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川县的耕地和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692
颗粒名称: 一、黎川县的耕地和作物
分类号: F307.1
页数: 24
页码: 102
摘要: 耕地 1.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宽广,是本县长期以来形成农业经济为主的先决条件。据同治九年编修的《新城县志》载,全县成熟田地山塘面积为404667.9亩,其中田367577.6亩,而当时全县人口在4万以上,每人平均有9亩以上。民国25年,全县耕地总面积为459682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战略措施予以重视,组织农民坚持年年搞,长期抓。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本县农业生产,做到重灾不减产或少减产,轻灾夺丰收。目前,全县农业人口每人平均仅有0.5亩的稳产高产田,低产田面积尚占总面积的35.4%,易受旱涝威胁的农田还有58%左右。
关键词: 黎川县 耕地

内容

(一)耕地 1.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宽广,是本县长期以来形成农业经济为主的先决条件。
  本县田地山塘面积,从明代起始有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田地山塘349349.5亩;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550多年间,均在368000余亩至369000余亩之间;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起至清同治年间,已达404000亩以上。据同治九年编修的《新城县志》载,全县成熟田地山塘面积为404667.9亩,其中田367577.6亩,而当时全县人口在4万以上,每人平均有9亩以上。
  民国25年(1936年),全县耕地总面积为459682亩(其中水田338952亩,占耕地面积的73.7%;旱地120730亩,占耕地的26.3%)。民国36年,耕地面积为365100亩(按当时全县人口88718人计算,每人平均有耕地4亩以上),其中水田264511亩,旱地100589亩(另一资料统计数字为耕地总面积365100亩,其中水田343900亩,旱地21200亩)。
  1949年,全县耕地为350977亩。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和鼓励农民开荒(开荒地归垦荒者所掌握,并免征农业税三年),1957年全县有耕地368521亩,比1949年扩大了17544亩。以后,由于兴建水利工程(洪门水库、燎源水库等)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筑公路网和进行其他基本建设等,淹浸了或占用了部分耕地。1981年,全县进行了农业区域规划,根据室外实地描图、室内计算,全县耕地面积为307771亩。1987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总计268417亩,其中水田258008亩,旱地10409亩。1990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为267843亩,其中水田257391亩,旱地10452亩。在年末耕地总面积中,国营农场面积为26427亩,其中集体挂钩队的面积为9559亩。按水田、旱地分类,本县建国以来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是: (1)水田:1949年全县有水田345677亩,通过垦荒和修整田头地角,1957年有水田362574亩,比1949年扩大了16897亩。1958年兴建洪门水库和燎源水库,库面水淹了大量农田,1959年水田面积为304517亩。70年代期间,农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开挖了排洪沟、灌溉渠,修筑公路网(社社队队通公路)和田间机耕道,进行住宅、机关学校等基本建设,耕地逐年缩小,至1980年,全县水田仅为263072亩。1981年全县区域规划时,计算出全县水田270964亩,其中塅田84080亩,占水田总面积的31%;坑田122637.6亩,占45%,排田64246.4亩,占24%。1985年年末实有水田为258260亩,1987年减少至258008亩,1990年又减少至257391亩。
