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263
颗粒名称: 第九章 农业
分类号: F304.4
页数: 24
页码: 147
摘要: 1987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农业总产值3840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比1978年增长2.3倍。1991~1995年,农民开始突破传统的单一经济模式,确立商品农业的观念,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道路。商品农业、基地农业、生态农业、红色农业、立体农业、创汇农业等各具特色的农业形式应运而生,建立了优质稻、棉、蔬菜、瓜果、烤烟、瘦肉型猪、肉牛、水禽、水产九大商品生产基地,开发利用红壤4180公顷,配……
关键词: 农业 临川市

内容

1987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农业总产值3840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比1978年增长2.3倍。1991~1995年,农民开始突破传统的单一经济模式,确立商品农业的观念,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道路。商品农业、基地农业、生态农业、红色农业、立体农业、创汇农业等各具特色的农业形式应运而生,建立了优质稻、棉、蔬菜、瓜果、烤烟、瘦肉型猪、肉牛、水禽、水产九大商品生产基地,开发利用红壤4180公顷,配套进行生态种养和立体种养,创造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为205756万元,与1987年比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却下降到33.1%。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由1987年的29%上升到32.7%。
  2000至2005年,临川树立“大农业”观,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政策引导拉长产业链,树立品牌战略抢占市场,推动农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至2005年底,全区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2004年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3783元,比2004年增长12.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1亿元。
  第一节经济体制一、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境内开始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到1987年,发展成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当年全县394个村委会有126583户农户与乡镇政府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占农户总数99.8%。1987年,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果园、池塘、水库等全面推行招标承包。同时各级政府鼓励农民搞活经济,增加收入。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按时上交应交税费和完成定购任务的前提下,允许农户外出搞副业。是年,全县外出劳动力45633个,占农业劳动力的14.9%。
  1990年,临川县政府在唱凯镇东湖村进行“两田制”形式的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承包形式。方法是将集体耕地划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两部分,责任田的划分有的按人头分,有的按劳力分,有的按人、劳各半分。至1992年,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农户有12.38万户,承包土地面积达64.7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83%。其中:实行“两田制”的有49.51万亩,占承包总面积的76.5%;实行“区域种植,统种统分”的有19611.8亩,占承包总面积的3%;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有34361亩,占承包总面积5.3%。当年,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签订规范化合同的份数达12.05万份,占总合同份数的97.3%。全县农业生产成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19611.8亩,农民之间自发进行土地流转面积增大至5803亩,比1987年增加3665亩,增长58.3%。
  1995年,合并后的临川市政府,在唱凯镇东湖村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对全村3034亩耕地实行两田分离,其中:1557.7亩以口粮田形式按人平均0.5亩分给各家各户经营;1466.3亩以规模经营形式划片竞争投标集中给50户种田能手承包经营。在中标的50户内,承包面积最多的124亩,最少的7.3亩,户平均29.3亩,承包期限6年不变。通过这种形式,解决在家种田的田少人多不够种而吃不饱,外出从事建筑推销有田无人种而吃不了的矛盾。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0元,比1993年1256元和1994年1600元,分别增加764元和220元,增长44.9%和13.8%。这年下半年,市场粮价下滑出现卖粮难,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因而全市外出劳动力达7.31万个,占全市农业劳动力的31.5%。1996年外出劳动力增至11万个,占全市农业劳动力的46.9%,耕地出现撂荒现象。1997年,农村土地承包合同难以兑现,乡、村干部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催钱催粮上,随之干群关系逐渐紧张,农民负担日趋加重。1996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规定兑现的金额只有2621万元,占合同规定应上交金额的33.5%,导致乡镇财政吃紧,拖欠乡村干部和教师工资的状况出现。
  1998年初,临川市委、市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认真布置和精心组织全市农村新一轮土地承包工作。从3月初到10月底,历时8个月,全面完成全市37个乡镇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与16万农户签订土地延包合同。全市3543个发包单位共发包耕地面积78.4万亩,发包方留机动田0.5万亩,市政府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6.4万份,占应发证书98%,同时全部建立了土地承包档案,档案一式三份,乡、村、组各存一份。全市在土地延包中严格坚持了如下政策:一是土地承包延期30年不变;二是稳定所有权,明确发包权;三是小调整必须经三分之二农户同意;四是取消“两田制”;五是严格控制机动田。因而全部新一轮土地承包工作进展顺利,群众满意,农村稳定,促进了生产发展,为今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健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9年,市委、市政府要求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尽快发展本地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有许多乡镇采取反租倒包形式,解决土地承包出现的新问题,即在保持农民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组织或乡政府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以一定租金转租出来,集中成片,再承包给种植大户或外商搞农业开发,进行产业化经营,以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发展本地经济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这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流转的面积2万余亩,其中反租倒包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有7000亩。
  2000年,全区家庭联产承包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村小组为单位,耕地按人口、劳力各一半分配;二是平均留口粮田,其余田按劳力分配;三是以田定产,以总产量按人口分配。共有6种经营形式:一是自主经营;二是转包他人;三是租赁经营;四是雇请职工;五是粗放经营;六是“打倒贴”经营,即花钱请人代耕,收入为代耕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建立了两权分离的机制,确定了家庭经营为主体地位,实现了土地公有制与家庭经营方式的结合,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是年,临川区委、区政府将西瓜作为临川主导产业,搞产业化经营。为了扩大西瓜种植规模,许多乡镇均采取反租倒包土地流转形式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生产或转租给种瓜能手进行规模生产,搞产业化经营,以提高种瓜经营效益。当年,全区西瓜种植面积达15.96万亩,其中土地流转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8000亩。
  二、农民负担管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承包合同》规定,农民必须履行向国家缴纳税金(公粮等),交售粮食,完成国家订购任务,同时完成相应数量的村提留乡统筹等款项,并提供一定数量的集体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
  1987年,全县农民上缴国家税金1309万元(其中:农业税617万元),交纳村提留乡统筹款1585万元。农民上交的提留统筹款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536元的4.4%。
  1990年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为搞达标活动,农村出现各种形式的集资,农民社会负担开始加重。到1991年,农民负担由1990年的445万元增至1510万元,增加1065万元,缴纳国家税金由1990年的2045万元增加到2136.69万元,增加91.69万元。村提留乡统筹款由1990年的1389万元增至1836.66万元,增加447.66万元,农民负担比往年加重。当年12月22日,为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江西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农民上交集体提留和乡统筹,要以乡镇为单位计算,并控制在上年当地人均收入的5%以内,同时规定乡统筹和村提留的使用范围。
