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技术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722
颗粒名称: 二、农业技术改革
分类号: F303.2
页数: 8
页码: 126
摘要: 变革耕作制度清代至民国时期,本县90%以上的农田全年只种植一次水稻,冬季多休闲,属一年一熟制,仅有与南城县毗邻的西坪乡境内沿黎滩河畔有小面积的双季稻栽培;另有沿三条主河西岸的少量冲渍土农田,在栽种一季早稻或中稻后接种晚大豆,属一年二熟制。建国后,开始逐步变革传统的耕作制度。这项增产措施,深受群众欢迎。实践证明,扩大双季稻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仍是近期本县一项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但不能盲目扩大,必须稳步进行。每年早稻移栽后放萍,结合耘禾倒萍,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产量提高
关键词: 改革 黎川县

内容

(一)变革耕作制度清代至民国时期,本县90%以上的农田全年只种植一次水稻,冬季多休闲,属一年一熟制,仅有与南城县毗邻的西坪乡境内沿黎滩河畔有小面积的双季稻栽培;另有沿三条主河(黎滩河、资福河、龙安河)西岸的少量冲渍土农田,在栽种一季早稻或中稻后接种晚大豆,属一年二熟制。
  建国后,开始逐步变革传统的耕作制度。
  1951年,将37808亩早、中稻田改为早稻——大豆二熟制,但从水稻看仍属单季作物。1954年,全县将652亩稻田试种二次(即早稻收割后种二季晚稻),这是本县推行双季稻的开始。当年,两季水稻亩产共233公斤,比一季稻亩产增加105.5公斤。这项增产措施,深受群众欢迎。1957年,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64091亩,占全县农田面积的17.6%;二季晚稻种植面积33945亩,复种指数为52%。1958年,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未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实际可能,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盲目提出实行水稻“双季化”,全县早稻种植面积猛增到236237亩,占当时水田总面积的66%;二季晚稻面积亦达198357亩,复种指数为80%。由于双季面积扩大得过多、过快,土壤没有改良,肥料严重缺乏,劳力也实在应付不过来,加之有的农田确实不适宜于栽双季稻,有的田则在插秧后未施过肥、耘过禾,结果全年总产量反比上年减少454万公斤。1959年以后,双季稻面积逐年减少,至1962年,早稻面积仅有75500亩,二季晚稻仅51340亩。此后几年,双季稻面积又逐渐扩大。至1975年,全县早稻面积又增加到183324亩,二季晚稻增至135788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618.5万公斤。1976年,因为早稻秧苗严重受损(烂秧),早稻插秧面积只131755亩,比1975年减少51569亩;二晚面积91652亩,比1975年减少44136亩。由于双季稻面积减少,而其他生产条件与上年基本相似,1976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了859.5万公斤。197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并确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二季晚稻单产为主攻方向,使全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较快。1977年至1984年连续8年粮食增产;1984年水稻总产(15246万公斤)是1977年总产(7255万公斤)的2倍多,单位面积产量也翻了一番;1990年水稻总产162977吨,比1984年增长了6.9%。
  实践证明,扩大双季稻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仍是近期本县一项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但不能盲目扩大,必须稳步进行。据调查,全县除38641亩范田(深脚冷浆田)和2万亩确实无法解决灌溉用水的干排田外,适宜栽种(或经过改造可以栽种)双季稻的水田共有20—21万亩,现已改双季的仅占四分之三左右,还可扩大5—6万亩。
  全县现行耕作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稻——稻——肥三熟制:除一些年份由于红花草种子不足,绿肥面积减少外,从60年代末起,实行这种耕作制的面积每年约为12——13万亩。
  2.稻——稻——油三熟制:每年约2——3万亩。
  3.稻——豆——肥三熟制:每年约2000亩。
