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有同有异。不同点有二: 词义相同,词形有别方言与普通话同义异词的现象,在南丰方言中的主要表现,一是词义相同,构词词素颠倒,如“公鸡”(普通话)称为“鸡公”(南丰话),“灰尘”(普通话)称为“尘灰”(南丰话);二是词义相同,词素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如“衣服”(普通话)称为“衣裳”(南丰话),“热水”(普通话)称为“滚水”(南丰话);三是词义相同,音节数量不同,如“窗户”(普通话)称为“㦿” 〓(南丰话);四是词义相同,词形完全不同,如“工具”(普通话)称为“家事”(南丰话),“炊事员”(普通话)称为“厨倌”(南丰话)等。
词形相同,词义有异同一词语的词义在南丰方言与普通话中发生不同的变化,形成同词异义的现象。常见的词义变化有3种: 一是词义扩大,即一些词语在普通话里涵义较窄,而在方言中,它可以用来兼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其涵义得到了扩大。
例:浓〓——在南丰方言中还用来兼指稠的一部分涵义。如“葛碗粥老浓”。
食〓——古语词在南丰方言中的保留。南丰方言中除吃饭外,还用来兼指喝酒、抽烟等。如“食酒”、“食烟”。
二是词义缩小,即一些词语在普通话中的涵义较广、在南丰方言中的涵义缩小了。
例:“放”,在南丰方言中已没有了“搁置”的意义,而仅保留“松动”、“往下送”的意义。如“手一放碗就打烂了”(手一松动碗就跌破了),“放排”(把排往下送)。
三是词义转移,某些词语本来是共同的,但在南丰方言中词义已经转化了。有的是部分转化,与原词的意义还有明显的联系。如“走”不指行路,而指跑步、逃跑。
四是词性活用。形容词“暖壶酒”的“暖”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此外,还有词义相近、词形全异的固定词语。如“滑鱼羹”〓,近似于普通话的“糟糕”、“倒霉”意,但还有埋怨对方造成意外不顺利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