  (2)旱地:1949年全县有旱地5300亩。由于农民根据种植旱地作物需要,逐年垦荒,旱地面积不断扩大。1957年有旱地5947亩,1965年为7151亩,1980年为9292亩;1981年全县区域规划计算出旱地面积已达36807亩。1985年,由于部分旱地退耕造林、种茶、植果和还湖(渔),农耕旱地减少至10157亩。1987年,增加至10409亩,1990年又增加至10452亩。
  2.农田基本建设建国前,由于土地私有制,土地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据解放初期统计,全县30余万亩水田中,因无水利设施而缺水灌溉的农田即达15万余亩。农民为了保障收成,只能采取十分简便的、临时性的抗旱、防洪、排涝措施救灾应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战略措施予以重视,组织农民坚持年年搞,长期抓。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本县农业生产,做到重灾不减产或少减产,轻灾夺丰收。
  本县农田基本建设,在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兴建或改建水利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949年,全县有水利工程579处,其中小水库1座、水塘16口、陂坝124处、渠道438条,有效灌溉面积90127亩。1951年,水利工程增至1147处,有效灌溉面积111722亩。1961年,共有水利工程3131处,有效灌溉面积已达287858亩,其中机械灌溉面4419亩。1965年,有水利工程3245座,其中水库15座、水塘763口、堰陂坝1448座;有效灌溉面积为244925亩。进入70年代后,根据本县山区春季易受洪涝灾害的特点,大搞“一垅三沟”(即每坑每垅开设三条沟:环山沟、排洪沟、灌溉沟),有效地排除了山洪侵入农田和冲毁庄稼的祸害。如潭溪乡的中八万,是个大塅,过去每年春季洪水奔泻直下,冲毁农田,淹没庄稼,当地农民从三都至新庄开挖了两条大排洪沟,又沿山脚挖了环山沟,使原先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成了“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又如宏村乡丁路村的黄鳅塅,也是个大塅,过去山洪暴发即有种无收,经过几年整治,开挖了排洪沟2700米、环山沟4700米、灌溉渠3000米、田间灌沟16000米,扩大灌溉面积300亩,实行了排灌分家,亩产由原来的15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至197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58628亩,其中机灌2740亩,水轮泵提灌7208亩;旱涝保收面积113014亩,其中高产稳产田63943亩。1987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55000亩;旱涝保收面积106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79%。
  建国三十多年来,本县农田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全县农业人口每人平均仅有0.5亩的稳产高产田,低产田面积尚占总面积的35.4%,易受旱涝威胁的农田还有58%左右。根据1957—1980年间24年来的气象资料记载,本县洪涝频繁,每两年中有一年发生洪涝灾害;24年中,伏旱、秋旱机率高达92%,旱象几乎每年都有。因此,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作物种类本县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包括水稻(个别地方还曾种过陆稻,又称“山禾”)、薯类(主要是红薯)、大豆、杂粮(主要有玉米、绿豆,过去还有一定数量的荞麦,近数十年极少)、小麦等,其中以水稻占绝对优势。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黄(红)麻、苧麻、甘蔗、晒烟、中药材、荸荠、瓜子、莲子、蕌头等。其中原以晒烟和油菜为最多,特别是晒烟栽种面积极大,曾为全省主要晒烟产区之一,近二十年锐减。其他农作物主要有果用瓜、蔬菜、青饲料和绿肥。
  (三)作物种植 1.水稻种植 (1)水稻品种: 本县所栽培的水稻,按生理特性、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的差异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按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可分早稻、中稻、晚稻;按对土壤水分的反应分为水稻和陆稻;按米粒内淀粉的性质分粘稻和糯稻。建国后,为扩大复种面积,改单季种植为双季种植,又引进了新的水稻品种,这样,根据生育期长短,有一季稻、双季稻;根据播种期和生长季节,可分为早稻、一季稻和二晚;根据稻谷的含内物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等。50年代中期以前,本县全部栽种老式高秆品种。
