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革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23
颗粒名称: (一)变革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03.2
页数: 2
页码: 126
摘要: 清代至民国时期,本县90%以上的农田全年只种植一次水稻,冬季多休闲,属一年一熟制,仅有与南城县毗邻的西坪乡境内沿黎滩河畔有小面积的双季稻栽培;另有沿三条主河西岸的少量冲渍土农田,在栽种一季早稻或中稻后接种晚大豆,属一年二熟制。建国后,开始逐步变革传统的耕作制度。这项增产措施,深受群众欢迎。197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并确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二季晚稻单产为主攻方向,使全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较快。实践证明,扩大双季稻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仍是近期本县一项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但不能盲目扩大,必须稳步进行。全县现已实行三熟制农田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70%左右。
关键词: 变革 黎川县

内容

清代至民国时期,本县90%以上的农田全年只种植一次水稻,冬季多休闲,属一年一熟制,仅有与南城县毗邻的西坪乡境内沿黎滩河畔有小面积的双季稻栽培;另有沿三条主河(黎滩河、资福河、龙安河)西岸的少量冲渍土农田,在栽种一季早稻或中稻后接种晚大豆,属一年二熟制。
  建国后,开始逐步变革传统的耕作制度。
  1951年,将37808亩早、中稻田改为早稻——大豆二熟制,但从水稻看仍属单季作物。1954年,全县将652亩稻田试种二次(即早稻收割后种二季晚稻),这是本县推行双季稻的开始。当年,两季水稻亩产共233公斤,比一季稻亩产增加105.5公斤。这项增产措施,深受群众欢迎。1957年,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64091亩,占全县农田面积的17.6%;二季晚稻种植面积33945亩,复种指数为52%。1958年,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未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实际可能,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盲目提出实行水稻“双季化”,全县早稻种植面积猛增到236237亩,占当时水田总面积的66%;二季晚稻面积亦达198357亩,复种指数为80%。由于双季面积扩大得过多、过快,土壤没有改良,肥料严重缺乏,劳力也实在应付不过来,加之有的农田确实不适宜于栽双季稻,有的田则在插秧后未施过肥、耘过禾,结果全年总产量反比上年减少454万公斤。1959年以后,双季稻面积逐年减少,至1962年,早稻面积仅有75500亩,二季晚稻仅51340亩。此后几年,双季稻面积又逐渐扩大。至1975年,全县早稻面积又增加到183324亩,二季晚稻增至135788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618.5万公斤。1976年,因为早稻秧苗严重受损(烂秧),早稻插秧面积只131755亩,比1975年减少51569亩;二晚面积91652亩,比1975年减少44136亩。由于双季稻面积减少,而其他生产条件与上年基本相似,1976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了859.5万公斤。197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并确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二季晚稻单产为主攻方向,使全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较快。1977年至1984年连续8年粮食增产;1984年水稻总产(15246万公斤)是1977年总产(7255万公斤)的2倍多,单位面积产量也翻了一番;1990年水稻总产162977吨,比1984年增长了6.9%。
  实践证明,扩大双季稻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仍是近期本县一项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但不能盲目扩大,必须稳步进行。据调查,全县除38641亩范田(深脚冷浆田)和2万亩确实无法解决灌溉用水的干排田外,适宜栽种(或经过改造可以栽种)双季稻的水田共有20—21万亩,现已改双季的仅占四分之三左右,还可扩大5—6万亩。
  全县现行耕作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稻——稻——肥三熟制:除一些年份由于红花草种子不足,绿肥面积减少外,从60年代末起,实行这种耕作制的面积每年约为12——13万亩。
  2.稻——稻——油三熟制:每年约2——3万亩。
  3.稻——豆——肥三熟制:每年约2000亩。
  4.稻——豆——油三熟制:每年约1000亩。
  5.稻——稻——闲二熟制:每年约2万亩。
  6.稻——豆——闲二熟制:每年1000亩。
  7.稻——闲一年一熟制:每年9万亩左右。
  全县现已实行三熟制农田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70%左右。除部分二熟制可改为三熟制外,尚有2万亩目前只种一季水稻的干排田可以将一熟制改为二熟制或三熟制,即春种早大豆“矮脚早”,秋种晚玉米或高梁(作配合饲料原料),冬种绿肥(留种),这样既可改良土壤,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增加农民收入。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