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药材采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94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药材采种
分类号: R282.4
页数: 2
摘要: 南丰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境内多山区丘陵,地形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药材采集,自古相沿。地道大宗药材陈皮、四花青皮、扣青皮远销国内外,经久不衰。1984年3月7日,成立县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历时两年,于1986年4月完成县内中药资源调查。确认县内有药材131种,其中植物类58科120种,真菌类2科3种,动物类8科8种,年总蕴藏量约738.85吨。动物类药材有龟版、鳖甲、银环蛇、乌梢蛇、蕲蛇、鸡内金、穿山甲、豹骨共8种。资源已经枯竭的虎骨、石乳香、鲜石斛、桂皮,渐趋枯竭的品种有厚朴、辛夷花、黄连等。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药材采种

内容

南丰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境内多山区丘陵,地形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药材采集,自古相沿。地道大宗药材陈皮、四花青皮、扣青皮远销国内外,经久不衰。
  1984年3月7日,成立县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医药公司),历时两年,于1986年4月完成县内中药资源调查。确认县内有药材131种,其中植物类58科120种,真菌类2科3种,动物类8科8种,年总蕴藏量约738.85吨。其中野生药材品种有:葛根、栀子、绵茵陈、肿节枫(以上年产量可达千斤)、灵芝、卷柏、海金砂、贯众、石苇、骨碎补、乌厥、凤尾草、侧柏、三白草、鱼腥草、槲寄生、马兜铃、杜蘅(土细辛)、何首乌(夜交藤)、扛板归、土牛藤、青〓子、威灵仙、黄连、大活血、阔叶十大功劳、防己、厚朴、辛夷花、乌药、金樱子、南山楂、鸡血藤、五加皮、苦楝皮、天胡妥(小金钱草)、前胡、救必应(铁冬青)、石南藤、闹羊花、白前、大青叶(马鞭草科大青)、石香薷、益母草(茺蔚子)、紫苏、夏枯草、半枝莲、爵床(疳积草)、车前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钩藤、金银花、瓜蒌(瓜蒌皮、蒌仁)、艾叶、石茵呈(阴行草)、野菊花、千里光、青蒿草、泽兰、豨荃草、小蓟、南沙参、仙鹤草、苍耳子、一支黄花、竹茹、芦根、淡竹叶、香附、石菖蒲、半夏、谷精草、灯芯草、天门冬、百合、麦冬、七叶一枝花、黄精、玉竹、土茯苓、黄独、射干、高良姜、白茅根、百部、白马骨、油麻甲、紫背天葵(夏天无)、红管药、蜂斗菜、梨荷枫、商陆、羊乳、锦鸡儿、地锦草、五倍子、七叶胆(绞股兰)共98种。1959年开始试种药材。1986年有家种药材207亩(不含蜜桔、莲子、桑树),主要品种有桔(陈皮、四花青皮、扣青皮、桔络、桔核)、穿心莲(一见喜)、茯苓、山药(以上年产万斤以上)、白术、银耳、菊花、地黄(以上年产千斤以上)、薏苡仁、白芍、元胡、桑(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子)、玄参、木瓜、枇杷叶、桃仁、槐花、杜仲、女贞子、薄荷、桔梗、莱菔子(萝卜籽)、泽泻、莲(莲子、莲芯、莲房、莲须、藕节)、天麻共25种。动物类药材有龟版、鳖甲、银环蛇、乌梢蛇、蕲蛇、鸡内金、穿山甲、豹骨共8种。资源已经枯竭的虎骨、石乳香、鲜石斛、桂皮,渐趋枯竭的品种有厚朴、辛夷花、黄连等。
  表28—4 1959~1987年家种药材一览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