  ①早稻:旧时,农民曾将早稻称为“占”。明、清至民国时期,本县早稻品种先后有:洗耙早(50日熟)、救公饥(味香美)、麻阳占(米白而小)、流水早(以上三种均为60天成熟,收割后再耕可再收获,但产量极低)、中早(迟于60天占而早于白沙占,故名)、白沙占、朗占、大谷占、细谷占、福德占、百日占、江东占(耐旱多粒)、池州占、龙芽占(迟熟而米粗味淡,耐旱易栽培)、红米占、茅里占、闪秋占、冬占(熟最迟)。从1954年起,本县开始试种比老品种成熟期较早的早稻,品种有:城下早、百日早、南特号、莲塘早等;1960年推广更新南特号、陆财稻、赣农3425、赣农5636;1964年龙安公社龙安大队塘二生产队开始试种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当时只试种了2分田面积),折合亩产达600公斤;1965年推广珍珠矮。70年代初,早稻栽插珍珠矮面积占全县早稻面积的80%;其次还有广矮九号、广解607、爱武、苗接、金小青等,至此,全县早稻栽培基本实行了矮秆化;1974年推广珍大一号、先锋一号、秀江早、原丰早、竹莲矮等;1976年,从福建引进红四一0、密粒红、凤选、光大白、珍青早、青马早、八一早、圭矮43、温选青,从浙江引进了青秆黄,从广东引进了广红;1980年又从福建引进科京63—1、竹科2号、竹系26等品种。其中从光泽县良种场引进的科京63—1,亩产500公斤左右,高的亩产600公斤,1981—1983年成为早稻当家品种。1984年又从福建沙县、泰宁引进“78130”,1985—1987年中淘汰“科京63—1”,以“78130”为早稻当家品种。1987年又引进“79106”、“119”等,取代了“78130”,并开始试种早杂威优49、威优64、协优49等。
  ②晚稻:旧时农民将晚稻称为“黎”,据说是“种出洞黎,故称‘黎米’”。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群众中仍有“黎米”之称。后来,品种名称有称“黎”的则改为“红”。
  明、清时,本县晚稻品种有:八月白(晚稻早熟品种)、铁脚粳(米质坚而色白、味厚)、白米黎(后改称金包银或麻壳红)、黄荆黎、荷包黎、光头黎、乌督黎等。
  “一晚”(即单季晚稻):本县原属单季稻区,老式品种很多,栽培年限长。从民国时期至本世纪60年代初,县内栽培的“一晚”品种有:麻壳红、麻壳白(又名金包银)、芋头红、光头红、石上粘,还有比其他晚稻成熟期稍早的八月白、淮禾、百日早、乌皮早等;糯稻亦属晚稻,本县糯稻品种有过冬糯、重阳糯等;1957年从省农科所引进银梗中杂种;1964年,县内推广外地引进的晚稻品种有光荣一号、献党一号、农垦58等;1970年,从福建大量引进691、白米子、鸭子矮等;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78年至1979年一晚杂优品种共栽培了11万余亩;1980年推广754、755、红矮1号等;1981—1983年,一晚不种杂优,常规品种从1976年后改栽红矮1号、754、江二99等。1984年以来,以县良种场为主,县良种公司、农技站、植保站为辅,共同配制了杂交新组合红优63,属一晚、二晚兼用品种,用矮红早9号A(抚州地区所)×明恢63(福建三明所)获成功,亩产500公斤以上,并获省、地技术改进奖和推广奖,1987年,红优63栽培面积占一晚总面积的一半。
  “二晚”(即双季晚稻):本县从1954年开始试种“二晚”。50年代品种有浙场9号、黄禾子;1957年调进苏场412种子50万公斤。60年代初改用银梗中杂;1965年采用珍珠矮倒种失败,后又试种农垦58、红农;1970年后采用鸭子矮、白米子、早广二号、矮脚塘竹、赣南晚13号等。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获得高产,从1976年至1982年,全县共栽插杂优品种37万余亩。1980年二晚除栽杂优外同时推广754、桂朝二号。近数年,杂交稻占二晚总面积的80%。至1987年,推广的杂交组合有汕优6号、汕优63、汕优桂33等。在此期间,二晚糯品种有海南红糯、密粒糯、姬糯等。
  (2)水稻栽培技术本县栽培水稻全部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过程,除犁锄翻田、耙与辘轴整田及塍塝功夫以外,主要有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和收割四个步骤。
  ①育秧不论早稻、一晚、二晚都选择夹沙田或泥田作秧田,要求排灌方便,底肥施足,田基整平。
