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03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6
页码: 63
摘要: 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抚州市的西北部,北纬27°31′~28°14′,东经116°04′~116°39′之间,距省会南昌100公里,东邻东乡、金溪,南接南城、宜黄,西界崇仁、丰城,北连进贤、东乡。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0.74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多为盆地。境内有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
关键词: 自然环境 临川区

内容

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抚州市的西北部,北纬27°31′~28°14′,东经116°04′~116°39′之间,距省会南昌100公里,东邻东乡、金溪,南接南城、宜黄,西界崇仁、丰城,北连进贤、东乡。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0.74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多为盆地。境内有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
  第一节地质地貌一、地质境内地质以上统白垩系南雄群红色岩系和第四系松散堆积为主,次为元古代的双桥山群和震旦系尚源群的变质岩系,另有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零星露出。
  地质构造分东西向构造、华夏系构造、扭动构造、帚状构造、新华夏系构造5类。东西向构造位于区境西北部龙会山、大岗镇八位村及南部荣山镇至茅排乡一带,为双桥山群、和尚源构成,同时有西北和北东向和张性张扭性断裂伴生。华夏系构造广布全区,由一系列带状形的冲断裂及由晚古生代地层组成。扭动构造位于荣山一带,由侏罗系林山群组成自北西逐渐转为南东延伸。帚状构造由加鹿田西,陈坊压扭性断裂组成,断裂环境位于西北方,向北西、南西撒开。新华夏系构造多表现在区境南部,原白垩系南雄群,呈狭长条带的断陷盆地。
  岩浆中较大的岩体有加里东期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两大类。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见于青泥乡和茅排乡的部分地区,燕山期花岗岩主要见于东馆、腾桥、桐源等乡镇。
  二、地貌临川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为丘陵,中间为冲积平原,形成由南向北逐渐倾斜的小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80米之间。南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芙蓉山海拔1176米,是境内最高山峰。东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最高峰灵谷峰为321米。盆地中间地势较复杂,平原、冲谷、岗地、丘陵交错分布,盆地外围的山地多为古老的变质岩所构成。
  地貌主要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类型。平原面积有5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8.5%。一种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崇仁河和宜黄河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是区内主要粮食高产地区。另一种是溪谷平原,分布在抚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岗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面积152万亩,占总面积47.7%。地表由红砂岩红壤和第四纪红粘土构成,原来利用率不高,只开垦种植旱作物和马尾松、幼林等。2000年以后,农业开发速度加快,湿地松、水果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丘陵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边缘,面积56万亩,占总面积的17.5%。岗丘之间的凹地土层较厚,已开辟为垅田、排田,但产量较低。山地分布在南部芙蓉山一带,面积52万亩,占总面积的16.3%。地表由千枚岩等变质岩构成,土壤主要是红壤,是用材林的主要产地。
  第二节山脉河流一、山脉全区山脉按地势可分4条走向:一是从芙蓉山向北,经茅排、莲源、荣山、腾桥、东馆、河埠、崇岗、钟岭,是区内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中脊为分水岭,向东的水流入抚河,向西的水流入宜黄河;二是与金溪县交界的灵谷峰向北经湖南、七里岗、太阳到罗针镇,是区内东部一条低岗、丘陵山脉,中脊为分水岭,向西流入抚河,向东流入东乡河;三是东北部金山岭、荷叶岭、笔架山等山脉连成一片;四是西部饶山、铜山仙桂诸峰,自南到北至株山,其水向东南流入崇仁河,向北流入抚河。全区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座,海拔200米以下的有114座。主要山峰有:芙蓉山、灵谷峰、金山岭、笔架山、株山、仙桂峰、龙岗山等。
