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牧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43
颗粒名称: 一、畜牧业生产
分类号: S8
页数: 7
页码: 133
摘要: 畜牧业是本县农业经济中仅次于种植业的主要产业。历来家畜、家禽的饲养,以猪、牛、鸡为最多,最普遍,其次是鸭、鹅、猫、狗和少量的羊、兔。本县所饲养的猪过去均为本地黑猪品种,近数十年先后引进若干外地品种,并发展了杂交猪。因受本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体型小的“鸡婆猪”和中型黑猪。总之,本县传统饲养的两种本地品种黑猪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为60.5%,低于全省71%的水平;均为体型小,出肉率低,一般只有57%左右。其中商品猪42293头,商品猪肉3207吨,商品率为60%。这一年,全县出栏肉猪共117061头,其中交售国家5896头,平均每头毛重109公斤,全年猪肉总产量9114吨。本县水牛多属山地水牛品种。饲养目的是取羔羊皮。
关键词: 畜牧业 黎川县

内容

畜牧业是本县农业经济中仅次于种植业的主要产业。历来家畜、家禽的饲养,以猪、牛、鸡为最多,最普遍,其次是鸭、鹅、猫、狗和少量的羊、兔。
  (一)家畜 1.猪:生猪饲养是全县畜牧业中最主要项目。自古以来,本县城乡百姓素有养猪习惯,把养猪叫作“聚钱筒”,凡有条件人家,特别是农村住户,都想方设法饲养1—2头猪。民间俗语还有“富人要读书,穷人靠养猪”的说法。
  本县所饲养的猪过去均为本地黑猪品种,近数十年先后引进若干外地品种,并发展了杂交猪。
  本地黑猪属于赣东黑猪。因受本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体型小的“鸡婆猪”和中型黑猪。
  “鸡婆猪”的特点是:皮薄,毛稀,骨细,肉嫩,瘦肉率高,脂肪多,耐粗饲,所需饲料少,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母猪繁殖性能高,平均每胎产仔猪9—14头,母性强,乳汁多且营养丰富,小猪生长发育均匀。但肥猪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低。这种猪,是山区精饲料不足、青饲料有余的条件下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多分布在本县湖坊、西城、宏村和栗塘的永兴桥一带。
  中型黑猪基本特征与“鸡婆猪”相似,但肥猪生长速度较快,母猪产仔率稍低。
  总之,本县传统饲养的两种本地品种黑猪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为60.5%,低于全省71%的水平;均为体型小,出肉率低,一般只有57%左右。
  解放后,为了改变地方品种猪出栏率、出肉率低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的现象,先后引进纯种约克夏、巴克夏、长白、克林洛夫等良种种猪进行繁殖推广。1957年县内创办了国营畜牧良种场,多年来,为本县繁殖了一定数量的生猪良种,成为全县猪种改良基地。1964年至1982年,县畜牧场先后从省畜牧场、永丰县恒丰垦殖场、省农科院红星垦殖场、南昌蚕桑场等单位引进大型约克夏种猪1头,中型约克夏种猪38头,巴克夏种猪8头,苏白种公猪7头,长白种猪4头,克林洛夫种猪1头。此外,1978年县兽医站在社苹公社开展了生猪人工授精试验,配种300余头。经过多年来畜牧专业人员和养猪群众对生猪选种选配杂交试验,发现约克夏种猪和本地猪杂交所产猪生长速度较快,体型大,耐粗饲,抗病力较强,为养猪户所喜爱饲养。现在全县基本上已做到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菜猪(亦称肉猪)杂交化。
