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境内有元古界震旦系(8~9亿年)至新生界第四系(0.23亿年)的各纪地层出露。元古界震旦系为最古老地层,出露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0%,大量分布于县西部和东部。古生界仅有寒武系分布于洽村、长陂以南和广昌交割处,以及零星分布的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地层分布于池渡一带。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发育亦不齐全,出露有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地层,分布于高池、西坪、罗坊等地。最新地层即距今0.23亿年的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下更新统冲积层、中更新统冲积层、全新统冲积层),全县分布面积甚小,集中在沿盱江一带的洽湾、市山、桥背、白舍以及沿盱江支流的太和、傅坊、桑田等乡镇。
下更新统冲积层仅见于境内白舍附近,其出露面积约0.1平方公里,盖于丘顶,构成三级基座阶地,高出盱江水面20~30米。下部砾石大小不等,砾径一般2~5厘米,大者近十几厘米,多呈圆状,具一定分选性。砾石表面见褐黄色铁漠,厚度0.5~3米不等。上部为棕红、棕黄色亚粘土、粘土层,厚约0.5~2米,蠕虫状结构不明显。
中更新统冲积层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及太和等地,组成河谷Ⅲ级基座阶地,高出当地河水面10~20米,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下部砂砾石层,砾石含量达40~60%,成分主要是石英,次为花岗岩、变质岩、混合岩等,砾径多为0.5~3厘米,半滚圆或次棱角状,具分选性。含铁质及泥质成份,胶结较紧密,厚约1~4米。上部褐红色网纹状粘土、亚粘土,厚度1~3米。
全新统冲积层沿河溪两岸呈条带状断续分布,构成I级阶地或河漫滩、心滩。I级阶地高出当地河水面为1~2米,二元结构明显。下部灰白色、黄白色砂砾石层,砾石成份有石英、花岗岩、混合岩等。砾径一般0~5~3厘米,大者达十几厘米,以半滚圆状为主,具分选性,厚度2~5米,局部可达8米以上。上部灰褐色.褐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6米。表2—1 地层层序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