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黎川县的水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5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黎川县的水产业
分类号: S9
页数: 6
摘要: 其中:池塘1730口,面积2456亩,占水面总面积的0.18%;河流面积65375亩,占水面总面积的46.9%;山塘水库314座,面积54270亩,占总水面的38.9%;沟渠17348亩,占总水面的14.02%。上述水面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但占74.7%的面积集中在黎滩河两岸和洪门水库上游。在上述各种水面中,已查明的可用水面共77138.1亩。此外,本县山区种植一季晚稻田较多,休闲时间长,水源足,排灌方便,可利用该部分水田发展稻田养鱼。据调查,西城、坊坪、熊村、龙安、湖坊等地群众,历来有稻田养鱼的传统习惯,全县可养鱼的稻田面积达15万亩以上。建国后经县水产部门初步调查,本县鱼类品种共70余种。
关键词: 黎川县 水产业

内容

一、水产业资源 (一)渔用水域本县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水面共139449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其中:池塘1730口,面积2456亩,占水面总面积的0.18%;河流面积65375亩,占水面总面积的46.9%;山塘水库314座,面积54270亩,占总水面的38.9%;沟渠17348亩,占总水面的14.02%。上述水面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但占74.7%的面积集中在黎滩河两岸和洪门水库上游。
  在上述各种水面中,已查明的可用水面共77138.1亩。其中:池塘1723口,面积2456.1亩,占可用总水面3%;山塘水库314座,面积54270亩,占可用总水面72%;河流面积12000亩,占可用总水面15%;沟溪面积6604亩;占8%;家庭养鱼零星水面285亩,占0.4%;水生植物面积1523亩,占2%。
  此外,本县山区种植一季晚稻田较多,休闲时间长,水源足,排灌方便,可利用该部分水田发展稻田养鱼。据调查,西城、坊坪、熊村、龙安、湖坊等地群众,历来有稻田养鱼的传统习惯,全县可养鱼的稻田面积达15万亩以上。
  至1989年,已开发利用水面共52466亩,其中池塘2456亩,水库38766亩,河流6000亩,沟溪1000亩,稻田水面养鱼4244亩。
  (二)宜渔水温、水源、水质、水位等条件 1.水温与水源本县每年有半数以上时间(5月份至10月份)气温平均在20℃以上,常年水温为20℃—30℃之间(养鱼的最佳水温为20℃—28℃)。年平均降雨量为1749.2毫米,降雨集中在4—6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50%,正值鱼类产卵繁殖季节,为天然鱼类产卵繁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水质本县广阔的山地和田野生长着大量的树木和其他多种植物,通过雨水将丰富的有机质和无机盐类带入水域,滋养着大量的水生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优质而充足的饵料。水库养鱼是本县渔业生产的主体,占全县可养殖水面的62.4%。如燎源水库年产鲜鱼5—7万公斤,基本没有采取人工投饵,仅靠天然饵料供养鱼类生长。
  3.水位县内各类水域由于降雨、灌溉、发电、蒸发等原因,使养殖水面和水位发生季节性变化:春、夏雨量多,水位上涨,冬、秋雨量少,水位下降,水面减少,产生很大部分的消落区。这样的消落区:全县有2万余亩,占水库正常蓄水面积的20%—30%。这些消落区原来多为水田或小型坡地,被水淹没后,水中的有机质大量沉积,水退后又经日晒,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增加了肥力,适宜种植鱼用饲料和绿肥作物,可以充分利用,以解决养鱼饲料不足的问题。
  (三)鱼类及水生动植物旧县志载,本县有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20余种,即鲤、鳜、鲩、鲫、鳊、枪鱼、鳙、鲢、乌鰡(青鱼)、鳢(一名黑鲤,头有七星)、鳗、鲜(黄鳝)、鰌(黄鳅)、鳣(即黄鱼,水涨时从长江游来)、白鱼、斗鱼(一名花鱼)、沙锥鱼、石牵鱼、虾、龟、鳖、螺、蚌等。水生植物则有菱角、藕、莲、茭笋和浮萍类植物等。
  建国后经县水产部门初步调查,本县鱼类品种共70余种。其中:青、草(即鲩鱼)、鲢、鳙、鲤、鲫、鳊等是本县养殖和捕捞的主要鱼类,占全县鲜鱼总产量的70%以上。
  全县现有的各种鱼类及水生动物是: 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鲤、鳜、武昌鱼、三角鲂、黄尾固、细鳞斜颌固、鲶鱼等,其它还有红鳍鲌、翘咀鲌、乌鱼、红眼鱼、黄鳝、鳅鱼等。
  经济价值不大的鱼类有:螃皮鱼、麦穗、餐条等。
  人工引进增殖的鱼类有: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散鳞镜鲤、武昌鱼、荷包红鲤鱼、兴国红鲤、丰鲤、荷源鲤。
