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梨溪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黄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8296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梨溪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74
摘要: 梨溪镇茶苑新居驻地原名芦茅洲,后因种植梨树甚多,以此称梨溪。地处县境东北部,东与临川区龙溪、荣山、连源交界;南与南源乡毗邻;西与凤冈镇、桃陂乡接壤。全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44亩,其中水田面积18558亩。辖三陂、官坪、梨溪、中和、九车、桐源、外阴、里阴、尚源、上下狮溪10个村委会,共80个村小组,7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有梨溪、中和两个行政村,距县城21公里。全镇4359户,总人口18000人,其中镇所在地6000人,非农业人口600人,均属汉族。有水煮笋加工业60家,年产量达400吨,产值240万元,产品销售日本等东南亚国家。2007年10月现任梨溪镇党委书记、镇长:书记余龙德,镇长杨越武。
关键词: 乡镇 小城镇 梨溪镇

内容

梨溪镇茶苑新居驻地原名芦茅洲,后因种植梨树甚多,以此称梨溪。地处县境东北部,东与临川区龙溪、荣山、连源交界;南与南源乡毗邻;西与凤冈镇、桃陂乡接壤。全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44亩,其中水田面积18558亩。辖三陂、官坪、梨溪、中和、九车、桐源、外阴、里阴、尚源、上下狮溪10个村委会,共80个村小组,7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有梨溪、中和两个行政村,距县城21公里。全镇4359户,总人口18000人,其中镇所在地6000人,非农业人口600人,均属汉族。
  境内以山地为主,东部有十八九山,海拔781米;南部峨凸嵊地处上狮溪,是全镇最高点,海拔815米;西部有凉伞脑,海拔407米。有千年古刹——九山峰寺和白兔寺。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林面积17万亩,仅毛竹面积近10万亩。生产杉、毛竹、松、杂木。有红豆杉、古樟等珍稀树种,活立木存量28万立方米,毛竹1410万根。全镇有竹片胶合板、竹篾、竹拉丝、竹笋加工等竹业企业,年产值7000万元。有水煮笋加工业60家,年产量达400吨,产值240万元,产品销售日本等东南亚国家。
  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四大水系之一的梨水穿境而过,全镇有小水电站7座,装机5500千瓦,年发电量3854万千瓦小时。特产有野生葛粉、竹笋、食用菌、茶油、茶叶、香菇、木耳、黑笋干、野生中草药。地下矿产资源有铁、金、银、钨、还有铅锌等。尤以铁矿储量最大,达1300万吨,现拥有福源、新宜两家选矿企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2347万元,农业总产值4473万元,财政收入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全镇有初中1所,小学11所,在校初中生360人,小学生1700人。有卫生院1所,床位20床。已铺设县城至镇所在地及尚源村水泥路,实现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手机信号覆盖全镇。
  1986~2005年梨溪镇部分经济指标 2005年梨溪镇行政村基本情况 1986~2005年梨溪乡(镇)历任乡(镇)党委书记:杨柳、应道发、潘荣昌、吴植明、吴爱国、王勇和。1986~2005年梨溪乡(镇)历任乡(镇)长:吴礼和、吴盛志、陈志高、吴植明、潘杜生、付胜根、余龙德。
  2007年10月现任梨溪镇党委书记、镇长:书记余龙德,镇长杨越武。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宜黄县志》

宜黄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抚河上游。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之间。东连南城县、南丰县,南接宁都县,西邻乐安县、崇仁县,北靠临川区。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临汝地设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之侧,故名宜黄。隋、唐间时置时废。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岱贤三乡置宜黄场,开宝三年(公元970)准请升场为县。县城所在地凤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北距省会南昌163公里,距抚州市区58公里。2005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县设凤冈、二都、黄陂、东陂、棠阴、梨溪6个镇,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黄柏岭、青年2个垦殖场。共有138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委员会,1101个村民小组,1273个自然村。全县共有58347户,20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88人。境内有临宁线、林崇线纵贯南北、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公路硬质化。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柳
相关人物
应道发
相关人物
潘荣昌
相关人物
吴植明
相关人物
吴爱国
相关人物
王勇和
相关人物
吴礼和
相关人物
吴盛志
相关人物
陈志高
相关人物
吴植明
相关人物
潘杜生
相关人物
付胜根
相关人物
余龙德
相关人物
杨越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