  1991年,临川县县乡两级政府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农民交缴提留统筹款为1836.66万元,占上年人均收入的3.32%。第二年,县政府成立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1992年,全县农民上缴国家税金2429.9万元,比上年增加293.21万元,提留统筹款2124万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1%。
  到1994年底,农民负担有所加重,全县农民提留统筹款335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703万元,人均48.55元,占上年人均收入3.53%。农民社会负担金额2189万元,人均31.7元。
  1995年4月,秋溪、连城、河西、河东等乡镇先后发生农民群体性事件。部分农民在少数违法分子唆使下冲击乡政府,殴打乡干部。其主要原因是农民负担过重,乡、村干部工作简单粗暴。群体事件后,临川市委、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一是下发《坚决制止农民负担反弹几个具体问题的紧急通知》;二是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审核,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立即废止,纠正生猪税、农林特产税按人、按田平均摊派的做法;三是调减乡镇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清退学生入学超标收费144万元,生猪屠宰税1377万元,调减棉花收购任务3万担,核减定购粮任务520万元,共计减轻农民负担2100多万元。年底,对村级1993~1995年的财务收入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严厉打击了贪污、挪用、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
  1996年,市委、市政府遵照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精神,对全市农民负担管理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由市减负办把关,控制各乡镇农民负担费用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二是农民负担卡发放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的通知》;三是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由市减负办、审计局等部门对各乡镇的统筹、提留款的收缴和使用情况不定期进行审计,严格执行中央减负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年,全市提留、乡统筹款为5520万元,人均80元,占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
  1997年初,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管理,落实中央提出的“约法三章”,巩固减负成果,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要求坚持实行“四个不准”,全面推广“六项制度”。“四个不准”是:不准恢复执行已取消的集资、基金收费项目和达标升级活动;不准擅自出台未经省批准的农民负担新项目;不准层层加码非法强行向农民收款收物,严格按计划征收和使用;不准平调和挪用乡村提留款,实行专款专用。“六项制度”是: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农民负担卡制度;义务工积累工两工结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一个漏斗向下管理制度。全市由于严格执行上述制度规定,农民负担有明显下降。同时规定“三个稳定不变”、“五个禁止”。“三个稳定不变”:一是现行农业税收政策稳定不变;二是村提留乡统筹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政策稳定不变;三是农民负担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稳定不变。“五个禁止”:一是严禁一切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二是严禁在农村搞法律规定外的任何形式的集资活动;三是严禁对农民的一切乱收费、乱涨价、乱罚款;四是严禁各种摊派行为;五是严禁动用专项工具和手段向农民收取钱物。这年全市统筹提留款为5906万元,人均85元,占上年农民人均收入4.18%,农民社会负担共2993万元,人均40.1元。
  1998年7月,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坚持做到:(1)严格控制提留统筹款预算额,绝对值要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收入5%以内;(2)有违反规定的集资项目要全部停下来,经市人民政府审批的教育集资,要控制在上年人均收入1%以内。这年全市提留统筹款控制在5845万元,比1997年减少了61万元,人均83.4元,占1997年农民人均收入3.57%。
  1999年,全国召开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副总理指出减轻农民负担关系到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关系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好温家宝副总理讲话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减负政策,禁止一切乱收费乱集资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本市农村社会稳定。这年,全市农民向国家缴纳税金4946万元,比上年又减少27万元,统筹提留款5752万元,人均81元,占1998年农民人均收入3.45%。
  2000年,国家实行早稻收购退出保护价,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年初,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中央规定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认真做好2000年农民负担预算工作,全年农民向国家缴纳税金3956万元,又比1999年减少990万元,下降20%,提留统筹费5986万元,人均82.7元,占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3.38%。
  三、农村经济收益分配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临川在收益分配上采取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办法,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田生产积极性。1987~2000年,一直采取这种收益分配形式。
  1987~2000年临川区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单位:元第二节粮棉油种植一、水稻种植水稻是临川的大宗作物,自古至今一直是著名产区,素有“赣东粮仓”之称。区内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耕作和栽培经验,稻米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
  种植面积及变化 1987年县、市水稻播种面积129.6万亩,总产稻谷48.9万吨。至1989年,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到130.4万亩(其中早稻64.5万亩,一晚4.8万亩,二晚61.1万亩),总产稻谷49万吨,亩产376公斤。1990年以后,市场粮价下跌出现卖粮难,农业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区内着力改革耕作制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压缩水稻种植,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大力推广杂交水稻,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农田化学除草,薄露灌溉,塑盘育秧抛栽等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到1992年县、市水稻播种面积112.1万亩,比1989年减少18.3万亩,总产稻谷45.25万吨,比1989年减少3.75万吨,亩产403.7公斤,比1989年增加27.7公斤,增长7.4%。
  1993年县、市水稻播种面积101.05万亩,总产稻谷42.7万吨,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少的一年,比1989年分别减少29.4万亩和6.5万吨。1995年以后,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15万亩上下,稻谷总产稳定在43~46吨之间,亩产量除1998年因水灾有所下降外,一般都在377~422.9公斤之间。到2000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06.1268万亩,比1987年减少20.113万亩,稻谷总产423042吨。2005年,全区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总要求,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使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获全国、省、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称号。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时出台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1.74万亩(含复种面积),比上年增加6.35万亩;粮食总产59.58万吨,比上年增加5.56万吨。
  1987~2005年临川区域水稻面积亩产量单位:亩、公斤、吨水稻品种临川1984年以前多种常规矮秆品种。1984年后引进早熟种73-07、优质晚种R4015,更换浙幅802等米质差的品种,以后又先后引进舟优903、浙幅218、中优早1号、中优早3号、湖南软米、洞庭珍珠香糯、柴香糯、粳稻香水11。1998年后再引进优质稻嘉优948、中早1号、中鉴100、赣早籼37优质稻、赣晚籼19号、23号、晚籼等。
  1987年后杂交水稻主栽品种,早稻是优I华联2号、协优华联2号,晚稻是汕优64、协优46和协优2374,一季晚稻是汕优63。1997年后区内栽培面积大的杂交稻品种,早稻有优I66、优I402、金优402,二晚有协优432、优I465、金优桂九九、培特山青等,一晚有汕优63和65002。
  杂交水稻制种 1987年,是临川本地制种第四年,制种主要组合优I华联2号,这一年制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了三超历史。还有连片亩产超200公斤的乡镇2个,面积205亩。连片亩产超250公斤的农户有3户,面积13.5亩,创本地制种历史最高纪录。种子纯度达98.14%,净度达99.3%,水分12%以下,质量符合播种标准,基本解决了临川二晚杂交稻种源问题。
  1988年11月,为解决第二年临川杂交稻生产用种不足问题,临川县委、政府决定组织湖南、唱凯、罗针、云山、罗湖、东馆6个乡镇,抽调62人,由县农业局带领赴海南省三亚市田独镇和林旺镇进行南繁制种,面积达464亩。因碰上恶劣天气,制种产量较低,效益较差。第二年,临川县杂交稻制种面积4400亩。并在三桥乡阳城村、河埠乡油顿村、大岗镇上门村、高坪镇新基村建立4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面积2200亩,占全县制种面积的50%。制种组合以协优64为主,全年生产杂交一代种子31.8万公斤,亩产72.3公斤。
