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黄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905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商业
分类号: F711
页数: 5
页码: 353
摘要: 2002年,全县从事私营商业人数猛增,经营户达7000多户,从业人员近2万人。之后,国有商业企业不断改制,退出市场。至2005年,个体私营商业网点有3000个左右,从业人员近万人。第一节机构人员县商业局为全县商业管理机构,属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行政单位。1986年,县商业局内设人秘股、财统股、业务股,有干部职工12人,行政编10人,事业编2人。2004年12月29日,商业局更名为宜黄县商业企业转制管理办公室,设2个职能股,即综合股、企业转制股。1986年2月,成立县酿酒厂。1987年4月,县商业局增设商校、集体、商业股。因企业改制,国有企业餐馆、酒楼全部退出,均为个体经营。宜黄宾馆前身称宜黄县招待所,属事业单位,拥有建筑面积4500余平方米。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商业体制 商业系统

内容

2002年,全县从事私营商业人数猛增,经营户达7000多户,从业人员近2万人。之后,国有商业企业不断改制,退出市场。至2005年,个体私营商业网点有3000个左右,从业人员近万人。
  第一节机构人员县商业局为全县商业管理机构,属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行政单位。
  1986年,县商业局内设人秘股、财统股、业务股,有干部职工12人,行政编10人,事业编2人。1997年,人员增至14人。1998~2002年,股室编制不变,人员增至15人。2004年12月29日,商业局更名为宜黄县商业企业转制管理办公室,设2个职能股,即综合股、企业转制股。机关事业编9人。2005年,局机关人员为14人。
  1986年2月,成立县酿酒厂。同年,成立县日用化工厂(1987年11月撤销)。
  1987年4月,县商业局增设商校、集体、商业股。
  1988年1月,成立县商业综合公司(主管大集体商业企业,1989年12月撤销)。2月,成立县信托贸易公司,隶属商业局管理(1989年撤销)。
  1990年,成立县蔬菜水产公司,1993年变更为县商业综合公司(国有企业)。
  1991年6月,县酿酒厂、食品厂合并为县食品酿造厂。
  1994年9月,成立县塑料制品厂(国有企业),生产塑料打包带,1998年合并到县煤炭公司。
  2002年,商业系统共有国有企业9个,即: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副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煤炭公司、食品公司、商业综合公司、胜利商店、食品酿造厂;大集体商业7个,即:县合作总店、县新星商场、县金星五交化商店、县肉食品经营部、县春光商场、县饮食服务部、县美容美发厅。是年,全县从事私营商业人数猛增,从事个私商业经营户数达7000多户,从业人员近2万人。
  2003年4月,根据市委抚发[2001]6号、县委宜字[2001]2号文件,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批转县商业局关于县商业系统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年底,对县饮食服务公司、县食品酿造厂及其所属大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共安置327人(其中国有职工171人、大集体职工58人;全民退休人员64人、大集体退休人员15人、遗属19人)。
  2004年6月底,对县百货公司、县副食品公司及其所属大集体企业进行改制,共安置人员284人(其中国有职工184人、大集体职工15人; 全民退休人员77人、大集体退休人员33人,遗属5人)。
  2005年1月,对县五交化公司及其所属大集体企业进行改制,共安置人员105人(其中国有职工66人、大集体职工17人;全民退休人员11人、大集体退休人员9人,遗属2人)。是年,县商业系统共进行改制企业9个(其中国有企业5个、大集体企业4个),共安置人员716人(其中国有职工421人、大集体职工90人;全民离退休人员152人、大集体退休人员27人,遗属26人)。
  以上9个企业原有国资总额1360万元,改制拍卖资金总额1367万元,全部用于安置职工。安置程序为:1、偿还企业债务;2、交清旧欠社保金;3、缴清离退休人员10年医保金;4、一次性发给遗属10年补偿金;5、缴清前4项后,剩余资金按先社保、医保,再发给500元一年工龄的安置费顺序发放,上封顶,下不保底。到年末,尚有未改制企业7个,其中国有企业4个(即县食品公司、县煤炭公司、县综合公司、胜利商店),大集体企业3个(即商业合作总店、肉食品经营部、美容美发厅),共有职工223人(其中国有职工106人,大集体职工59人;退休职工49人,遗属9人),共有国有资产总额300万元左右,负债总额220万元。这些企业将继续进行改制。
  第二节商品经营 1986年以来,宜黄县商业系统所经营的商品,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商品经营分3个阶段: 1986~1990年全县商业系统主要商品国内销售情况 1998~2005年全县商业系统主要商品国内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1986~2005年全县商品纯购销总值单位:万元 1986、2005年全县几种主要商品价格情况单位:元说明:米、面、油1993年前凭证定量供应,其价格为国家定价,由粮食部门供给;除水、电外,其它商品价格系由市场调查获得。
