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交通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21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交通邮电
分类号: U12
页数: 9
页码: 118
摘要: 临川区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地处福建、广东两省要冲。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宜黄、南城,北与进贤接壤。距省会南昌市100公里,距鹰潭市95公里,距吉安市204公里。基本形成以国道、省道为干线的较为发达的公路网络。1991年以后,以昌抚路改造为先导,临川的公路建设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至2005年,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临川城区为中心,以京福高速、梨温高速、昌厦公路、抚八线、东临一级公路为……
关键词: 交通邮电 临川市

内容

临川区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地处福建、广东两省要冲。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宜黄、南城,北与进贤接壤。距省会南昌市100公里,距鹰潭市95公里,距吉安市204公里。基本形成以国道、省道为干线的较为发达的公路网络。1991年以后,以昌抚路改造为先导,临川的公路建设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至2005年,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临川城区为中心,以京福高速、梨温高速、昌厦公路、抚八线、东临一级公路为骨架,以区乡道路为网络的辐射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20世纪90年代,电信数字化、移动化的发展日新月异。至2005年,临川电信建成由程控电话、数据通信、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等先进手段组成的现代化、多功能、立体化、全方位的现代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通信网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邮政业务则由于受到市场的冲击,业务量有所萎缩。
  第一节公路建设干线公路(国省道),经过“八五”、“九五”规划的建设,改造和大修了共约79.9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人民币,公路建设年平均投资增长14.1%。全区公路里程2000年达到171.5公里,全部为二级以上公路,其中高等级路面49.96公里。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遍布城乡,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辐射全国的公路网络。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至2004年乡村水泥路建设达60.6公里,计18条,总投资1488.7万元;乡公路基本实现硬质化,总里程达817.24公里。2005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为1208公里。
  一、316国道昌抚段临川至砂子岭,路段全长36公里,是贯穿临川境内的唯一国道线。改造前该路段为简易沥青路面,仅为9米宽的二车道,道路不但狭窄,而且坑洼多,弯道坡度大,堵车现象经常发生,交通事故频发,远远不能适应道路运输业发展的需要。1991年,江西省交通厅直接投资,抚州市和临川县地方政府组织民工建勤改造该道路工程动工,历时4年,1995年竣工。这是以民办公助形式建设高等级公路的首例,被誉为“抚州模式”。整个工程省交通厅投资9000多万元,地方政府征地1000多亩,完成土石方30000多立方米。这次改造技术标准超过国家二级,路基、路面分别达到18米、15米。道路改造后,除水泥路面外,全线铺成油路,为临川乃至整个抚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快捷、舒适、安全的主通道。
  二、省道石抚线丰城石滩至抚州,路段全长29.97公里,是临川通往丰城,与“京九”铁路接轨的唯一一条公路,也是临川乃至整个抚州市煤炭资源进市的主通道。该路原为四级砂石路面,仅宽6~7米,路况一直不好,坑洼多,当地群众形容为“下雨一包脓,天晴一块铜”,严重影响交通运输。1993年前后,丰城市对管辖地段进行改造,路况得到较大改善,而临川所辖路段则成为该条线路的“瓶颈”。为解决“瓶颈”的制约,临川市政府一方面争取到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一方面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省、市共同投资2000多万元,于1996年对该地段进行了改造,至1999年完工。改造后的公路为二级沥青路面,路基12米,路面宽9米,解决了多年来的“行路难”问题。