  从1995年开始,临川市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制种产量也不断提高,这年制种面积3000亩,总产49.8万公斤,亩产166公斤,比前4年亩产增16公斤左右,增长10%。
  2000年全市制种面积扩大到6700亩,比1987年面积增加2800亩,亩产增加39公斤,总产增加66.25万公斤,分别增长71.8%、27.9%和1.24倍。制种基地主要集中在三桥、温泉、龙溪、邓坊、高坪等乡镇。
  杂交水稻推广临川1975年引进少量杂交水稻一代种子试种成功,以后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7年县、市种植面积29.11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22.5%。1988~1993年,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2.25~34.12万亩之间,6年共种植175.59万亩,占水稻总播种面积24.3%。1994~1996年间杂交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每年种植面积由30万亩左右增加到40多万亩。3年共种植杂交稻138.4万亩,占水稻总播种面积40.9%,比前6年增加16.6个百分点。1997年后,全市杂交水稻种植飞速发展,每年种植面积达60万亩以上,比1987年翻了一番,到2000年全区杂交稻种植66.29万亩,占水稻总播种面积67.9%,是区内杂交稻种植最多的一年。全区14年共推广杂交播种597.57万亩,增产稻谷近7亿公斤。
  1987~2000年临川区域杂交稻生产情况单位:亩、公斤、万公斤二、棉花种植种植历史及发展棉花种植一直是该区域主要高效经济作物。1987~199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5~2.1万亩之间,1988年以后随着植棉科学技术的进步,品种的更新和国家对棉花的政策优惠,调动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皮棉产量增加较快,当年皮棉亩产74公斤,比1986年增加14公斤,增长23.3%,皮棉总产从1989年起突破千吨关。1991年随着全国棉花市场回升,临川种植面积扩大到34090亩,并以泗棉2号,徐州142等良种为主栽品种,皮棉总产2238吨,比前5年中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1990年面积增加13141亩,总产增加954吨,分别增长62.8%和74.3%。1993年,县委、县政府为了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号召和指导老棉区的秋溪、龙溪、连城、河东、河西5个乡镇棉农大面积推行“水改旱”栽培技术,引种赣棉78-7、苏棉3号、徐州184等优良品种,植棉面积迅速扩大到46516亩,皮棉总产达2858吨,又比1991年面积增加12426亩,总产增加620吨。以后几年植棉面积和产量逐步增加,并在1994年调进泗棉3号4.5万公斤,“88y93”1.38万公斤等良种,全面更换了老品种。1995年植棉面积达53758亩,其中:秋溪、龙溪两乡镇超万亩,植棉乡镇由5个增加到18个,新增唱凯、华溪、云山、湖南、罗湖、罗针、展坪、东馆、崇岗、七垦、红桥、温泉等13个乡镇,全面实行“水改旱”植棉栽培技术,皮棉总产达3329吨,比1991年面积增加19668亩,总产增加1091吨,分别增长54.5%和48.7%。
  县市合并后,1995~1996年,有5个老植棉乡镇实施国家农业部下达的棉花丰收计划项目,推行棉花优质良种及综合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推广了泗棉3号原种和杂交一代良种,使项目区皮棉亩产不断提高。到1997年5个项目乡镇,皮棉平均亩产达66.9公斤,1998年达97.3公斤,分别高出全市亩平均1.9公斤和24.5公斤。1999年因国内棉花市场疲软,全国棉纺企业减员压绽,皮棉价格下跌,临川大幅度调减种植面积,面积调减到27962亩。由于连续采用了先进实用栽培技术,皮棉总产量仍达2412吨,亩产上升到86公斤,比最高的1992年75公斤还增11公斤,增长14.6%。
  2000年一开春,棉花市场价格突然回升,每公斤皮棉由年前的8元上升到10元以上,刺激了棉农植棉积极性,种植面积又增加到37721亩,皮棉总产达到2516吨,亩产67公斤。
  1987~2005年临川区域棉花面积、产量情况单位:亩、公斤、吨栽培新技术 1991年以前小面积应用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1991年以后开始大面积推广,面积达植棉总面积的40~50%,到1995年后,全市棉田基本普及营养钵育苗。
  1992年棉区棉菜套种面积达2000亩,每亩棉田比单一棉油连作多收300~400元。1993年棉菜套种面积扩大到4000亩,以后棉田套种面积不断扩大,每年都在5000~6000亩,并发展间套种玉米、黄大豆、马铃薯、西瓜等蔬菜以外的作物,经济效益比单植棉花要高。
  1995年开始推广使用“助长素”控制棉花疯长,调节生殖生长的化控技术,结束了过去棉花疯长无法控制的状况,提高了棉花产量和质量。
  1996年在七垦、红桥、云山、河西、崇岗、东馆等地示范旱地矮、密、早棉花栽培技术,面积500亩,当年皮棉亩产53.2公斤,比种花生、红薯等作物经济效益高出一倍多。1999~2000年,在连城、红桥、东馆、温泉等4个乡镇42个村委会,实施棉花矮、密、早棉花栽培技术丰收计划项目,面积0.75万亩,亩产皮棉67.35公斤,最高亩产达94公斤,此项目还通过省科委鉴定验收。
  三、油料作物油菜是临川的主要油料作物,其产油量占油脂总量50%以上。1988年2月,行署下发《关于抓住关键措施,努力提高油菜单产的通知》,并参加全省油菜金花奖竞赛活动。这年种植面积11万多亩,亩产提高到50公斤。
  1989年行署和县、市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决定》,把冬季油菜列入农业开发总体战略目标之一,临川列为当年全省赣东油菜生产基地,受到重点扶植。1990年种植面积猛增至150300亩,菜籽总产达7765吨,单产51.7公斤。面积、总产、亩产比1987年分别增加34824亩、2668.5吨和7.7公斤,增长30%、52.4%和17.5%。唱凯、温泉两个乡镇被省农业厅授予油菜生产金花奖先进单位。此后,油菜生产步伐加快,到1995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27911亩,总产达到15260吨,单产达67公斤,是全抚州地区内单产、总产量最高年,因而受到抚州行署表彰。
  1996年以后,油菜籽收购价格下跌,区内油菜生产略有下降,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总产在12300~13080吨之间,单产最高达68公斤,1998年面积最大261695亩。到2000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202258亩,单产61公斤,总产12302吨。
  主栽品种。临川历史上是以芥菜型、白菜型、本地土种油菜品种为主。80年代后,引进的新品种更多,从1980年到1996年先后引进“8002”、“8003”低芥酸油菜品种,以及中油821、秦油2号、川油早优1号、川油11号选。1997年又从中国油料所引进双低油菜中油119。到2000年,区内油菜主栽品种有中油821、湘油15号、秦油2号、赣油12号、中双4号等,以中油821栽培面积最大,其次为中油119。
  栽培技术。80年代后,推广板田移栽,到1990年县、市板田移栽面积达到12.4万余亩,占油茶总面积的80%。并实行棉油套种,于10月份在棉田中套栽油菜,4月份在油菜田中套种棉花。1999年大岗镇农民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油菜板田直播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投资投劳比板田育苗移栽少,亩产量一般5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100公斤,因而市农业局科技人员把此技术录制成光盘,在临川各乡镇和整个抚州地区推广。80年代后逐渐推广合理密植,田亩栽0.8~1万株,直播田留苗2~3万株。区内农民以前种油菜施农家肥,不施化肥、微肥,至今油菜施肥做到基肥足、苗肥速、腊肥重,苔肥稳,不但施足农家肥作基肥,苗期还及时追施氮肥和复合肥。
  1987~2005年临川区域油菜种植面积产量情况单位:亩、公斤、吨四、红薯 1987年至1997年,临川红薯种植面积、产量起伏不大,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亩产折谷200公斤,总产折谷在0.4万吨上下。2000年至2005年,红薯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也有所提高,年均种植面积在2.68万亩左右,年均单产折谷295公斤,年均总产折谷7956.46吨。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临川红薯以农家土种薯为主,80年代引进徐薯18、标心红等品种,一般鲜薯亩产可达5000公斤,至今仍是红薯的当家品种。2000年,临川区农技站从江西省农大引进皖薯3号、渝薯303等高产品种试种,亩产鲜薯一般在3000公斤左右,出粉率高达60%。2000年以后,区内红薯主栽品种有胜利百号、红皮黄心、白皮红心、徐薯18、皖薯3号等。
  红薯利用块根育苗,剪苗扦插。区内红薯有早、晚之分,夏季栽插藤的为早红薯,秋季插藤为晚红薯。一般早红薯亩产1500~2000公斤,晚红薯500~1000公斤。插得越早,产量越高。
  五、大豆 1987年,临川县大豆种植面积47953亩,亩产达81公斤,总产3901吨。1991~1993年,调整种植业结构,大豆面积增加,每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亩产突破100公斤,1991年达121公斤,总产在3685~6578吨之间。1994年种植面积63219亩,亩产122.5公斤,总产达7743吨。1995~2000年,全区大豆面积稳定在42089~48161亩之间,亩产在109~139公斤之间,年均总产5319吨。
  区内大豆按播种期有早大豆和晚大豆之分,以前种植品种多为地方农家传统品种,如懒人豆、大青皮豆、小青皮豆、上黄豆、泥豆、田塍豆、六月爆等。栽培面积较大的是大青皮豆、黄豆、田塍豆和泥豆等。70年代开始引种矮脚青晚大豆良种。1980年,引进矮脚早高产早大豆良种,逐渐更换了区内地方传统品种。1992年又引进浙江农大的浙春2号早大豆品种。1993年引进福建莆田8008大豆良种,亩产达130公斤,最高达200公斤。
  六、玉米 1987年,临川玉米种植面积1445亩,总产191吨,亩产132公斤。1991年,各级政府大抓旱粮种植,并请了山东玉米专家到临川腾桥建立玉米高产示范样板基地,临川县种植面积达19445亩,亩产209公斤,总产1342吨。1994年,种植面积最大,达21506亩,总产达6249吨,亩产290.5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95年,临川被列入南方丘陵玉米生产重点县市。后因东北玉米大量进入区内市场,本地玉米失去竞争力,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00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只有1709亩,总产390吨,亩产228公斤。
  20世纪80年代,临川县引进杂交玉米丹玉6号、苏玉1号、鲁玉5号等品种。1991年又引进丹玉13号、掖单2号、4号、13号等杂交品种。2000年至2005年,临川农村玉米主栽品种为丹玉13号、中单14号、掖单2号、4号、13号等。
