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833
颗粒名称: 科研机构
分类号: G315
页数: 1
摘要: 1956年省人民委员会在南丰设立江西省南丰柑桔试验站,1957年秋与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合并,由双金站在南丰设柑桔试验推广工作组。1974年迁大坪嵊,在红壤山岗建试验基地并单独设站,1983年改称为南丰蜜桔研究所,1984年由抚州地区接管,易名为抚州地区柑桔研究所。其主要科研项目有:南丰蜜桔优良单株选育、柑桔良种引种试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南丰蜜桔优质丰产栽培研究及桔园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研究等。有干部职工92人,其中科研人员16人,科技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人;有试验基地289亩,桔树1.26万株。可以对土壤、叶片微量元素进行半定量、定量分析。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科研机构

内容

抚州地区柑桔研究所1956年省人民委员会在南丰设立江西省南丰柑桔试验站,1957年秋与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合并,由双金站在南丰设柑桔试验推广工作组。1958年春工作组撤销,科技人员少数调回双金,多数留南丰蜜桔园艺场工作,1972年设南丰县农业局柑桔试验推广站,与园艺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74年迁大坪嵊,在红壤山岗建试验基地并单独设站,1983年改称为南丰蜜桔研究所,1984年由抚州地区接管,易名为抚州地区柑桔研究所。其主要科研项目有:南丰蜜桔优良单株选育、柑桔良种引种试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南丰蜜桔优质丰产栽培研究及桔园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研究等。有干部职工92人,其中科研人员16人,科技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人;有试验基地289亩,桔树1.26万株。1985年新建化学分析室1座,配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气体分析器、751G型分光光度计、72型电光光度计、WFX—Ⅱ型原子吸收分光光束光度计、QGS—0.4型红外线气体分析器、HG—I型火焰光度计等各1台,TG328B型万分之一光学读数分析天平2台。可以对土壤、叶片微量元素进行半定量、定量分析。
  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成立,始设市山官塘,1961年迁富溪,1963年迁刘家坑,1964年撤销,1971年在白舍望天重建,与良种场合署办公,1974年场所分家,农科所迁桥背大坪嵊,1975年迁刘家坑现址。1987年有行政干部5人,农技干部4人,职工66人,主要进行水稻、柑桔、油菜、棉花、玉米等品种比较试验,示范试验新农药、微肥,示范栽培和推广水稻、小麦、红薯、花生、油菜等优良品种。农科所建有简易分析室,配有800倍显微镜2台,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光电比色器、恒温箱等设备各1台。
  林科所1958年属林垦局的林业科研机构,1960年由市山官庄迁至桥背大坪嵊,改名为县森林苗圃;1979年11月迁往白舍,次年10月迁回大坪嵊,1982年改称林业技术推广站,1984年与大坪嵊林场合并。林科所建立以来,以引进推广林业生产先进技术、繁育树苗、指导全县林业技术工作为主要任务,先后引种、试种油橄榄、湿地松、火炬松、杉木良种、红花油茶、雪松等,采用叶片扦插(良种无性繁殖)繁育良种,建有扦插棚和繁育树苗的苗圃和试验基地。有科技人员2人,职工29人。
  农机研究所1978年6月建于县农机修造厂内,主要研制脱粒机、割晒机等工作,有技术员2人,职工12人,有试验车间和车床、焊割等设备,1982年并入县农机修造厂。
  地震测报点由县气象局(站)于1977年7月定点设立,装备有QwI-I型地震测试仪、土地电解器各l台。每天观测3次,实测资料交南城地震台处理。1983年10月撤销。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