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黄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8192
颗粒名称: 凡例
分类号: K295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新中国成立。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数据以统计部门为准,专业性数据以各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关键词: 宜黄县 地方志

内容

一、《宜黄县志》(1986~2005)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力求突出内容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融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为一体,实事求是地记述宜黄县1986~2005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二、本志采用现代语体文,设卷、章、节、目,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文体,以图片、序言、概述、大事记、分志、传略(简介)、文献辑录、跋语、编后记等记述方法,以类系事,以时为序,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客观记述,述而不作,叙而不议。
   三、内容断限,续1993年版《宜黄县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至2005年。为补收前志未载资料和反映事物的完整,部分内容和事项适当上溯或下延。
   四、计量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
   五、称谓、机构、地名按现行规定使用。常用地名、组织机构、文件名称、会议名称,首用全称,以后一般用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新中国成立。
   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数据以统计部门为准,专业性数据以各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历史数据取自文献资料。
   七、人物追记了前志部分人员,以宜黄籍和在宜黄工作的人员为主,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分为传记、简介、名录三部分。传记记述古今具有较大影响的已故人物,按生年排序。简介记述在职或离退休的副厅(师)以上领导干部、博士生导师、突出贡献者,在同一类别、级别中,按生年排序。名录以表格形式记录获省(部)级以上表彰人物、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在宜黄担任副县(团)以上职务的历届领导、享受副县(团)以上政治生活待遇人员。表内人物按姓氏笔划排序。
   八、中华民国以前,以朝代纪年,用汉字书写,括注公元纪年。民国以阿拉伯数字书写。新中国成立后以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时间段之间用连接号连接。世纪、年代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凡不注明世纪的年代,均指20世纪。
   九、按国家公布之《简化字总表》和《标点符号用法》书写、标点。
   十、对人名、地名、书篇名及古籍文句,一般用简化字或通用字。容易引起误解者,则保留异体字。
   十一、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均按当年价计算。凡称以上、以下的,均包括本数在内。
   十二、计量单位一般以习惯名称,必要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十三、数字的表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学用法的规定》,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得体之处,均使用阿拉伯数字,余则约定俗成。
   十四、全志资料主要来源于各供稿单位,部分卷章由县志办依据相关资料编纂而成。
   十五、各卷章节的内容和数据编纂后均已反馈相关部门和单位核定。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宜黄县志》

宜黄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抚河上游。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之间。东连南城县、南丰县,南接宁都县,西邻乐安县、崇仁县,北靠临川区。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临汝地设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之侧,故名宜黄。隋、唐间时置时废。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岱贤三乡置宜黄场,开宝三年(公元970)准请升场为县。县城所在地凤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北距省会南昌163公里,距抚州市区58公里。2005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县设凤冈、二都、黄陂、东陂、棠阴、梨溪6个镇,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黄柏岭、青年2个垦殖场。共有138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委员会,1101个村民小组,1273个自然村。全县共有58347户,20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88人。境内有临宁线、林崇线纵贯南北、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公路硬质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