  第三节经济作物一、花生临川花生种植有130多年历史,其出油率高达40%。1987年临川花生种植面积14487亩,总产花生1679吨。1988~1990年,花生面积连年扩大,总产逐年上升,1990年达19649亩,总产2371吨。1991~1992年市场出现卖粮难,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早稻种植面积,发展水田花生,推广花生——水稻栽培模式。1991年县、市花生种植面积达20898亩,总产花生2459吨。1992年全省召开水田花生会议,会上把早稻改种花生作为农民增收重要门路,政府再次组织农民大种地膜覆盖水田花生,当年花生大幅度上升,种植面积39661亩,总产花生6827吨,比1987年面积增加25174亩,总产增加5148吨。1993年后种植面积在26000~39000亩之间徘徊,总产保持在4964~7314吨之间。到2000年,全区花生种植面积为39551亩,亩产152公斤,总产5998吨。
  区内以前花生品种多为蔓生和半蔓生型本地土花生品种。80年代陆续引进粤油58、白沙选、鲁花9号等品种试种。90年代中期以后,临川主要以“粤油831”花生品种为主栽品种,区内还先后栽种抚州地区选育出的赣花2号和赣花4号中粒早熟良种。
  二、芝麻芝麻是临川油料作物之一。历史上种植面积不大。1987~1989年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7000亩之间,亩产40~80公斤之间,总产在300~470吨。1990~1993年区内芝麻生产迅速发展,每年播种面积均在8000亩以上,芝麻总产在500吨左右,亩产在60公斤上下,1992年种植面积达8868亩,1993年总产量高达586吨。从1994年后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芝麻总产在200吨左右,亩产在60~83公斤之间,到2000年种植面积3448亩,芝麻总产216吨。
  区内芝麻种植品种,按种皮分,有:白、黑、红、褐4种;按用途分:有食用芝麻、油用芝麻;按其塑果棱数分有四棱、六棱、十一棱和多棱。主栽品种有临川红、八方白、抚州芝麻、多棱芝麻、霸王鞭、武棱黑芝麻、佛座芝麻等。抚州芝麻、临川红、八方白3地方品种于1980年入选国家种子资源库。
  1987~2005年临川区域花生、芝麻面积产量单位:亩、公斤、吨三、甘蔗 1987~1990年,临川县和抚州市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9743~16000亩之间,总产稳定在60291~84608吨上下,亩产在1500公斤左右。1992年后,农业开始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因而甘蔗生产面积增加极快,尤其是果蔗发展迅速。当年区内果蔗种植面积增至28131亩,比1991年增加近万亩,增长51.2%;总产上升到124116吨,比1991年增加39508吨,增长46%;亩产4350公斤,比1991年增加35公斤,增长11%,是区内单产最高年。区内以河西乡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面积2000亩,1992年增至4000多亩,占全乡耕地面积近30%。到1993年种植面积增至33521亩,总产上升到143732吨,亩产4218.5公斤。1997年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37535亩,总产达144296吨,亩产3844公斤,面积和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过去糖蔗主要是台湾108、134和东瓜哇3016、2883、2828和赣蔗1号、14号、16号等品种。2000至2005年,果蔗主要是红皮果蔗、白皮果蔗、黄皮果蔗、拨地拉福建果蔗一号等品种。
  1987~2005年临川区域甘蔗面积、产量单位:亩、公斤、吨四、烟叶临川1987年以前,烟叶生产比较滞后,只是农民零星种植晒烟制作黄烟。1987年临川县种植晒烟1484亩,抚州市只种有5亩,烟叶合计总产201.75吨,亩产135.5公斤。1988年临川县开始少量种植烤烟,面积635亩,总产烟叶27吨,而晒烟种植面积扩大到5872亩,总产只有289吨。1991年县政府号召农民大种烤烟,并成立烟叶生产领导小组,这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12437亩,建烤房3886个,获总产1087吨,亩产87.4公斤。1993年,发展速度加快,县市烟叶种植面积达24570亩,其中烤烟23865亩。建烤烟房近8000个,总产达5573吨,平均亩产233.5公斤,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年。1994年后,烟农种植烤烟效益不高,面积迅速减少。1997年全市烤烟种植面积4612亩,总产463吨,亩产111.2公斤。从1998年起全市结束了大面积种植烟叶的历史。
  1987~2000年临川区域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单位:亩、公斤、吨五、灯芯草临川种植灯芯草,历史悠久。区内重点产地是荣山镇,周围的河埠、莲源等地有少量种植。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灯芯草2000余亩,到1997年发展到4000余亩。1999年又扩大到5000亩,2000年冬,种植面积最大达6000多亩。
  灯芯草历来经济效益较高。一般亩产干草600公斤左右,高的可达750公斤以上。每10公斤干草挑削1公斤灯芯,每公斤灯芯价在24~40元之间,亩产值可达1300~1400元。1997、1998年灯芯售价最高,每公斤达60余元,亩产值高达2500余元。
  灯芯草不仅畅销本省,还畅销河北、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等地,主要是做药用。2000年以后已有一定数量出口到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省等地。
  六、芦笋临川芦笋生产,从1986年开始引进美国玛丽华盛顿白芦笋品种,在临川县罐头食品厂院内试种,种植面积0.8亩,获得成功。由于经济效益好,因此种植面积开始扩大。1987~1989年3年间,共种植1800亩,到1990年全县种植芦笋面积扩大到2000亩,当年投产面积1500亩,产鲜笋120吨。
  1997年,随着全球绿色保健食品的兴起,国际市场对芦笋及其系列产品需求旺盛,芦笋产品供不应求。再加上本地技术人员和笋农总结了种植白芦笋的栽培经验,研究摸索出了一套绿芦笋避病栽培技术。临川市委、市政府为了发展高效特色农产品,成立临川市芦笋开发公司,负责组织芦笋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1997年秋天在河东乡王家村,使用美国进口杂一代绿芦笋品种UC157,育苗50亩。1999年试产,单产鲜笋150公斤,总产1.78万公斤。其中5000公斤由芦笋公司收购鲜笋销抚州、南昌等地,1000余公斤笋农自行投放市场销售。到200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630亩,分布在河东、河西、秋溪、连城、温泉、龙溪、华溪、湖南、青泥、三桥等10个乡镇,投产面积240亩,每亩收入4000~5000元。
  七、芦荟 1984年,腾桥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了走出高效农业之路,组建了临川县芦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美国库拉索芦荟苗4000株试种,种植面积6亩,获得成功。1999年种植芦荟2万株,面积20亩。由于芦荟一株苗一年可繁殖幼苗5~10株。二龄以上芦荟苗年产鲜叶5~10公斤,繁殖速度快,产量高。至2000年,全区已发展到有芦荟苗4万余株,种植面积60余亩。
  1987~2005年临川区域农业产值情况单位:万元第四节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西瓜产业化经营临川种植西瓜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抚州西瓜主产区。1987年,临川西瓜种植面积36130亩,西瓜总产量为7.2万吨。
  临川种植的抚州西瓜是全国著名的地方传统品种。抚州西瓜中有抚州金包银西瓜、抚州鸟皮西瓜和抚州绿皮红子西瓜3个品系,此外,还有打籽瓜地方品种。80年代初,引进新澄一号西瓜试种,该品种表现抗性强、品质优、稳产高产,因而逐步取代区内原有的西瓜品种。1986年后,先后引进新红宝、新优2号、京欣1号、郑杂5号等优良品种。1994年少量引进黑蜜2号无籽西瓜在邓坊、腾桥等乡镇试种成功,瓜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又引进聚宝1号,金钟冠龙等新品种试种,这年黑蜜2号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5000亩,1996年扩大到2万亩,而有籽西瓜聚宝1号、西农11号为主栽品种,并少量引种花皮无籽西瓜和孔品小子西瓜品种试种。
  1987~2005年临川区域西瓜面积、产量单位:亩、公斤、吨 90年代后,区内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加大调整力度,西瓜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因而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1995年,临川西瓜在江西省西、甜瓜鉴评会上获无籽西瓜全省前3名,有籽西瓜全省前2名,种植规模、产量和品质均列全省之冠。到1998年西瓜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鹏田、邓坊、腾桥、东馆等西瓜主产区,成立西瓜销售集团或公司,实行挂牌营业,持证上岗,帮助瓜农代购代售拓宽西瓜销售渠道。各西瓜种植乡镇都培植了一批农民销售队伍,形成销售网络,西瓜销售体系纳入规范化轨道。为了加强全市西瓜产业化生产销售的领导和宏观调控,组建了临川市西瓜有限公司,使之成为全市西瓜产业化龙头企业。并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了“田露牌”西瓜商标,创立了自己的西瓜品牌。还成立了西瓜协会,为会员提供统一的从签约、贷款、供种、技术服务到收购、销售的社会化服务。由于种植规模大、品质好,又创立了品牌,因此,被国家农业部名特优产品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临川西瓜生产步入了全国西瓜生产先进(县)市行列。到2000年,临川区西瓜种植面积达15.96万亩,其中无籽西瓜9万亩,比1987年和1995年分别增加123436亩和94363亩,分别增长3.4倍和1.45倍。鹏田、邓坊、东馆、腾桥、湖南、七里岗等乡镇建立了重点生产基地,配套优质良种、地膜保温或棚架栽培,嫁接幼苗移栽,高山西瓜栽培和高产模式栽培及克隆西瓜嫁接育苗等,按产业化来提高西瓜产量和质量。并利用大型广告牌,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折页,放电视录像,召开新闻发布会,增派信息员,办西瓜擂台赛,评选西瓜状元等形式,向全国宣传临川西瓜品牌,提高瓜农种西瓜积极性。还制订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开避绿色通道,吸引客商到临川购买西瓜,从而加快了西瓜销售速度,提高了种瓜效益。2000年总产西瓜266907吨,通过西瓜销售集团或公司和农民销售队伍,在各大城市和窗口网络,以一条龙产销方式,销往南昌、武汉、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销售产值达16014.42万元,占全区粮食总产值的32.5%。
  2005年,全区种植西瓜1.07万公顷。西瓜协会通过统一技术规模、质量标准、商标标志、协调价格和组织营销,使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打响了临川西瓜品牌。
  二、黄栀子产业化经营黄栀子,属茜草科,常绿灌木田或小乔木,喜温耐热,临川气候、土壤均适宜大面积种植。黄栀子果实制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清热、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镇静、降血压及外敷治跌打损伤等功效。干果加工可提炼天然黄色素和黄色染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黄栀子因四季青绿,花色香醇,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朝阳产业。