  三、省道临八线中的临川大道从孔家桥头至上顿渡,全长10.16公里。属简易沥青路面,路面宽仅为7米,道路狭窄、纵波大、弯道直径小,车辆通行困难。1995年抚州市、临川县合并为临川市后,为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临川市政府决定建设高标准水泥路。工程于1995年动工,总投资3000多万元(其中省投资1200万元,市投资1800万元)。整个工程征地600多亩,拆迁建筑物40000多平方米,完成土石方60万方,降3个大坡,由6%降为1.2%。改造后的临川大道为水泥砼路面,主车道18米,次车道两边各7米,绿化带二边各3米,人行道两边各11米,共60米,两边安装了路灯。改造后的大道宽敞、平坦、明亮,成为连接抚州城区和上顿渡城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四、省道抚(州)(南)城线的抚州大道抚河大桥至钟岭,全长3.8公里。原为沥青二级路面,路面狭窄,高纸不平,纵坡起伏频繁,影响了人车通行和安全。该段属昌厦公路一部分,是昌厦公路途径临川的重要区段,也是临川通往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必经之路和出境的重要通道。对抚城公路进行拓宽改造是造福人民、造福社会的一件大事,对临川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当时临川市政府考虑到抚河大桥到钟岭属于市区,决定建设一条40~50米宽的水泥路。该工程于1998年动工,至2000年底投资1800多万元(省交通厅内每公里投资60万元),完成2.7公里砼路面。改造后的抚州大道路基40至50米,主车道24米,人行道两边各8米,路基中间设有3米宽的绿化带。该工程对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拉动临川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临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而钟岭至南城的22.5公里原为沙石路,1998年开始改造为二级公路,至1999年11月全面竣工,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除穿越东馆、腾桥乡镇为水泥路外,全部为沥青路面。2001~2002年,再次对抚城线进行改建造,改建为二级混凝土路面。通过这次改造,抚(州)(南)城线公路技术标准得到了提高,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对抚州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抚石线起自抚州市,经抚北站、桐源进入丰城。该公路由3个路段构成:桐(源)陶(沙)路段,长9.11公里,桐源至抚北段,长14.57公里,抚北站至西门口,长6.02公里。1996年临川市组织民工按二级标准对抚石线北站至丰城届24公里进行了改造。1999年临川公路段完成了从7.35K—20.85K计13.5公里油路的建设,2000年又完成了最后一段长1.4公里的柏油路。至此,全线已铺成柏油路。
  区乡公路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区至2005年有区乡公路270.73公里。1987年前临川县、抚州市的县(市)乡公路全部是砂石路,以后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由注重增加里程提高到提高技术等级上来。采取以群众义务投劳为主,同时辅之以“五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拨一点,上级补一点,交通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集一点”筹集资金4500多万元,改造区乡道路17条,累计99.85公里,乡村道路13条,计97.84公里,合计197.69公里(其中水泥路141.43公里,柏油路23.81公里,砂石路32.45公里),硬质化路面达84%,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了县乡道路硬质化的目标。全区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通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第二节桥梁建设 1991年,抚州市有桥梁11座,其中人行桥有:孝义桥、二仙桥、黄塘桥。公路桥有:文昌桥、杨泗桥、黄桥、高桥、慎斋桥、杜家桥,抚北大桥、抚河大桥。1995年,进行了一次桥梁普查,全市有桥梁17座,人行桥有:孝义桥、二仙桥、黄斋桥。公路桥有:文昌桥、杨泗桥、黄桥、高桥、慎斋路桥、杜家桥、抚北大桥、抚河大桥、上顿渡桥、红旗桥、孔家桥、云山桥、万年桥、龙溪桥。1997年建成洋洲立交桥,全市有桥梁18座。
  文昌桥位于抚州市城区东北,至2005年已有837年的历史。文昌桥历尽风雨沧桑,屡遭战火毁坏。1982年10月第二次大修,更换了大桥西侧架桥板,东侧引桥基墩等。1998年遭受了特大洪水冲击后,经江西省交通科研所检测分析认定,“该桥性能很差,应进行大、中修或加固改造”。临川市人民政府决定重新维修此桥,2001年7月文昌桥加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维修了桥面、拓宽了东引桥、西引桥,增加了两孔、装饰了三栏杆、十二生肖石雕等。2002年1月通车,总投资440万元。
  上顿渡桥位于临川区上顿渡西侧宜黄河上,为临崇线上的一座公路桥。1969年建成,桥长244.72米,净宽7米,人行道各0.75米,11孔,每孔22米,T型,省公路局建管。
  红旗桥位于临川区温泉镇白浒窑,始建于民国23年(1934)9月,民国31年日军侵境,国民党军政机关撤离前强令拆毁。1958年重建,1978年改建。桥型为空腹式双曲拱桥,主拱8拱,净跨均为30米,引桥每端1孔,净跨均为6米,桥长297.43米,高10.5米,宽12.16米(人行道各1.53米),两端建有桥头堡各一对,高16.1米。
  孔家桥位于临川区洋洲上至孔家渡之间,1969年建,桥长251.5米,净宽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2001年拆除原桥重建双车道,宽14米,省公路局建管。
  云山桥位于临川区云山镇东乡河上,1963年建。长111.4米,净宽7米,两小孔,每孔8米,4大孔,每孔15米,乱石拱式样。1994年,昌抚公路扩建时重建,省公路局建管。
