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畜禽疫病及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46
颗粒名称: 二、畜禽疫病及防治
分类号: S858
页数: 2
摘要: 如遇耕牛患病或猪、鸡瘟流行,只能用民间土法治疗。一般牛病则找当地带兼营性的”牛郎中”采用中药、草药调治,猪、鸡疫病多由饲养户自行随意对付。总之,过去对畜禽疫病在发生前无科学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后又只能听其自行发展蔓延,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了畜禽生产的正常发展。三年间,患猪瘟死亡的猪为1646头,占生猪疫病死亡总数的21.38%;患猪链球菌病死亡1632头,占总数21.2%;患猪气喘病死亡1044头,占总数13.5%;患仔猪副伤寒病死亡949头,占12.33%。
关键词: 疫病 黎川县

内容

二、畜禽疫病及防治本县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均无专业兽医,只有专业性或半专业性的个体猪、牛、鸡阉割人员。如遇耕牛患病或猪、鸡瘟流行,只能用民间土法治疗。一般牛病则找当地带兼营性的”牛郎中”采用中药、草药调治,猪、鸡疫病多由饲养户自行随意对付。如猪病用手搓擦(或用鞋底拍打)猪耳朵、放血,鸡瘟则用大蒜头或老鼠屎沾植物油灌食等等。有的则采取“听天由命”的观点,认为“人的财气猪的命”,畜禽患病是饲养者的“财气不好”;有的则用“人有福伤六畜”来作自我安慰。也有信迷信的群众,认为畜禽瘟疫是有“瘟神”作祟,因而或求神许愿,贴神像“守护”,或将畜、禽迁藏其他偏僻处避灾躲祸。总之,过去对畜禽疫病在发生前无科学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后又只能听其自行发展蔓延,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了畜禽生产的正常发展。
  本县畜禽疫病发生情况,据1979—1981年3年间的不完全统计,全县因疫病流行而死亡的生猪达7700头,其中以猪瘟、猪链球菌病、猪气喘病和仔猪副伤寒病的死亡情况最严重。三年间,患猪瘟死亡的猪为1646头,占生猪疫病死亡总数的21.38%;患猪链球菌病死亡1632头,占总数21.2%;患猪气喘病死亡1044头,占总数13.5%;患仔猪副伤寒病死亡949头,占12.33%。耕牛死亡主要是犊牛成活率低,大部分是由于犊牛蛔虫病造成的死亡。家禽疫病中,以鸡新城疫和禽霍乱发病率高,死亡严重,经常是一户家禽发病,全村鸡鸭绝笼。1981年,十里公社(今裘坊乡)点山大队水尾生产队,因几只鸡鸭发生禽霍乱,使全村鸡鸭均受传染,几乎全部死亡殆尽。
  本县公办兽医机构是解放后开始建立起来的。1952年,县内开始设专业兽医2人,由县政府建设科管理。1953年,由专业兽医干部和地方兽医人员组成兽医协会。1958年成立县兽医站,有专业兽医干部5人。1962年,全县成立6个由地方兽医组成的区兽医站。1972年,各公社建立兽医站共19个。1980年,县兽医站有兽医师1人,助理兽医师4人;基层兽医站有地方兽医94人,其中受过中专以上专业培训的14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0余人。此外,还有村、村小组防疫员400余人。
  本县猪病防治工作是1957年开始进行的。当时兽医机构特地引进大批兔化猪瘟疫苗注射,以预防猪瘟。1964年起,实行春秋两次普及性的猪疫预防注射,每年全县有80%以上生猪接受预防接种。疫病防治内容,从原先的单独针对猪瘟,扩大到对付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牛出放、鸡瘟、禽出放等疫病,从而使本县畜禽疫病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
  1977年,中田公社发现生猪五号病(即口蹄疫)。据调查,系因群众从进贤县购进带病猪肉引起,随后在本县渐次扩散。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五号病在本县县城、潭溪、栗塘、龙安、湖坊、社苹等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无规律。1983年,兽医部门将此病列为牲畜重点防疫对象,经过数年努力,现已基本根除。
  1980年7月,本县发生败血性猪链球菌病。县兽医站在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指导、协助下,制造成猪链球菌湿苗5.5万头剂疫苗,有效地及时制止了败血性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本县“猪链球菌湿苗的制作和应用”作为农技推广改进项目,荣获抚州地区1981年农业技术推广改进项目四等奖。
  1979年,全县开展了畜禽寄生虫病普查工作,查出了本县流行的畜禽寄生虫病34种,其中猪病13种,鸡病6种,鸭病4种,羊病11种。据统计,在1979、1980、1981三年间,因有疫苗可预防的猪传染病(如猪瘟、丹毒、肺疫、副伤寒),各年病猪死亡数分别为2266、845、471头,死亡率分别为2.2%、0.9%、0.4%。
  1982年,全县开展了耕牛锥虫病普查工作,普查了耕牛3414头,共查出阳性牛88头,并对200头耕牛采取了防治措施。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