  4.稻——豆——油三熟制:每年约1000亩。
  5.稻——稻——闲二熟制:每年约2万亩。
  6.稻——豆——闲二熟制:每年1000亩。
  7.稻——闲一年一熟制:每年9万亩左右。
  全县现已实行三熟制农田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70%左右。除部分二熟制可改为三熟制外,尚有2万亩目前只种一季水稻的干排田可以将一熟制改为二熟制或三熟制,即春种早大豆“矮脚早”,秋种晚玉米或高梁(作配合饲料原料),冬种绿肥(留种),这样既可改良土壤,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增加农民收入。
  (二)改进栽培技术解放前,由于农民长期沿袭传统的栽培技术,种田水平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长期停留在每亩150—200斤之间。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着力进行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和组织农民不断改进农作物栽培技术。1950年,县内开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耕作经验。50年代提倡推广“五个适时”(适时播种,适时移栽,适时中耕,适时防虫,适时收割)和“五个合理”(合理搭配品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随后又全面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在农业上从土壤、肥料、水利、种子、密植、植物保护、田间管理、工具八个方面全面加强,简称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改进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本县在改进水稻栽培技术方面,主要开展的项目有: 1.改革耕作制:大力推广双季稻,改一熟制为二熟制或三熟制,提高复种指数。至1987年,全县双季稻播种面积达16万亩以上,1990年播种面积为166915亩。
  2.推广施用化学肥料:1952年全县化肥施用面积4800亩,总施用量仅25吨。1987年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达100.59公斤,总施用量达27000吨。1990年总施用量为26016吨,其中氮肥15801吨,磷肥8072吨,钾肥1860吨,复合肥283吨。
  3.改进育秧技术:1978年以后,改为薄膜保温育秧与露地育秧相结合,同时推广高磷高钾适氮育秧、湿润管理的新技术,减少秧田播种量,使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早稻基本上做到青绿壮秧、中苗移栽,晚稻成为矮壮分蘖秧。
  4.合理密植:本县农民对水稻栽培有稀植的习惯,俗称“稀稀栽禾单单调,耘禾啼,割禾笑”。传统插秧规格为1.2尺×1.5尺,造成土地浪费。1958年推广小株密植,规格为3×4寸,甚至有的搞单株密植,规格仅在2×2寸左右,使秧苗无法通风透气,严重影响产量。这种违反科学的过密的试验,作为教训,又影响了合理密植的推广,至70年代,经过大量的试验,合理密植才被农民所承认和接受。到80年代,本县水稻栽插密度才做到基本合理,早稻规格一般采用4×6寸,5×5寸;一晚为7×8寸,二晚为5×6寸。
  5.推广绿肥,实行稻草还田: (1)种植红花草:本县从1958年开始大量试种红花草(即紫云英),约3—4万亩。1964年9月召开全县1000余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专门讨论和布置扩种红花草,同年,红花草播种面积达9万余亩。1965——1981年,全县每年种植红花草面积保持在12——15万亩之间。近数年由于红花草种子年年靠外地调进,种子混杂退化严重,鲜草产量下降。1958年至1970年草子多采用临川县种子,鲜草亩产一般为2500—3000公斤,最高亩产达3500—4000公斤。70年代初开始改用安徽、江苏红花草种,因北种南移,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加上田间管理不及时,畜禽残害严重,鲜草亩产仅为1000公斤左右,挫伤了群众种植红花草的积极性。1982年,全县播种面积不到5万亩,1983年冬仅2万亩左右,1985年下降到14237亩,1986年才又扩大到32602亩,1987年回升到51586亩,其中收获面积只46129亩;1990年播种面积又减至47451亩。
  (2)稻田养萍:本县历来便有丰富的自然萍源,山坑冷水田、深脚田有自然红萍越冬。1964年至1966年首次在潭溪、宏村两地进行稻田放养红萍试验,利用本地红萍加以人工繁殖,放养。每年早稻移栽后放萍,结合耘禾倒萍,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产量提高,有较显著效果。同时,红萍也是养猪的好饲料,本县向有捞萍喂猪习惯,扩大稻田养萍还可增加家畜饲料来源。