  万年桥位于临川区唱凯镇邓家村东乡河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建,后毁于水。1980年重建,长124米,宽9米(含两旁人行道各1米),高10.346米。有2墩3孔2台1亭,上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井泉于1984年4月的题词:“发展经济,方便交通”。
  龙溪桥位于临川区龙溪镇邓家村宜黄河上,民国22年(1933)建,为一座木简支梁公路桥。民国30年,日军侵境时拆毁。1958年重建,次年为洪水冲毁。1978年复建,为一座空腹式双曲拱桥。长149.8米,净宽6.2米,两旁人行道各0.75米,高8.5米,主拱5孔,净跨均为25米,是临川第一座水泥桥。
  洋洲立交桥位于临川区东郊南昌——临川、东乡——临川、临川——南城的公路交叉口,是316国道过境与临川区东郊交通公路网络的重要枢纽。占地面积115亩,1996年7月20日动工兴建,1997年2月竣工通车,总投资2400万元。洋洲立交桥全长80.4米,宽20米。引桥从南到北方向总长660米,从东到西总长511.89米,采用3孔3跨的设计方案,桥型美观、对称。主线、被交线采用超二级,设计行车时速为60公里和40公里。匝道每小时行车速度为30~35公里。主线、被交线路基宽度为27.3米,车道宽为17.18米,人行道为2×5、2×6米。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挂—120。汽车、非机动车道设计净空分别为5米、2.5米。该立交桥是一座集干线公路与城市交通双重功能的立交桥,是当时江西省各地区所在市中唯一的一座立交桥。
  第三节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局担负着全区交通行业管理、规费征收、公路建设、企业管理、港航管理及渡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下设有文昌桥公路运输管理所、上顿渡公路运输管理所、公路管理所、渡口管理所、港航管理站,以及上顿渡、孝桥、唱凯、钟岭、腾桥、温泉、抚北、桐源、荣山等交通管理站,共有行政、事业管理人员249人。
  一、公路运输管理主要工作由文昌桥、上顿渡两个公路运输管理站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道路客货运输、搬运装卸、汽车维修、运输服务的开业审批和审查呈报,歇业、停业的管理;审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设立;客运路线的审查审批;道路运输经营资质的评定;道路运输经营评可证和道路运输的核发、审验呈报;客运汽车站(场)的规划、设置和日常管理及道路运输市场的监督检查。
  二、渡口管理临川2005年有民间渡口58个,渡船65艘,分布在18个乡镇中的49个村委会,渡工100余人。这些渡口设置在几条河流和一干渠上,其中抚河两岸有25个,宜黄河12个,崇仁河4个,东乡河11个,两干渠孔桥干河6个,年渡140万人次。主要由渡口管理站履行管理职责,包括组织实施渡口管理法规,开展安全宣传、检查。端正渡运违章行为;整理乡镇实施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拟定、上报和组织实施渡口发展规划和渡口更新改造计划及分配有关经费;做好每年一度的渡口、渡船、渡工的年检年审工作;对非机动渡船的渡工考评发证,并对所辖的渡船进行检验、丈量、核定装载定额、核发渡船证书等。
  渡口安全是渡口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水上交通安全法规,建立和健全了渡口安全管理制度,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制。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交通局与渡口所在的村委会、村委会与渡口层层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状,并建立了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安全监察做到常抓不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安全教育方面,采取以会代培和现场指导的方式教育渡工,不断增强渡口渡工的安全意识。由于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全区渡口自1987年至2005年,未发生事故。
  三、铁路运输管理铁路运输管理主要由抚州北站管理。车站直接受向塘车务段领导。车站实行车站、班组二级管理。由站长领导下的副站长及运转值班员、调车员、报道员、货运员、客运员共同组成运转班底。车站为二班制,各班组长必须在7点40分到站长室碰头,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挂车计划、装卸车情况、现在车分布、有关命令指示和重点注意事项及上个班生产情况,为接班做好准备,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第四节交通运输临川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区位的制约,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占一部分,水路因河道淤塞,河床升高水位较低而基本无营运。