  水生动物有:青虾、白虾、锯齿长臂虾、背角无刺蚌、溪蟹、田螺、湖螺、实螺、乌龟、石龟、脚鱼(鳖)等。
  水生植物有: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浮萍、藕、茭笋、菱角等,以水浮莲为最多,占水生植物总产的80%—90%。
  二、渔业生产 (一)人工养殖解放前,本县只有县城的洗马坑和少数几个乡村(如西城、龙安、中田等地)有少量人工放养鱼塘,总面积1423亩,主要放养鲤鱼、草鱼,亩产约20公斤;樟村、西城、坊坪、熊村、龙安、湖坊等地农民,历来有稻田养鱼习惯。1949年,全县人工养鱼产量599担。
  解放后,由于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养殖水面逐步扩大,为发展渔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9年全县放养水面2600亩,其中水库面积900亩,池塘950亩,稻田750亩,鲜鱼总产量3549担;1981年,鲜鱼养殖产量为6265担;1987年,全县水产品养殖总产量已达到23240担。
  1.水库养鱼:全县现有山塘水库300余座,水面可用面积54270亩,是本县发展渔业生产的主要基地,但现已利用的仅38766亩,占可用水面的71.4%,年产鲜鱼29.25万公斤。其中,燎源水库3500亩,年产鲜鱼5—7万公斤;裘坊乡水库水面7015亩,年产鲜鱼10万公斤;中田乡道寺山水库1084亩,年产鲜鱼1.5万公斤;社苹乡福山水库632亩,年产鲜鱼0.75万公斤;其他小水库年产鲜鱼10万公斤。此外,洪门水库在本县范围内有水面36900亩,过去只有捕捞,未进行养殖。为了充分利用水面发展渔业生产,近几年来,采取网片拦库叉的办法开辟养鱼场,现已利用库内水面11000亩,其中,裘坊乡500亩,日峰镇3500亩,县属2100亩,年产鲜鱼共约10万公斤。
  由于各水库周围山丘坡地的枯枝腐叶、庄稼残骸随山水流入水库,使水库内水质肥沃,为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提供了天然饵料。目前,本县水库养鱼基本上是依靠天然饵料,极少人工投饵。
  2.池塘养鱼:现有池塘1723口,水面2456亩,现已利用养殖水面1423亩,占可用水面的57%。池塘养鱼现均归个体经营,因水质肥,管理较好,产量较高。全县池塘养鱼平均年产鲜鱼在1000担以上,大多数养殖鲤鱼、草鱼、也混放有少量鲢鱼或鳙鱼。
  3.小池塘养鱼:全县小池塘多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群众自挖小鱼塘,每口塘面积仅几分,放养鱼百余尾,供养户自食。全县农民养鱼户约2000多户,有水面近300亩,养鱼15—16万尾,多系鲤鱼或草鱼,年产鲜鱼约600余担。
  4.稻田养鱼:因山区部分稻田一年到头水源充足,本县农民解放前就有利用稻田养鱼的习惯,这样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增加了养鱼收入。解放后,县内部分农村仍沿袭稻田养鱼做法。据1959年统计,全县稻田养鱼750亩,年产鲜鱼1.77万公斤。熊村乡中站村源头村小组农民长期利用稻田养鱼,该村养鱼稻田面积约30余亩,每亩养鱼300—500尾,可收鲜鱼20—50公斤。1986年全县稻田养殖面积4658亩,全年产鲜鱼12万公斤左右。
  5.网箱养鱼:这是本县近十来年发展的养鱼新技术。这种用尼龙绳编织的网箱,可养成鱼,也可养鱼苗。网箱规格:一般长7米,宽4米,高2米;或长10米,宽6米,高2米;或根据鱼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网箱。全县有网箱100余只,围水面积10余亩,每年生产鲜鱼0.6万公斤。
  1990年,全县水产养殖产量1132吨,其中鱼类产量1131.98吨,珍珠产量20公斤。
  (二)鱼种生产 60年代以前,本县养鱼鱼苗依靠从外地购进(大部分从九江购运)。为了做到鱼苗就地供应,1959年由县民政局拨款1.5万元建立了县鱼种站。该站初建时置鱼种池30余亩,从九江调进水花(幼小鱼苗)养殖,年产鱼苗6—7万尾;又人工孵化鲤鱼苗50万尾。1964年,利用荒地开辟鱼池12亩,同时在技术上解决了“四大家鱼”人工孵化难题,鱼苗年产冬片30—60万尾。1975—1980年又扩大鱼池50亩,共计年产鱼苗500万尾,其中自繁150万尾,鱼种240万尾(其中冬片50万尾,夏花190万尾)。全县除县鱼种场有鱼种池100亩外,有的乡、村和少数农民家庭亦备有鱼种池(约70余亩),主要分布在龙安、中田、裘坊、社苹、宏村、东堡等地,生产鱼苗99.85万尾,鱼种260万尾,冬片105.7万尾,夏花310万尾。1987年,国家投资40万元在本县花园坑建成具有年产水花鱼苗1亿尾的水产良种场,当年即孵化出草、鲢、鳙水花鱼苗4300万尾,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效的目的。从此,不仅满足了县内近3000万尾鱼苗供需量,还外销到福建光泽县和本省临川、抚州、南丰等兄弟县市,从而根本改变了长期以来鱼苗从外地调进和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促进本县渔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捕捞 1.捕捞工具本县历代传统的捕捞工具,多利用鹭鹚竹筏和手工网捞,也有放钩盆流钓的。较大的木质渔船极少。70年代初,全县仅有木渔船4艘;1986年,有机动渔船3艘/6.5吨/7马力,非机动船77只/7.7吨;1987年,机动船增至4艘/9吨/10马力,非机动船80只/80吨。
