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938
颗粒名称: 计划免疫
分类号: R197.1
页数: 1
摘要: 1950年开始,坚持年年开展预防接种。1981年3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到4月15日,共完成0~7岁儿童建卡、建册43243人,建卡(册)率达100%。重点人群接种流脑菌苗、乙脑疫苗等。1985年起,冷链开始运转,疫苗全程冷藏运输,及时接种,保证了接种质量。1986年10月起,在全县开始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合同制,全县1~7岁儿童,每人交3元,乡卫生院、村卫生所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受保儿童在保偿期内如果患了六种计划免疫传染病,可得到损失补偿。到1987年3月,签订保偿合同的儿童达5000余名。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计划免疫

内容

1950年开始,坚持年年开展预防接种。1981年3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到4月15日,共完成0~7岁儿童建卡、建册43243人,建卡(册)率达100%。自此每年进行查对,对新生儿及时建造卡(册),常年按卫生部统一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照卡(册)逐人接种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I、Ⅱ、Ⅲ型干冻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重点人群接种流脑菌苗、乙脑疫苗等。1985年起,冷链开始运转,疫苗全程冷藏运输,及时接种,保证了接种质量。1986年10月起,在全县开始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合同制,全县1~7岁儿童,每人交3元,乡卫生院、村卫生所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受保儿童在保偿期内如果患了六种计划免疫传染病,可得到损失补偿。到1987年3月,签订保偿合同的儿童达5000余名。
  推行儿童计划免疫后,结核病、麻疹、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发病率、病死亡率逐年下降。1981年,对城关镇1126名小学生进行健康人群白喉带菌状况调查,发现阳性1例,自然带菌率为0.88%;1982年,又对城乡0~24岁的399人进行人群带菌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未发现阳性。1982年,在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指导下,对县城实验小学及农村西溪小学631名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强阳性46人,占试验总人数的7.29%;阳性153人,占24.25%,阴性432人,占68.46%。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