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置乡、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黄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829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建置乡、场
分类号: F291
页数: 14
页码: 76
摘要: 1986年,全县设13个乡、2个垦殖场,1997年和2001年撤乡建镇后,全县设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和黄柏岭垦殖场、青年垦殖场2场。全乡辖鹿岗、龙岗、何坊、店下、邹坊、二村、三村、高山、仙源、淡水、余溪、中堡、上坪、东港14个村委会,135个村民小组,4720户,总人口20153人,其中畲族506人。辖区面积20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30亩,其中水田面积26814亩,旱地面积5216亩,人均耕地1.63亩。乡政府所在地有2个行政村,42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8人。现有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292名,乡属乡办单位13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属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山林面积为254750亩,其中国乡合造1.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
关键词: 乡镇 小城镇 宜黄县

内容

1986年,全县设13个乡、2个垦殖场,1997年和2001年撤乡建镇后,全县设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和黄柏岭垦殖场、青年垦殖场2场。
  第一节中港乡因乡驻地有条溪水(港)穿境而过得名。2001年11月,由原兰水乡和中港乡合并而成。全乡位于县境中部,乡所在地距县城34公里,东傍棠阴镇、圳口乡,南靠东陂,西邻二都、黄陂镇,北接凤冈镇。全乡辖鹿岗、龙岗、何坊、店下、邹坊、二村、三村、高山、仙源、淡水、余溪、中堡、上坪、东港14个村委会,135个村民小组,4720户,总人口20153人,其中畲族506人。辖区面积20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30亩,其中水田面积26814亩,旱地面积5216亩,人均耕地1.63亩。乡政府所在地有2个行政村,42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8人。现有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292名,乡属乡办单位13个。
  乡所辖的蓝水、鹿岗每年有三个传统庙会,因此形成了就近乡镇农副产品的交易中心。境内石门寺和今古寺,是省开放重点寺庙。有鹿岗书院(现中港乡鹿岗村)、香林普同塔碑记、杜君墓铭阴刻石碑等众多的文物古迹。
  境内地势向北倾斜,北部丘陵起伏,东南西高山耸立。山区占70%,丘陵占30%,最高点鱼牙障海拔1464米,最低点海拔110米。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日为173天,年降水量1645毫米,无霜期260天左右。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属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山林面积为254750亩,其中国乡合造1.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用材林主要有:松、杉、枫、樟、紫木、柏等;经济林种有:黄栀子、油茶、板栗、柑桔、猕猴桃、青枣、水蜜桃、胡柚、野山茶等;毛竹林面积为4万亩,活立竹量为200根/亩,年可砍伐利用毛竹30多万根。水能条件优越,电力资源十分丰富,全乡共兴建大小水电站12座,装机1200千瓦,年发电量1150万千瓦小时。
  蓝港新区一景特色农产品有:竹荪菇、冰菇、太空白莲、优质大米、大蒜、黄栀子、水煮罐头笋、黑笋干、三笋(春笋、闽笋、冬笋)、斗米壶米酒,优质茶油等。其中竹荪菇面积达3000亩,年产量达230吨,产值1380万元,冰菇面积达60亩,年产量达300吨,产值900万元,太空白莲面积达7000亩,年产量达350吨,产值1110万元,优质稻面积24460亩,年产量达9785吨,产值1370万元,水煮笋加工业年产量达1500吨,产值1000多万元。2005年,全乡国内总产值8538.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800.8万元,工业总产值2738万元,人均纯收入2122万元。
  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13所,在校初中生650人,小学生1680人。有卫生院一所,床位20床。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水泥硬质路面达85%;通讯设施完善,实现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移动联通通信基本覆盖全乡。
  1985~2005年中港乡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中港乡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中港乡历任乡党委书记:唐晓涛、李明康、潘荣昌、胥毛毛、付方东、余明华、涂旭文、熊苏文、范剑华。1986~2005年中港乡历任乡长:胥毛毛、曾裕和、余明华、黄子龙、张平、程传文、陈巧平、曾明浩。
