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川县的蚕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51
颗粒名称: 二、黎川县的蚕桑
分类号: S88
页数: 2
摘要: 本县具有发展蚕桑的良好条件,并有较长时期的蚕桑生产历史(明洪武年间,全县有“桑地一顷二十二亩”和“桑地每亩植桑四十株,科丝五钱……”等记载),但一直未得到发展。1976年,省农业厅在本县龙安公社召开了全省蚕桑生产现场会,龙安公社成为全省公社一级蚕桑生产先进单位,本县当时亦被列为全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并曾向外省外县提供了数万株矮秆桑苗。以后几年,由于养蚕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科学栽桑养蚕水平低,加上从外地请来的蚕桑师傅又离开本县回原籍,养蚕事业无人抓,因此全县蚕桑生产未按原定计划发展。1984年以后,本县蚕桑生产已基本停顿。
关键词: 黎川县 蚕桑

内容

本县具有发展蚕桑的良好条件,并有较长时期的蚕桑生产历史(明洪武年间,全县有“桑地一顷二十二亩”和“桑地每亩植桑四十株,科丝五钱……”等记载),但一直未得到发展。
  1965年,中共黎川县委决定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并责成有关部门从浙江省长兴县调进了中秆桑20万株,由城关镇创办蚕桑场,组织街道居民栽培管理。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已成活的桑树无人管理,并陆续被砍光毁掉。1974年前后,迁来本县龙安公社宋洲大队定居的浙江移民开始在当地栽桑养蚕,他们从老家浙江引进一批矮秆桑,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引起了领导重视。随后,德胜、熊村等地也发展了桑园。当年,全县共栽桑1500亩,收蚕茧150担。1976年,省农业厅在本县龙安公社召开了全省蚕桑生产现场会,龙安公社成为全省公社一级蚕桑生产先进单位,本县当时亦被列为全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并曾向外省外县提供了数万株矮秆桑苗。以后几年,由于养蚕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科学栽桑养蚕水平低,加上从外地请来的蚕桑师傅又离开本县回原籍,养蚕事业无人抓,因此全县蚕桑生产未按原定计划发展。1978年,全县养蚕250张,收茧119担;1979年养蚕170张,收茧87.4担;1980年,全县蚕桑面积只剩600亩,养蚕201张,收茧100担(1984年县统计局编印的统计提要载为36担);1981年养蚕165张,收茧96担。1982年,全县共有集体办桑园800亩(其中坊坪乡220亩,熊村乡际下村110亩,熊村乡白三前村100亩,龙安乡宋洲村370亩),但养蚕仅94张,收茧73担。1983年,全县收茧数降至26担。1984年以后,本县蚕桑生产已基本停顿。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