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属丘陵地带,遍布低山岗阜,大部土层深厚,介于红壤与黄壤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光照充足,有利于林木生长。
由于地形和土壤条件差异,林种分布也各有不同。全县植被主要有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灌木林、草甸等7个基本类型。以种群分主要为壳斗科、松科,其次为杉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杜鹃科等。全县有林木28种之多,果树18种,竹类16种,详见表14—1。
表14—1 全县树种名称一览森林主要分为用材林、经济林、竹林、薪炭林4个林种。林地分布面积较大的有洽村、太源、太和、桑田、三溪、白舍、东坪、沙岗等乡(镇)。林种较多的则是军峰、杭山、鄱阳、黄砂等地,形成连片的自然林群,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林、竹林、阔叶林4种,其中以马尾松分布最广,也最普遍。
用材林用材林以杉、松为主。杉木是南丰主要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集中分布在洽村、三溪、沙岗、白舍、西溪、傅坊、太和、东坪等乡镇。马尾松是全县森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兼采脂树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各乡均有生长,尤以洽村、沙岗、白舍、三溪为最。其它尚有樟、柏、槐、栎等。
经济林全县各丘陵山区都有分布,油茶以傅坊乡西南山区较为集中,港下、石咀、杨溪、田心村共有油茶林6200亩。油桐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和、太和、傅坊、白舍等乡镇,其他各乡均有少量种植。柑桔在20世纪50年代前仅限于县城近郊5公里方圆的范围内,6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向山岗荒地种植。1972年以来延伸到全县各地中低丘陵盆地。进入80年代,种植柑桔经济效益日趋显著,山陬僻壤也有种植。琴城镇的果园村,桥背乡的桥背、瑶浦村,市山乡的梓和村,洽湾乡园艺场,柑桔种植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乌桕多分布在傅坊等乡。漆树在太和、中和等乡镇试栽成功,长势良好。棕榈集中在波罗乡,其它乡亦有零星分布。太和镇的牛岭梨、白舍柿等在县内也小有名气。茶在山区乡、镇均有零星分布,除有名的军峰山尖峰茶外,还引进庐山云雾茶、婺源大叶种、福建大白茶及江浙群体等优良品种。
毛竹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洽村、三溪、朱坊、军峰等地,有的成片,有的分散生长,其中生于军峰山的毛竹,质量尤佳。其它乡均有小量分布,杂竹林分布广,但数量不多。
薪炭林分布在山区和少数丘陵地带。洽村、沙岗、太源、白舍、三溪等乡镇分布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