  本县生猪饲养量较大的地区主要为龙安、东堡、县城、洵口、厚村、裘坊、荷源等地。民国24年,全县生猪总头数为25769头,饲养户数为18407户,占当时全县总户数的66%以上;全县每人平均养猪约0.28头。民国26年,全县生猪总头数为25500头,比前二年略有所减。以后若干年,曾下降至2万头以下。1950年,全县生猪年末总头数为17326头。1957年,发展到32937头,比1950年将近翻一番。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生猪归生产大队或生产队集体饲养,社员家庭原养生猪也收归公社集体所有,全县生猪饲养量骤然减少,成活率也明显降低。实现公社化当年(即1958年),年末全县生猪头数为27868头,1959年下降到13243头,1960年锐减至6700头。1961年后,根据上级指示陆续解散了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纠正了“五风三害”、“一平二调”的错误,在仍然强调集体养猪的同时,也允许社员家庭饲养生猪,生猪生产又逐步恢复发展。1961年生猪年末总头数即达11000头,比1960年增长64%以上,1965年又增至34225头。“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一度将社员家庭养猪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使生猪生产停滞不前。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饲养生猪的积极性更高,饲养条件更好,同时出现了许多养猪专业户和重点户。专业户每户养猪达30头左右,重点户每户养猪亦在8—10头之间。全县生猪饲养总头数,从1976年的53815头,至1987年增加到104677头。1987年仅出栏肉猪即达70473头,平均每头毛重106公斤,该年全县猪肉总产量为5345吨。其中商品猪42293头,商品猪肉3207吨,商品率为60%。1987年全县生猪存栏数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0.65头。1990年,全县生猪饲养达246465头,每个农业户平均饲养生猪6.41头。年末生猪存栏129404头,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有存栏生猪0.77头;在生猪存栏总数中,能繁殖的母猪7998头,当年死亡生猪3250头。这一年,全县出栏肉猪共117061头,其中交售国家5896头,平均每头毛重109公斤,全年猪肉总产量9114吨。
  2.牛:本县所饲养的牛有水牛和黄牛两种,其中水牛占绝大多数。水牛均供耕作役用,黄牛除极少数充作奶牛外,亦为役用耕牛,专门饲养肉用牛者很少。
  本县水牛多属山地水牛品种。由于地域差异,在浅丘平原的地方,也引进了许多滨湖水牛以供役使。山地水牛,是本县历代役牛长期以来在田块小、田脚深的土地上耕作,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性地方品种。这种水牛,体型不大,四脚正直,蹄圆坚实,动作灵活,可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在小块深脚的丘陵山地耕作。役牛每天可犁田3—4亩。随着近二十年来农业机械的使用率不断提高,田块的逐步扩大,本县也从外地购进了较多体型大,耕作力强的水牛。山地水牛使用年限为18—20年。
  本县黄牛多分布在山区和田脚浅的水淹地区。这些牛长年累月爬山,在田块小、田脚浅的土地上耕作,因此体型不大,但耐粗饲、抗病力强,一般每天仅犁田1—1.5亩。
  1963年、1966年、1977年,黎川县畜牧场曾先后从省畜牧场、省农科院引进荷兰奶牛10头,黑白花奶牛11头。另外,从本省永修县、余干县和省蚕桑场引进滨湖水牛11头。1977年,从南京引进滨湖水牛250头。1979年、1980年又从广丰县引进广丰黄牛300头。
  在改良耕牛品种方面,本县农业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1978年开始,从省种公牛配种站引进了外来良种公牛冷冻精液,在十里、潭溪两个公社开展耕牛人工授精改良工作,已生杂种小牛14头,其中摩拉牛杂种3头,辛地红黄牛杂种5头,海福特杂种2头,西门塔尔杂种1头,夏洛来杂种3头。
  本县耕牛饲养量据统计资料反映,解放后比民国中期较少(民国晚期耕牛数无资料)。民国24年,全县共养牛25727头,饲养户数为23106户。民国26年耕牛总数为11100头。1950年为6338头,1965年为8059头,1978年为10403头。1987年发展到14432头,比1950年增长近1.28倍。在1987年耕牛总头数中,水牛11967头;在总头数中,役牛12056头,能繁殖的母牛5445头,当年生的仔牛1256头。1987年全县良种及改良种乳牛共35头。至1990年,全县牛存栏17100头,其中从事劳役的14308头。在总牛数中,黄牛3104头,水牛13956头,良种及改良种乳牛40头。在总数中,能繁殖的母牛6712头,当年生仔牛1834头,当年死亡牛140头。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132头,全年牛肉总产量19吨,牛奶产量25吨。