  1986~2001年蓝水乡历任乡党委书记:李明康、纪德金、吴立才、许纪胜、陈俊华、邹志军、熊苏文。1986~2001年蓝水乡历任乡长:吴立才、吴盛志、邹国荣、艾志明、邹志军、江林健、陈巧平。
  2007年10月现任中港乡党委书记、乡长:书记范建华,乡长彭武。
  第二节新丰乡新丰香菇乡驻地旧时取五谷丰登之义而名新丰,后发展有街市,故改名新丰市。建国后删去“市”,称新丰。位于宜黄县城南部,东南与南丰县相邻,西南与宁都县交界,北毗东陂镇,东北与神岗乡接壤,乡所在地距县城72公里。全乡总面积为133.4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56个村小组,1542户,6700人,有山地面积16.5万亩,其中有生态公益林面积90482亩,属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范围。全乡有耕地面积11127亩,其中水田面积10428亩,旱地面积699亩。森林覆盖率80%。
  1986~2005年,全乡紧紧围绕发展的目标,农业抓特色,企业抓重点,财政抓增收,集镇抓规划,引资抓环境,农村抓稳定,使新丰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乡国内总产值158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66万元,农业总产值916万元,特色农业总产值6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35元,财政收入完成30万元。
  2005年全乡种植反季节香菇120万筒,优质稻1000亩以上,太空莲600亩,大球盖菌菇400亩,竹荪400亩,种植烟叶120亩,产松脂200吨。全乡生猪出栏3000头,水产品产量260吨,。
  乡镇企业不断完善优惠政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国力推进招商引资。2005年,全乡已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实现公路村村通,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乡,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透明,是宜水和黄水的发源地。
  1986~2005年新丰乡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新丰乡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新丰乡历任乡党委书记:罗元元、邹德孝、张芳贵、曾福来、邓长贵、姜梓福、江林建。1986~2005年新丰乡历任乡长:邹德孝、曾福来、邓定福、姜梓福、唐晓清、黄涛、程传文、冯乐。
  2007年10月现任新丰乡党委书记、乡长:冯乐。
  第三节神岗乡因乡驻地北山冈上建有神岗庙(今废)而得名。位于宜黄县东南部。东邻南丰、南城两县,南连新丰乡,西接东陂、中港两乡,北靠圳口乡。全乡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80亩,其中水田面积15344亩。辖杨坊、龙上、大山口、芦坊、党口、尧坊、下东源、下湾、神岗、罗坊10个村委会,76个村小组,100个自然村。乡政府驻神岗村,距县城43公里。全乡2559户,总人口103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9人,均系汉族。
  古观晨曦——神岗军峰山顶全乡均为山区,境内群山叠嶂,高山众多,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共18座,军峰山海拔为1761米,属江西省第二、抚州市第一高峰。神岗是宜黄主要水系宜水发源地之一,清澈甘甜的溪水由南向北逶迤而下。水资源丰富,沿途相继建有水电站14座,年发电量达2465千瓦。神岗是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峰峦层迭若风起,碧水长流喜雨来”,是神岗自然环境的真实概括。林业资源丰富,有山林面积23.4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1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主要树种有杉、松、毛竹、阔叶林等,活立木蓄积量10.48万立方米,境内还生存有长柄双花木、红豆杉、柳杉、香樟、楠木等十余种珍贵树种,地下蕴藏的石灰石、石英铁等矿极具开采价值。土特产有军峰茶叶、黑木耳、茅菜、百合、魔芋、食用菌菇、竹笋等。军峰茶叶、闽笋、百合粉远销东欧,畅销东南亚。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军峰山茅菜,具有生津、减肥、降血脂功效,是少有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200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1047万元,农业总产值2747万元,财政收入37.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70元。
  神岗百合神岗芦笋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7所,在校初中生360人,小学生800人。有卫生院1所,床位11个。2005年四级水泥路通至乡政府所在地并延伸至龙上村。实现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
  1986~2005年神岗乡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神岗乡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神岗乡历任乡党委书记:张红生、付威、秦中辉、龚国斌、陈俊华、朱赣斌、李会明、徐俊、陈巧平。1986~2005年神岗乡历任乡长:李少泉、罗泽辉、李美莲、陈俊华、朱赣斌、李会明、徐俊、刘小平、华士蓉。