  (3)放养细绿萍:该品种从美国引进。鲜萍产量高,一般亩产3500—4000公斤。本县于1976年从外县引进,现仅有少量放养,多作猪饲料。
  (4)稻草还田:本县山区一向不重视充分利用稻草,每年水稻收割后,除收集部分晚稻禾秆作耕牛过冬饲料和垫栏外,大部分抛撒田间就地烧毁。从60年代提倡稻草还田后,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群众普遍接受这一措施,充分利用本地稻草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一晚田采取留长禾蔸办法,早稻则实行部分稻草还田,效果很好。
  6.改进灌溉方法:过去采用串灌的传统习惯,使禾苗易坐蔸,易降低田间温度,特别是早春气温低,影响禾苗生长;同时,串灌容易使肥料流失,影响土地肥力。经过多年宣传、试验,已逐步改串灌为沟排沟灌。
  (三)改良作物品种 1.水稻品种的变化:解放初期,本县属一季稻区,水稻品种全属老式高秆农家品种,如麻壳红、麻壳白、石上粘、光头红、芋头红、八月白、淮禾、百日早、重阳糯、过冬糯等。5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稻谷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大面积推广杂交稻栽培后,使稻谷产量猛然上升。1990年全县杂交稻栽培面积达226406亩。
  (1)早稻:1951年通行的品种有城下早、百日早、八月白。1954年起用南特号、莲塘早。1958年改用更新南特号、陆财号、赣农3425、赣农5636等。1964年试种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1968年引进珍珠矮11号、15号。1971年推广广矮九号、广解607、爱武、苗接、金小青。1976年推广6044、7055、5450、广陆矮四号、龙草113和科京3号。1976年推广红四—0、珍大一号、先锋一号、秀江早、原丰早、竹莲矮、青马早等。1978年推广密粒红、凤选、光大白、珍青早、温选青、八一早、圭矮43、青秆黄。1980年推广温选六、硅辐3号、科京63—1、竹科2号、竹系26等。1984年引进“78130”,1985—1987年该品种成为当家品种。1987年又引进“79106”和“119”,并开始试种早杂威优49、64和协优49等。
  (2)二晚:50年代品种有浙场九号、黄禾子。1957年调进苏场412稻种50万公斤,进行试种。60年代初改用银梗中杂,中期又改种红农和农垦58.70年代初从福建省光泽、建宁、泰宁等县调进鸭子矮、白米子和691种子50多万公斤。1975年推广广秋、早广二号、矮脚塘竹、赣南晚13等迟熟品种。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成功后,1978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杂优面积占二晚总面积的50%左右,有的公社甚至占二晚面积的75%。1980年,在继续推行杂优品种的同时,推广桂朝二号、红矮1号、754、755等。1982年淘汰桂朝二号,改用汕259.1987年,推广杂交组合汕优6号、汕优63和汕优桂33.全县杂优栽培面积已占二晚总面积的80%。
  (3)一晚:老式单季晚稻品种,大部分保留至60年代,其中少数(如麻壳红)因稻田条件需要而保留至今。1964年,推广一晚新品种光荣一号、献党一号、农垦58等。70年代开始推广鸭子矮、白米子、691等。1976年县内试种杂优。1978年、1979年一晚杂优栽培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1980年仅2万亩,1981——1983年一晚一律未栽杂优品种,常规品种自1976年后改栽红矮一号、754和江2九九等。1984年推广的杂交稻汕优63,栽培面积渐广,至1987年已占一晚面积的一半。
  (4)糯稻:传统品种重阳糯、过冬糯仍为本县糯稻的主要品种,解放后引种的二晚糯稻种海南糯、密粒糯、姬糯也有少量栽培。
  2.陆稻:解放前本县无陆稻种植记载,1953年,时任本县县长的李云台亲自联系从浙江引进,适应于旱地,山地栽培。厚村为主要产区。现仍有少量栽培。
  3.大豆:1982年引种进贤县早大豆良种矮脚早(亦可作晚大豆种植),单产高于老式品种。
  4.红薯:6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红薯新品种胜利百号,一般亩产可达2000—2500公斤。
  5.油菜:本县油菜栽培长期沿用本地白菜型农家老品种,抗病力差,产量也低。1965年引进外地甘兰型胜利五二油菜品种试种,因县内土壤缺硼,花而不实,引种失败。1976年引种甘兰型西南302、矮架早,每年约一万亩种植面积。1988年引进“万油17”,“821”、“秦油2号”等。
  6.棉花:解放初至1958年一直种植本地老式品种棉,1958年引进岱字15号、彭泽一号棉。