  1986~2005年全县商业企业利润情况单位:万元第三节饮食服务业餐馆酒楼 2002年,全县共有餐馆、酒楼62个,从业人员795人。其中:国有餐馆酒楼6个,从业人员93人,固定资产216万元,年经营收入680万元;集体餐馆、酒楼8个,从业人员82人,固定资产280万元,年经营收入480万元左右;个体餐馆、酒楼48个,从业人员620人,资金总额138万元,年经营收入760万元。至2005年,全县共有餐馆、酒楼78个,从业人员908人。因企业改制,国有企业餐馆、酒楼全部退出,均为个体经营。
  小吃店(摊点) 宜黄小吃店、摊点遍布城乡街道,均为个体经营,共有小吃店、摊点789个,从业人员1136人。20世纪90年代初除了餐馆、酒楼和小吃店、摊点外,还兴起了茶馆和夜市场,成为人们休闲、用餐的好地方。
  宾馆住宿 2002年,县城有宾馆饭店16家。其中国营3家,从业人员67人,资金总额300万元左右,年经营收入80万元;集体旅馆8家,从业人员81人,资金总额400万元左右,年经营收入100万元;个体旅馆15家,从业人员43人,资金总额190万元,年经营收入16万元。
  至2005年,县城有宾馆、饭店34家,从业人员216人,资金总额1100万元,年经营收入220万元,全部为个体经营或外商投资。
  理发澡堂县城现有理发店(含美容美发店在内)41家,全部为集体和个体性质。其中集体理发店1家,从业人员8人,资金总额26万元,年经营收入5万元;个体理发美容厅等40家,从业人员113人,资金总额60万元,年经营收入18万元。
  县城现有浴室澡堂4家(均为个体),从业人员18人,资金总额36万元,年经营收入13万元以上。
  其它服务业至2005年底,县城有个体洗染店(干洗)8家,从业人员25人,资金总额16万元左右,年经营收入10万元;有照相馆6家,均为个体经营,从业人员23人,资金总额210万元,年经营收入12万元左右;还有钟表修理店8家,均为个体经营,从业人员10人,年经营收入8万元左右;鞋类修理摊点20户,从业人员20人,年经营收入8万元左右。
  宜黄宾馆是江西省涉外定点宾馆,坐落在凤冈镇西马路21号凤凰山麓,地处宜黄黄金地段,位于县城繁华中心广场西面100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宜黄宾馆前身称宜黄县招待所,属事业单位,拥有建筑面积4500余平方米。县委、县政府决定转制竞标拍卖,于2003年8月15日以242万元人民币拍卖给私人经营,现有员工68人。
  第四节商业网点宜黄县国有商业网点伴随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的取消,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逐年减少,国营商业大部分改制拍卖,社会商业迅速发展,个体私营商业网点到2005年已发展到3000个左右,从业人员近万人。
  1996年前,宜黄有商业网点70个,从业人员768人。其中批发部29个,从业人员316人,门市部25个,从业人员382人,购销点16个,从业人员70人。
  1997年,商业网点减为45个,从业人员717人。其中批发部6个,从业人员289人;门市部29个,从业人员398人;购销站10个,从业人员30人。2002年,商业网点45个,从业人员589人。2003年,商业网点为40个,从业人员470人。2004年,商业网点为28个,从业人员308人。2005年,商业网点为12个,从业人员165人。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宜黄县志》

宜黄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抚河上游。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之间。东连南城县、南丰县,南接宁都县,西邻乐安县、崇仁县,北靠临川区。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临汝地设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之侧,故名宜黄。隋、唐间时置时废。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岱贤三乡置宜黄场,开宝三年(公元970)准请升场为县。县城所在地凤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北距省会南昌163公里,距抚州市区58公里。2005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县设凤冈、二都、黄陂、东陂、棠阴、梨溪6个镇,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黄柏岭、青年2个垦殖场。共有138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委员会,1101个村民小组,1273个自然村。全县共有58347户,20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88人。境内有临宁线、林崇线纵贯南北、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公路硬质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