  2007年10月现任神岗乡党委书记、乡长:书记陈巧平,乡长李小红。
  第四节圳口乡乡驻地原宅基在溪水口,河面狭窄形若水圳,始名圳溪,后习称圳口。位于宜黄县东部,东邻南城县,南毗神岗乡,西连中港乡,北邻棠阴镇。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424亩,其中水田面积12118亩。辖徐溪、圳口、固源、郊源、横源、枫林、麻坑7个村委会,共6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圳口村,距县城29公里,全乡共2632户,10683人,其中农业人口10363人。
  乡境内均为山区,西南部高山连绵,东北部低山起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峰为崇华山,海拔1193米,最低点为圳口村坪上组,海拔150米,山地面积1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主要生产杉、松、毛竹、阔叶木等,活立木蓄积量38.6万立方米,毛竹169.7万根。水资源丰富,有下南电站、金顺来崇华电站等5家发电厂。特产主要有笋干、香菇、茶油、红薯粉丝、柑桔、蚕茧等。交通较便利,省道临崇线穿境而过,乡政府驻地距昌厦公路24公里。全乡村村通公路、70%行政村通水泥路,实现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3630万元,财政收入38. 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80元。
  圳口乡党政大楼境内有初中1所,完小7所,教学点2个,在校初中生235人,小学生1055人,共有教师82人,开设了多媒体教学。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9人,病床4床,乡村医师17人。
  1986~2005年圳口乡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圳口乡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圳口乡历任乡党委书记:符节约、杨龙海、张启旺、陈克明、李敏军、曾建中。1986~2005年圳口乡历任乡长:李少泉、陈贵根、陈克明、黄秀如、谢伟光、甘庆国。
  2007年10月现任圳口乡党委书记、乡长:书记吴秀英,乡长邵建宜。
  第五节南源乡因乡政府驻地南源村紧靠来自东南溪水而得名。乡境地处县境东部偏北,东与南城县毗邻,南接圳口乡,西连棠阴镇,北与梨溪镇接壤。总面积7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79亩,其中水田面积7900亩。2003年余家山行政村与南源行政村合并后全乡辖南尖、黄家地、夺口、港口、无坳、东源、上北坑、下坪等8个村委会,56个村小组,4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南源村,距县城36公里。全乡2114户,总人口78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6人。全乡人民均系汉族。
  全境均为山区,群山起伏叠嶂,沟壑纵横交错。全乡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微倾。境内东部有芙蓉山,是全乡最高点,海拔1176米;南部有青山隘,海拔903.8米;北部峨凸嵊,海拔815米;西南部成一小盆地,海拔210米。发源于黄家地青山隘山麓和发源于芙蓉山西南的两大溪流由南向北流经乡域,汇成南源港(河),为梨水上游。林业资源丰富,有山林面积12.9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8%,生产杉、松、毛竹、阔叶木、有红豆杉、银杏、古樟等珍稀树种,活立木蓄积量202.5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449.1万根。水能条件优越,全乡兴建水小电5座,装机0.720万千瓦,年发电量360万千瓦时。土特产有野生葛粉、石鸡、竹笋、食用菌、茶油、茶叶、野生中草药。地下矿产资源有铌、钽、铁、金、稀土等。全乡加工业以水煮笋、木竹加工为主,水煮笋加工业有48家,年产量达600吨,产值399.6万元,产品远销日本等东南亚国家。2005年工业总产值3300万元,农业总产值1860万元,财政收入2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70元。
  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1所,在校初中生254人,小学生560人。有卫生院1所,床位4个。2005年四级水泥路通至乡政府所在地。实现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
  1986~2005年南源乡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南源乡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南源乡历任乡党委书记:吴满波、龚国斌、涂建东、熊国平、黄友华、聂发来。1986~2005年南源乡历任乡长:潘勇昌、涂建东、黄祝平、熊怡才、熊国平、涂旭文、黄友华、吴秀平。
  2007年10月现任南源乡党委书记、乡长:书记甘庆国,乡长胥益祥。
