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调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57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调运
分类号: F253
页数: 2
摘要: 建国前,粮油运输全赖水路,因滩多水浅,只能在雨季通航。农村道路坎坷不平,有的用独轮车,有的肩挑。当时集运的方法是,农民把出售粮食运往就近集镇,这些集镇有:东坪、西坪、洽湾、三溪、沙岗、古城、桑田、太源、石咀、傅坊、樟坊、太和、洽村、鄱阳、白舍。这些网点将汇集的粮食用手车队集运县城或以竹排、小筏子运至盱江,然后驳大虎船或大筏,待雨季运往抚州、南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销售。建国初,粮食集散运输基本上仍沿着上述流向和方法进行,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粮食调运逐渐改用汽车运输,少数不通公路的网点,也由有组织的专业手推车运输队进行。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粮油运输

内容

建国前,粮油运输全赖水路,因滩多水浅,只能在雨季通航。农村道路坎坷不平,有的用独轮车,有的肩挑。当时集运的方法是,农民把出售粮食运往就近集镇,这些集镇有:东坪、西坪、洽湾、三溪、沙岗、古城、桑田、太源、石咀、傅坊、樟坊、太和、洽村、鄱阳、白舍。具体分4个流向,西坪、东坪多流向洽湾;三溪、沙岗、太源、古城、桑田多流向县城;石咀、傅坊、樟坊多流向太和;洽村、鄱阳多流向白舍。这些网点将汇集的粮食用手车队集运县城或以竹排、小筏子运至盱江,然后驳大虎船或大筏,待雨季运往抚州、南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销售。
  建国初,粮食集散运输基本上仍沿着上述流向和方法进行,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粮食调运逐渐改用汽车运输,少数不通公路的网点,也由有组织的专业手推车运输队进行。20世纪60年代以后,公路建设加快,到70年代初,不仅国家粮油调运由汽车进行,农民卖粮也由肩挑、手推车过渡到拖拉机、汽车运输。1979年11月县粮食局成立汽车队,有大型卡车8辆,负责粮食运输,仍满足不了外调粮食的迅猛增加,还要运输部门和社会车辆投入运输。
  表21—4 1953~1987粮油调人调出一览粮食品种:贸易粮单位:吨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