  芙蓉山位于区境南端,因山的形状似芙蓉而得名。诸峰环抱,山势雄伟,跨连临川、南城、宜黄三县。主峰海拔1176米,为境内最高山峰。山岭原有庙宇,内铸三尊铜像,相传为祭祀唐朝郭子仪妻子“荣华娘娘”而建,“文化大革命”中庙宇全毁。
  灵谷峰位于区境东部,湖南乡与金溪县交界处,主峰海拔321米,山势奇特,诸峰盘亘。山间原有瀑布飞流,并有石碑,上刻灵谷十景。其中以洗墨池、瀑布泉闻名。山上隐真观,宋代王安石曾读书于此。原观多次被毁,现在的灵谷寺为20世纪90年代所建。谢灵运祠原建于山谷间,现不存。
  金山岭在区境之北,位于云山镇与进贤县交界处,因有金砂而得名。此山为广阔平原上崛起的一座山,主峰海拔266米,登临主峰便可一览数十里风光。山上有金山寺,为20世纪80年代后重建。金山寺香火鼎盛,既是方圆百里善男信女朝拜之所,又是旅游观光的风景胜地。
  笔架山在城区北20公里处,位于云山镇境内。上有三峰突兀,似笔架,故名。山上原有永兴观,相传为著名道士白玉蟾修炼处。明代文学家徐奋鹏晚年弃官归里,在山下造庐屯居,设馆授徒。
  株山又名三角山。横卧区境西部大岗镇境内,为临川与丰城之界山。有大小12峰互相衔接,绵延15公里。嘛峰集贤峰海拔556米,山上原有古庙,相传徐孺子曾读书于此,今废。
  仙桂峰又名梦山。位于展坪乡之西北,距城区15公里。主峰海拔257米,峰之西南有叶仙、龙会、铜陵诸山,罗列成屏,高低起伏,峰顶有平地一片,广约10亩,建有庙宇2座。山上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每年八月,前来参拜求梦者众,民国36年(1947)庙宇宫殿遭毁。
  龙岗山位于龙溪镇南部,山峦起伏,蜿蜒似龙,故名。主峰海拔236米,山腰原有庙宇、书院,相传清代名臣李绂曾在此求学。山中藏耐火土较多,有开采价值。
  二、河流境内属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以抚河为主干,大小河港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抚河,其他宜黄河、崇仁河、东乡河、梦港河等都汇入抚河,注入鄱阳湖。
  抚河上游称旴江,中游名汝水,流入临川中部至黄岗口与临水汇合后称抚河。为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山脉西麓的广昌县血木岭,经南丰、南城汇黎滩河到区内鹏田乡的廖村入境,流经下马山,纳梦港河;过抚州至黄岗口,纳临水;至罗针镇的城前,纳云山河;进入进贤县境,在南昌入赣江,最后注入鄱阳湖。抚河流经境内127公里,平均河宽500米,最宽处1000米。1987年以后河床冲积更加严重,河床不断抬高,已基本失去通航能力。每年汛期易受洪涝灾害。2005年在廖坊筑拦河坝,兴建廖坊水库,集发电、防洪、灌溉于一体,能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宜黄河由宜水、黄水两水在宜黄县汇合形成,从龙溪镇的南端进入区内,经秋溪、航埠、上顿渡,在上顿渡的犁头咀与崇仁河汇合后,称为临水,至黄岗口注入抚河,全长116公里,区境内流长34公里,年均流量64立方米/秒,现常干枯。
  崇仁河发源于乐安县的小金竹和宝塘村,流经乐安、崇仁,在高坪镇东源桥入境,至上顿渡镇的犁头咀与宜黄河汇合,向北流经临水入抚河,全长173公里,在区境内流长6公里。平均河宽160米,最宽210米,年均流量73.4立方米/秒。洪水期可通小型机帆船。与宜黄河汇合后流入临水,平均河宽420米,最宽480米。
  东乡河又名云山河,上有南北二港,南港发源于金溪县,北港发源于东乡县愉怡乡眉毛峰。两港在马圩乡汇合后称东乡河,向西北从罗湖入境,经唱凯、云山折西至罗针镇的城前及进贤的柴埠口注入抚河。区境内流长35公里,平均河宽70米,最宽90米,年平均流量35立方米/秒。其河道弯曲狭窄,坡度平缓,地势较低,排洪能力小。每遇暴雨,抚河水倒灌入内,造成洪涝灾害。罗湖的长洲坪是最低畦地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春夏洪水季节,多为一片汪洋,成为一个自然滞洪蓄水区。
  东馆河又名梦港,发源于区内荣山镇的三坊村,流经河埠、东馆至嵩湖乡上聂姜口村入抚河,全长38公里。年平均流量6立方米/秒。上游河道坡陡水浅,只可流放竹木。支流较多,有陈坊、娄浒、嘉麓、新安诸港,因受抚河洪水影响,下游两岸内涝严重。
  第三节气候物候一、气候区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阴雨低温,初夏高温多雨,盛夏高温炎热,伏秋晴多易旱,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7.5℃,一年中7、8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1、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2月上旬立春后气温回升,3~4月南方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方干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经常分股南下,常造成低温阴雨。4~6月为汛期梅雨季节,雨量多,常造成洪涝。7~9月光照强,南风大,蒸发多,雨量少,高温易旱,常有伏旱、秋旱出现。