  1990年,七里岗乡民营企业家陈国顺和陈军顺兄弟俩,在七里岗乡开垦荒坡地5000余亩投资种植黄栀子,建立黄栀子生态园,组建江西天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到2000年天顺公司已与七里岗、七垦、太阳、罗湖、河西、崇岗、嵩湖、高坪、东馆等乡镇签订了50年荒山承包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等形式,建立15个黄栀子生产基地,黄栀子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并开始挂果。这年约产鲜果1000吨。
  天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集种植、加工黄栀子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下辖15个种植基地,一个粗加工厂,一个在建的天然色素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对天顺黄栀子产业非常关心,并为之挥笔写下“天顺黄栀子生态园”。该公司黄栀子粗加工,年加工干果能力1000吨。2001年加工、销售干果158吨,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产品色价含量高,无铅、无砷,并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养A、D、B及2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黄栀子全部进入盛产期后,年可产优质高色价天然色素100吨,可年创产值1亿多元。
  2005年,全区黄栀子种植面积0.71万公顷。
  三、菜梗产业化经营菜梗是临川的传统产品,有1000多年的历史。临川菜梗以其酸辣适口、生津开胃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长期以来是家庭手工腌制,因而色差、无包装,贮存难,产品难登大雅之堂。1992年崇岗乡农民周茂荣等3人,在省科院的帮助下,投资创办临川安石菜梗公司。收购农民鲜菜梗实行工厂化加工,并采用现代化低盐腌制工艺生产成天然粗纤维食品。该产品通过江西省轻工业厅鉴定,报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成“安石”牌商标。“安石”菜梗用优质芥菜为原料,经腌制后配以多种天然调料、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制成。产品含有多种有机酸、纤维素和矿物元素,酸甜度适中,生津开胃,食用方便,是配菜烹调和居家旅游佐餐佳品。从1995年起,临川芥菜种植面积和加工能力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到1998年全市芥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主要分布在崇岗、连城、秋溪、河西4个乡。其中:崇岗为优质芥菜商品生产基地,面积50亩,种植户300余户,加工安石菜梗250吨,产值达12.5万元。比1997年的产量200吨和产值90万元,增长25%。1999年在临川安石菜梗公司这一龙头企业扩建的同时,又新建湖南、孝桥、河西、唱凯、上顿渡5个菜梗加工厂,使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优质芥菜商品生产基地由崇岗一个扩展到湖南、孝桥、河西4个,芥菜种植面积近4000亩,加工菜梗2000吨。其中安石牌菜梗1500吨。到2000年芥菜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加工菜梗5000吨,其中安石牌菜梗2000吨。是年,临川安石菜梗公司实现产值900万元,利税180万元。1998年该公司“扩建年产3000吨菜梗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列入国家第四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资金140万元,扩建3000平方米腌制池。在扩建和营销同时,还研制开发了安石牌情侣椒、榨菜、萝卜等10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畅销本省各市、县及长沙、武汉、郑州、北京、上海等地。自1997年注册“安石”牌商标至2005年,引来福建苍源酱菜加工厂每年订购黄瓜、毛豆、冬瓜、芥菜2.4万吨用于酱菜加工,给菜农带来3000多万元纯收入。临川安石牌菜梗由于味道鲜美,生津开胃,包装精致,于1992年获江西优秀新产品奖;1995年获临川市科技进步奖;1998年在天津新产品新技术专利发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为此该公司获江西省乡镇一级企业称号。
  四、粉葛产业化经营临川粉葛生产于1997年由罗湖镇在江西农大教授的指导下,引进种植并开始加工生产。1998年春该镇干部投资开发荒山120亩,栽种葛苗,建立粉葛生产示范基地,并先后建立2个葛粉加工厂,当年12月,创办民营企业绿康公司,并报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绿康”牌商标。该公司将收获的鲜葛加工成精品葛粉、礼品葛粉和普通葛粉进行销售,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1999年该基地两年生的葛苗收获鲜葛4万公斤,加工成葛粉10吨,创纯收入30多万元,并为周围农民和附近乡镇提供3000多面种植面积的葛苗。当年全镇粉葛种植面积达4000亩,其中种植30亩以上的有16户,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有14户。农户付天泉种植面积最大达160多亩,还种葛苗培育基地10亩。他于1999年成立宏发葛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葛产品也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宏康商标,并投资建有一座加工厂,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实现年产鲜葛240万公斤,年产值240万元。由于在罗湖粉葛种植效益的作用下,罗湖周围乡镇广大农民也纷纷种植,粉葛生产、加工规模迅速扩大,到2000年全区粉葛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其中罗湖镇就有6000亩。总葛粉加工能力达500吨,葛酒生产能力达1000吨。
  由于粉葛大量生产,罗湖镇于1998年1月兴建临川葛酒厂。收购葛生产基地的鲜葛酿酒,年可产葛酒300吨并于当年9月投产,成了临川粉葛生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临川葛酒因品味清香醇正,在国际(天津)发明专利局新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为中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在江西产品展销洽谈会上获世纪之光称号,还被评为江西新产品称号。
  罗湖镇为了打开市场通道,由镇干部组建股份制流通公司——临川老农产品有限公司,对各种粉葛系列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市场定位,促销。收购农户的鲜葛和粗葛葛粉,进行精加工包装。产品销往南昌、九江、上海、深圳和远销东南亚各国。这为加速粉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花卉产业化经营临川花卉业起步较晚,是一项新兴产业。1997年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不到200亩,品种也较少。1998年后,临川市委、市政府把花卉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收入,美化居民生活的重要工作来抓。鼓励乡镇干部带头创办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动员各行各业的能人投身花卉生产。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办花卉生产企业,实行花卉产业化经营,成立临川花卉协会,负责全市花卉产业化经营工作。为了加快花卉业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采取4条措施:一是制订优惠政策。即在316国道旁的孝桥镇调出部分耕地种花卉,给花卉企业(专业户)一次性确定每亩800斤稻谷承包租金,水费适当减免,并免征两年特产税和20%的营业税。花卉企业或专业户建生产用房等基础设施,办理有关手续优先并免收工本费,农业贷款向花业倾斜,列入农业开发项目,确保建设用款。二是引导各行各业对花卉生产感兴趣又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投入花卉产业。三是鼓励乡镇干部办示范基地。1999年温泉乡干部在六岭村种植200多亩花卉苗木示范基地,2000年发展到500亩;腾桥镇干部种植芦荟1万多株,创办芦荟示范基地。四是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宣传临川花卉业,并从临川历史文化中发展花卉园艺产品,发挥临川文化优势,培育出市场稀有曾是汤显祖命名玉茗花的状元红茶花和一些山水盆景,以提高临川花卉艺术品味和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
  到2000年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3000亩,花卉生产企业(专业户)达4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孝桥镇316国道旁的抚州仕琪花卉有限公司、兴隆园艺场、临川国平园艺场、抚州福年花卉、临川恒大绿色实业有限公司,连片集中种植600余亩。温泉临川恒大绿色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面积500余亩。河东大型树桩盆景基地,种植面积400亩等。花卉种植品种100多个,其中古桩盆景、大型活体树雕、茶花、紫薇、金弹子等品种在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区内孝桥、华溪、腾桥、温泉、太阳、河东等10多个乡镇都建立了花卉生产基地,花卉生产经销已形成以抚州市花店为主的流通网络,有花卉经销户50多家,大小花店10多家。孝桥等基地建立了生产、交易兼用型的圃地市场10多个,还有一批个体经销户肩挑手拉,走街串巷销售花卉。临川生产出的花卉、苗木、盆景不仅畅销本地,还大量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等10多个省市。随着花卉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各花卉企业(专业户)注重增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种花养花的科技含量,熟练掌握苗本嫁接、花卉苗木施肥、灌溉、防病灭虫一系列高新技术及盆景制作艺术。如花桎木、罗汉松、南天竹等盆景造型生动,风味独特,因而市场走俏,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更好。
  至2005年,全区花卉种植面积0.17万公顷,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
  第五节畜牧业一、畜禽主要品种猪 1980年以前,临川以饲养赣东花猪品种之一南门花猪为多数,以后又养赣东黑猪与外来良种猪的杂交品种。80年代后,引进美国的良种公猪约克夏与本地母猪杂交,杂交一代具有生长快、身长、体大脚高、皮毛白色等特征,一般能长到300公斤以上。1987年以后,先后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长白、杜洛克等猪种与本地母猪杂交,因而逐年提高了区内生猪瘦肉率。到2000年全区种公猪瘦肉型良种率达100%,少数养猪专业户饲养的是全纯种瘦肉型母猪,而全区广大农户饲养母猪多属引进的瘦肉型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后繁育的混杂种。