  全县各地耕牛饲养,以裘坊、中田、栗塘、坊坪、华山、东堡、龙安等乡较多,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百亩有耕牛4头以上。
  3.羊:本县过去极少有人养羊,群众缺乏养羊的技术和经验。民间甚至对羊的称呼也不准确,一般习惯于将野生动物麂叫作“山羊”,而将真正的山羊却称作“家羊”。1974年和1979年,本县先后从浙江引进湖羊191只,由移居本县的浙江籍居民饲养。饲养目的是取羔羊皮。每头母羊年产羔羊2—4只。由于当时县内没有皮革加工业,羔羊数量也少,养羊业未能发展。1979年又从本省广丰县引进山羊200只,作肉羊用,也未获成功。全县养羊数量最高年份为1980年,共养344只。1982年以来锐减至30只左右,1987年仅为38只,至1990年末仅存栏10只。
  4.兔:本县城乡素有养兔习惯,但饲养户不多,每户养兔仅2—6只。传统兔种为本地品种,短毛,多为白色、灰色或黄棕色。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时,在本县建立了德胜关、大源和华山三个国营垦殖场。该三个场均建起了养兔场,也带动了家庭养兔活动。1957年,樟村、宏村农民共养兔1235只,1958年发展到2188只,1959年由于国营垦殖场养兔场本身生产及带动,全县养兔总数猛增到6193只。当时县内活兔品种有西德长毛兔、青紫兰兔和旧品种菜兔等。进入60年代后,由于多种原因,县内养兔业渐趋低落。1979、1980年,县外贸公司又从浙江引进长毛兔2940只,由社苹公社和县鱼种场等单位养殖。近数年,养兔总数大减,1985年全县共283只,1987年仅94只(家庭零星养兔数因无法统计,故不在此数内)。
  (二)家禽由于饲养条件简易,家禽饲养成为本县畜牧业中最普遍的项目,其中又以养鸡最多,每年活鸡存笼数占整个家禽存笼数的比例最大。
  1.鸡:本县长期以来传统鸡种为本地土鸡。这种鸡体型小,性情活泼,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肉味鲜美,但生长较慢,母鸡产蛋亦较少;母鸡8—10月龄开始产蛋,每只母鸡年产蛋120—160枚。1963年、1966年、1968年,县畜牧场先后从南昌家禽场引进来杭鸡、白洛克、红抗尼种鸡410羽;1981年农业局引进白洛克种鸡200羽;1982年引进来杭鸡100羽,以扶助专业户养鸡。当时,本县中田、潭溪、熊村等公社办起了养鸡场,中田养鸡场1982年有来杭鸡200羽,罗司鸡100羽,星布罗鸡13000羽。
  2.鸭:本县传统鸭种有麻鸭(俗称泥鸭)、湖鸭和边湖鸭(即麻鸭与湖鸭杂交而成的番鸭)等三种。近十余年来,又引进了羽毛纯白的北京鸭饲养。麻鸭体型小,觅食力强,产蛋量大,一般每只鸭年产蛋180—220枚。湖鸭体型较大,性情温和,群众俗称“斤湖”,有白色、黑色和杂色三种,本县群众认为这种鸭肉性滋补,养殖较普遍,但此鸭产蛋较麻鸭少,每只年产蛋仅100枚左右。边湖鸭不产蛋,为肉用型,体型大,生长较快,一般2—3个月后每只可长至1.5公斤。本县农村有放养群鸭的习惯,以熊村、中田、社苹、裘坊、潭溪等地放养群鸭较多。群鸭只限于养麻鸭(即泥鸭),湖鸭、边湖只作零星养殖。
  3.鹅:本县民间称鹅为“草鸭”。本县所养鹅属于赣东地方品种,鹅雏多从本省丰城县购进。这种鹅喜食野草、野菜,耐粗养,生长快,一般在3个月以后每只可长至3—4公斤,最大的可达5—6公斤。1963年县畜牧场从广东引进狮头鹅9只。1979年,外贸公司又从广东引进狮头鹅180只在社苹公社试养,每只一年可长至7—10公斤。
  本县多处地方养鹅条件优越,养殖较多。
  全县家禽饲养量,据民国时期资料反映,民国24年,全县养鸡总数为103540只;养鸡户达20708户,占当时全县总户数的74.5%。1950年,全县家禽总数为142000只,1957年增至231000只。1959年以后,大多数年份都在20万只以下,1983年后又增至20万只以上;1987年全县家禽数达347327只,禽肉总产量267吨,家禽产蛋量911吨。至1990年家禽存笼数增至57万只。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禽40万只,全年禽肉产量414吨,家禽产蛋量915吨。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