  一、公路运输 1987年全区有国营客运车辆58辆,2000年增至112辆,平均每年增加4.2辆。1987年有私营客运车辆41辆,2000年底增至203辆,平均每年增加12.5辆,私有客车的增加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有客车。1987年客运量149万人次,2000年底客运量达到了365万人次,增加了216万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6.7万人次。1987年旅客周转量10816.93万人公里,2000年底增至22673万人公里,增加8533万人公里,平均每年增加656.4万人公里。临川公路客运事业13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私营和个体客运得到了迅猛发展,占据了客运市场的半壁江山,车型也由过去的普通大客车发展到现在的豪华中、高档型。客运班线也从1987年的地区内和少量的省内,发展到跨区、跨省,辐射到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海口、珠海、厦门、长沙、温州、武汉、东莞、泉州、福州、石狮、潮阳、石碣、义乌等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出行的需要。
  道路客运事业的发展,对客运站(场)的建设也有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87年,只有抚州长途汽车站和临川汽车站。90年代中期,原有站场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缓解站场的压力,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私营企业投资兴建的抚州五皇殿汽车站于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由浙江客商投资兴建的商贸城汽车站,使客运场站的布局进一步合理。抚州长途汽车站也投巨资进行了改造,全部实行了“车进站,客归点”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临川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在客运市场不断增长的同时,货运市场也量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客运市场也逐步被集体和个体私营占了主导地位。1987年全区拥有国营货车530辆,到2000年只有449辆,减少了81辆,平均每年减少6.23辆。1987年全区集体、私营(含个体)拥有货车、大中型拖拉机及农用车338辆,到2000年底则增加到1102辆,增加了764辆,平均每年增加58.76辆。1987年货运量106.5万吨,2000年底达到211万吨,增加了106.5万吨,平均每年增加8.2万吨。1987年货动周转量为6388.68万吨公里,到2000年底,货运周转量达17862万吨公里,增加了11473.32万吨公里,平均每年增加882.56万吨公里。改革开放促进了货运市场的发展,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升级,私营、个体货运车辆发展迅速,运输结构也由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发展到现在的集团规模化经营,现有的南杭、惠通、赣运、凯坤、市联营总队等较大的运输集团公司,其货运业务已辐射到全国各地,业务量也逐年攀升。
  二、铁路运输向乐铁路北起浙赣铁路江家车站接轨处,南止乐安县江边村,是唯一通过临川区的铁路,在临川境内有64公里,穿过抚北、大岗、桐源、展坪、温泉等乡镇。在临川境内设有大岗、抚州北、临川三个站。抚州北站为三等站,大岗、临川两个站为四等站。1987年客运量5.5万人公里,货运量19.7万吨,搬运装卸量95.3万吨;2000年客运量9万人公里,货运量24.27万吨,搬运装卸量74.8万吨。2000年与1987年相比,客运量增加4.5万人公里,平均每年增加0.346万人公里;货运量增加4.5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0.352万吨;搬运装卸量减少20.5万吨,平均每年减少1.577万吨。
  2005年,南昌铁路局投资36万元购置维修设备,使向乐铁路维修实现机械化。该年大岗站旅客年发送量为4万人次,货物年发送量为1.5万吨,货物年到达量0.8万吨。抚州北站旅客年发送量为20万人次,货物年发送量为31万吨,货物年到达量40万吨。临川站旅客年发送量为23万人次,货物年发送量为17万吨,货物年到达量26万吨。
  第五节公路养护临川公路分局担负着国道316线金临线,省道东临线、抚城线、临八线等主干线路及上展线旅游公路共计132.93公里的管养任务,是抚州市公路的枢纽中心。1988~1990年,实行的是公路建养3年大包干目标管理。同时加强了对以往养护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期间推行了责权利经济责任制,以养路队为单位承包,队长为承包人。养路队与公路段签订合同,一定3年不变。责任主要有:包路段,包指标,包费用,包路产,包安全。权力主要有:生产指挥权、经济奖罚权、人事任用权、资金使用权、物资管理权。利则根据公路养护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
  1991年,公路养护贯彻实施《公路养护承包经济责任制办法》。实行承包合同管理,段长、队长、班组长为承包经济责任人。公路养护采取“五定”,即定养护路段,定小修保养经费,定大中修工程经费、任务、质量,定路况养护质量,定两季公路水毁抢修工程、质量、投资;“五包”,即包养好、管好本段队组线路,包小修保养经费不超支,包全面完成大中修工程合同指标和分局下达的临时任务,包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包两季公路水毁抢修质量并且经费不超支。同时要按养护技术操作,科学养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畅通。
  1993、1994年则以队为单位实行养护路段经济承包责任制和风险承包制,并且量化管理,经费包干,材料定额。职工工资和养路经费与养护路况挂钩。