  播种期:早稻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晚在5月中旬,“立夏”至“小满”间;二晚在“芒种”至“夏至”前。
  播种量:解放前由于耕作技术落后,沿袭旧有习惯,播种都很稠密,每亩秧田播种量一般都在200—250公斤左右。解放后,随着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秧田播种量不断减少。至80年代初,一般早稻每亩播种75—100公斤;二晚常规品种每亩播40—50公斤;杂优品种每亩仅播15—20公斤。
  育秧方式:解放初期采用老式秧田。秧田不论大小,一律不分条畦,多为水播水育。1958年推广新式秧田,即在秧田里作成宽4尺左右的小畦,畦的周围用泥作小埂,仍然采用水播水育。1965年,试验早稻塑料薄膜保温育秧。1970年,大面积推广保温育秧,面积占早稻秧田总面积的60—70%;秧田多采用湿润田基,拖浆埋芽。1971年,龙安公社龙安大队塘下生产队试验室内蒸气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后改为室外场地薄膜保温育秧,小苗带土移栽。1977年,熊村、栗塘等公社推广室内保温无土育秧。
  秧田施肥:推广磷肥育秧到高磷高钾适氮育秧,使育秧技术得到很大改进,秧苗素质不断提高,由原来细嫩的“牛毛秧”变成了壮秧:早稻改变成扁甫矮壮秧,一晚、二晚改变成分蘖矮壮秧。采用这种技术育秧的秧龄,早稻和一晚一般在30天左右,二晚则为40—50天。
  ②移栽移栽前先整好栽插田,做到“二犁四耙”(犁二遍,耙四遍),使田面平坦如“镜”。行距株距:解放前到1958年栽插较稀,一般是早稻为1.2×1.2尺;一晚1.5×1.5尺。1958年早稻推广小株密植。70年代至80年代,早稻一般为5×5(寸)、5×6、4×6;一晚6×7、7×8;二晚5×6、5×5.早稻和一晚每株插10根苗左右,二晚则插苗7—8根。
  ③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耘禾:一般移栽后7—10天耘第一次,再隔7—10天耘第二次,共耘2—3次后晒田。
  二是施肥:50年代至60年代,稻田肥料主要依靠绿肥和农家肥(猪牛栏粪、柴灰等),很少施用化肥。1955年全县农村化肥施用面积为15282亩,施用总量仅65吨;1963年施用面积54886亩,施用量505吨。70年代末以后化肥增多,1979年全县化肥施用量达6952吨。1987年,全县化肥施用量为27000吨,其中氮肥、磷肥分别在万吨以上。1990年,全县化肥施用量为26016吨,其中氮肥15801吨,磷肥8072吨,钾肥1860吨,复合肥283吨。化肥施用方法:60年代初期普遍推广以钙、镁、磷肥作基肥,70年代初用碳铵作面肥,70年代末采用过磷酸钙和碳铵混合作面肥;50年代推广硫酸铵作追肥,70年代后改用尿素作追肥,一般每亩施2.5—10公斤。另外,本县群众还有沾秧根栽插的习惯,一晚多采用硫磺沾根,早稻多采用石膏和钙镁磷肥沾根。
  三是管水:水稻生长需水量很大。本县过去一般多采用串灌方式,即在田塍上作“定缺”(固定水位的缺口)一至数处,水从上丘流入下丘,逐层承接,通过定缺保持一定水位,长年不断。经过多年改进推广,现在采取湿润灌溉方法,即浅水返青,薄水分蘖,干干湿湿,及时晒田,有水抽穗,湿润壮籽。改变了过去串灌现象。
  四是防病灭虫。
  ④收割本县水稻收割期,早稻在七月中、下旬,“小暑”至“大暑”间;一晚在“秋分”至“霜降”期内;二晚在“霜降”左右。在收割的同时,做好选种留种工作。50年代推广单穗选种,以后多采用片选或禾格(禾桶)选种。种子收割后进行单晒、单藏。
  (3)杂交水稻的试种与推广本县在1976年开始试种了400亩杂交水稻。其中,县农业局在十里公社(今改称裘坊乡)点山大队下蔡生产队试种一晚杂优87亩,亩产401.5公斤,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一晚低产的面貌,给全县农民和从事农业工作的领导与各级干部以极大的震动。同年冬,中共黎川县委决定派出三级书记(县、公社、大队主管农业的书记)赴海南岛越冬制种,不但收获了杂优稻种35500余公斤,而且培训了一支制种的技术骨干队伍,推动了全县杂交水稻栽培的普及推广。1977年,全县杂优种植面积发展到上万亩,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如龙安公社宋洲大队茅棚生产队试种12.1亩一晚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522公斤,比同季常规品种每亩增收220公斤;又试种二晚杂优24.5亩,平均亩产322公斤,比同季常规品种亩增150公斤。德胜公社新店大队光辉生产队试种一晚杂优3.7亩,平均亩产602.5公斤;地处高寒山区的西城公社梅源大队五窝生产队杂交水稻亦普遍丰收,其中一丘面积0.17亩,亩产达743.5公市斤。