  (四)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千百年来,本县农业生产一直使用传统的旧式工具,牛拉人使,十分落后。1953年,全县开始进行农具改革,引进外地较先进的小农具。1958年,上级奖给本县潭溪、龙安两公社各一台拖拉机,地区农业水利处也拨给本县一台,县里自购一台,这是本县使用拖拉机之始。经过数十年努力,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28338千瓦。1990年为36710千瓦。
  1.耕作机械首先引进本县的新式农具是双轮双铧犁和江西水田犁。1953年引进3部双轮双铧犁,由于不适于本地水田使用,故未予推广。同年引进了江西水田犁5部,1955年即达72部,1963年已有384部(当年旧式步犁尚有7919部)。由于江西水田犁是在老式步犁的基础上改制的水田犁,犁头比本地旧步犁小,前缘犁尖角度大,破土力强,阻力小;犁壁狭长,使犁破的土块顺势向前翻滚,适宜本地水田操作,工效比旧式步犁高一倍,故60年代末即在全县普及,且至今仍然沿用。
  1958年,本县有轮式福克森35型拖拉机3台,25K(捷克产品)1台。除25K拖拉机不适宜水田作业外,3台福克森拖拉机均开展田间作业:翻田、耙田和打辘轴。1959年,全县有拖拉机10台(共320马力),其中国营农垦场7台(计230马力),县拖拉机站3台(计90马力)。1965年以后,本省生产的丰收27型轮式拖拉机经试用也适宜本县水田作业,每年给本县分配一批;同时,省产丰收35型和沪产上海50型也在本县较广泛使用,使本县拖拉机拥有量逐年增加。1971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增至53台。1965年,县内首次引进工农5型和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由于马力小,重量大,不适应本县农田作业,以后未予推广。1968年又引进上海工农11型手拖一批,每台一年可耕耙作业200标亩,但因该机不是定型产品,配件缺乏,以后逐步被淘汰。1970年,江西手扶拖拉机厂生产的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进入本县。该机可一机多用,每台一年可耕耙作业200标亩,深受农民欢迎,以后每年都购进一批。1977年,适应山区、平原深脚泥田耕作用的机耕船,也开始进入本县(本县农机厂和德胜关亦试制成功并投产),每台一年可完成耕耙作业200标亩以上。由于该机耕船的机件质量差,转向拨叉容易磨损,热处理未过关,有时会脱档、跳档,故未能推广普及。1960年曾引进江西——59、60型人力插秧机,并开始试用,但因不适应农田要求,难予推广,至1971年,全县一共只有插秧机57台,其中人力插秧机54台,机动插秧机3台。1973年又引进机动插秧机,经过多次试用,由于插秧质量低(分秧不匀,漏插严重),使用成本高,机械故障多等原因,渐被淘汰。1979年,全县各种耕作机械共计8193台(件),其中农用拖拉机110台,计2901马力。1981年底,全县有轮式中型拖拉机122台,计3383马力;手扶拖拉机643台,计7627马力;机耕船31台,计372马力。此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独户与联户购买手扶拖拉机或轮式拖拉机者也逐渐增多。1987年,全县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共有131混合台,功率2825千瓦;有小型拖拉机726混合台,功率6343千瓦;另有其他耕作机具535台。年内实际机耕面积为59800亩,占当年耕地总面积的22.28%。1990年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09混合台,功率2286千瓦,小型拖拉机794混合台,功率6793千瓦;另有其他耕作机具550台。
  2.农业运输机械本县农业运输机械,从1958年以后,随着乡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和拖拉机的逐步增多而不断发展。农用拖拉机一般在农忙时从事田间耕耙作业,农闲时参与农业运输。1960年,县内国营垦殖场购置了汽车6辆(540马力)。进入70年代后,各农村公社和一些大队都相继购买了本省出产的“井冈山”、“八面山”牌汽车。80年代初,有的公社还购进解放牌、东风牌载重汽车。1987年,全县共有农用汽车41辆,除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带拖斗运输外,手扶拖拉机小拖车569辆;1990年农用载重汽车增至97辆,手扶拖拉机小拖车692辆。每年农业机械运输量在19——20万吨以上。此外,农村群众还纷纷以家庭为单位自己购买胶轮车,在收割、送粮和其他农用物资购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运输中,取代了过去的肩挑背驮,既减轻了体力劳动的强度,又提高了运输功效。1955年,全县农村仅有大板车,手推车64辆。进入80年代后,农村人力胶轮车大量增加,特别是地处县城近郊的潭溪、十里(裘坊)、栗塘等乡和有较大集镇的宏村等地,基本达到了每户平均有胶轮车一辆。至1987年,全县农村共有人力推、拉的胶轮运输车9165辆,1990年已达1万余辆,成为本县农业运输中机动车辆的重要补充。
