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黎川县的果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52
颗粒名称: 三、黎川县的果树
分类号: S66
页数: 2
摘要: 据旧县志记载,本县传统栽培果树有:梅、杏、桃、李、梨、枣、柿、栗、枇杷、石榴、银杏、桔、柚、柑、橙、樱桃、葡萄等十余种;野生果树,则有杨梅、榛子、山楂、藤梨(即猕猴桃)、香榧、木瓜、佛手柑等。民国时期至60年代,县内人工栽培的果树,以梨、桃、李、柚、枣、板栗等为大宗,其中又以梨为最多,主要品种为“禾沙梨”,其他果树所存极少。
关键词: 果树 黎川县

内容

据旧县志记载,本县传统栽培果树有:梅、杏、桃、李、梨、枣、柿、栗、枇杷、石榴、银杏、桔、柚、柑、橙、樱桃、葡萄等十余种;野生果树,则有杨梅、榛子、山楂、藤梨(即猕猴桃)、香榧、木瓜、佛手柑等。民国时期至60年代,县内人工栽培的果树,以梨、桃、李、柚、枣、板栗等为大宗,其中又以梨为最多,主要品种为“禾沙梨”,其他果树所存极少。
  解放后,各级领导曾多次抓了果树栽培工作,特别是引进了良种柑桔大面积栽培,新辟的梨、桃果园,也引进了外地新品种。
  全县水果总产量,1949年为171担,1952年为221担,1967年为488担,1977年为697担;1987年全县果园面积4749亩,总产量9640担(合482吨);1990年,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7708亩,总产量709吨。
  柑桔:本县历来虽有柑桔栽培习惯,但多为零星栽培,品种也多为本地区老式品种,少数引进南丰蜜桔品种。1965年,部分农村从南丰县引进一批南丰蜜桔进行零星栽培;70年代初,宏村公社中湖大队,城关镇下桥大队、篁竹大队、渔菜大队,垦荒或利用蔬菜地大面积栽培柑桔。随后,潭溪公社的河溪大队、长洋大队、三都大队,厚村公社林场,西城公社林场,社苹公社的宏源大队,荷源公社的炉油大队,栗塘公社的新荣大队,樟村公社的店上大队、中洲大队,宏村公社的孔洲大队、沙下大队,城关镇〓上大队,十里公社林场,龙安公社桃口大队,中田公社北门大队和县畜牧场等单位,均陆续引进蜜桔种植;以南丰蜜桔为主,温州蜜桔为次,从1980年起陆续产出柑桔。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许多农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单独或合伙垦殖荒山荒地,栽培柑桔。柑桔生产已在全县水果生产中占最大比重。1987年,全县柑桔栽培面积为3940亩,总产量达6800担(合340吨);1990年面积为5886亩,总产量489吨。
  梨、桃: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如从60年代先后引进了水蜜桃,大部分为零星栽培,只有城关镇篁竹大队集中栽培了5亩。由于桃树结果实寿命短,且易受虫害,故发展受到影响。全县梨树栽培面积在60年代中、晚期曾达到340余亩。70年代初引进了上饶早梨、雪梨,其中宏村公社中湖大队5亩,十里公社连源大队47亩,县畜牧场10亩,栗塘公社新荣大队5亩,龙安公社宋洲大队21亩,龙安公社井戈大队10亩,德胜关垦殖场社苹分场20亩对新引进的梨树苗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品种单一,加上梨属异花授粉,致使不少果树只开花不结果。1987年全县梨总产仅61吨,1990年增至134吨。
  板栗:历来有零星栽培。1988年引进新品种九家、石丰、毛板红、青扎等,结合农业开发,兴办了一批板栗园,至1990年全县种板栗4500亩。
  柰:福建某县特产,既像李,又像桃,属李属,1990年引进,全县已种植6520亩,已成为本县果业的新家族。
  表3—20 黎川县1949—1990年水果生产情况表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