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主要病害有病毒性出血病,细菌引起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白尾病、打印病,寄生虫引起的中华鳋病、白头白嘴病、寄生虫鱼鲺、锚头鳋病,以及缺氧引起泛塘等。1980年全县有3245亩鱼塘发生鱼病,损失约707吨,平均每亩损失鱼21.5公斤。发病的规律是:夏秋发病多,冬春发病少;体表发病多,内脏发病少;草鱼发病多,鲢鳙发病少;老区发病多,新区发病少;不防发病多,预防发病少。用科学方法防治鱼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水产业务部门按照“全面防治,积极治疗,防重于治”的方针,向农民传授鱼病防治知识,如定期向鱼塘投放适量生石灰,使水质微呈碱性,能增强鱼的体质,减少病害。同时积极采用中草药、西药治疗鱼病。80年代以来,多数养鱼农民均能掌握鱼病防治方法,鱼病已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