  区内建有临川区种猪场,临川区畜牧良种繁育场,临川康达种猪场,临川赣东种猪场和洋洲乡种猪场等5个种猪场。拥有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纯种生产母猪1020头,年产瘦肉型奶猪仔7140头。临川种猪场(民营企业),1996年从省畜牧原种场引进优质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瘦肉型原种猪,繁育瘦肉型种猪。到2000年有生产母猪100多头,生产瘦肉型种猪1000多头。1991~1996年间,临川畜牧良种繁育场实施南昌白猪临川交系培育的省星火计划项目,通过5个世代的选育,获省专家组验收,该场选育的南昌白猪临川交系达到国家瘦肉型猪品种标准。
  牛有黄牛和水牛两种,黄牛以本地的临川黄牛为主,广昌黄牛也有少量分布。水牛以江西湖滨水牛为最多,也有少量黎川水牛。本地牛主要从事耕作。1978年,临川先后引进肉用体型大的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耳,和产奶性能好的辛地红、黑白花、幺拉等国外优良的肉用、乳用及肉奶役兼用品种。用这些品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母牛进行人工授精配种杂交改良,生产出的杂交牛体型增大,役力增强,产肉、奶量增多,共繁育各种杂交牛4080头。
  鸡农户自养的鸡都为本地麻鸡和少量罗斯鸡,这些鸡均处于自然繁衍状态。80年代后,随着养禽业的兴起,特别是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县、市各地先后引进了罗斯蛋鸡、依沙褐鸡、AA肉鸡、泰和丝毛乌骨鸡和崇仁麻鸡等卵肉专用品种。引进鸡种又以崇仁麻鸡饲养量最大。至2005年,全区崇仁麻鸡饲养量达300万羽,促进了区内禽蛋禽肉生产。
  鸭多为本地麻鸭,又称水鸭和泥鸭,是一种常用蛋鸭。还有少量的番鸭(又称胡鸭、红面鸭)。农民用雄番鸭与本地雌麻鸭交配,孵出体形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无繁殖能力的骡鸭,作为肉食用。从外地引进的优良鸭品种有福建龙岩麻鸭、浦田黑鸭、浙江绍兴麻鸭、江西农科院培育的TR蛋鸭和北京鸭、法国玉鸭、广西双魁头鸭等品种。但因受综合性能或本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几年都未能形成繁育群体。
  鹅 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饲养本地鹅为主。本地鹅个体不大,成年鹅体重只有4~6公斤。90年代,逐渐引进兴国鹅、丰城灰鹅、莲花白鹅等大体型鹅种饲养,但只是引进,未形成繁殖群体。
  二、家畜、家禽饲养养猪 1987年后,养猪产业逐渐成为临川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1986年临川县被列为江西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生猪饲养量不断增加。1987临川县年饲养量达83.48万头,其中:出栏35.99万头,存栏47.49万头,出栏率75.81%,户平均6.59头。到1989年,饲养量达97.53万头。其中:肉猪出栏48.65万头,存栏48.88万头,出栏率达100.86%,农民人平均养猪1.58头,户平均养猪7.15头,比基地建设前的1985年饲养量增长48%,肉猪存栏增加26万头,增长3.2倍。1990~1992年,县、市委、政府决定实施661工程,提出年出栏生猪100万头目标,因而继续着力建设商品猪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农户、养猪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养猪规模迅速扩大。在1990~1992年,临川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项目。政府投资修建畜牧场,扩大县乡两级供精站,购置防疫设备。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大面积推广养猪生产综合配套实用技术”,全面推行“四化”、“四改”、“二防”、“一早”饲养技术。“四化”即母猪良种化、公猪瘦肉型化、肉猪杂种化、配种人工授精化。“四改”即改单一饲料为配混合饲料,改“吊架子”,育肥为“一条龙”育肥,改熟喂为生喂,改放养为圈养。“二防”即预防传染病、预防寄生虫。“一早”即仔猪提早补料,同时推广应用浓缩料宝丰牌871饲料。由于改良了品种,提高了防疫的手段,进行了科学喂养,生猪饲养周期缩短,养猪效益不断增加,因而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涌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专业户和养猪场,加上广东、福建销售市场看好,增长步伐加快。1993年生猪饲养量达126.68万头,其中肉猪出栏67.15万头,存栏59.53万头,分别比1989年增长29.9%、38%和21.8%。养猪产值达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4.1%,占牧业产值92.3%,被省评为畜牧十强县之一,跨入全国100个产肉大县先进行列第30位。到1995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137.99万头,其中存栏63.1万头,出栏74.89万头,分别比1987年增长65.3%、32.9%和108.1%,出栏率达121.9%,比1987年提高46个百分点;1995年以后,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生猪价格下跌,养猪日趋亏本,农户养猪积极性受到挫伤,致使区内生猪饲养量逐渐减少。1999年下降到最低点,饲养量仅70.2万头,出栏44.8万头,分别比1995年减少67.79万头和30.09万头。2000年猪售价稍有回升,饲料价格略有下降,养猪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区内生猪生产稳中有升,饲养量89.9万头,比1999年增长28.1%,其中存栏24.2万头,出栏40.03万头,分别比1999年减少4.7%和10.7%。
  养牛耕牛饲养仍然延用传统的散养方式,春夏秋三季放至野外随其任意吃草,冬季用人工饲料,干草、稻谷、米糖等。肉牛、奶牛用人工饲养,有专门饲料、青草等。1987年前,县、市耕牛存栏稳定在6万头左右。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耕牛相应减少,1987~1990年,肉用和肉役兼用牛饲养量在6.5~7.5万头之间,年出栏0.1~0.15万头。1991年后,肉用牛市场和经济效益看好,饲养和出栏量逐年增加,1991~1994年,每年饲养量在8~10万头之间,出栏牛0.3~0.5万头,并涌现一批养牛致富专业户、专业村。大岗镇6000余户农民,发展商品肉牛生产,全镇养牛1.1万头(存栏0.8万多头,出栏0.3万多头),成为区域内肉牛出口基地,该镇坪上村42户,养牛102头,户平养牛收入3.1万元。1995~1996两年,全市牛饲养量稳定在7.5万余头。1997年后有所回升,每年饲养量稳定在8~9万头,牛出栏肉牛增加到1.3万头左右。2000年牛饲养量为8.63万头,出栏肉牛1.31万头,分别比1994年减少13.4%和增加1.67倍。区域内一批肉牛运销户,常年从大岗、河西、湖南的耕牛交易市场收购肉牛销往浙江、福建等地,从而加快了商品肉牛的发展。区域内还养有一定数量的奶牛,常年为人们提供鲜奶。1987~1993年,县、市奶牛每年产鲜奶在5~10吨之间。1994年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加大,奶牛逐渐增加,1996年增至154头,产奶量达224吨,1997年后发展加快,全市奶牛饲养量达300多头,到2000年产奶量达522吨。
  养鸡、鸭、鹅鸡、鸭、鹅为临川家禽饲养的主要品种。1989年临川县被列为全省鹅鸭工程县后,县政府为了加大对家禽生产领导力度,提出“小家禽,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着手建设崇仁麻鸡和水禽养殖两大生产基地,因而加快了家禽发展步伐。到1992年县、市每年家禽饲养量在400万羽左右,出笼只有200万羽上下。1993~1994年,实施农业部下达的“稻谷型优化配合饲料及蛋鸭饲养应用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共推广优良蛋鸭苗43万羽,转化稻谷2000万公斤,蛋鸭羽均产蛋18.67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增加6.5公斤,直接经济效益达2591.7万元。为大面积推广优良蛋鸭,改良抚州麻鸭品种起到示范作用。1993年后,先后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改良品种、地方麻鸡大棚散养和全价饲料喂养等实用技术,促使全区家禽发展加快。1997年为最高峰,饲养量达到938.58万羽,比1987年362.58万羽,增加576万羽,增长1.59倍。家禽出笼量达590.73万羽,比1987年134.52万羽增加456.21万羽,增长3.39倍。禽蛋总产量达9656吨,比1987年增加3595吨,增长59%。是年河东乡养鸭专业村山头村,为扩大鸭苗销售渠道,成立6个鸭苗产销联合体,以漂蛋的形式销往安徽、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年销售量达400万羽。1997年以后,饲料价格上涨,喂养投入增大,不少养禽专业户出现亏本,因而养殖专业户逐渐减少,家禽生产出现滑坡。到2000年饲养量稳定在827万羽,禽出栏343万羽,比最高的1997年分别减少11.9%和41.9%,禽蛋产量11146吨,比最高的1994年11899吨减少0.63%。
  1987~2005年临川区域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单位:吨说明:表中历年肉类总产和1995年后牛奶产量、禽蛋产量、蜂蜜产量是县市年报数,1992年的牛奶产量、禽蛋产量、蜂蜜产量和兔毛产量为临川县年报数。
  1987~2005年临川区域主要畜禽饲养情况说明:1987年至1992年6年是原临川县年报数,1993年至2000年8年是县市合并后年报数。
  三、珍禽饲养鸽临川民间养鸽,常称菜鸽、肉鸽,多作肉食用。肉鸽主要品种有美国玉鸽、美国大白玉、中国的石歧鸽、上海李种、云南高源两点,其中以美国玉鸽体型最大,个体重可达0.8~1公斤。90年代中后期,湖南乡引进美国玉鸽数10对,1997年繁殖500~600对,已形成较大的鸽种基地。全市各地均有零星饲养,湖南、河东、东馆、罗湖等乡镇饲养量较多。1998年全市肉鸽存笼2万羽,1999年发展到6万羽,2000年增加到2万羽,2001年达到10万羽。
  鹌鹑养鹌鹑主要是产蛋。饲养品种主要有日本鹌鹑、朝鲜鹌鹑、中国白羽鹌鹑等,以日本蛋用型鹌鹑为普遍。孵出后40~50天母鹌鹑开始产蛋,5周龄鹌鹑体重110克即可食用,有动物“人参”之称。临川90年代初,开始引进试养,最初几年饲养量极少,后来逐渐增加,到1998年存笼量才1万羽,1999年增加到1.5万羽,2000年发展到2万羽。饲养地区分布主要是城郊附近的乡镇。
  山鸡 1995年,临川区腾桥镇一农民从福建引进少量山鸡饲养,效果较好。后逐渐辐射东馆、崇岗、秋溪、河埠、太阳等乡镇。1996年全市山鸡存笼2万羽,1997年发展到8万羽,到1998年全市山鸡养殖形成一定规模,存笼山鸡达15万羽,以腾桥和东馆最多,两乡镇饲养量占总饲养量70%。养殖2万羽以上的专业户有3户,养有500~2000羽的专业户有5户。1999年后山鸡销售市场疲软,养殖效益逐年降低,全市专业户减少,养殖数量回落至5万羽。到2000年,只有一些散养户,存笼量只0.4万羽,年出笼1万羽。
  四、养蜂区境土地面积大,丘陵山地多,稻田种植红花草,故春季蜜源丰富。除红花草外,还有油菜、西瓜、棉花、芝麻及各种花卉100多种,故历史上临川农民就有养蜂的习惯。1990年县、市每年养蜂量都在1000多箱,产蜜在700吨以上。1991~1994年县、市养蜂业达到高峰,每年养殖在3000~4000箱,年产蜂蜜2000多吨。以1992年养殖数量最多达43621箱,以1993年蜂蜜产量最高达2244吨。1998年临川市被评为全省十大养蜂县市之一。2000年养蜂数量稳定在9625箱,蜂蜜产量476吨。全区养蜂户主要集中在罗湖、华溪、唱凯、云山、罗针等乡镇。区内华溪乡有一个蜂产品加工厂,产品有蜂蜜、蜂花粉、蜂饮料等,年产值约400万元。蜂品种主要有意蜂、肖山蜂、中蜂等,而这些主养品种95%以上是高产蜂群。
