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8121
颗粒名称: 中华民国大事记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7
摘要: 中华民国 1年(1912),水灾、风灾并重,农业歉收,冬季米价突涨,奸商趁机操纵市场。地方士绅设平粜局5处,把从汉口、芜湖等地采购来的米、豆、面粉照市价减40%平粜,以维持民食。
关键词: 地方史志 南丰县 大事记

内容

中华民国 1年(1912),水灾、风灾并重,农业歉收,冬季米价突涨,奸商趁机操纵市场。地方士绅设平粜局5处,把从汉口、芜湖等地采购来的米、豆、面粉照市价减40%平粜,以维持民食。
  同年,成立警察署。后改为警察队、警察局;以后又改为公安局。
  2年2月,组建县农林会;4月改为县农会。
  同年县署改为县公署,16年1月改为县政府。
  5年,江西发行短期公债,仅5年时间全县募解银元16530元。
  同年,县设禁烟总会,各都设分会,对烟苗进行查禁。
  6年1月23日,地震。12月大雪,冻死城外桔树过半。
  7年2月3日,地震。10月,西乡大疫。冬,朔风冻河,城外桔树杀尽,城内余十之三、四。
  8年7月,南昌工专学生黄鸣皋(南丰人)受省学联委派于暑假回籍与南丰学联、商会共同组织部分学生、店员和商人在县高等小学集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组织演讲团和检查日货队深入市山、瑶浦一带宣传爱国道理,号召群众抵制日货。
  9年1月,地方士绅包发鸾捐资办学,在城区开办私立第一、二、三、四、五国民学校。
  11月,白舍镇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不准土豪运米出境,迫使土豪停运大米,并以3元一担售给当地群众。
  10年4月,南丰第一个工会组织——县店员工会成立,成立大会后举行游行。
  11年冬,南丰青年赵醒侬(中共党员)受中共中央派遣从上海回江西领导革命运动。
  13年,黎广润、包发鸾、赵惟仁修纂《南丰县志》36卷。
  14年2月,县城居民和郊区农民600余人,痛打米店老板,迫使老板答应群众“不准米谷下河”、“开放米谷市场”要求。
  15年8月,北伐军攻入南丰县城。
  同月10日,反动军阀孙传芳命令其爪牙、赣军总司令邓如琢在南昌逮捕了赵醒侬。9月16日,赵醒侬在南昌市德胜门外英勇就义。
  11月,国民革命军十四军政治部特派员曾燕堂(中共党员)、黄励群(中共党员)来南丰组建国民党南丰临时县党部,由熊开文(中共党员)、李光贤(中共党员)等11人担任执委。
  12月,熊开文在南丰组建起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中共南丰县支部干事会,时有党员12人。
  同月,国民党省党部派袁振亚(中共党员)来南丰改组国民党临时县党部,组成以左派力量为核心的县党部。
  同年,县城东、南、西、北和琴台门5条主要街道开始由宽4米拓宽为6米,路面由石板改修为沙土;路两旁人行道宽约2米。
  16年1月中旬,李光贤出席在南昌召开的国民党江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
  同月,县农民协会成立。
  2月,县总工会及南丰妇女解放协会成立。
  同月,县城绸布、南货、药业、筏业等10多个基层工会组织领导店员工人举行反帝、反资本家的游行示威。
  4月中旬,“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来后,南丰高等小学校师生和店员工人等数百人举行示威游行,声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
  5月,国民党右派在南丰篡权,国共合作的县党部被迫解散,中共南丰支部转入地下斗争。
  8月15日,“八一”起义军南下路过南丰洽村时,当地农民献粮劳军。起义军经过3天3夜的行军后离境向广昌县进发。
  11月下旬,中共南丰县支部负责人熊开文在熊坊被捕。1周后在县城南门外沙滩英勇就义。
  18年2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途经黄龙坑时,张贴标语布告,宣传革命道理。
  6月16日,中共党员陈富生(洽村乡黄龙坑人)受红军独立二团的派遣,率领一支持有13支枪的队伍到黄龙坑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发动群众成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开展打土豪、抗租税斗争。
  7月14日,江西红军独立二团在地方游击队配合下,于深夜3时攻打南丰县城,次日凌晨攻克。不久,红军和赤卫队返回洽村,领导各村农民建立苏维埃政权。
  9月7日,红军独立二团和南宁游击队于凌晨攻克南丰县城。国民党县政府、万寿宫和监狱被烧毁。
  11月下旬,南丰县第一个区苏维埃政权——洽村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朱用生任主席。
  同月,为了领导南丰、广昌边界地区的工作,中共南(丰)宁(都)特支在吊岭成立,邱洪生任书记。次年10月,因领导成员离去,南宁特支自行消失。
  19年1月16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四纵队进驻南丰白舍、枫林一带。