  1996年,临川公路段对公路养护机制进行改革,并列为公路分局的试点。4月初组建养护公司,人财物与段分开,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对养护路线划分为11个路段,实行公开招标承包,投标小组自由组合。同时,公司制定《养护公司承包管理方案》,并相继出台了出工出勤及劳动考评制度、理财制度、材料验收手续、职工按分计酬办法等。
  以后几年直至2005年,每年不断完善养护风险承包制,实行以队为单位集体承包,队长为责任承包人。养护公司对承包单位实行“五定”,即定养护路段,定养路经费,定人员编制,定生产指标,定养护质量。
  第六节电信 1987~1998年8月底,临川电信和邮政为一家,随后则经历了邮电分营、移动剥离、企业内部改革重组的历程。抚州市则由于与抚州地区邮电局在一个行政区划内,故未成立邮电局,邮政、电信业务由地区邮电局负责。
  1993年,临川县邮电局实行局、股室、班组所三级管理体制,局一级设10个股级机构,下设9个生产班组,26个邮电所,3个邮电代办所,开办的邮政业务有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及零售、机要通信、集邮、邮政储蓄、邮政快件和邮政特快专递共9大类。电信业务主要提供长话、市话、农话、电报业务等服务。自办摩托车邮路3条,总长度为105公里。全县34个乡镇场和100%的村民小组均通邮,邮路总长度为3756公里。从加拿大引进的DEMS-10数字程控交换设备1500门,长途64线,并开通了罗湖、七里岗两个端局各500门数字程控电话。1993年全县完成业务总量501万元,通信总量286万元,业务收入439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了8.61倍、5.33倍、8.3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3935元/人。全县市话交换机装机客量1500门,比1983年增长6倍,建成2个农话自动局,农话交换容量2510门,其中程控1000门,同时开办了无线寻呼、传真电报等业务。
  1998年9月1日,临川市邮政和电信分营。分营后的电信局设两部一室四个中心,即市场经营部、建设维护部、综合办公室、营销中心、网管计费中心、设备维护中心、清欠中心。同时设云山、东馆、温泉等28个分支机构。分营后的临川电信局主要经营基于固定、移动网络的各类电信业务,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电报、数据业务等。
  1999年6月15日,电信重组,移动剥离,在电信局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临川市电信局和临川市移动公司。分营后的临川电信局主要经营固定电信网络为设施及基于此的话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
  2003年10月,江西电信成功上市,临川区电信局更名为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临川电信分公司。是年底,公司内设机构有经理办,综合办、市场经营部、运行维护部和28个分支机构,共有在职干部员工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人,经济管理人员4人。
  历经邮电分营、移动剥离后的临川电信分公司,经营各类固定电信网络与设施(含本地无线环路)、基本固定电信网络的语言、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及固定批准经营的其他电信业务。主要有本地固定电话、小灵通、国际长途电话等基本电话业务;16300、16388窄带接入、ISDN、ADSL、FTTX+LAN宽带等数据业务;来电显示、168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等增值业务;电路中继线、专线、光纤、管道等网元出租业务。
  至2003年底,全区光缆线路总长381.6皮长公里,地下管道资源、光缆、电缆延伸到乡、镇甚至行政村。全区95%以上的行政村开通了程控电话。传输网基本完成了PDH向SDH的过渡,IP和多煤体通信网初具规模,窄带、宽带、有线、无线等各种接入技术广泛使用。2002年建成的SDH传输环,极大地增强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全区人民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03年12月底,全区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5600门,实装电话用户达45139户。
  2002年5月,临川电信开通了ADSL网络快车业务和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该两项业务的开通,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对上网和固定电话自由移动使用的要求。至2004年,临川电信开通了高速宽带IP城域网,实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层、十兆到桌面的宽带接入,并拥有FTFX+LAN、ADSL、ISDN、DNN等多种接入方式。宽带接入网在上顿渡城区内实现全覆盖,可提供高品质、专业化、安全可靠的宽带应用服务,包括高速上网浏览、电子商务、远程监控、视频会议、局域网互联、网络游戏等,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种网上应用系统和宽带信息业务的需求,具备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化能力。
