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川河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036
颗粒名称: 二、临川河流
分类号: P941.77
页数: 2
页码: 64
摘要: 境内属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以抚河为主干,大小河港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抚河,其他宜黄河、崇仁河、东乡河、梦港河等都汇入抚河,注入鄱阳湖。
关键词: 临川 河流

内容

境内属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以抚河为主干,大小河港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抚河,其他宜黄河、崇仁河、东乡河、梦港河等都汇入抚河,注入鄱阳湖。
  抚河上游称旴江,中游名汝水,流入临川中部至黄岗口与临水汇合后称抚河。为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山脉西麓的广昌县血木岭,经南丰、南城汇黎滩河到区内鹏田乡的廖村入境,流经下马山,纳梦港河;过抚州至黄岗口,纳临水;至罗针镇的城前,纳云山河;进入进贤县境,在南昌入赣江,最后注入鄱阳湖。抚河流经境内127公里,平均河宽500米,最宽处1000米。1987年以后河床冲积更加严重,河床不断抬高,已基本失去通航能力。每年汛期易受洪涝灾害。2005年在廖坊筑拦河坝,兴建廖坊水库,集发电、防洪、灌溉于一体,能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宜黄河由宜水、黄水两水在宜黄县汇合形成,从龙溪镇的南端进入区内,经秋溪、航埠、上顿渡,在上顿渡的犁头咀与崇仁河汇合后,称为临水,至黄岗口注入抚河,全长116公里,区境内流长34公里,年均流量64立方米/秒,现常干枯。
  崇仁河发源于乐安县的小金竹和宝塘村,流经乐安、崇仁,在高坪镇东源桥入境,至上顿渡镇的犁头咀与宜黄河汇合,向北流经临水入抚河,全长173公里,在区境内流长6公里。平均河宽160米,最宽210米,年均流量73.4立方米/秒。洪水期可通小型机帆船。与宜黄河汇合后流入临水,平均河宽420米,最宽480米。
  东乡河又名云山河,上有南北二港,南港发源于金溪县,北港发源于东乡县愉怡乡眉毛峰。两港在马圩乡汇合后称东乡河,向西北从罗湖入境,经唱凯、云山折西至罗针镇的城前及进贤的柴埠口注入抚河。区境内流长35公里,平均河宽70米,最宽90米,年平均流量35立方米/秒。其河道弯曲狭窄,坡度平缓,地势较低,排洪能力小。每遇暴雨,抚河水倒灌入内,造成洪涝灾害。罗湖的长洲坪是最低畦地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春夏洪水季节,多为一片汪洋,成为一个自然滞洪蓄水区。
  东馆河又名梦港,发源于区内荣山镇的三坊村,流经河埠、东馆至嵩湖乡上聂姜口村入抚河,全长38公里。年平均流量6立方米/秒。上游河道坡陡水浅,只可流放竹木。支流较多,有陈坊、娄浒、嘉麓、新安诸港,因受抚河洪水影响,下游两岸内涝严重。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