  第六节水产养殖业 1987年县、市水产养殖52465亩,占县、市可养水面104634亩的50%,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3165.9吨。加中江河、湖泊捕捞的数量,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654吨。临川县和抚州市当年渔业产值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1495万元的0.85%。到2000年,全区养鱼专业户有2311户,渔业劳动力10621人,比1986年的106户305人,分别增加2205户和10316人,增长20.8倍和33.8倍。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83520亩,占全区可养水面79.8%,比1986年增加34385亩,增长7%,水产品总量18805吨,比1996年和1987年分别增加15222吨和15152吨,增长4.25倍和4.15倍。名特优新良鱼种由1986年的13个增至32个,优良鱼种覆盖率由1986年的5%增加到25%。全年渔业产值148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7.2%,比1987年增加14708万元,增长150.8倍。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87年上升6.4个百分点。全区水产渔业生产正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速发展。
  1987~2005年临川区域渔业生产情况一、水产资源临川区有总水域面积23.6166万亩,可养水面74267亩。水面分布的特点是北部以池塘为主,南部以水库为主,大小水库包括山塘水库共有水面34588亩,占可养水面的46.6%。因此,水库是临川渔业生产的主体水面。
  区境地处抚河水源区,是宜黄河、崇仁河、东乡河四大河流汇合处,因此,鱼类繁多,来源较广。境内共有鱼种类22科56属87种,其中鲤科鱼类达60余种。历年盛产青、草、鲢、鳙、鲤、鳊、鲂八大主要鱼类品种,占水产总量的60~70%。临川为发展渔业生产,先后引进婺源红荷包鲤、兴国红鲤、武昌鱼、散鳞镜鲤、阮江鲤、非洲鲫、福寿螺等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大部分生长良好,得到繁殖而发展。1995年引进美国青蛙、彭泽鲫、澳大利亚鳌虾。1996年引进淡水白鲳、中华鳖鱼。1997年引进美国大口胭脂鱼,加州鲈鱼、斑点叉尾鱼。1999年引进黄颡鱼。2000年引进中华绒鳌蟹。除澳大利亚鳌虾养殖未能成功外,其它新品种都繁殖生长良好,而且美国大口胭脂鱼、淡水白鲳鱼、新彭泽鲫鱼养殖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区境内水生动物有虾、蚌、螺、鱼等。
  二、鱼苗引进与成鱼养殖鱼苗引进 1987年县、市鱼苗生产总量达3260.6万尾,鱼种产量为1247吨,其中家庭人工繁殖量为1500万尾,占鱼苗总量的46%,但在草、青、鲢、鳙四大家鱼人工孵化中,普遍存在亲鱼种老化、数量不足、孵化设施陈旧等问题。为了解决鱼种老化问题,1988年省农业厅水产局等单位帮助临川从九江瑞昌调进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后备亲鱼。经过几年精心养育,这批后备亲鱼种于1992年投人生产。当年县、市鱼苗生产总量达3385万尾,鱼种产量为1239吨,其中家鱼人工孵化突破2000万尾大关。
  1995年5月,为优化鱼类品种结构,临川市水产站从湖北引进优质鱼品种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2万尾,放入洋洲水产场和市水产场试养,当年鱼个体最大有0.4公斤。同年12月省水产局从浙江水科所调进美国大口胭脂鱼亲鱼32组,放在洋洲乡水产场培养,并将临川市列入全省美国大口胭脂鱼繁育基地。经过精心喂养,孵化出美国大口胭脂鱼水昆苗80万尾,共培育出大口胭脂鱼夏昆花30余万尾。除在当地河西、七里岗、东馆、崇岗、大岗、桐源、上顿渡、城西、抚北等20多个乡镇大面积示范养殖外,还供应赣州、南昌、南城、广昌、鹰潭、东乡等外地试养。1999年11月,美国大口胭脂鱼引进繁育及推广养殖项目,通过省级专家组鉴定验收,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临川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洋洲乡水产场引进荷包红鲤100组进行培育,逐渐扩大和提高红鲤的鱼苗生产量和成鱼品质。1998年至2000年全市鱼苗生产总产稳定在9648万尾,其中彭泽鲫夏花苗种达100万尾,为今后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鱼养殖 1987年,临川水面利用仅为52465亩,其中池塘养殖19646.9亩,养殖单产92公斤;水库养殖总产为3653吨,单产仅29.2公斤。1998~1991年,通过各种培训班、示范点向渔农传授人工喂养、合理密养、混养、轮捕轮放等养殖技术。至1991年养殖水面利用达61693亩,其中池塘26192亩,单产116.3公斤;水库29078亩,单产33公斤,养殖总产达5103吨,比1987年增加1450吨,增长39.7%。1993年实施农业部“3000亩池塘优质高产、高效综合养殖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分别在河西、湖南、荣山、罗针、唱凯、东馆等6乡镇41个村、1个场、391户中建立3000亩示范点,投致鱼苗275万尾,推广优良品种混养、多品种搭配,种草、养鸭、养猪等综合立体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池塘实行微流水养殖。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成鱼平均单产达463.4公斤,比1991年增加104.5公斤。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临川县和抚州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至1994年养殖水面开发利用75633亩,其中池塘32016亩,单产提高到160.2公斤;水库35544亩,单产44.4公斤,养殖总产7321.8吨,比1987年增加4155.3吨,增长131.3%。县市合并后的1996年养殖水面达77115亩,其中池塘32260亩,单产突破203.4公斤,水库38017亩,单产跃升70公斤,养殖总产10093吨,比1987年增加6727.1吨,增长219%。1999年,养殖专业户改变投资策略,根据消费市场对鱼产品规格、品种、所需时间要求来安排生产。主养产品以市场销售较好的草鱼、彭泽鲫鱼、美国大口胭脂鱼等为主养品种。到2000年底,全区养殖水面83530亩,其中池塘养鱼37812亩,单产215公斤;水库39107亩,单产94公斤,养殖总产13261吨,养殖总产较1987年增加10631吨,增长480%。
  三、特种水产养殖甲鱼荣山乡专业户吴享昌1990年开始利用1.3亩稻田养甲鱼。1996年建成一个占地15亩具有3000余平方米温室,4000余斤亲鳖的甲鱼养殖场。1994~1996年每年产蛋6~10万个,并形成孵化的苗种繁育、温室养殖、池塘成鱼养殖规模生产,带动了全市甲鱼生产的发展。因此临川甲鱼养殖发展迅速,专业户遍及荣山、湖南、河东、罗针、腾桥等10多个乡镇,甲鱼养殖面积近100亩。1996年全市有63户,增产12600公斤,产值504万元,总产值724万元。1997年后,甲鱼市场滑坡,生产甲鱼逐年减少。
  珍珠珍珠养殖几起几落,1990年以后,小型珍珠养殖逐渐减少。1994年展坪乡石鼓村利用500亩低洼田改建池塘并与浙江人合股进行珍珠养殖,共做手术蚌近20万个。1996年全市珍珠养殖有205户,放养面积2000亩,放手术蚌200万只,当年繁殖幼蚌120个,产值36万元;吊手术蚌60万个,产值360万元,收珍珠1399公斤,产值251.8万元,总产值647万元。1999年利用罗针、唱凯700余亩低洲港进行珍珠养殖,到2000年共吊养手术蚌30只,年产珍珠200公斤。
  河蟹 2000年湖南乡加溪村利用200亩低洼田引进浙江养殖客户资金养河蟹。并从浙江调入蟹苗60万只投放,蟹苗当年最大个体重达1两左右。2001年,由当地养殖户再次从连云港调入60万只蟹苗补充放养,当年销售鲜蟹500公斤。
  蛙类区内市场销售的蛙类主要是自然界野生石鸡为主。2000年开始引进泰国虎纹蛙,主要分布在上顿渡曾湾村、河东乡山头村,养殖面积30亩。放泰国虎纹蛙苗30万只,共售石鸡1250斤。
  第七节蔬菜种植临川县原来蔬菜种植主要是解决农民自食蔬菜的零星种植,投入市场量很少,后来随着上顿渡城区人口的增多,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99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1995年种植面积达13.3万亩,投入市场的蔬菜大幅度增加。抚州市则由于城市人口较多,蔬菜的消费市场较大,洋洲乡各村均以种植商品蔬菜为主,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蔬菜需求量急增,蔬菜种植面积逐渐扩展到孝桥乡的严家、孝桥、勤光、荔口和抚北镇的金坪等村。到1994年,抚州市蔬菜种植面积由3500亩扩大到8000亩。县市合并后的1995年,临川市蔬菜种植面积为141374亩,至2000年发展为179523亩。
  为了加强对蔬菜生产的管理和技术指导,1994年前抚州市成立蔬菜办公室,主管全市蔬菜生产工作。1995年县市合并后,成立临川市蔬菜办公室,指导全市的蔬菜生产。2000年市改区至2005年,该机构一直职能不变。
  一、蔬菜基地县市合并后,临川市委、政府为解决猛增的城市居民蔬菜需求这个菜篮子问题,决定在7个乡镇建立商品蔬菜生产基地,面积8000亩。具体分布在洋洲乡各村2500亩;孝桥镇的孝桥、下璜、荔口、斗门4个村2000亩;抚北镇的金坪、张家、上源3个村300亩;上顿渡镇的杨林、城东两个村700亩,河东乡的王家、尧家两个村560亩。为抓好商品蔬菜基地建设,1996年市政府下发《临川市8000亩高产蔬菜基地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各基地按照方案,组织菜农认真实施。1997年7个商品基地面积扩大到1万亩,湖南乡和河西乡各增加1000亩。同时还培植龙溪、青泥、罗针、七里岗、鹏田等远郊乡镇的商品菜生产,面积达6000余亩。1998年又建立7个乡镇的二线蔬菜基地,面积2万亩,其中青泥0.5万亩萝卜;鹏田0.5万亩冬瓜;罗针0.2万亩莲藕;七里岗、太阳、腾桥、罗湖4个乡镇各0.2万亩生姜、马铃薯、辣椒。在这些商品基地辐射作用下,加上种植业结构大幅调整,区内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00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79523亩,蔬菜总产305161吨,比1987年分别增加2.7倍和1.4倍,并形成了初具规模一乡一品的特色。腾桥以无公害蔬菜为龙头,龙溪的棉菜套种为特色,七里岗以生姜为品牌,湖南以大棚种植及季节菜为优势,对促进蔬菜产业化起了积极作用。2001年,区里投入100万,广泛引进名、优、稀、特品种,在湖南乡建起了面积300亩的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所产反季节黄瓜、茄子、丝瓜、西红柿等蔬菜走俏市场,当年每亩利润4000多元。到2005年,临川的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其中商品蔬菜面积达7万亩,上市量24万吨,商品率48%,总产值1.92亿元。
  为了使蔬菜增值,区内东馆、崇岗、钟岭等地还建立了蔬菜加工厂,加工菜梗、南丰腌菜和萝卜,供加工蔬菜面积达1万余亩。产品除供本地外,还畅销省内外和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1987~2005年临川区域蔬菜生产面积、产量面积:亩产量:公斤、万吨二、蔬菜品种引进与推广 1987~1990年,县、市引进推广大白菜、杂交辣椒和地瓜三个品种。1990~1993年,引进推广西红柿、天津黄瓜、甜竹笋、韭菜等品种。1993~1995年,引进木耳菜、西洋芹、生菜、西葫芦。1996年引进结球芥菜、结球生菜、湘研九号辣椒。1997年引进苏粉2号秋蕃茄、汴椒晚辣椒。1998~1999年,引进紫花白、脱毒马铃薯、湘早茄、芸豆、笋瓜、独根韭、苏粉二号、西红柿、白玉春萝卜。2000年后引进人参果、紫背天葵、蝶心南瓜、台湾洋姜等品种。至2005年,临川蔬菜种植品种有150余个,并常有名特优新品种更换,常年均衡上市的有近40个品种。
