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沿革民国24年(1935)6月,县政府内设第三科,后为建设科,管理道路桥梁。
建国后,交通运输事业由建设科统一管理。1954年5月6日,县人民政府设交通科。1956 年4月,交通科与县工业局合并,成立工业交通局。1966年11月,撤销工业交通局,成立县经济委员会,原工业交通局业务,由县经济委员会办理。1966年11月,县交通运输处成立。1974 年3月更名为县交通局。1980年6月,县交通局并入县经济委员会称交通科。1982年5月2 日,县人民政府恢复交通局。1984年4月,县交通局与县经济委员会合并,同年8月,又恢复县交通局。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业务逐年扩大。1987年底,县交通局设人秘、财会、业务股及县运输管理站、公路管理站、渡口管理站;辖县汽车运输公司、航运公司、搬运公司等10多个单位。
职工队伍民国37年,县交通部门有员工61名(县建设科分管道路桥梁工作的1人;汽车站3人;第五养路分区57人)。
建国后,由于线路和养路设备的不断增加,县交通部门职工亦不断增长。1957年县交通部门有国家干部10人,职工287人(其中,集体单位工人133人)11967年有国家干部14人,职工427人(其中:大集体单位工人212人);1977年有国家干部23人,职工536人(其中:县大集体单位工人225人)。1987年县交通部门有国家干部40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6人。文。化程度:大专3人,中专15人,高中7人,初中4人,高小6人。年龄结构:25岁以下4人,26~30岁1人,31~35岁10人,36~40岁5人,41~45岁5人,46~50岁5人,51~55岁7人,56~60岁3人。获技术职称的15人;其中:公路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1人,会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2人,会计员2人,经济员5人。
1987年,县交通部门有工人681人。其中:男性601人,女性80人。国营企业单位工人485人,县办大集体企业单位工人246人。文化程度:大专3人(对口及电大培训),中专5人(对口培训),高中98人,初中197人,高小276人,初小75人,文盲27人。年龄结构:25岁以下123人,26~30岁127人,31~35岁112人,36~40岁93人,41~45岁76人,46~50岁65人,51~55岁25人,56~60岁20人。工种分类:汽车驾驶员43人,汽车修理工110人,养路工131人,驾船员48人,轮机员48人,修船工23人,搬运工101人,其它工1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