总之,全县境内从平原到丘陵山区,从塅田到山排田、山垅田,村村都试种了杂优,也都获得丰收。群众赞扬说:“杂交水稻真是宝,种到哪丘哪丘好。穗大粒多成熟早,亩产纲要跑不了”。把杂交水稻称为“幸福稻”、“致富稻”。杂交水稻在本县大面积推广对提高水稻产量发挥了极大作用。1978—1979年全县杂优栽培面积每年都在12—13万亩,这两年是建国以来本县水稻增产幅度最大的年份:1978年全县全年增产1161.5万余公斤,比上年增长16%;1979年在上年增产的基础上又增1889万余公斤,增长22.6%。从1976年至1982年全县共栽杂优45万余亩,水稻连续7年增产,这是历史上罕见的。1987年,全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为130575亩,总产量54000多吨,播面亩产414公斤。1990年,全县杂交水稻栽培播种面积226406亩,播面亩产435余公斤,总产量98543吨。
  本县杂交水稻制种经历了一个过程:1976年冬,县、社、大队三级书记赴海南岛制种,共收种子35500余公斤。其中繁殖100亩,收不育系种子8090公斤;制种400亩,收种子27439公斤。同年还开始了就地制种试验:县农业局在十里公社点山大队下蔡生产队试验制种5亩,收种子158.5公斤。1977年,全面铺开杂优制种工作,采取了公社繁殖、大队制种的方式进行。由于各公社重视,三级书记到海南边学习边自己动手干,掌握了一定技术,回县后又亲自指挥、带领和参与制作,出现了一批制种高产典型。如:湖坊公社枧源大队制种试验田1.4亩,亩产115公斤;湖坊大队农科所制种4.24亩,亩产103公斤;厚村公社夏制25亩,平均亩产52公斤,秋制12.1亩,平均亩产45.1公斤(其中8亩,亩产76.5公斤)。1980年后改为社繁社制(乡繁乡制)。由于制种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制种产量不高,成本不断提高,制种面积逐年减少。从1981年开始,每年均从外地调进杂优种子数万斤。
  表3—6 黎川县1977—1990年杂交水稻制种情况表单位: 面积:亩产量:公斤本县栽培杂交水稻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使用过的组合较多,有的组合只有少量试验;有的组合则因为杂种一代优势不强,后代易发生分离而被淘汰;有的组合因制种难度大,产量低、成本高,不宜应用。本县杂交水稻优势较强、使用年限较长的组合有汕优,从1976年至1983年每年种植面积最大,经久不衰。本县使用过的组合归纳有 ①矮优:以二九矮四号为母本,与IR24配制的杂交稻种称矮优2号,与IR661配制的杂交稻种称矮优。1976—1978年本县有一定数量的制种和栽培面积。
  ②汕优:以珍汕97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种子称汕优,包括:与IR24配制的汕优2号,与IR661配制的汕优3号和与IR26配制的汕优6号。本县以汕优2号为主,1981年发展了汕优6号,抗性较强。
  ③四优:以威41为母本配制的杂优稻种称四优。其中,与IR配制的称四优2号;与6185配制的称四优6185。
  ④威优:以威20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种子称威优。本县配制的有威优6号,父本为IR26。
  ⑤化杀:使用化学药剂(本县使用稻脚青)处理,杀死母本雄蕊,与父本异花授粉所得的杂交种子。以IR24为母本的称赣化2号,以IR661为母本的称赣化3号。父本为献党1号。本县良种场、湖坊等地进行了二年这种组合的配制试验。由于技术复杂而淘汰了这一组合。
  ⑥三交:以威41不育系为母本,与珍龙13或珍汕97(保持系)杂交出“双交”不育系种子,再与IR24配制的杂种称三交,本县有少量面积配制试种。
  ⑦威优青630:以威20为母本,与青630所配制的杂种称威优青630.父本青630是从圭亚那引进。
  (4)水稻产量民国时期,本县水稻产量,亩产一般在100公斤左右。据统计资料记载:民国21年全县稻谷总产量为649800石(每石110斤,其中早稻432000石,晚稻189000石,糯稻28800石),民国23年,总产738500石(其中早稻392000石,晚稻315000石,糯稻31500石),民国25年总产100万石(其中早稻38万石,中稻21万石,晚稻36万石,糯稻5万石),民国26年976350石,民国29年为7200万斤,民国35年7290万斤,民国36年5300万斤,民国37年6281.53万斤,1949年仅为5510万斤。