  三、大棚蔬菜经济效益模式纯菜型 1、春茬早熟茄果菜或喜温性叶菜——网膜双覆盖栽培早包菜、花菜、芹菜、西芹、菠菜等秋菜——露地生产耐寒蔬菜;2、春茬早熟瓜豆菜——短期叶菜——秋茬或冬春茬茄果菜或喜温叶菜。
  苗、菜型 1、早熟茄果或瓜豆——露地耐热蔬菜——茄果蔬菜育苗;2、早熟瓜豆菜或喜温的叶菜蔬菜、木耳菜等——网膜双覆盖进行秋甘兰、花菜、芹菜等秋菜育苗——秋延后茄果菜。
  间作型棚内茄瓜果豆行间套种胡萝卜菜、苋菜、小青菜、青菜。春黄瓜架下套种豇豆、春蕃茄架下套种冬瓜等。
  第八节农业开发及红壤开发一、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1995~1997) 临川市1995年被省列入第三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历时3年,总投资27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09万元(有偿资金357.5万元),省财政配套444万元(有偿资金213.9万元),地区财政配套64万元,市财政配套130万元,农民自筹705万元,农引专项贷款714万元。这期农业综合开发设2个项目区,辖河埠、东馆、秋溪、连城、河西、云山、湖南、华溪8个乡镇。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45个开发项目,其中:水利22个,农业4个,林业2个,科技推广12个,多种经营5个。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其中园田化面积2.8亩),造防护林0.4万亩,新建和扩建小(一)型水库2座,增加库容130立方米,新建排灌站12座,增加装机容量598万千瓦。开挖疏通沟渠120公里,修机耕路12公里,总共完成土石方141万立方米,投入劳力标准工人87万个。使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大大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9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14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65万亩,扩大机耕面积2.8万亩,培肥土壤1.8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02万亩。并进一步完善了8个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由于实行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水、科技措施综合配套,不仅增强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区粮食亩增150公斤以上,共增749万公斤;棉花749万公斤,棉花亩增40公斤左右,总增204万公斤;油料总增235万公斤;生产蔬菜261万公斤禽蛋280万公斤;水产品68万公斤。1997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3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35元多258元,比立项开发前1994年的1375元增加1218元,增长88.6%。
  二、第四期农业综合开发(1998~2000) 1998年临川市继续被列入第四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历时3年。总投资4429.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62万元(有偿资金367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810.6万元;地区财政配套资金117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47.4万元;农业综合开展专项款1114万元;自筹资金978.1万元。项目区内设置跃进水库灌区、金临渠灌区两个小项目区。辖腾桥、湖南、唱凯三个乡镇,进行土地综合治理项目29个,其中:水利9个、农业6个、林业4个、科技推广10个。在综合治理中投入土石方31万立方米,浆、干砌块石1.52万立方米,砼0.64万方米。2000年在腾桥、华溪两个乡镇综合治理土地、修理排灌沟渠、进行腾桥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和华溪园田化建设。通过3年开发,项目区共改造中低产田9.7万亩,造农田防护林0.75万亩,管护银杏0.2亩,修复节云水库渠道、荣山七里陂、河埠南田港等8大项24个水毁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排涝面积1.1万亩,培肥土地0.6万亩。同时建成腾桥科技示范园和华溪园田化建设,并实施西瓜和菜梗产业化经营,以及40万羽山鸡饲养和500吨瓜子加工。腾桥科技示范园占地5亩,种植美国库拉索、日本木立、中华等品种芦荟,同时带动腾桥镇干部建立占地15亩的芦荟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园和基地共种植芦荟5万多株。项目区通过第4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抗御自然灾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年可增产粮食1230.5万公斤,油料244万公斤,中低田经过改造稻谷亩增150公斤以上。项目区人均纯收入1998年达到2592元,比立项开发前1997年的2352元增加240元,增长12.4%;2000年超过3000元,比1997年增加648元,增长27.6%,比全区2452元高出22.3%。在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还聘请省农科院专家组指导,围绕各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编写《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知识讲座》一书,推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优质西瓜高产栽培技术》、《银杏栽培及配套技术》、《芦荟高产栽培技术》等14项技术,印发资料3万份,技术培训1.6万人次。通过上述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区及示范区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优质稻、西瓜栽培技术获得大突破。1999年项目区内搞的优质早、晚稻丰产方通过省级专家组测产测收,亩产比非丰产方增24~30%,且米质达国家二级米标准;西瓜成功地推广了西瓜嫁接技术,建西瓜嫁接大棚1200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西瓜不能连作的难题。
  三、红壤开发利用临川红壤山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主要是第四纪红粘土和红砂岩类红壤,分布在海拔50~150米,坡度5~12度的低丘岗地上。土层厚一米以上,开发利用潜力大,可利用面积25万亩左右。1986年经世界银行考察后,列入世行贷款开发红壤项目,于9月开始实施第一期红壤开发项目,1992年7月完成。共引进世行贷款4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13.26万元。在云山、唱凯、罗湖、七里岗、太阳、鹏田、东馆、崇岗、连城、河西、温泉、展坪12个乡、镇开发17个点,开发红壤3500公顷,种植水果1099公顷,营造防护林532公顷,饲料地312公顷,改造低产茶园841公顷,上山专业户1699户,移民上山8495人,其中劳动力5097人。同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兴建电灌站20座,装机185千瓦;建水库一座,蓄水量104万立方米;修山塘18座,蓄水量234万立方米;修筑主干支渠15.1公里,打压水井1424眼;完成土石方115万立方米;架输电线90.8公里,扩建变电站1座,增容180KVA;新建道路56.1公里;兴建学校2980平方米;技术推广中心1500平方米;专业户上山建房69407平方米。从而使项目区生产条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1993年8月24日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组评审验收,对临川一期红壤开发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1994年6月实施世行贷款红壤开发第二期项目,2001年12月结束。共引进世行贷款150万美元,折人民币604.68万元。其中当地费用报账资金498.6万元,招标物资131.2万元,省计委拔改贷22万元,省财政有偿配套资金28.4万元,市财政有偿配套资金18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乡和农民自筹869万元,共计1607.2万元。在温泉、展坪、钟岭3个乡的中马小流域,庆丰小流域,共开发红壤面积680万顷。其中:种水果104公顷,营造防护林344公顷,饲料地35公顷,水田低改60公顷,果苗圃1公顷,柑桔低改105公顷。新上专业户131户,移民上山983人,其中劳动人510人。项目区同时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新修水库3座;改造水库2座;修山塘10口;新修公路10.14公里;机耕道18.5公里;铺设涵管49处共379.9米;架设10KV输电线路3.1公里;0.4KV输电线路22.8公里;专业户建房7860平方米;栏舍5649平方米;完成土石方28.5万立方米。经过两期红壤开发建设利用,取得较好的农业效益。具体表现在:1、开发利用25万亩,大大缓解了部分地区人口多与耕地少的矛盾。2、通过2期红壤开发,使13个乡镇场21个开发点共移民上山9478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607人。3、开发利用2.27万公顷,使全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4、由于在开垦时大量种植香根草,确保了开垦时不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由于等高开垦,大量栽种防护林及果树等,使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前的18.4%上升到开发后的56.2%,大大提高了开发区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率。对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红壤资源的永续利用起到了很大作用。5、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对红壤开发采取了以长为主,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的经营方针,使专业户的年人均收入高于本区非专业户的年人平均收入260元左右。全区红壤项目区年出栏生猪25042头,产值1999万元;家禽9.9万羽,产值99万元;年收西瓜1360万斤,产值500万元;花生182万斤,产值364万元;大豆170万斤,产值341万元;水稻1190万斤,产值750万元;柑桔1633万斤,产值820万元;杂果508万斤,产值501万元。2001年项目区总产值5308万元,总纯利润2698万元,年均每户收入13602元,平均每人3050元。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