  17日,南宁游击队政委赵世嘉(南丰人)去甘竹向朱德汇报南广边界地区农民革命运动情况。
  4月初,中共南丰县第一次党代会在田东召开,到会代表31人。会上成立中共南丰县委,聂昭良任书记,萧方璧任副书记。
  同月,南丰县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高池召开,出席代表60余人。会上成立南丰县苏维埃政府。
  11月13日,红军攻克县城,18日退出。
  21日,为诱敌深入,朱德率红四军、十二军驻南丰县境。
  20年3月,国民党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师会同县政府举行城乡户口清查,办理保卫团,实行保甲法。
  6月3日,毛泽东、朱德等率红一方面军总部从福建建宁来到南丰康都。
  4日,毛泽东在康都主持召开总前委第七次会议;10日,召开第八次会议;20日,召开第一次扩大会;22日,扩大会继续举行,晚,召开第九次会议。
  同月底,国民党县政府在城郊茅店、市山上彭两地强征民工毁良田,兴建简易飞机场。
  7月2日,蒋介石由南昌经南城至南丰巡视,令国民党一、二路进击军向南丰、黎川推进。
  5日,驻县境康都的红军电台收到由兴国总后方办事处发来的总司令部决定回师赣南、各军实行战略转移的电报。
  11日,蒋介石从临川来南城、南丰、黎川一带巡视军情,策划内战。
  25日,国民党南丰县长龚健魂强拉民伕,激起县城罢市,迫使何应钦电令省府将龚健魂撤职。
  8月4日,国民党党政委员会等七党区分会在南丰设立(后迁南城)。
  11月,国民党当局强征民工1.4万人,强派筑路费71.7万元,修筑(南)城(南)丰公路,全长44.2公里,为县境第一条公路,翌年8月1日通军车。
  21年2月,南丰、广昌两县苏维埃政区合并成立南广县,聂昭良任中共南广县委书记,饶福林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机关设广昌县城。
  5月,中共南广县第一次党代会在广昌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00余人,历时4天,省军区总指挥兼政委陈毅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6月,南丰苏维埃政区人民踊跃购买短期革命战争公债。
  8月21日,红十二军六十四师和独立四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晚8时攻克南丰县城。至此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前期作战第一阶段的全部胜利。
  26日,毛泽东从南城麻岭至南丰。28日前往宁都出席会议,当晚住罗坊。
  同月,周恩来就《速建南丰、黎川、广昌等县意见》写信给中央局并转中央政府、江西省委。信中说;“现赣东发展一大苏区,南丰、黎川、宜黄、乐安及南城一部,急需巩固起来,请中央局、省委火速令泽鸿来南丰城住中心县委,主持南丰、黎川、南城、宜黄、广昌五县工作。” 同月,中共南广中心县委(初期曾称中共南丰中心县委)在广昌县城成立,余泽鸿任书记。同时,在南丰罗坊设立中共南丰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罗龙万。
  9月17日,国民党军第八师将县城周围祠堂、庙宇拆除,修筑城墙,以图加强防御。
  10月2日,国民党军飞机2架,在白舍、甘竹一带侦察并投掷炸弹10余枚。
  1月,康都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局在康都成立。 同月,白舍区认购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1000元,长陂区认购1200元,均超额完成任务。
  12月,为积极配合红军作战,白舍区组织担架队89人,运输队88人,长夫62人;长陂区组织担架队34人,运输队43人,长夫83人,短夫44人。
  22年2月7日,周恩来与红一方面军总部作出强攻南丰的部署。9日,红一方面军从黎川向南丰推进,10日红一军团至桑田、石沟圩、杨林,红五军团至下杉塘,11日红三军团进至枫林,红二十二军占领里塔圩,红十二军在大坪嵊、桥背,完成对南丰县城的包围。12日晚,红军向南丰守军发起总攻,激战整夜,攻坚未下,伤亡极重,红三军团第三师师长彭遨在战斗中牺牲。这时国民党军又急向攻城红军合围而来,周恩来、朱德果断决定改强袭为佯攻。14日,红军先后秘密转移至宜黄、广昌、乐安、宁都一带隐蔽集结,为夺取第四次反“围剿”黄陂战役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
  4月26日,南广县苏维埃政权分设,南丰成立临时县委(不久成立正式县委),罗龙万任书记。同时,成立南丰县革命委员会,李文英任主席。
  6月,各苏维埃政区开展民主选举苏维埃政府干部,并成立选举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和检举委员会等组织。
  7月中旬,中共南丰县委与中共广昌中心县委在广昌县城谢家祠合并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省军区司令员陈毅出席会议并作了报告。
