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农民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920
颗粒名称: 建国后农民组织
分类号: D26
页数: 1
摘要: 解放初期,全县大部分地区在1949年冬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之后,分别成立区、乡农民协会,并几度召开县、区、乡农民代表大会,各区首次农代会于11月初召开。1951年,全县共有农民协会108个,农协会员12545人,占全县农民总人数的13.6%。到1953年上半年,农民协会会员已经发展到32160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42.1%。根据农民协会的性质和任务,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文化大革命”召开过贫(下中农)代(表)会,曾选派积极分子组成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农村商业、教育、卫生等单位参与管理工作。1979年,根据有关文件,撤销贫协组织。
关键词: 南丰县 农民组织 县农民协会

内容

解放初期,全县大部分地区在1949年冬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之后,分别成立区、乡农民协会,并几度召开县、区、乡农民代表大会,各区首次农代会于11月初召开。
  1950年10月《南丰县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情况汇报》中统计:全县6个区68个乡185个行政村1088个自然村成立农会组织79个,会员3786人。1951年,全县共有农民协会108个,农协会员12545人,占全县农民总人数的13.6%。1952年,农民协会组织逐渐扩大,会员发展到15845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8.6%。到1953年上半年,农民协会会员已经发展到32160人(已发会员证15477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42.1%。
  建国初,贫雇农是农村民主建设的依靠对象。土改中各区、乡、村农会成为代表贫雇农利益的权力机构,严格执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打倒地主”的政策,推动了土改运动的胜利完成。土改后,合作化时农会会员扩大到中农,推动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根据农民协会的性质和任务,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65年3月,召开全县贫下中农和农业先进代表会议,500余人参加,成立贫农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并选举出席全省农业先进代表会议代表。
  “文化大革命”召开过贫(下中农)代(表)会,曾选派积极分子组成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农村商业、教育、卫生等单位参与管理工作。1979年,根据有关文件,撤销贫协组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