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普宣传与咨询服务 1956年,县科协在全县发展科技普及宣传员600多人,并经常组织他们向工人、农民、城镇居民宣讲科技知识和卫生常识。1979年以后,县广播站和各公社广播站设科技专题节目,针对各个季节的不同农事活动,播送有关科技专稿。1980年以来,每年春耕或其他重要农事季节,有关部门均牵头组织科技人员宣讲农业生产技术,宣讲农、林、牧、渔、桔及其他农业生产知识。1981年4月至1983年9月间,县科委科教电影放映队,在全县放映科教电影30多场,1983年、1984年春节期间,先后联合组稿20多篇,举办“普及科技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专题广播。1985年夏,举办“农村科普集锦”专题广播,宣传为农业科普作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各乡镇驻地和主要圩市设科技咨询服务处21处,每逢圩日,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为群众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县农学会作物栽培组、园艺学组、植保学组、畜牧水产组等咨询服务处,经常为广大农民、桔农进行咨询服务活动。
建立四级农科网 1972~1974年,着手建立县农科所、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的四级农科网。1975年1月制定《县四级农科实验网工作条例》,同年5月,全县13个公社全部建成农科站,141个大队中有43个建立农科队,1069个生产队中有437个建立农科组。1980年以后,四级农科网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参加各级农科组织活动的有2343人,有试验基地3847.5亩,其中高产试验基地1190亩,良种繁育基地2269.5亩,品种对比试验基地388亩。
组织学术与科技交流活动 1982年9月召开“全县发展多种经营学术(经验)交流会”,会上交流南丰蜜桔高产栽培、配合饲料养猪、养兔、养蜂、食用菌栽培、香菇生产等方面的学术论文9篇。1978年以来,先后举办科技讲座50余次,应聘来南丰讲学的有:研究员袁隆平,讲“全国杂交水稻生产形势”;副研究员颜龙安,讲“谈谈杂交水稻当前争论的问题”;教授李孝芳、赵训经、那文俊等,讲“关于美国的自然资源及农林牧业的情况”;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长张海峰,讲“有关肝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副教授郭世江,讲“国内外药学动态”;高级工程师熊策恕讲“气象发展史”;副主任医师彭明,讲“农村胆结石病的防治”;副主任医师杨鸿九,讲“高血压发病机理”;主任医师赵子义,讲“贫血”;副主任医师姚隆远,讲“冠心病的发生与防治”;主任医师赵子鹏,讲“农村寄生虫病诊断防治中若干问题”;高级工程师王景阳,讲“工业化建筑体系”;教授王纹贤,讲“国内外数学发展动态”;江西食品学会理事长李建学,讲“国内外食品工业动态”等。据统计,县科委、科协成立以来,各学(协)会先后交流学术论文329篇,组织撰写科普文章2070篇。
1984年8月、1985年8月,县科委、科协在县城开办科技市场咨询服务部,项目有:小商品技术引进、承包、推广和产品开发;引进与推广优良品种、苗木、新农药、化肥;介绍科技资料、书刊等。与此同时,还组织全县10余个单位参加抚州地区科技成果交流会,至1987年,推销科技新产品1.2万余元,达成技术引进意向性协议6项。此外,从湖南引进早香17、晚香634等香稻品种,分别在三溪、市山、白舍、太和、傅坊等地试种并获得亩产400~465公斤的好收成。
举办科技成果与科普作品展览 1978年以来,举办较大型科技展览5次,中型展览10余次。影响较大的有: 1978年8月,县科技组、文化组、卫生局和城关镇联合举办“蛇伤防治科普展览”,展出各类毒蛇照片100余幅,各类活蛇数十条,常用治疗蛇毒的中草药干鲜标本120余种,国内著名蛇药成药、科研成果验方等。展览期间,接待来自八省十几个县的参观团200多个,观众12000多人。
1979年5月,在县城举办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展出作品300多件。受到省科协、团省委等部门表彰。1980年6月,县科协、文教局联合举办“科普美术展览”,展出作品300余件。1981年5月,县科协、文教局、团县委、县妇联、县体委联合举办“南丰县青少年书法和科普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286件。1984年1月,县委宣传部、县科协联合举办“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展览”,参观群众7000多人次。1984年3月,县科协、县计划生育办公室与南昌市湾里区联合举办“人体遗传科普展览”,观众近5000人次。