  建国后,本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1968年以前亩产均在150公斤以下,从1968年到1977年则在150公斤以上、200公斤以下徘徊,1978年跃上了233公斤,1979年提高到272公斤,从1983年开始亩产均在350公斤以上;总产量从1979年开始达到1亿公斤以上,1983年以后提高到1.5亿公斤左右,故被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表3—7 黎川县1950—1990水稻产量表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2.其他粮食作物 (1)陆稻: 陆稻又称山禾,是本县50年代特有的稻谷品种,适宜在山上直播,全生育期170—180天,5月初播种,10月下旬收割,亩产100—150公斤。陆稻茎杆较硬,根系发达,穗长6寸以上,每穗160—200粒,谷粒大,金黄色,米质好,抗旱性、抗病虫性特强,耐肥、耐瘦,不易倒伏落粒。由于产量低,种植者很少,但厚村乡等山地农民至今仍有极少量栽培。
  (2)大豆: 豆类作物古称“菽”。本县传统种植的豆类很多,从颜色分有黄豆、黑豆、赤豆、绿豆,从形状分有扁豆、刀豆、羊须豆、虎爪豆、绢带豆(又名豆角,属蔬菜类),从本地方言俗称分有塍豆(较大的黄豆,多种于田塍上)、田豆(又称马料豆,农历七月种于田里,九月收获)、豇豆和六月爆(收获最早的黄豆,农历三月下种,六月收获)等。
  本县种植的大豆,包括黄皮、青皮、黑皮的田豆、塍豆,其中以黄皮居多,黑皮极少。解放前至50年代末,全县有相当一部分水田在收获单季稻后种大豆。以后,随着双季稻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水稻单产逐步提高,种一季晚大豆远不如栽水稻二晚的产量高,故晚大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但由于广泛推行田塍种豆,以塍豆取代田豆,至70年代塍豆种植普及各乡村,因此,全县大豆总产量仍不断增加。
  除晚大豆和塍豆外,本县还有种植山豆的习惯。山豆可在山上种植,耐旱,豆粒小,黄色,宜制作豆腐。山豆以厚村乡种植最早最多,以后扩种到洵口乡、华山垦殖场和裘坊乡等地。
  近年来,从进贤县引进早大豆——矮脚早,3月底播种,6月底或7月初收获,亩产1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矮脚早也可作晚大豆种植,于7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
  表3—8 黎川县1950—1990年大豆产量情况表单位: 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3)红薯: 红薯又名番薯。本县原种有红心薯、白心薯两种,均为一年生,薯形呈圆筒形,醣粉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含水份多;产量低,一般亩产100—1500公斤。60年代引进外地红薯新品种——胜利百号,红皮白心,呈圆形、棱形,与老种薯相比醣分略低,淀粉多,水分较少,产量较高,一般亩产2000—2500公斤,高的可达3500—4000公斤。
  解放前至60年代,本县农民多将红薯作晚秋作物,也有作春插作物的。作春插用块根育苗,再剪苗扦插,多栽于旱地;作晚秋作物多栽于水田,在早稻收割后剪茎蔓扦插,栽得越早产量越高,霜降前后收获。红薯收获后,一般用地窖或室内贮藏。本县农村有将鲜红薯煮粥充食和晒制薯干的习惯,并将薯制成薯粉或加工粉丝,还普遍以红薯块根、茎蔓、青叶作牲畜饲料。
  本县历年来红薯单位面积产量虽然逐步有所提高,但一直离高产水平相差甚远。
  表3—9 黎川县1950—1990年红薯产量情况表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4)小麦: 本县从明、清至民国均有一定面积的小麦栽培。据旧县志载:“方夏旧谷将尽,新谷未升,麦先熟,为接绝续乏之谷”。可见当时农民特意种植小麦,以备春荒青黄不接时食用。民国26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为2600亩,总产量为3120石。
  建国后,小麦虽不作主粮,但仍有零星栽培,冬播春收,留作麦芽以制米糖用。本县面食需用面粉,均从外地调进。
  表3—10 黎川县1950—1987年小麦产量情况表单位:公斤注:自1988年起,小麦产量无单独统计数字。
  (5)杂粮: 本县所种植杂粮作物,除小麦外,尚有少量大麦、荞麦、玉米、绿豆和其他杂粮等。
  表3—11 黎川县1950—1990年杂粮产量情况表单位:公斤注:不含玉米、绿豆、荞麦数字 3.经济作物: (1)烟草本县自明末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清代中期,县内植烟风气极盛,全县农民普遍争用肥田植烟,并出现租赁土地及雇工买肥种植烟草现象。清嘉庆十年(1805年),“合邑公请县尊申详各大宪”,立下《大荒公禁栽烟约》,以扭转种烟与种粮争地、争肥、争劳力而严重影响全县百姓衣食生计的危急状况,但却禁而未绝。民国时期,黎川仍为全省晒烟重要产区之一。据调查统计,民国16年(1927年)前后,全县常年烟叶产量在30—60万斤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50万斤;种植烟草的农户约5000余户,种植面积达3100多亩。民国26年种植面积仍有3000亩,总产54万斤。
