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川区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033
颗粒名称: 二、临川区地貌
分类号: X21
页数: 1
页码: 63
摘要: 临川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为丘陵,中间为冲积平原,形成由南向北逐渐倾斜的小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80米之间。南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芙蓉山海拔1176米,是境内最高山峰。东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最高峰灵谷峰为321米。盆地中间地势较复杂,平原、冲谷、岗地、丘陵交错分布,盆地外围的山地多为古老的变质岩所构成。
关键词: 临川区 地貌

内容

临川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为丘陵,中间为冲积平原,形成由南向北逐渐倾斜的小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80米之间。南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芙蓉山海拔1176米,是境内最高山峰。东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最高峰灵谷峰为321米。盆地中间地势较复杂,平原、冲谷、岗地、丘陵交错分布,盆地外围的山地多为古老的变质岩所构成。
  地貌主要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类型。平原面积有5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8.5%。一种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崇仁河和宜黄河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是区内主要粮食高产地区。另一种是溪谷平原,分布在抚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岗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面积152万亩,占总面积47.7%。地表由红砂岩红壤和第四纪红粘土构成,原来利用率不高,只开垦种植旱作物和马尾松、幼林等。2000年以后,农业开发速度加快,湿地松、水果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丘陵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边缘,面积56万亩,占总面积的17.5%。岗丘之间的凹地土层较厚,已开辟为垅田、排田,但产量较低。山地分布在南部芙蓉山一带,面积52万亩,占总面积的16.3%。地表由千枚岩等变质岩构成,土壤主要是红壤,是用材林的主要产地。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