,波光敛艳的抚河,星罗棋布的村庄,良田阡陌的田野,如诗似画的抚城,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万魁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临川有一进士名叫朱钦相,官任福建巡抚,他回乡祭祀乡贤祠时,与父亲朱邦喜一道倡建此塔。清乾隆己亥年(1779年)塔顶倒塌后多处剥蚀,直至道光已亥年(1839年),抚州人士对万魁塔进行重修,因而使这座古塔保存至今。2005年3月,临川区人民政府拨款对该塔进行修葺。
  汤显祖陵园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墓,原址在文昌桥的灵芝园(汤家山),清光绪二十九(1903年)临川县代知县江如棠重修并题联曰“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后因年久失修,遂成荒冢。1957年人民政府拨款修茸一新。1959年4月16日,戏剧家田汉专程访问汤显祖故居旧址,并晋谒汤墓,赋诗3首,诗云:雨丝风片过临川,邀得青年拜墓田,莫道梦痕无觅处,“还魂”新入弋阳弦。直把歌场当战场,先生何止擅文章?十年一剑磨成日,再访汤家玉茗堂。杜丽何如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当丽名锁池馆,不让莎翁有故村。
  1982年10月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将汤显祖墓迁建于风景秀丽的人民公园,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墓基为正方形,用水磨石砌成,墓基正中为墓的主体,盖有圆球形宝顶,四周有石栏杆。前有墓碑,墓碑中间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亲笔写的“汤显祖之墓”五字。墓旁有一棵雪松树,树侧是牡丹亭,亭中有一块奇石,石上刻有“三生石”三字。墓园中有一小湖,碧波荡漾,垂柳袅袅,景色非常清幽,已成为游客必游之处。
  人民公园为古南湖一隅。南湖为南唐李建勋任抚州节度使时所开,湖光山色,景致宜人,游人多放船荡漾湖中,文人颇多题咏,是当时一名胜。宋曾巩咏古南湖诗有“山回水转不知远”“朝在城西暮南溪”之句,可见当年南湖的浩广。不少诗句尽情描绘南湖浩渺开阔、秀水无波、鸟语花香的动人景致。惜乎世事多变,至元末明初,优美的南湖塞淹为田地。
  1958年,人民政府在此地开挖西湖,辟为公园,名曰人民公园。经过多年的修整、扩建,已建成一个水域面积11.72公顷,占地面积23公顷的风景秀丽的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依山傍水,翠枝摇曳,鲜花斗艳,鸟鸣雀啼,波光粼粼,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园内的风景名胜主要有:翠屏院、汤墓、牡丹亭、三岛石径、亭桥、九曲桥、云鹊桥、百花园、动物园、湖心岛、楼台亭阁等。
  金山旅游开发区位于抚州城以北30公里处的临川、进贤、东乡三区(县)交汇处的临川区云山镇境内,坐落于316国道、昌抚高等级公路旁,距江西省会南昌市只有60公里。金山周围群山叠嶂,相互连环,呈百鸟朝凤之势。四季林木郁葱,鸟语花香,风景如画,环境宜人,是修身养性之妙处。群山之中有金中洞、金鸡笼、金甲神龛、锁神龙、摇金井、日照峰、朝凤亭、放生池等景点令游人流连忘返,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在金山之巅有驰名中外的金山寺,香火旺盛,吸引众多游客。如今,每年到金山寺的游客近10万人次。
  灵谷峰属武夷山余脉,坐落在金溪、临川、东乡三县(区)交界处的临川区湖南乡坪山村境内,距抚州城区12公里,海拔320.6米,以其山峻景秀而名扬天下。灵谷峰东望铜岭,重峦叠嶂,西接平原,一马平川;南傍抚河,浩荡西去;北壤群巅,磅礴万千。站在峰顶俯视山下,道路纵横交错,村落绿树掩映,田园如格如画。灵谷峰顶有一千年道观,名为隐真观,是金、临、东三县历代香火鼎盛之地。观分前、中、后三段,前殿门首白匾上书有“灵谷峰”三字,两边嵌有著名诗人白玉蟾题的对联:“雨过玉箫清夜月,一庭黄鹤舞;云深丹灶冷青风,几度碧桃开。”殿内正中是真武公大帝神像,其左脚踩龟,右脚踩蛇,威武雄壮;左右两边,分别站着杨戬、哪吒、雷公、电婆诸神。与前殿并排的是斗姥宫。中殿有浮邱及其弟子王、郭三真君塑像;中殿左边是签房,内有观音金身。后殿是人造神仙岩,上面塑满了不同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地上天空,应有尽有,所以后殿又称之为天涯海角。