  本县种植的烟草,属黄花烟草类,包括有黄烟种、密叶子尖杆、牛舌尖等3个品种,其中以黄烟种和牛舌尖为主。全县境内均有植烟的条件与习惯,潭溪、栗塘、德胜、湖坊为主要产区,宏村、龙安、社苹、洵口等地次之,以潭溪乡三都村及其附近地域所产烟叶最负盛名。
  烟草栽培技术性强,一般包括播种(“立冬”为播种期)、移栽(“清明”前至“谷雨”日为移栽期,按行距2.5尺、株距1.5尺的“品”字形挖定植坑,施足底肥后栽插,每亩可植栽1400—1600株)、施肥、挑花抹芽、采摘、晒烟、防治病虫害等工序。
  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对黄烟丝需求量大减,加上烟叶价格不合理,烟草栽培面积及烟叶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表3—12 黎川县1950—1990年烟叶产量情况表单位: 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2)油菜: 油菜是本县主要油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很大。民国26年,全县种植面积3800亩,油菜籽总产量560石。解放前至70年代初,县内所栽培的油菜均为白菜型当地农家老品种,产量低,一般亩产油菜籽15—20公斤,最高不超过25—30公斤;抗病力弱,特别易发菌核病,发病率高达50—60%,较轻时亦在20—30%左右;出油率也低,含油率仅25%。经过引进外地新品种试种,取得一些经验教训,但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仍很不理想。由于产量低、投工大,投资多,农民普遍反映种油菜不合算,因此全县油菜种植面积从过去1—2万亩(最多曾达到3万亩左右)减少到近数年只5000—6000亩之间。
  本县油菜栽培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试验证明,过去油菜低产的原因,一是点播和栽插的密度太稀疏,二是本县土壤严重缺硼,而油菜缺硼会发生花而不实。因此,必须改进播栽密度和适时适度施硼肥和喷硼砂。
  1964年引进甘兰型油菜——“胜利52”,亩产油菜籽75公斤左右,因土壤缺硼引起花而不实,未大面积推广。1976年引进甘兰型油菜——“西南302”,并从上海市硼砂厂调进硼泥作油菜底肥,从无锡市红星化工厂调硼砂作叶面肥,解决了本县甘兰型油菜因缺硼影响产量的技术难题。1990年又引进甘兰型新品种“万油17”(早熟),“821”(中熟),杂交油菜一“秦油2号”(迟熟),亩产油菜籽一般75—100公斤。
  表3—13 黎川县1950—1990年油菜籽产量情况表总产:吨亩产:公斤 (3)其他经济作物本县经济作物,除烟草、油菜外,还有解放前传统项目芝麻、花生和解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棉花、黄麻、西瓜、莲子、黄花菜、中药材、瓜子等数种,有的传统项目如苧麻,现已极少种植。
  ①芝麻:清代县志载称“脂麻”,又载“芝麻即胡麻。服食以黑者为良,取油以白者为良”。民国时期,农村多以旱地、山地种植。民国26年,全县芝麻播种面积为3400亩,总产量2040石。解放后,群众除在旱地、山地零星栽培外还利用河滩洲地大面积种植。如裘坊乡裘坊村的上裘、下裘、井头、陶源等地每年利用河边洲地种植300—400亩,年产芝麻7500—10000公斤,卖给国家5000公斤以上。1982年后洪门水库水位增高,河边洲地被淹没。其他农村群众多采取开荒地种芝麻。
  ②花生:本县一向利用零星土地种植花生。民国26年全县花生播种面积为560亩,总产量1080石。解放后花生播种面积一般在数百亩至一千亩之间,亩产均在50公斤左右,1986年后面积扩大到二千亩以上,单产也有较大提高。1987年引进花生新品种——“海花1号”,一般亩产250—300公斤,1991年引进白沙选,亩产200—250公斤。
  ③棉花:解放前,本县农民利用零星旱地栽培少量本地老品种棉花。解放后,先后引进了“岱字15号”、“彭泽1号”等外地品种,推广种植。新品种棉铃大,产量高。1958年至1965年集中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有十里公社(今裘坊乡)裘坊大队,社苹公社社苹大队,宏村公社沙下大队,龙安公社的龙安、井戈、桃口等大队。1960年全县产棉810担(皮棉)。1966年以后,上级未分配本县植棉任务,县内植棉面积及棉花产量均逐年减少。1973——1982年仅华山垦殖场五福街农科所种植数亩。
