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流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70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源流演变
分类号: G249.2756
页数: 2
摘要: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追本溯源,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关于“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寇”字,是在室内以殳、古兵器)击鬼之形。甲骨文中有关“舞”字的记载中有“魌”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以后《论语》、《吕氏春秋》、《周礼》都有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傩仪的记叙较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也描写了傩仪傩舞的情形。自汉至唐,傩舞都为驱疫鬼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南丰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故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南丰傩舞

内容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追本溯源,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关于“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寇”字,是在室内以殳、古兵器)击鬼之形。甲骨文中有关“舞”字的记载中有“魌”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以后《论语》、《吕氏春秋》、《周礼》都有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傩仪的记叙较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也描写了傩仪傩舞的情形。自汉至唐,傩舞都为驱疫鬼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南丰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故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
  南丰有傩,自汉开始。据南丰西溪乡余氏重修族谱内《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辉(此文作者)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辨记》中还引用《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傩神,熊皮四目,执戈扬盾,皆所以除疫”。可知当时“傩”是为靖妖驱疫而“舞”的。
  唐承汉制,宫廷傩祭规模更大,唐玄宗颁布的《开元礼》对州县傩仪作了具体规定。在南丰,人口的迁徙促进了傩舞的发展。金砂余氏重修族谱中的《敕封清源妙道真君传》记载:唐末,余氏从饶州(今鄱阳)迁来南丰,随请清源妙道真君神迁金砂,“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率弟子十余人,蒙熊戎,饰朱衣朱裳,扬盾执戈,以祓除不祥,是则余氏之世习有傩。” 自宋以后,傩仪中出现了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娱人成分渐增。宋末元初,南丰人刘镗写《观傩》诗曰:“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全诗见《文征文献卷》),详细描绘了当时傩舞剧在南丰演出情况。
  明代,民间傩十分活跃。石邮吴氏重修族谱中《石邮乡傩记》载:宣德年间(1426~1435)县民吴潮宗出任广东海阳县令回归故里,在石邮建立傩庙,组织傩班,并一直活动至今。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昌府志》“四时土俗大略”的“腊月”条目载:“小儿辈带面具戏舞于市,似古傩礼”。是时,傩舞已突破“索室驱疫”的傩仪范畴,形成娱人娱神的民间舞蹈。
  自清以后,南丰傩舞有的受到其他文化的渗透,将戏剧表演,武术动作融合于傩舞表演之中,有的从传奇小说、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中汲取内容创作新节目。
  南丰傩舞,自汉迄今,世代相傅,历经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傩舞。1953年,南丰傩舞曾获江西省及中南区民间艺术会演古典艺术奖。1954年县举办傩舞大会演,26个班队参加。1955年中国戏曲史专家黄芝冈到南丰考察傩舞,尔后中国舞蹈研究会盛婕秘书长一行4人深入南丰考察傩舞及搜集资料,历时1月。1957年3月,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文化部特邀南丰石邮傩舞参加;同年5月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新闻》摄制组为南丰傩舞摄制专辑。“文化大革命”时,傩面具、服装、道具被当成“四旧”,全部烧毁,傩舞活动被迫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丰傩舞得到迅速发展,傩仪也得到保护。1984年12月县举办傩舞会演。1985年,傩舞艺人周禾仂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当选为江西省舞协第二届理事。1985年全县有傩舞班116个,其数量之多,活动范围之广,与其他有傩的县比,在全地区、全省乃至全国也属少见,故南丰有“傩舞之乡”之称。解放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观摩采风者接踵而来。中央歌舞团及空军政治部、海军政治部、广州军区等文工团,曾派演员来丰学习傩舞,以丰富自己的创作。江西省歌舞团借鉴傩舞创作的《丰收乐》、《和合同庆人间乐》、《开天辟地》等舞蹈,获得巨大成功,深得国内舞蹈界的好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将南丰傩舞载入史册。1985年3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为南丰10个乡(镇)的34个傩舞班队,拍摄了115个节目的录像资料。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