  2.捕捞产量 1979年以前,本县渔业捕捞产量,均大大高于养殖产量(大部分年份均高出一倍以上),1979年以后,捕捞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比率逐渐降低。1950年捕捞产量为822担,1964年为2700担,1971年为492担,1979年为2701担,1985年为65吨,1987年为173吨,1990年为192.98吨。
  表3—21 黎川县部分年份渔业生产情况表三、鱼病防治 (一)鱼病种类及流行地区、时间本县所发生鱼病以细菌性为主,如赤皮病、肠类病、烂鳃病等,有的还发生2—3种并发病;草鱼以出血病等病毒性鱼病较多。病虫害如锚头鳋病、鲺病也时有发生。流行范围广,池塘、网箱等水域类型鱼均可染病。鱼病流行区主要在裘坊、栗塘、潭溪、中田、日峰、龙安等乡镇。流行季节较集中,一般在6月至9月间,尤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病情况严重。
  (二)鱼病防治工作过去对鱼病只能任其自生自灭。水产机构成立后,才开始采取各种防治鱼病的措施。现在,全县鱼病防治工作由县水产站负责组织领导和检查施行。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建立鱼病防治点:县水产站在重点鱼病发生区设立鱼病防治点,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鱼病防治网络,以保证养鱼单位及个人病鱼就医方便,节省时间和及时治疗。
  2.保证药物供应:由县水产站根据全县全年鱼病所需药量,及时组织调进药物,分别在县水产站及各鱼病防治点销售,避免诊断病情后买不到药的困难,解决了养鱼者的后顾之忧。
  3.传授防治鱼病的知识和技术:县水产站每年举办培训班,请专业人员讲课,并印发有关技术资料,以普及和逐步提高群众防治鱼病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开展群众性的鱼病防治工作。
  除开办鱼病门诊外,县水产站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下到乡、村,增加出诊次数和辅导防治技术,为偏僻地区和农事紧张无暇顾及鱼病防治的养鱼者提供方便,使鱼病防治工作更加及时和有效。
  通过以上措施,全县各地鱼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鱼类的死亡率,提高了经济效益,深受群众欢迎。
  四、水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因素一是养殖单产低。本县可用于渔业生产的水库面积占全县总可用水面的72%,但由于种种原因,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偏低,平均每亩水面年产仅17.5公斤左右(外地有的亩产在50公斤以上)。池塘养鱼也因池塘条件差,管理粗放,养殖成本投入少,单位面积产量也总是不能提高,亩产仅有100公斤,与外地有的亩产500公斤相比,差距很大。
  二是科学养鱼水平低,管理粗放。虽经过努力,群众养鱼技术水平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但由于基础差,对科技兴渔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因此全县养鱼技术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有的水面荒芜,有的虽得到利用,但仅为“人放天养”,任其自然。
  三是国家对水产业投资少。水产业基础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家未能在这项事业上投放更多资金,养殖单位及个人又无力投资,致使县内较多水面(2万多亩)尚属荒芜。原有的基础设施也得不到更新换代和较大规模的维修。全县有近80%的池塘条件很差,急需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和维修。
  四是渔业生产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利于调动养鱼者的积极性。
  五是法制观念不强,渔业生产秩序不良。过去县内毒鱼、炸鱼和其他“竭泽而渔”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江西省实施渔业法的办法颁布以后,本县渔业生产秩序虽得到初步改观,但由于渔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牵涉面广,炸鱼、毒鱼、电鱼等酷渔滥捕现象仍时有发生,给养殖单位及个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