  至2005年,临川电信已建成了由程控电话、数据通信、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等先进手段组成的现代化、多功能、立体化、全方位的现代化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通信网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临川电信注重发展与服务并举,以服务促发展,树立用户至上、用主服务的理念,电信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实现了业务总量、业务收入、通信总量同步大幅增长。2003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681.7万元,比1993年同期增长了5倍。净利润累计完成1032.79万元,占全市实现利润的30.4%。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21.45万元/人/年,高出全市平均值3.45万元。全区电话期末总数达51780户,其中市话达15690户,农话达29804户,小灵通用户达6286户。电话普及率为6.94部/百人,市话普及率达34.12部/百人,农话普及率为3.3部/百人。宽带数据用户达1424户,网吧15个。2001~2003年,临川电信公司先后被抚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行业称号,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连续授予了第八届和第九届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电话机拥有量为111500部。
  第七节邮政 1987~1998年9月,临川邮政与电信为一家,抚州市因与地区邮电局在同一区域,故抚州市未设邮电局,市区的邮电业务由抚州地区邮电局负责。1998年9月16日邮电分营后,由临川市邮电局分离后成立了临川市邮政局,企业人员编制86人。其内设机构有:综合办、经营服务部、检查室、储汇中心、集邮公司、投递班、邮政班、邮政营业组、储蓄营业组,以及26个分支机构、3个邮政代办所。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临川改市为区,临川市邮政局更名为临川区邮政局。临川邮政在开展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集邮、储蓄、特快专递等业务的同时,还大力发展邮政邮购、代办等邮政新业务。至2005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为27301万元。
  一、邮路 1986年,临川县邮路总长度3575公里,其中摩托车邮路94公里,自行车邮路3315公里,步班邮路166公里。1993年,全县邮路总长3756公里,其中摩托车邮路81公里,自行车邮路3597公里,步班邮路78公里。全县农村邮路93条,其中农村接站邮路15条,农村投递邮路78条。邮件直投行政村401个,占行政村的100%,直投村民小组2814个,占村民小组100%。1996~2000年,全市增加了两条自办汽车邮路,其中一条途径崇岗、嵩湖、东馆、腾桥、鹏田、青泥、邓坊、荣山、河埠9个邮政所交接邮件。另一条途经湖南、七里岗、太阳、桐源、大岗、展坪、三桥、高坪、温泉、连城、秋溪11个邮政所交接邮件,使该线路上的邮件投递更加快捷、准确,增强了报纸和信函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二、业务邮政储蓄 1986年9月15日,临川县邮电局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在县局营业窗口设立邮政储蓄柜台,办理活期储蓄、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和定期储蓄4种业务。1987年1月,增办汇转储业务。当年12月,陆续在罗针、唱凯、云山、腾桥、红桥、大岗、东馆、龙溪、秋溪、邓坊等10个邮电所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1993年,邮政储蓄业务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代发工资等。全县邮政储蓄网点发展到11个,储户达18266户,年末收储余额800.1万元,储蓄业务收入15.4万元。1996年,湖南、青泥、高坪、鹏田、荣山5个邮电所开办了储蓄业务,全市储蓄网点增至16个。1999年,增办了定活两便、通知存款、活期本地异地存取业务。市局窗口、罗针、唱凯3个网点还开办了全国通存兑业务,同时开办了代发工资、代交话费、入账汇款等储蓄业务。年末邮储余额达到5857万元。2000年末,邮储余额达6361万元,2001年末,则达到了10408万元。
  报刊发行 1999年,全市订销报刊期发数达3.02万份,累计数达589.9万份(其中报纸期发数2.38万份,累计数达45.7万份。杂志期发数6345份,累计数达8672份),报刊流转额282.9万元,发行费收入62.2万元。2000年,全区订销报刊期发数达28.2万份,累计数达598.9万份(其中报纸期发数2.3万份,累计数达46.78万份;杂志期发数5918份,累计数达6334份),报刊流转额277.8万元,发行费收入61.1万元。
  特快专递它是用最快捷的运输方式,由专职人员、专用车辆、专门处理投递的一种邮政新业务。1993年12月20日,临川县邮电局首先在县局营业窗口办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到1995年2月,全县26个邮电所,3个邮政代办所均开办了此项业务。1995年,特快专递业务以其迅速、准确的优势逐渐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当年1~6月,县邮电局收寄特快专递邮件9001件,收入10.8万元。1999年增办了特快礼仪业务,全年特快邮递收入19.8万元。2001年7月,又增办了特快递汇业务,全年特快收入38.05万元。