  同月,南丰县商会集资1.5万银元,成立食盐、煤油公卖会,各区设分会(苏维埃政区例外),对全县居民实行食盐、煤油定量供应,以加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物资封锁。
  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批准正式设立康都县,成立康都县苏维埃政府,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1月28日至12月2日,南丰县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白舍召开。
  12月,县苏维埃政区消费合作社成立。
  同月,国民党军驻丰部队以“同苏区通商”为罪名,敲诈洋广货(百货)业7700银元的罚款。
  同年,南丰苏区列为全省9县查田运动大会竞赛县之一,于10月开始在全县开展查田运动。
  同年,红军在太和石螺坑建立炼铁厂,次年夏随红军战略转移。
  23年1月25日,国民党军北路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南丰城。
  2月18日,红三军团驻丹阳圩。彭德怀、杨尚昆在此制订作战计划。
  25日,国民党第三路军总指挥部迁驻南丰县城。
  3月11日,彭德怀、杨尚昆率红三军团攻占白舍北部之东华山、五都寨,全歼国民党第九十四师李树森部近2个团。
  同月,国民党军进占白舍区。南丰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转移到洽村、长陂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5月19日,南丰至广昌公路通车。
  7月5日,南丰至建宁公路通车。
  10日,南丰至黎川公路通车。
  9月,南丰县蜜桔运销合作社成立,蜜桔外销渠道更为畅通,全县共建农村预备合作社44个,社员2600人。
  11月,国民党江西省教育厅特种教育处择定在南丰五区(白舍)设立实验区。
  12月初,江西裕民银行在南丰设立办事处。
  同月,国民党县政府强制推行保甲制度。
  同月,东坪、南洲一带农民在红军卢广假、彭韧皮带领下,进行抗丁抗税斗争,抗击保联主任不发盐证,冲进盐库运走食盐1000余斤。
  同月,国民党县政府新生活运动促进委员会成立,推行新生活运动。
  24年6月,省农业院在南丰设立柑桔试验场和苗圃。
  7月1日,县卫生诊疗所成立。民国26年1月27日改称县卫生院。
  11月4日,全县开始实行国民政府《禁止银元在市场流通的命令》,市场上一律以法币作为唯一合法的货币使用。
  12月,鄱阳、洽村、明阳、罗坊等革命根据地群众惨遭国民党残酷屠杀。
  25年3月1日,南丰县戒烟所成立,对全县1446名烟民进行登记,其中,在戒烟所戒烟瘾者582人,在家自行戒绝烟瘾者578人,吸毒死亡者204人,逃走者82人。
  9月1日,国民党南丰县党部机关报《南丰三日刊》出版发行。
  11月,城郊瑶浦、水南与城内廓背园合作社合并后改为城区蜜桔运销合作社。
  12月,中共明阳乡开源村支部书记李兰芳带领群众吴劲仔、谢兴国、李幼孙、吴兴昌等人痛打匪首李怀民部属饶绍凤后,即行上山打游击。
  26年1月,县财政科与县商会集资开设南丰县地方银行。
  2月,南丰一艘民船装运蜜桔到达上海,为南丰县开辟长江航运的第一船。
  3月21日,南丰县救济慈善会成立。
  7月,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县城各界民众团体发出通电,一致声援并慰问芦沟桥守卫将士。
  同月,南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各机关、工厂、学校的员工师生纷纷走上街头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同年,全县共建碉堡楼4座、碉堡258座,其中41座由当地保甲长负责管理外,其余均派壮丁守护。此外,还在南门城楼上建立防空监视哨1所。
  27年8月,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第二十医院率抗日伤病员2000余人,驻县城天心堂(现南丰制药厂厂址)。
  28年2月,南昌难民收容所成立,翌年改称南昌等九县旅南丰同乡会,并筹款在城隍庙侧建造会址。
  3月,国民党南丰县人民自卫大队成立。
  6月24日,日军飞机2架轰炸南丰城北刘家巷和东门桥下保福寺,炸毁民房 2栋、民船3艘,炸死炸伤数人。
  9月10日,南丰县立初级中学正式开学,刘尔亨(女)任校长。
  同年,东坪、南洲一带群众不甘国民政府残酷压榨,纷纷起来开展抗租、抗税、抗丁斗争,白天上山,晚上回村。
  29年4月,南丰县民众教育馆成立,并在老衙前首建公共体育场。
  10月,县食盐专卖处成立,按人口授盐,凭证定量供应。
  30年6月,三民主义青年团南丰县分团部成立,下辖19个区队。32年12月,分团部改为干事会。
  10月,奉令实行田赋征实,并随赋征购粮食。
  同月,南丰农林场成立,场址设石子山。
  31年1月4日,南丰县田赋管理处成立。
  20日,全县开展冬季征募鞋袜运动,慰劳前线抗日将士。
  3月,国民政府发行同盟胜利公债,全县派购任务是151.87万元,实际上交115.07万元。
  6月23日,国民党南广警备司令部在城北成立,国民党军第六师副师长潘先知兼任警备司令。