举办技术竞赛,组织参赛活动 1978年县科协恢复活动以来,协助有关单位举办各种技术竞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科竞赛活动。继1978年县农机厂开展车工、钳工技术竞赛之后,县数理化学会从1979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数学、理化比赛,并选拔优胜者参加地区、省及全国性的联赛;1980年县农学会开展水稻、蜜桔、养猪、种花生等项高产竞赛;县医学会开展护理技术操作比武活动;1982年和1984年全县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征集活动,评选小发明、小论文优秀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比赛;1984年县建筑工程学会会员参加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同年县科普创作协会会员参加全国24家晚报联合举办的“科学小品”征集活动和江西省科协举办的“百花奖”征文活动,并有6名业余科普工作者获得表彰;1985年县珠算协会举行珠算技术比赛,并派代表参加地区同类比赛,荣获团体冠军。此外,县气象学会先后组织会员参加抚州地区1979年大到暴雨天气预报竞赛;参加江西省1981年春播天气预报和1985年汛期暴雨预报竞赛。
开展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普及QC教育县轻工学会自1979年起,于每年的质量月(9月)定期举办质量管理学习班,组织所属工厂车间主任以上干部参加学习班学习。县轻工学会、轻化建材学会还利用召开QC成果发布会的形式,对在QC活动中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给予奖励,在其推动与影响下,县化工厂、泥炉厂、炸药厂、玻璃厂、五金一厂、五金二厂、塑料厂等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产生效果,生产出南丰泥炉新品种、八角锤、压力油壶、PoY高速纺纸管等一批省优产品;PoY高速纺纸管、山字牌八角锤、NF型微型喷头还被定为部优产品。浅色松香脂填补国内空白。FDV超高速纺纸管目前尚为国内独家生产。并且推出具有南丰蜜桔独特风味的南丰蜜桔酒、鲜桔汁、蜜桔可乐等系列名优新产品。1987年,赣东出口工艺灯具总厂,开发出集实用、欣赏、趣味于一身的声控工艺灯具;县城粮油加工厂、桔城制药厂、县毛巾厂、县塑料厂等生产出美味酱油、保健饮料、光环毛巾、PVC系列包装瓶等优质新产品。
举办科技夏令营活动 1980~1983年夏令季节,县文化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体委、县科协等单位联合组织举办“中小学学生科技体育夏令营”活动。
创办《南丰科技》,编印科技资料 《南丰科技》创办于1964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向,停刊10余年。1978年4月25日,县科委、科协决定恢复《南丰科技》小报,至1987年底,已出刊79期。均发至全县各个学会及乡(镇)村基层组织,并与全国29个省市及540多个县级科技情报站建立科技信息资料交换关系。同时还编印《科技资料》、《南丰县科学大会资料汇编》、《全国三八红旗手胡火红养兔经验》、《伤寒论因证法方表解》共3000 )余册。县农学会成立后,编印《南丰蜜桔栽培技术》、《植保专业》、《家畜家禽疾病防治》、《南丰县农业技术资料汇编》等3万余册,并于1982年1月创办《科学种田》(1983年3月改名《农业技术》)小报,发至全县各乡(镇)村、组,1987年又编印《南丰县农业科技实用模式图》、《南丰县双季稻栽培技术模式》、《南丰县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知识》、《南丰蜜桔栽培管理月历》、《南丰县渔事管理月历表》等实用图表,在全县广为散发。县数理化学会、医学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等先后编印《南丰县数理化学会论文汇编》、《高等数学指导》、《国内外科技小发明介绍》、《南丰科普》等小册子共1000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