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县城的环境污染及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6159
颗粒名称: (四)县城的环境污染及保护
分类号: X5
页数: 2
页码: 313
摘要: 县境内的主要污染源是:来自30个大小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种植业使用的农药中的有机氯、有机磷;人畜粪便、垃圾和其他生活污水等。这些污染物严重污染着自然环境,给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和严重威胁。据1990年资料统计,年排入黎滩河的工业废水84.8万吨,生活污水235.2万吨。1985年,对水污染严重的县城自行车零件厂和大芸造纸厂分别进行了技改措施和改产处理,减轻了水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日峰镇 保护

内容

县境内的主要污染源是:来自30个大小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种植业使用的农药中的有机氯、有机磷;人畜粪便、垃圾和其他生活污水等。这些污染物严重污染着自然环境,给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和严重威胁。
  1.水环境污染除生活区肮脏的卫生环境造成水环境污染外,1950—1970年,县针织厂、豆腐社、自行车零件厂、大芸造纸厂等先后建成后,本县最主要的工业、生活用水水源黎滩河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据1990年资料统计,年排入黎滩河的工业废水84.8万吨,生活污水235.2万吨。这些废水、污水中,含汞、砷、铜、BoD5、COD、酸、碱、酚、氯化锌等多种有害物质。水质中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氨、氮、大肠杆菌等有机物质和金属污染,均超过国家地面水质标准,严重影响人畜健康。
  1985年,对水污染严重的县城自行车零件厂和大芸造纸厂分别进行了技改措施和改产处理,减轻了水环境的污染。2.大气污染县内工业能源结构大部分以煤为主。1990年,全县工业燃煤约1.5万吨,排放废气12210万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目前大部分工厂布局较合理,均分布在县城主导风向下,大气流通条件较好。
  3.固体废弃物县城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煤渣和工业废渣,年排放量约2万吨,大部分煤渣用于填地或铺路,少部分运往郊外山沟堆放,对环境影响不大。城区内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量,每年约为0.56万吨,处置率为70%左右。目前仍有1680吨左右的垃圾随处乱倒,道路尘扬污染突出。
  4.噪声随着县城工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城镇的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1990年,全县拥有机动车辆686辆,另有弃耕从运的手扶拖拉机368台,均无消音除尘设备;汽车进入城区无禁鸣喇叭,凡机动车辆进城往返均不受时间限制。1990年测定,交通噪声平均值达75分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9.9分贝;有些工厂(如锯板厂)、录像厅或电器维修部门发出的噪声,竟严重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3.1分贝。
  5.环境保护措施 1985年5月,黎川县基本建设局改称为“黎川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下设环保股,开始在县境内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并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工作。
  开征排污费:1985年起,根据上级有关通知,对全县所有排污单位开征污染物超标准排污费。至1990年,全县已征收排污费30万元,其中80%补助排污单位,用于污染治理,促进了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控制新污染:对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坚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和制定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管理措施。把主体工程建设与“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紧密配合起来,防治新污染源的产生。
  治理老污染源:1985—1990年,在控制新污染的同时,注意综合治理老污染源。至1990年,全县先后有8个工业污染厂家,安排了治理技改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万元。如:对黎滩河上游水污染严重的自行车零件厂的电镀车间和大芸造纸厂分别采取了改产措施;对县林化厂、华山瓷厂、环球瓷厂、飞凤瓷厂和德胜关整流器厂等7个单位产生的,废水和粉尘进行了过滤和水膜除尘治理,局部改善了水质和大气的环境质量。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