  同,日军侵占南丰北界之里塔圩,各地难民纷纷逃至南丰,县城人心惶惶。
  8月10日,县府向各机关人员发放进出城通行证。
  11月,国民党陆军暂编三十二师政治部首次在南丰举行话剧公演。
  32年4月,琴台镇镇长曾道周大肆捕捉壮丁引起群众愤恨,在城隍庙遭数百人痛打,县府派出警察进行威胁恫吓,曾道周方得逃脱。
  同月,全县人民为支持抗战开展一县一机(飞机)捐献运动。
  6月1日,国民党第三战区江西南丰军民合作站指导分处成立。
  33年4月,南丰县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成立,城关30多名青年报名从军。
  5月,国民党设在汉口之第二区电信管理局迁驻官塘村。
  34年1月,鼠疫流行,从县城蔓延至市山、桥背、洽湾、傅坊等乡镇。患者64人,死亡36人。
  3月1日,日本1架军用飞机因迷航坠落于太和下洋村。县长周家麟闻讯后,骑马赶赴现场,在太和至潋注途中掉进深潭溺死。
  6月6日,江西省通志馆从宁都迁至南丰县城,县人吴宗慈任馆长兼总纂。次年4月迁回省城南昌。
  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县各界民众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同月,南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成立,余丽青(女)任校长。
  9月3日,全县各界民众4000余人在县体育场举行抗日战争胜利庆祝大会,会后举行环城游行。
  10月,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南丰田赋豁免1年。
  同月,全县民众积极抢修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的县境公路和桥梁。
  12月25日,县临时参议会成立。次年1月选举并正式成立县参议会。
  35年5月4日至10日,三民主义青年团南丰分团部在县体育场举办全县青年运动周,开展田径和球类比赛。
  8月,樟坊、坪上、杭山、康都等地1000余人在红军林某领导下,公开抗丁,并打死国民党康都乡长洪明凤。
  10月10日,全县运动会在县体育场举行。
  36年5月,南丰简师120余名学生举行罢课,抗议校长周泰震贪污学生伙食款和制服费。罢课达3个月之久,迫使县府撤销周泰震校长职务。
  8月27日,全县城乡颁发国民身份证。
  9月,南丰县竞选国大代表结束,国民党员刘韶仲当选。
  12月26日,破获一大贩毒案,1车载运鸦片168两被截,3车在逃,省府下令严缉主犯。
  37年7月,国民党南丰县“戡乱”建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专事反共活动。
  同月,为搜罗大量内战兵源,县政府颁布一甲一兵强征命令,城乡青年纷纷外逃。
  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以法币300万元的比价兑换金元券1元,不到10个月(至1949年5月)提高到要以543万元金元券兑换银元1元。
  同月,县政府为拓扩兵源,将全县壮丁分为4等:甲等18~30岁、乙等30~35岁、丙等35~40岁、丁等40岁以上。
  10月,县民黄朋孚皈依佛门,潜心化缘集资,在县城西门龙首山石壁内,塑成地藏王石佛并建起寺庙1座。
  38年5月,南丰地方银行发行牛皮纸印刷的纸币,票面有壹角、贰角、伍分,须加盖参议长及商会会长私章才可在市场流通,绝大多数居民拒不使用。
  6月,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曾勋柱等组织国民党江西省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独立营青工队,大肆进行反共活动。
  7月14日,南丰县长沈德尊(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被国民党江西省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司令黄镇中以“通共谋反”罪名杀害于宁都。
  7月,南丰县长李花白宣布“十三杀令”,对群众实行血腥统治。
  8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军区抚州军分区第四八三团第一营解放南丰县城。
  20日,中共南丰县委员会、南丰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张桂楠任县委书记、刘健任县长。
  22日至28日,由靳汾、王雅泉主持举办有中小学教师、知识青年参加的训练班,贯彻党的政策,宣传八项规定,动员参加宣传和社会工作。
  22日,全县3000余军民在人民会场集会,热烈庆祝南丰解放。
  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八三团开始向全县境内各股土匪进行全面围剿。到1951年春止,残匪全被肃清。
  9月15日,南丰县第一个国营企业——抚州土产公司南丰支公司成立,次年更名为抚州贸易公司南丰支公司。
  同日,南丰县人民政府发出第一号文件:《关于禁止任意屠宰耕牛的通知》。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