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黎川县农田基本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699
颗粒名称: 2.黎川县农田基本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107
摘要: 据解放初期统计,全县30余万亩水田中,因无水利设施而缺水灌溉的农田即达15万余亩。农民为了保障收成,只能采取十分简便的、临时性的抗旱、防洪、排涝措施救灾应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战略措施予以重视,组织农民坚持年年搞,长期抓。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本县农业生产,做到重灾不减产或少减产,轻灾夺丰收。建国三十多年来,本县农田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关键词: 建设 黎川县

内容

2.农田基本建设建国前,由于土地私有制,土地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据解放初期统计,全县30余万亩水田中,因无水利设施而缺水灌溉的农田即达15万余亩。农民为了保障收成,只能采取十分简便的、临时性的抗旱、防洪、排涝措施救灾应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战略措施予以重视,组织农民坚持年年搞,长期抓。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本县农业生产,做到重灾不减产或少减产,轻灾夺丰收。
  本县农田基本建设,在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兴建或改建水利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949年,全县有水利工程579处,其中小水库1座、水塘16口、陂坝124处、渠道438条,有效灌溉面积90127亩。1951年,水利工程增至1147处,有效灌溉面积111722亩。1961年,共有水利工程3131处,有效灌溉面积已达287858亩,其中机械灌溉面4419亩。1965年,有水利工程3245座,其中水库15座、水塘763口、堰陂坝1448座;有效灌溉面积为244925亩。进入70年代后,根据本县山区春季易受洪涝灾害的特点,大搞“一垅三沟”(即每坑每垅开设三条沟:环山沟、排洪沟、灌溉沟),有效地排除了山洪侵入农田和冲毁庄稼的祸害。如潭溪乡的中八万,是个大塅,过去每年春季洪水奔泻直下,冲毁农田,淹没庄稼,当地农民从三都至新庄开挖了两条大排洪沟,又沿山脚挖了环山沟,使原先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成了“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又如宏村乡丁路村的黄鳅塅,也是个大塅,过去山洪暴发即有种无收,经过几年整治,开挖了排洪沟2700米、环山沟4700米、灌溉渠3000米、田间灌沟16000米,扩大灌溉面积300亩,实行了排灌分家,亩产由原来的15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至197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58628亩,其中机灌2740亩,水轮泵提灌7208亩;旱涝保收面积113014亩,其中高产稳产田63943亩。1987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55000亩;旱涝保收面积106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79%。
  建国三十多年来,本县农田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全县农业人口每人平均仅有0.5亩的稳产高产田,低产田面积尚占总面积的35.4%,易受旱涝威胁的农田还有58%左右。根据1957—1980年间24年来的气象资料记载,本县洪涝频繁,每两年中有一年发生洪涝灾害;24年中,伏旱、秋旱机率高达92%,旱象几乎每年都有。因此,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