  温泉旅游开发区位于临川区温泉镇,距抚州城18公里。开发区西侧有秀丽连绵的青莲山、铜山,正北面有青莲山水库,东南西方有村庄、田野。公路四面环抱,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尤以明泉(温泉有日、月二泉,故又称明泉)更具特色。宋代苏东坡云:“天下温泉有七,汝水其一也”,指的即是此处。
  温泉旅游开发区历来为疗养胜地。20世纪30年代初蒋介石、宋美龄,40年代初蒋经国、章亚若都曾在这里沐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李井泉等中央领导人也曾前往沐浴,并留下了小平池、经国书屋等人文景观。温泉很早就被人们所利用。清雍正版《抚州府志》载:“天禧五年(1021年)临川温泉开,民沐浴者,疾皆愈”。1958年人民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疗养院,至今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万沐浴者。
  铜山、青莲山为区内名山,不但风光秀丽,而且有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据《临川县志》载:铜山又名铜陵,山顶有峨峰寺(1962年被毁),曾香火极旺,山腰有龙泉观,稍西是东林书院,下有小峰名华子岗庙,祀秦朝华子期。据谢灵运《名山志》载,华子期乃角里先生弟子,他曾在此隐居。铜山下左右有3条垅即麻源第三谷,并有双龙洞、一线天、望天蛙等景,景色优美,历代文人均有吟诵。清同治版《临川县志》载:“青莲山在明水山之左,景最奇绝,巨石叠岩,如虎如狮如罗汉,上有石洞空旷,登览最胜”。青莲山上有一石洞,当地人称仙人洞,又谓华姑洞,传说是仙人黄华姑修炼上天之处。山上有青莲山寺遗址,有碧涧书堂、危公祠等残迹。山上有一石块,石上留有脚印,俗称登天石,相传是铁冠道人点石登天处,可供游人观赏。
  圣若瑟大教堂(天主教堂) 抚州圣若瑟大教堂坐落于抚州城文昌桥东灵芝山路。始建于1908年,1918年竣工,整个教堂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9平方米,为全国大型教堂之一,届全省重点开放教堂,1994年被收入中国宗教文化大观大型画册。
  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呈十字型。教堂外型以尖拱、圆拱、尖顶为合成要素,并有特制青砖和经过精工细凿的红石、白麻石相嵌而成。教堂正面两侧各建有一座钟楼和塔楼。钟楼高达28.4米,钟楼与塔楼之间用两条带状红石围栏修饰连接,使教堂更具美感。大门上首和塔楼中段中下设有5个神龛,神龛内分别供有耶稣、圣母、若瑟和天使的塑像。塔楼之间上端的墙上饰有大型白玫瑰图案,墙顶端矗立着金色的十字架,钟楼顶端白色幡带线条流畅醒目,仰望有飘逸向上之感。纵观整个教堂,典型庄重、气势宏伟。
  教堂内矗立着58根用天然红石精雕而成的科林斯柱,精壮挺拔,绿色的筋条从柱子顶端呈抛物线散射而上,与堂内白色穹顶连为一体,给人以宽阔高远之感。教堂前端正中设有祭台,祭台神龛内供有耶稣、圣母和若瑟的雕像。教堂四壁多达14200块彩色窗户玻璃折射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更加烘托出宗教的神密氛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抚州会馆位于抚州城区大公路东侧,是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阁楼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类型的古建筑在全国现存不到10处,江南更为罕见,是难得的建筑活资料。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抚州会馆先后为抚州农民日报、抚州市工商联、桥东公社及临川建筑公司等单位使用。后居民全部迁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前进的戏台和中进的大殿部分恢复原貌。
  仙桂峰又名梦山,坐落在临川区展坪乡境内,距抚州市区20余公里。海拔257米,一峰矗云,千山簇拥,为群岭之首。峰岭恰似一颗浑圆宝珠,镶嵌云端,周围卧九条山脊,形同巨龙,头仰峰岭,尾镇沃地,雄姿各异,栩栩如生,各呈昂扬向上之势,有九龙戏珠之美誉。仙桂峰东西石岩有丹桂一株,四季花香,祈梦者闻香必“贵”,故山以“仙桂”称名。《临川县志》载:相传晋代时,王方平、郭族二仙云游江西,见仙桂峰是“九龙戏珠”之宝地,就隐身在山石之下修炼。仙桂峰历史悠久驰名省内外。
  仙桂峰寺香火延续1700多年,于1994年重建,同时经临川县人民政府批准为佛教活动点,是宗教文化旅游的好地方,每年四方香客、游客达10万人次。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