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341
颗粒名称: 三、引水工程
分类号: TV67
页数: 2
页码: 179
摘要: 1987年,抚州市主要有引水渠2条,灌溉农田1.35万亩。1989年,临川县有大小引水渠17条,灌溉农田30余万亩。其中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引水渠有宜惠渠、金临渠、梨溪渠3条。还有灌溉千亩以上水陂15座,灌溉农田1.9万亩,灌溉千亩以上水陂344座,灌溉农田4.34万亩。上述引水渠大都运行了40多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陈旧、渠道淤塞、内陂冲刷等问题。至2005年,县(市、区)每年对引水工程进行维……
关键词: 引水工程 抚州市

内容

1987年,抚州市主要有引水渠2条,灌溉农田1.35万亩。1989年,临川县有大小引水渠17条,灌溉农田30余万亩。其中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引水渠有宜惠渠、金临渠、梨溪渠3条。还有灌溉千亩以上水陂15座,灌溉农田1.9万亩,灌溉千亩以上水陂344座,灌溉农田4.34万亩。上述引水渠大都运行了40多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陈旧、渠道淤塞、内陂冲刷等问题。至2005年,县(市、区)每年对引水工程进行维修加固,特别是重点维修了宜惠渠和金临渠。
  宜惠渠 1956年4月建成,渠首在秋溪镇洪坊村南端的宜黄河右岸五星岸下,渠长97.4公里,其中主干渠1条长2.5公里,干渠3条共长42公里,支渠12条共长53.4公里。灌区包括秋溪、连城、上顿渡、城西等乡镇,灌溉农田6.4万亩。1992年,投资15万元兴建连中节制闸,维修河西倒虹管。1993年,投资43.8万元,兴建六支渠和渡槽2座,在支渠建人行桥12座,放水闸3座,还为支渠多处护坡。1996年,投资90万元,维修下石章家排灌闸,改建支渠桥,对五支渠和十支渠进行护坡堵渗;对章舍段三支渠和六支渠进行护坡加固,对梓溪、笠上的机耕桥进行维修。2004年,使用机械化操作对总干渠进行大型请淤和护坡,总使用土方3.32万方,改善农田灌溉3.2万多亩。
  金临渠 1958年3月建成,渠首在金溪县浒湾镇疏山,渠道总长362.55公里,其中主干渠1条长35公里,干渠4条共长45.2公里,支渠13条共长67.8公里,斗渠132条共长190.8公里。灌区包括金溪的浒湾和临川的湖南、七里岗、孝桥、罗湖、唱凯、罗针等乡镇,灌溉农田17.14万亩。每年为灌区提供灌溉、生活、环境用水1.24亿立方米。是抚州市最大的集灌溉、防洪、排涝、小水电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型灌区。1987~2004年,先后对渠流域工程进行了维修加固。投资30多万元,组织受益农民2000余人,治理疏山进水道,清出淤物1.2万立方米;引资100万元改建嘉溪电站;投资22万元改线西干渠长495米;投资210万元对4条干渠用石块或预制块进行护坡,对低洲港、三汊港、下马山等处的泄水闸进行维修或更新,对浒湾的双曲桥、印黄的人行桥、主干渠渡槽、渠道疏山管理房进行翻修改进,对瑶湖挡土墙、千金陂的倒虹管、七里岗的启闭机等处进行维修加固,对疏山的水闸房、下马山的溢山堰及其他多处的防洪闸、节制闸、水泵站进行改建或维修加固。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