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副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4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副业
分类号: F307.5
页数: 5
页码: 141
摘要: 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又有大量宜茶荒山可以开发利用,解放后,本县茶叶生产有较大发展。如城关镇五七茶场开辟种茶基地500亩,德胜关垦殖场半岭茶场亦辟有基地700亩。随后,城关镇的〓上大队,坊坪公社邱源大队、桃上大队等地陆续辟地种茶,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逐步提高。例如城关镇五七茶场的500亩茶园,每年总产均在3500公斤左右,亩产仅7公斤。全县茶叶总产量,1949年仅2.05吨,1952年为2.25吨,1965年为5.1吨,1978年为10.3吨,1983年为15.9吨,1987年为27吨。
关键词: 副业 黎川县

内容

一、茶叶本县群众自古以来即有种植家茶习惯,明清时在征收赋税中便有“茶课银”一项,可见当时茶叶生产已作为部分群众的正常收入。
  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又有大量宜茶荒山可以开发利用,解放后,本县茶叶生产有较大发展。1964年以前,只有农民家庭零星种植茶叶,全县年产量也只有20担左右。1964年以后,各级有关领导机关,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开垦荒山野岭,辟建新茶园,发展茶叶生产。如城关镇(即今日峰镇)五七茶场开辟种茶基地500亩,德胜关垦殖场半岭茶场亦辟有基地700亩。随后,城关镇的〓上大队,坊坪公社邱源大队、桃上大队等地陆续辟地种茶,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逐步提高。新辟茶园主要引进婺源绿茶、上源州和福建省福清县的福鼎大白等。由于缺乏科学的种茶技术,未能根据需要适时适量保证茶株的水份和肥料的需要,未能认真逐步改良土壤,造成几乎全县茶园衰老树多和产量较低的局面,一般亩产只在1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极小。例如城关镇五七茶场的500亩茶园,每年总产均在3500公斤左右,亩产仅7公斤。全县茶叶总产量,1949年仅2.05吨,1952年为2.25吨,1965年为5.1吨,1978年为10.3吨,1983年为15.9吨,1987年为27吨。1990年茶园面积扩大到4019亩,茶叶总产量增加到54吨。
  二、蚕桑本县具有发展蚕桑的良好条件,并有较长时期的蚕桑生产历史(明洪武年间,全县有“桑地一顷二十二亩”和“桑地每亩植桑四十株,科丝五钱……”等记载),但一直未得到发展。
  1965年,中共黎川县委决定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并责成有关部门从浙江省长兴县调进了中秆桑20万株,由城关镇创办蚕桑场,组织街道居民栽培管理。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已成活的桑树无人管理,并陆续被砍光毁掉。1974年前后,迁来本县龙安公社宋洲大队定居的浙江移民开始在当地栽桑养蚕,他们从老家浙江引进一批矮秆桑,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引起了领导重视。随后,德胜、熊村等地也发展了桑园。当年,全县共栽桑1500亩,收蚕茧150担。1976年,省农业厅在本县龙安公社召开了全省蚕桑生产现场会,龙安公社成为全省公社一级蚕桑生产先进单位,本县当时亦被列为全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并曾向外省外县提供了数万株矮秆桑苗。以后几年,由于养蚕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科学栽桑养蚕水平低,加上从外地请来的蚕桑师傅又离开本县回原籍,养蚕事业无人抓,因此全县蚕桑生产未按原定计划发展。1978年,全县养蚕250张,收茧119担;1979年养蚕170张,收茧87.4担;1980年,全县蚕桑面积只剩600亩,养蚕201张,收茧100担(1984年县统计局编印的统计提要载为36担);1981年养蚕165张,收茧96担。1982年,全县共有集体办桑园800亩(其中坊坪乡220亩,熊村乡际下村110亩,熊村乡白三前村100亩,龙安乡宋洲村370亩),但养蚕仅94张,收茧73担。1983年,全县收茧数降至26担。1984年以后,本县蚕桑生产已基本停顿。
  三、果树据旧县志记载,本县传统栽培果树有:梅、杏、桃、李、梨、枣、柿、栗、枇杷、石榴、银杏、桔、柚、柑、橙、樱桃、葡萄等十余种;野生果树,则有杨梅、榛子、山楂、藤梨(即猕猴桃)、香榧、木瓜、佛手柑等。民国时期至60年代,县内人工栽培的果树,以梨、桃、李、柚、枣、板栗等为大宗,其中又以梨为最多,主要品种为“禾沙梨”,其他果树所存极少。