9月下旬~10月为冷暖空气交替季节,北方冷空气开始增强南下,气温开始下降,天气阴沉多变。11~12月,受稳定的大范围的大陆冷高压控制,湿度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1~2月北方强冷空气常直通南下,天气寒冷,气温最低,常有雨雪冰冻天气出现。1987~2005年的气象资料统计显示,临川区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8.1℃,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摄氏5.3℃。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9.7℃。极端最高气温为41℃,出现在1971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出现在1991年12月19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从3月中旬开始气温逐渐回升,9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升幅为0.3℃。2000年以后,气温升高趋势更加明显。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7.4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1%。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259.1小时(1963年),占可照时数的51%。最少为1335.2小时(2000年),只占可照时数的30%。一年当中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57.1小时,日均8.3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75.0小时,日均只有2.7小时。1987~2005年,日照变化呈减少趋势,其中只有2年正常略偏多,其余均偏少,有4年明显偏少,2000年日照时数只有1335.2小时,为全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值。
  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9毫米,其中雨季(4~6月)降水量为819.6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8%。年降水量最多出现在1998年,为2804.6毫米;最少量出现在1963年,为1079.0毫米。月降水量最大值为919.5毫米,日降水量达30.7毫米,出现在1998年6月。全区雨量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匀,春季(2~4月)降雨量为559.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3%,此期常阴雨连绵。夏季(5~7月)降水量为705.8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42%。该季节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多出现雨量相对集中期,是洪涝危害的主要时期。秋季(8~10月)降水量为257.6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15%。此时期常出现长时间无雨或少雨天气过程,造成伏、秋干旱。冬季(11~2月)降水量为186.1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10%左右。1987.2005年降水量呈偏多趋势,1998年降水总量达2804.6毫米,6月份雨量达919.5毫米,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值。
  平均初霜日在11月20日,平均终霜日在3月1日,年平均无霜期为264天。1996年无霜期最短,4月4日终霜,11月19日初霜,无霜期228天,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小值。
  年平均蒸发量为1371.2毫米,比年平均降水量偏少338.0毫米。盛夏时节气温高蒸发量大,7~8月蒸发量分别为234.3毫米和226.1毫米,是同期降水量的2倍左右,容易发生干旱。1~2月蒸发量是全年最少的,分别为44.7毫米和46.8毫米。
  1987~2000年临川区域各月平均气温统计单位:℃ 1987~2000年临川区域各月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单位:小时二、物候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植物方面:桐子开花浸种,木梓发芽播种;三月桃花开,四月李花白,五月开栀花,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十月茶花开,十二月梅花俏;马鞭草发白,要下大雨;青苔浮水面,大水即将临;逢春三日,百草还芽。
  24个节气与农谚:若要棉,立夏前;懵里懵懂,清明播种;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秋前三个子,秋后一个仁;夏至栽禾,不够喂鸡婆;七蕌八蒜,九油十麦;处暑荞麦白露花,白露荞麦压断桠。