  3.排灌机械本县农田排灌工具,过去仅有手拉摇桶和少数木质龙骨水车。1956年,全县有机动排灌机械5台,共65马力。1965年,全县有龙骨水车472部。同年,在城关镇的篁竹大队、十里公社的裘坊大队和中田公社的中田大队建立了三个90马力的抽水机站(该三个站因灌溉面积不大,成本高,使用二年后停用)。该年,全县有抽水机98台(计1331马力),农用水轮泵17台。1979年,全县共有排灌机械227台,计2901马力。1981年,计有电灌站6座(154千瓦),机灌站5座(146马力),安装有水泵128台(分别以柴油机、汽油机和电力为动力);另有水轮泵115台、喷灌泵2台、潜水泵8台。至1987年,全县排灌动力机械共160台,功率2011千瓦;有农用水泵105台。1990年排灌用动力机械增至263台,功率3568千瓦;有农用水泵184台。这些灌溉机械,为全县解决灌溉面积2万亩以上,改善灌溉面积约3万余亩。
  4.脱粒和收割机械 1958年,本县开始引进试用人力打谷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1965年,开始试用715型人力脱粒机,效果良好,以后本县农机部门成批生产并向农村推销。在技术革新中,本县又陆续生产了仿福650、700型人力脱粒机,适应当地农村使用。1971年,全县脱粒机共有2342台,其中机动、电动8台。1979年,人力脱粒机已达4060台。1980年,为适应本县农村生产责任制后千家万户分散收割需要,又设计生产了丰收500型、600型两种人力脱粒机。1981年以后,全县人力脚踏脱粒机每年都在4500台左右;本县农机部门每年生产销售的脱粒机也在600—700台之间。机动脱粒机引进本县后,经过试用,由于需用电力或机械动力带动,成本很高,加之机器本身重量很大,搬动极不方便,故已停止使用。
  在收获机械方面,1958年引进试用人力割禾器,但效率不高未能推广,至1971年全县仅有36把,以后废弃停用。1974年引进机动割晒机,经过多次试用推广,因为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特别抛撒谷粒多,浪费大,不受欢迎,至1979年底,全县只有机动割晒机10台(83马力)。以后停止使用。
  5.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60年以前,本县农村农产品加工(主要是粮食加工),靠人推砻,牛拉碾,手筛脚碓,有少数地方利用水车、水碓。1961年以后,开始在农村推广二号、三号、四号碾米机。1971年,全县碾米机已有169台。1961年后还引进各种型号的饲料粉碎机,1971年全县饲料粉碎机共有70台。70年代,又先后引进了揉茶机、榨油机、磨面机等,这些机械功效较高,对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发生了积极作用。此外,本县从1958年以后曾生产饲料切割机和饲料打浆机,经推广试用后,均无实用价值,早已停止生产及使用。1979年,县内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共有350台,计4516匹马力;有饲料加工机39台。1981年,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增至625台,其中碾米机608台,榨油机16台,揉茶机1台;同年,饲料加工机械也发展到100台,其中粉碎机94台,打浆机6台。至1987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已发展到1228台,功率13025千瓦;饲料粉碎机则减少至79台。1990年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增至1441台,功率为15688千瓦;有饲料粉碎机89台。
  6.植物保护机械本县农村过去只使用山砒霜和黄烟茎杆浸水调配石灰杀稻虫。随着矮秆良种的推行,才开始使用简易的植保机械。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园筒式喷雾器。据统计,1955年,全县仅有园筒式农药喷雾器52个,1958年增至105个。60年代,改用背负式喷雾喷粉器。70年代,出现了机动喷雾器和喷粉器。1971年,全县有各种喷雾(粉)器2105个。1979年,人力喷雾(粉)器增至2930个;有机动喷雾器21台,计42马力。1981年,全县各种人力喷雾器和喷粉器共5031个;机动喷雾器25台(76.5马力)。目前,县内使用最广的是背负式喷雾喷粉器,每年拥有量在6000个左右。
  (五)防病灭虫工作病虫害是阻碍本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全县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稻谷约500万至1000万公斤,占水稻年总产量的5—10%。
  油菜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的产量约占年总产量的20—30%。