  解放后,各级领导曾多次抓了果树栽培工作,特别是引进了良种柑桔大面积栽培,新辟的梨、桃果园,也引进了外地新品种。
  全县水果总产量,1949年为171担,1952年为221担,1967年为488担,1977年为697担;1987年全县果园面积4749亩,总产量9640担(合482吨);1990年,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7708亩,总产量709吨。
  柑桔:本县历来虽有柑桔栽培习惯,但多为零星栽培,品种也多为本地区老式品种,少数引进南丰蜜桔品种。1965年,部分农村从南丰县引进一批南丰蜜桔进行零星栽培;70年代初,宏村公社中湖大队,城关镇下桥大队、篁竹大队、渔菜大队,垦荒或利用蔬菜地大面积栽培柑桔。随后,潭溪公社的河溪大队、长洋大队、三都大队,厚村公社林场,西城公社林场,社苹公社的宏源大队,荷源公社的炉油大队,栗塘公社的新荣大队,樟村公社的店上大队、中洲大队,宏村公社的孔洲大队、沙下大队,城关镇〓上大队,十里公社林场,龙安公社桃口大队,中田公社北门大队和县畜牧场等单位,均陆续引进蜜桔种植;以南丰蜜桔为主,温州蜜桔为次,从1980年起陆续产出柑桔。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许多农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单独或合伙垦殖荒山荒地,栽培柑桔。柑桔生产已在全县水果生产中占最大比重。1987年,全县柑桔栽培面积为3940亩,总产量达6800担(合340吨);1990年面积为5886亩,总产量489吨。
  梨、桃: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如从60年代先后引进了水蜜桃,大部分为零星栽培,只有城关镇篁竹大队集中栽培了5亩。由于桃树结果实寿命短,且易受虫害,故发展受到影响。全县梨树栽培面积在60年代中、晚期曾达到340余亩。70年代初引进了上饶早梨、雪梨,其中宏村公社中湖大队5亩,十里公社连源大队47亩,县畜牧场10亩,栗塘公社新荣大队5亩,龙安公社宋洲大队21亩,龙安公社井戈大队10亩,德胜关垦殖场社苹分场20亩对新引进的梨树苗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品种单一,加上梨属异花授粉,致使不少果树只开花不结果。1987年全县梨总产仅61吨,1990年增至134吨。
  板栗:历来有零星栽培。1988年引进新品种九家、石丰、毛板红、青扎等,结合农业开发,兴办了一批板栗园,至1990年全县种板栗4500亩。
  柰:福建某县特产,既像李,又像桃,属李属,1990年引进,全县已种植6520亩,已成为本县果业的新家族。
  四、人工培育食用菌本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其中以香菇和秆菇产量较高,远近闻名。近十余年,除继承传统的生产方法从事食用菌生产外,县农科所和其他一些单位或个人,陆续采取人工培育技术,在室内生产白木耳、黑木耳、凤尾菇、香菇、平菇等。同时,有的单位或个人,还专门生产食用菌菌种出售,使食用菌生产逐步趋向工厂化、专业化。
  秆菇是本县传统特产,产地以湖坊最出名。全县年产秆菇干历来在50—100担之间。秆菇主要用稻草培育,以一晚秆最好。选地宜座北朝南,土壤肥沃疏松,供水方便。头年冬季取稻草堆垛,每垛约堆稻草100把(捆)左右,翌年春再添些稻草。农历五月萌菇,六月为萌菇盛期。六月高温开始,每日正午浇水一次,须湿透而又忌漫水过多。70年代采用秆菇菌种培育,产量大大提高。原产地限于湖坊和茶亭等局部地区,现各乡镇均有出产。秆菇味极鲜美,做汤特佳。县人除取干、鲜秆菇作肴菜宴请宾客外,还以干秆菇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本县明正德年间所修县志即有天然香菇的记载,但传统的培育香菇方法系何时开始(或何时从何地传入)则无资料可查。历来县人制取香菇,系先砍下山中大树,横倒堆放在朝向西北风的地方,用截下的树枝覆盖树身,保持木段湿润,并在树身砍开一些斜口,待木段枯死到一定程度即会萌生香菇。一般头年冬季砍树,第二年冬开始生菇,第三年发菇更盛。新砍树以枫、拷、枹、栎、栗等树为宜。近十来年兴起以小木段、袋装木屑等加放菌种在室内培育的方法生产香菇。本县香菇多生产于德胜、洵口、樟村、宏村、东堡、龙安、熊村等地。年产在50—200担之间。
  五、药材本县由于山地面积广,自然药材资源异常丰富,种类达百余种。近十余年,中药材的人工种植也有新发展,其中以厚村、熊村、樟村、湖坊等地最多。1985年,全县中药材播种面积292亩,总产量32.05吨;1986年播种面积594亩,总产量120.5吨;1987年播种面积453亩,播面亩产185公斤,总产量84吨。1990年播种面积减少至61亩,收获面积则仅有57亩。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