  动物方面:燕子低飞,大雨横飞;蛇在水上游,天晴不会久;猪衔草,雪将到;雁南飞天将冷,雁北去天将暖;鸡早宿要晴,鸭早宿要雨;蛤蟆进屋,蚂蚁搬家,池塘鱼跳,都预兆有大水、大雨要来。
  其他物候:硬石干燥晴,潮湿雨;干烟回潮,雨在明朝,烟不出门大雨将临;灶灰湿结块,定有大雨来;六月南风海也干,七月刮北风,楼上钓虾公;春东夏西,打马送蓑衣;春雾晴,夏雾雨,秋雾凉,冬雾雪;乌云拦东,不雨便风;早雷不过当昼雨;天色变黄,大雪一场。
  第四节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区境地域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种类多样,土质好坏不一,既有宽阔平坦的冲积平原,也有坡度低矮、土层深厚的红壤岗地,还有地面起伏、坡陡谷深的山沟,以及星罗棋布的河流池塘和水库。1993年土地部门调查,全区土地总面积2124.083平方公里(合318.61万亩),其中宜农耕地116.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6.6%。耕地中灌水田77.4万亩,占66.4%;望天田27.8万亩,占23.8%;水浇地0.16万亩,占0.14%;旱地8.82万亩,占7.6%;蔬菜地3.19万亩,占2.74%。全区各类土地构成五山一水三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二、植物资源木本粮油水果植物有:板栗、猕猴桃、葡萄、山楂、杨梅、柑桔、橙子,柚子、柿子、梨子、枣子、油茶树、油桐、乌桕、棕树、樟树等。
  野生饲料植物有:高草、蕨类、芒其、禾草、沙草、狗尾草、浮草、水葫芦、鸭舌草、菱角、槐叶萍等。
  纤维植物有:小山竹、灯心草、芦苇、棕树、龙须草、牛筋草、巴茅等。
  用材植物有:马尾松、杉木、园柏、龙柏、侧柏、塔柏、柳杉、红豆杉、甜槠、苦槠、青刚栎、麻栎、小叶栎、樟树、木荷、冬青、楠木、白果树、泡桐、枫树、枫杨、柳树、喜树、榆树、合欢、毛竹、苦竹、谈竹、麻竹、青皮竹等。
  薪炭林植物有:毛栗、白栎、断木、算盘珠、白檀、黄檀、瓜子树、猫儿刺、胡枝子、黄荆条、乌饭树、野蔷薇、芒其、蕨草、毛草等。
  观赏植物有:茉莉、瑞香、合欢、石榴、芙蓉、木兰花、梅花、鸡冠花、栀子花、海棠、紫荆、牡丹、水仙、夹竹桃、仙人球、广玉兰、白兰花、杜鹃花、菊花、葵花、百合、报春花、美人蕉、千日红、太阳花、牵牛花、观音莲、留兰香等。
  珍贵树种有:楠木、花间木、红豆杉、三尖杉、银杏、檫树、木兰、八角茴、四方竹等。
  三、动物资源动物资源主要有畜类、鸟类、鱼类、贝类、两栖和爬行类。
  畜类:麂子、山羊、狼、猴、兔、貂、狐狸、松鼠、田鼠、黄鼠狼、水獭、野猪、穿山甲、刺猬、蝙蝠等。
  鸟类:雉、斑鸠、乌鸦、八哥、莺、画眉、黄莺、喜鹊、竹鸡、野鸡、山鸡、啄木鸟、白头翁、布谷鸟、天鹅、白鹭、猫头鹰、燕子、麻雀等。
  鱼类:鲤、鲫、青、草、鲢、鳙、鳊、鲂、鳅、鳗、鳝、桂鱼等共87种,其中青、草、鲢、鳙、鲤鱼占全区鲜鱼产量的50~60%。
  贝类:田螺、蚌壳、虾、螃蟹、甲鱼等。
  两栖和爬行类:青蛙、石鸡、壁虎、蛤蟆等。
  四、矿产资源临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主要有黄金、铜、铁、重晶石、瓷土、煤、腐殖酸、石灰石、耐火石等10余种。
  黄金矿主要分布在云山镇的崩山、东坑一带。矿床组成除黄金矿外,还伴有白钛石、铜、铁等矿物。品位一般每吨1.6克,现小型开采。
  重晶石矿主要分布在温泉镇的青莲山一带,矿脉厚度为0.3~0.6米,并伴有铁、铜、铝、锌等矿物,蕴藏量大约1.91万吨,现小规模开采。
  瓷土矿分布面较广,较大的矿地有云山镇库前年家山,七里岗乡马鞍山吴家山,湖南乡梅岗等地。在嵩湖、青泥、展坪等乡镇也有小矿点。云山年家山的瓷土矿进行了大量开采。瓷土经选洗后制成瓷土砖,大批运销景德镇,是生产瓷器的好原料。
  煤矿分布于大岗镇的株山,矿脉与丰城市的煤矿相连,煤层深度40~80米,矿脉厚度0.35~0.55米,最厚0.9米,储量约10万吨,属小型高硫无烟煤。
  腐植酸分布于荣山镇的西部一带,矿脉长1050米,深7.75米,平均厚度1.78米,品位10.68%,储量为2519吨。此矿既可作肥料,又可制造农药。
  石灰石主要以大岗镇庙前村和茅排乡泽泉村居多,通过烧制,既可作农用肥料,又可为建筑之用。
  耐火石分布于七里岗乡陶瓷厂附近和龙溪镇龙岗山一带。龙岗山的矿脉长约5公里,石质好,可耐高温1600~1700℃,耐压由烧前300公斤,提高到烧后的600公斤。耐酸强度为96.38%。
  建筑石有红石和麻石两种。矿点多、储量大。红石以云山、罗湖、湖南、七里岗、河埠、崇岗等地较多。麻石以嵩湖、连城、温泉、湖南、东馆等地较多。红石和麻石均是筑路、修桥、建房、兴修水利的主要原料,各地均大量开采。
  五、水资源临川水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经流深916.4毫米,年产水量18.3亿立方米。加上各河港上游的入境经流量124.4亿立方米,全区年均总经流量为142.7亿立方米。由于雨量分布不够平衡,每年3~6月经流量占全年的77%,7~10月只占14%。在地域上,除抚河及其大支流沿岸之外,岗地丘陵水量仍然不足。
  地下水资源目前采量可达10万立方米左右,年均产水量为3650万立方米。临川青莲山温泉的地下热水远近闻名,其泉水无色透明,水温一般在38.5~42度之间,呈弱减性,富含碳酸盐及钙、镁、硫、氟等矿物质,有治疗消化系统和风湿类疾病的功能,建有温泉宾馆,可供客人洗浴、休息。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