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进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25
颗粒名称: (二)改进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03.2
页数: 2
摘要: 解放前,由于农民长期沿袭传统的栽培技术,种田水平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长期停留在每亩150—200斤之间。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着力进行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和组织农民不断改进农作物栽培技术。1950年,县内开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耕作经验。50年代提倡推广“五个适时”和“五个合理”等措施,随后又全面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改进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近数年由于红花草种子年年靠外地调进,种子混杂退化严重,鲜草产量下降。经过多年宣传、试验,已逐步改串灌为沟排沟灌。
关键词: 技术 黎川县

内容

解放前,由于农民长期沿袭传统的栽培技术,种田水平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长期停留在每亩150—200斤之间。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着力进行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和组织农民不断改进农作物栽培技术。1950年,县内开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耕作经验。50年代提倡推广“五个适时”(适时播种,适时移栽,适时中耕,适时防虫,适时收割)和“五个合理”(合理搭配品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随后又全面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在农业上从土壤、肥料、水利、种子、密植、植物保护、田间管理、工具八个方面全面加强,简称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改进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本县在改进水稻栽培技术方面,主要开展的项目有: 1.改革耕作制:大力推广双季稻,改一熟制为二熟制或三熟制,提高复种指数。至1987年,全县双季稻播种面积达16万亩以上,1990年播种面积为166915亩。
  2.推广施用化学肥料:1952年全县化肥施用面积4800亩,总施用量仅25吨。1987年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达100.59公斤,总施用量达27000吨。1990年总施用量为26016吨,其中氮肥15801吨,磷肥8072吨,钾肥1860吨,复合肥283吨。
  3.改进育秧技术:1978年以后,改为薄膜保温育秧与露地育秧相结合,同时推广高磷高钾适氮育秧、湿润管理的新技术,减少秧田播种量,使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早稻基本上做到青绿壮秧、中苗移栽,晚稻成为矮壮分蘖秧。
  4.合理密植:本县农民对水稻栽培有稀植的习惯,俗称“稀稀栽禾单单调,耘禾啼,割禾笑”。传统插秧规格为1.2尺×1.5尺,造成土地浪费。1958年推广小株密植,规格为3×4寸,甚至有的搞单株密植,规格仅在2×2寸左右,使秧苗无法通风透气,严重影响产量。这种违反科学的过密的试验,作为教训,又影响了合理密植的推广,至70年代,经过大量的试验,合理密植才被农民所承认和接受。到80年代,本县水稻栽插密度才做到基本合理,早稻规格一般采用4×6寸,5×5寸;一晚为7×8寸,二晚为5×6寸。
  5.推广绿肥,实行稻草还田: (1)种植红花草:本县从1958年开始大量试种红花草(即紫云英),约3—4万亩。1964年9月召开全县1000余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专门讨论和布置扩种红花草,同年,红花草播种面积达9万余亩。1965——1981年,全县每年种植红花草面积保持在12——15万亩之间。近数年由于红花草种子年年靠外地调进,种子混杂退化严重,鲜草产量下降。1958年至1970年草子多采用临川县种子,鲜草亩产一般为2500—3000公斤,最高亩产达3500—4000公斤。70年代初开始改用安徽、江苏红花草种,因北种南移,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加上田间管理不及时,畜禽残害严重,鲜草亩产仅为1000公斤左右,挫伤了群众种植红花草的积极性。1982年,全县播种面积不到5万亩,1983年冬仅2万亩左右,1985年下降到14237亩,1986年才又扩大到32602亩,1987年回升到51586亩,其中收获面积只46129亩;1990年播种面积又减至47451亩。
  (2)稻田养萍:本县历来便有丰富的自然萍源,山坑冷水田、深脚田有自然红萍越冬。1964年至1966年首次在潭溪、宏村两地进行稻田放养红萍试验,利用本地红萍加以人工繁殖,放养。每年早稻移栽后放萍,结合耘禾倒萍,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产量提高,有较显著效果。同时,红萍也是养猪的好饲料,本县向有捞萍喂猪习惯,扩大稻田养萍还可增加家畜饲料来源。
  (3)放养细绿萍:该品种从美国引进。鲜萍产量高,一般亩产3500—4000公斤。本县于1976年从外县引进,现仅有少量放养,多作猪饲料。
  (4)稻草还田:本县山区一向不重视充分利用稻草,每年水稻收割后,除收集部分晚稻禾秆作耕牛过冬饲料和垫栏外,大部分抛撒田间就地烧毁。从60年代提倡稻草还田后,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群众普遍接受这一措施,充分利用本地稻草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一晚田采取留长禾蔸办法,早稻则实行部分稻草还田,效果很好。
  6.改进灌溉方法:过去采用串灌的传统习惯,使禾苗易坐蔸,易降低田间温度,特别是早春气温低,影响禾苗生长;同时,串灌容易使肥料流失,影响土地肥力。经过多年宣传、试验,已逐步改串灌为沟排沟灌。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