  集邮 1987年开始,临川县邮电局按照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要的业务指导方针,经常组织人员带着邮品及集邮工具,深入到本县厂矿、企业、学校、机关等地,为集邮爱好者服务,促进了当地集邮市场的发展。1991年起,县邮电局陆续在唱凯、秋溪、荣山、桐源、云山、湖南等几个邮电所开办集邮点。1993年,县邮电局有集邮网点7处,配备集邮业务员1人,集邮营业员2人,兼职集邮营业员6人,业务收入14.2万元。1999年7月,临川市邮政局举行了三县一市集邮联展,并发行了两枚纪念封,全年集邮业务收入10.9万元。2000年集邮收入13.4万元。
  第八节移动通信 1996年6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将移动通信业务从市电信局分离出来,组建临川市移动通信公司,按照正科级管理,并按有关规定设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2000年,临川撤市改区,临川市移动公司更名为江西移动通信公司抚州市临川区营业部。
  一、网络建设临川的移动通讯始建于1993年8月,最初为模拟移动通信网,随后进行四次扩容。1997年11月,网络容量达到1.3万户,拥有13个基站,话间信道总数为344个。由于模拟移动通信网保密性差、频率利用率低、话音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移动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1996年5月,抚州开通第一座GSM移动通信基站。1998年,临川在上顿渡开通第一座GSM移动通信基站。随后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分别在唱凯、七里岗、东馆等33个乡镇建设基站和直放站,并于2001年底完成GSM五期扩容工程,使乡镇网络覆盖率由成立前的30%提高到98%以上。
  2001年,临川的城域网工程、GSM五期工程,乡乡通工程已全面完成,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接通率和话音质量,降低拥塞和掉线率。这几项工程的顺利完成,使临川移动告别没有自己的传输网的历史,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保竞争优势。
  在不断加大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网络的维护工作。坚持定期巡检制度,专职维护和基站驻点代维的维护模式已基本形成。通过公开招聘和选拔,现有的34个基站都已配备代维人员。新建基站是开通一个派驻一名代维人员。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代维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确保维护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经营管理临川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通信业务话音和移动通信图形数据业务。开通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话费即时查询系统、大型滚动屏业务宣传系统、话音催缴系统、1860、1861客户服务系统等。经营基本业务有:来电显示、国际漫游、短消息、神州行储值卡、呼叫保持、呼叫等待、手机银行、全球通WAP、移动IP等。提供的主要服务有:免费寄递账单、信用度管理、详细话单查询等。
  移动通信的发展为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1997年底临川仅有628部手机,1998年底发展到2538部,1999年超5000部,2000年底则达到13000余部。全球通和神州行两大知名品牌已为广大群众熟知,移动放号和业务收入成倍增长。1999年,全公司业务收入完成796.83万元,月增长10%,移动放号2858部。2000年,业务收入完成1263.85万元,占年计划的181.18%,年末有效用户达1186户。2001年,业务收入完成1400.71万元,网上有效用户数达18723户。
  公司在原有建设路营业厅的基础上,按照公司CIS营业厅标准对龙津路营业厅进行全面的改造,还先后在32个乡镇设立业务代办点共60多个,方便群众办理业务,提高客户满意率。
  公司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竞聘上岗、转岗培训、下岗分流、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等方式、打破用工、用人、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竞争,任人为贤、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以业绩考核为主导的、科学、合理、量化的考核标准,考核每一位员工。
  营业部大力推行站立服务、微笑服务等服务标准和星级营业员评定制度。改变以前单纯靠营业窗口发展业务的途径,大力发展以社会营销为主要必发展渠道的营销网络。建立用户回访制度,对用户进行跟踪服务。
  2000年度,临川区组织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公司的行风名列8个被评单位之首,连续两年被抚州市公司评为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先进工会小组,并获2000年度江西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满意服务奖,抚州市委、市政府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省移动通信公司先进单位,客户满意率达95%以上。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