  1.主要病虫害种类: (1)水稻病虫害: ①本县水稻病害有稻瘟病、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叶鞘腐败病、云形病、稻曲病、褐色叶枯病、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白叶枯病、小球菌核病、细菌性条斑病等17种。
  ②水稻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纵卷叶螟、稻苞虫、黑尾浮尘子、白翅浮尘子、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蓟马、负泥虫、粘虫、稻蝗、稻眼蝶、稻螟蛉、食根金花虫、稻象虫、稻褐蝽、针缘蝽、蛛缘蝽、稻缘蝽等22种。
  随着水稻良种的不断更换,杂交稻种的调运日渐频繁,一些间歇性病虫发生率在本县有上升趋势,如稻叶黑肿病、褐色叶枯病、稻铁甲虫等。
  (2)油菜虫病:本县油菜虫病害主要有芽虫、菜青虫、潜叶蝇和霜霉病、龙头病、菌核病、花叶病等,以菌核病为害最大,造成损失最重。
  (3)烟叶病虫害:主要有青枯病、炭疽病、绒虫根瘤病和芽虫、烟青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
  (4)红薯:黑心病。
  2.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建国以来,本县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至1957年,耕作制度单一,品种单调而抗性强,病虫害少,只有爆发性害虫在个别年份成灾。如1952年稻苞虫在晚稻中为害严重。第二阶段从1958年至60年代中期,由于扩大双季稻,变革了耕作制,推广了新式秧田,大量调进新品种,病虫害种类增加,主要以三化螟、二化螟、大蟆、浮尘子、绵腐病、黄矮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为主。1965年二晚珍珠矮倒种,因浮尘子为害猖獗,引起严重的黄矮病,有的田块十成禾苗只有五成收获。第三阶段从60年代末起,由于矮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品种搭配的转变,栽播密度和肥料用量的增加,病虫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来属主要的病虫害转变为次要的或处于下降趋势,如三化螟、浮尘子、胡麻叶斑病、赤枯病、绵腐病等。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如稻飞虱、纵卷叶虫、稻春象、纹枯病、稻曲病等。
  3.病虫害的防治本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以保护水稻正常生长为主,其次是果树、蔬菜,其他作物病虫防治较少。
  解放初,由于缺乏农药械和病虫防治知识,当1952年晚稻发生严重稻苞虫时,群众只有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消灭害虫。随着作物病虫害的增加和不断演变,人们对病虫害的认识更深入,对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重视,防治措施也逐步加强。1958年建立县级测报点,开始开展对水稻病虫的药剂防治,以灭虫为主。从1970—1980年,每年用于病虫防治的农药约为150吨以上,每年防治面积在60万亩次左右。全县农民拥有各种植保机械3048台,其中机动喷雾和喷粉器100多台,平均每年从病虫灾情中夺回粮食750—1000万公斤左右,占总产的5—10%。但每年仍因病虫害影响损失粮食500万公斤左右。80年代初,对本县水稻为害较多的病虫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此期间在病虫防治上虽比以前有进展,但仍存在“重治轻防”、“重药防轻农业防治”等问题,农药多使用“六六六”、“DDT”、乐果等。近数年引进新虫药杀虫咪、呋喃丹、1605、马拉松、稻瘟净、敌克松、井冈霉素等。1984年以来,本县水稻病虫防治对象仍以“三虫三病”为主,即重点防治螟虫、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几种。防治措施主要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药剂防治控为害。水稻综合防治面积逐年扩大。柑桔病虫综合防治列为江西省协作单位之一,综防区达到三大效益同步增长。药剂防治方面,用有机磷、有机氮农药(如甲胺磷、杀虫双、叶蝉散等)取代原来的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DDT”等),在部分乡镇成立了“植物医院”,以农业服务为宗旨,开方卖药,开展作物病虫防治的技术指导、咨询,方便了群众。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