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南丰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7917 |
颗粒名称: | 霍乱 |
分类号: | R211 |
页数: | 1 |
摘要: | 清代中叶以来,县内时有流行。民国20年、26年、29年、35~37年,霍乱在县内暴发流行。当时战乱频仍,难民逃兵结伙成队,便溺遍地,饮食饮水极不卫生,致使霍乱肆虐城乡,传染者上吐下泻,倾刻而亡,死者动辄百人以上。当时省防疫大队、县卫生院虽在县城和近郊接种霍乱菌苗——“四联菌苗”,但扬汤止沸,其势难遇。建国后,对霍乱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除害灭病与预防接种并举,食品卫生与管水管粪双管齐下。每年夏季对腹泻病人进行诊疗登记、疫情检索,防患未然。1984年,邻县黎川发生可疑性肠道传染病,南丰采取果断措施,劝阻与疫区毗邻之人进入疫区,使疫病未能传入。 |
关键词: | 南丰县 地方史志 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