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竹马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711
颗粒名称:
竹马舞
分类号:
G249.2756
页数:
1
摘要:
竹马舞另一种傩舞。莱溪乡赓溪村竹马誉冠全县。春节时演出,每班7人,5名演员戴面具,腹前系木质马头,背后用篾片将长袍张开作马后身,先由“天神”舞旗,犹如指挥军旅,最后两人对刀,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意。故舞时仅2名乐手敲两面大锣,即“鸣金收兵”,表达古人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愿望。明初,大量南丰人迁移至浙江江山、常山、江西玉山等县,因而也将此舞传至这些地方。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竹马舞
内容
竹马舞另一种傩舞。莱溪乡赓溪村竹马誉冠全县。春节时演出,每班7人,5名演员戴面具,腹前系木质马头,背后用篾片将长袍张开作马后身,先由“天神”舞旗,犹如指挥军旅,最后两人对刀,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意。故舞时仅2名乐手敲两面大锣,即“鸣金收兵”,表达古人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愿望。明初,大量南丰人迁移至浙江江山、常山、江西玉山等县,因而也将此舞传至这些地方。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