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甲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909
颗粒名称: 地甲病
分类号: R211
页数: 1
摘要: 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颈病”。孕妇患者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危害更大;儿童重症患者可导致痴呆。县内长期流行,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病较多。建国后,坚持连年查治,免费治疗、免费手术,特别是1982年以来推行食盐加碘,发病率逐年下降。1956年,调查2个村的7172人,有患者224人,发病率为3.12%。1982年,调查全县15个公社的48个大队的36706人,查出患者724人,发病率为1.97%,其中沙岗、三溪、白舍、市山的发病率在3%以上。经全部服药治疗,并对流行区育龄妇女和7~14岁中的生理性肿大者作口服碘油胶丸防治,对24例手术适应症患者免费手术治疗14例。1988年10月17日至21日,经地区来县考核,确认南丰为基本控制地甲病的县。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地甲病

内容

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颈病”。孕妇患者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危害更大;儿童重症患者可导致痴呆。县内长期流行,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病较多。建国后,坚持连年查治,免费治疗、免费手术,特别是1982年以来推行食盐加碘,发病率逐年下降。1956年,调查2个村的7172人,有患者224人,发病率为3.12%。1982年,调查全县15个公社的48个大队的36706人,查出患者724人,发病率为1.97%,其中沙岗、三溪、白舍、市山的发病率在3%以上。1985年,在西溪、洽村、白舍等8个乡、镇又进行普查,共受检71862人,查出地甲病患者3003人,患病率为4.18%。经全部服药治疗,并对流行区育龄妇女和7~14岁中的生理性肿大者作口服碘油胶丸防治,对24例手术适应症患者免费手术治疗14例。1988年10月17日至21日,经地区来县考核,确认南丰为基本控制地甲病的县。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