  第六节桃陂乡因驻地周围一带昔日产桃,且村靠宜黄河畔而名桃陂。位于县城西北部,东靠梨溪乡、南邻潭坊乡、西接崇仁县许坊村、北连临川市龙溪镇。总面积85.4平方公里,乡驻地距县城14公里。宜黄河、临宜公路穿境而过,除沿河两岸有较大的行条状面积平地外,60%均为低缓丘陵。最高点东阳山海拔288米,最低点会坊海拔50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全乡辖7个行政村,63个村小组,2874户,总人口11836人,拥有耕地1.8万亩。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为主,有耕地面积1819亩,主种水稻,粮食总产达1630万斤,农副产品主要有棉花、油菜、水果、柑桔等。2005年经济总收入达7313万元,生产总值2456万元,财政总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全乡有企业99个,其中工业企业23个,企业从业人数达500人。特色产品以板栗、甘蔗、烟叶为主。建有中、小型水库30余座,有着发展养殖业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
  有中学1所,其中中学教师21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310人,有幼儿园2个,图书馆、文化站2个,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9台,固定电话装机量712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硬质路面村村通。
  桃陂乡党政办公楼 1986~2005年桃陂乡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桃陂乡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桃陂乡历任乡党委书记:邓友龙、张芳贵、甘桂才、付胜根。1986~2005年桃陂乡历任乡长:章秀林、彭美泉、李细毛、饶晓毛、邵华、熊苏文、陈巧平、黄子健。
  2007年10月现任桃陂乡党委书记、乡长:书记黄子键,乡长吴飞安。
  第七节黄柏岭垦殖场地处县境南部黄陂镇塘圩村辖区内,东临宜宁公路和黄水河畔,南接黄陂镇塘圩村,西靠二都镇上际富家山,北连二都镇河口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4亩,其中水田面积26亩,场下属单位有农牧分场、林业分场、河口化工厂、红桥电站、农工商。红桥电站、农工商已改制。总场驻农牧分场,距县城28公里,全场383户(其中非农业户108人),总人口440人(其中职工235人,退休人员64人)。
  有山林面积852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805亩,活立木蓄积量30723万立方米。生产杉、松、毛竹等。农副产品有茶叶、甘蔗、西瓜、食用菌、茶油;工业企业有木竹加工、工艺品、粮食加工等企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429.6万元,农业总产值280.1万元,职工人均收入2802元。
  全场有学校、卫生所各1所,各分场均实现通路、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
  1986~2005年黄柏岭垦殖场部分经济指标 1986年~2005年黄柏岭垦殖场历任场党委书记、场长:韩志刚、彭美泉、何发春、李乐根、刘华年、管天生。
  2007年10月现任黄柏岭垦殖场党委书记、场长:管天生。
  第八节青年垦殖场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二十公里。场部坐落在桃陂乡圣华村宜临公路西侧丘陵山岗上,东面有宜黄河,中间有宜临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场总面积4000余亩,其中有耕地面积280亩。有杉木林、松木林、油茶林、板栗林。辖2个农业分场(中黄、桥头)、1个林业分场、1个工业综合厂,辖化工厂、氯化锌厂、米粉厂、雨伞厂四个分厂。全场96户,总人口238人,其中农业人口91人,在册职工170人,退休人员33人。
  1986年~2005年青年垦殖场历任场党委书记、场长:余俊河、华斌、李会明、何发春、吴云中、左卫东、杨德安。
  2007年10月现任青年垦殖场党委书记、场长:黄建鸿。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宜黄县志》

宜黄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抚河上游。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之间。东连南城县、南丰县,南接宁都县,西邻乐安县、崇仁县,北靠临川区。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临汝地设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之侧,故名宜黄。隋、唐间时置时废。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岱贤三乡置宜黄场,开宝三年(公元970)准请升场为县。县城所在地凤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北距省会南昌163公里,距抚州市区58公里。2005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县设凤冈、二都、黄陂、东陂、棠阴、梨溪6个镇,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黄柏岭、青年2个垦殖场。共有138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委员会,1101个村民小组,1273个自然村。全县共有58347户,20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88人。境内有临宁线、林崇线纵贯南北、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公路硬质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