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总量明显提升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黄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8195
颗粒名称: 一、经济总量明显提升情况
分类号: K295
页数: 1
页码: 5
摘要: 20年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认识县情,制定了符合宜黄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准发展路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99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1616万元。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3.66亿元,比1990年增长88.09%,财政收入2517万元,比1990年增长55.75%。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0.13亿元,比2000年增长68.55%,财政收入4040万元,比2000年增长18.20%。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2000年的40.35%,提高到2005年的57.05%。“十五”期间三大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45.3:31.5:23.2调整为31.3:37.8:30.9,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74%,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关键词: 宜黄县 地方志

内容

20年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认识县情,制定了符合宜黄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准发展路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98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2亿元。199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1616万元。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3.66亿元,比1990年增长88.09%,财政收入2517万元,比1990年增长55.75%。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84亿元,比1995年增长64.21%,财政收入3418万元,比1995年增长35.79%。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0.13亿元,比2000年增长68.55%,财政收入4040万元,比2000年增长18.20%(剔除政策性减收,同口径比较)。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2000年的40.35%,提高到2005年的57.05%。“十五”期间三大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45.3:31.5:23.2调整为31.3:37.8:30.9,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74%,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7元,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3元,比1986年增长34.1%。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199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2年增加1360元,年平均递增21.11%。“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196元增加到2005年的3263.67元,年均增长8.2%。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宜黄县志》

宜黄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抚河上游。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之间。东连南城县、南丰县,南接宁都县,西邻乐安县、崇仁县,北靠临川区。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临汝地设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之侧,故名宜黄。隋、唐间时置时废。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岱贤三乡置宜黄场,开宝三年(公元970)准请升场为县。县城所在地凤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北距省会南昌163公里,距抚州市区58公里。2005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县设凤冈、二都、黄陂、东陂、棠阴、梨溪6个镇,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黄柏岭、青年2个垦殖场。共有138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委员会,1101个村民小组,1273个自然村。全县共有58347户,20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88人。境内有临宁线、林崇线纵贯南北、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公路硬质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