  ④果用瓜:本县果用瓜主要包括金瓜、梨瓜、西瓜三种。解放前县内只种金瓜,解放后才引进了梨瓜和西瓜,并逐步推广种植。本县引进的良种西瓜有:抚州黄囊西瓜、马兰瓜、蜜宝瓜、台特、无子西瓜等。其中以马兰瓜最佳,本县西城、湖坊等地种植多年,其种性未变。全县果用瓜种植面积过去均在1000亩以下,进入80年代后,面积在1400亩左右。1986年起扩大至2000亩以上,年产量达到了3000余吨,亩产一般在1200公斤以上。1990年播面达1万亩,新引进良种“新红宝”、“新澄2号”、“建杂2号”等,亩产一般3000—4000公斤,总产达16000吨。
  ⑤甘蔗:本县潭溪、栗塘、十里(裘坊)、城关镇(日峰镇)等地农民多种于自留地、蔬菜地,产量高,一般亩产2000—2300公斤。
  ⑥黄花菜:本县原来只利用田边地角零星栽培。近数年发展成利用红壤大面积栽培。如潭溪乡的长洋、文青、大芸,栗塘乡的新荣和县鱼种场等处均安排了一定面积栽培,全年产量在百担左右。
  表3—14 黎川县1950—1990年几种经济作物总产量表单位:担 4.蔬菜本县蔬菜在保留传统种类、品种的基础上,近二十年来又陆续引进了一些外地新类别、新品种;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也逐步提高,收获季节也有所延长。1987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2819亩,总产量38039吨。1990年播种面积36456亩,总产量41516吨。
  (1)白菜:过去本县白菜品种很少,仅有黄芽白、青梗白、猪食白等3种,且只有秋冬季节才生产。民国26年全县白菜栽培面积3000亩,总产15万担。现在一年四季差不多都产有白菜,品种有:黄芽白、赣东白、千斤绿(70年代初从浙江引进)、鸡毛塔(本县又称“上海青”,系70年代从上海引进)、高足白、四月白(又名“四月蔓”)、白梗青、山东白(有生长期60天、80天、100天、120天等几种)。
  (2)芥菜:本县又称“菘菜”,原有大头菘、猪肝菘两种。民国26年,全县共栽4000亩,总产20万担。后又引进浙江菘、四月菘等新品种。
  (3)蕹菜:即空心菜。本县原来只有子蕹一种,系用种子育种繁殖;民国26年全县共栽1140亩,总产22800担。近数十年从抚州等地引进水蕹、藤蕹,利用其茎蔓剪插繁殖。
  (4)苋菜:有马蓼苋、红苋、白苋三种。民国26年全县共栽930亩,总产18600担。
  (5)韭菜:本县原有韭菜植株矮小,70年代末从北方引进新品种,植株比本地种高1/3,叶稍宽而长,耐寒,产量高。
  (6)甘兰菜:60年代引进芥兰包,70年代末引进甘兰球和花芽菜。
  (7)菠菜:现有3种:小子菠菜(本地传统品种)、大子菠菜(近年引进,比本地老品种植株高,叶片大,产量高)、圆子菠菜。
  (8)川芎:即芹菜。本县老品种川芎植株短小,近数年引进新品种植株高,茎粗,产量高,有白茎和绿茎两种。
  (9)蕲菜:即冬葵,色青,叶圆如盏,性滑味烈,盛产于冬月。
  (10)莙荙:近数年人们只取梗食用,以叶作猪饲料。
  (11)茼蒿:本地称“花菜”。
  (12)蕻菜:即“雪里红”,本地喜食以蕻菜所作腌菜、泡菜。
  (13)冬瓜:现有二种:小冬瓜(早熟,每个2.5—3公斤)、大冬瓜(60年代初从抚州引进,大者每个重达50—65公斤)。
  (14)南瓜:有光皮瓜、癞皮瓜、枕头瓜、青皮癞瓜等。
  (15)苦瓜:有鲫鱼苦瓜、长苦瓜。
  (16)丝瓜:又称纺线。本县有蛇皮纺线、冬瓜纺线和多棱纺线等。
  (17)茄子:有牛心茄、禾沙(穗)茄、牛角茄、白皮茄等几种。
  (18)芋:本县有火芋、红芋、姜芽芋等几种。(旧县志载有面芋、火芋二种)。过去农村大面积栽培,“以助岁计”(作为度粮荒的辅助食物)。民国26年全县种芋面积4000亩,年产量22400担。解放后一般只利用自留地或零星旱地种植。
  (19)莲藕:有塘藕、田藕二种。近数年全县种植面积均在60亩左右,总产量在4万公斤左右。
  (20)椒:本县农村不仅以辣椒为烧菜肴的佐料,还作为主菜之一。民国26年全县植椒面积达2000亩,总产量400担。解放前县内主要产牛角椒(即长尖嘴椒),也有少量白皮椒(又称皮笼椒)。解放后引进了肉椒、乐平椒、七星椒和錾天椒(椒嘴朝上的小型短尖嘴椒)等。过去青椒均在夏天开始出产,秋末冬初拔丛绝收。1986年日峰镇水槽村第一次搞塑料大棚育苗栽培试验,90年代初,全县冬季塑料大棚发展到500个,仅日峰镇篁竹村就建塑料大棚300个(主要栽培杂交青椒)。从1989年起,杂交青椒成为本县自产的春季主要蔬菜,除供本县食用外,还销往光泽、邵武、南丰、南城、抚州等邻近县市。
  (21)豆角:本县有长豆角(分红色、淡绿色二种)、四季豆(分黄花结白子或黄子、黄花结褐子、红花结黑子和短藤豆角等四种)、寒豆角(分深红色、淡绿色和花斑三种)。
  (22)白薯:有山药薯、铳薯、脚板薯等三种。
  (23)葫子:有长葫(分青皮、白皮二种)和甏葫(短而圆,有的呈葫芦状,亦称田葫)。
  (24)萝卜:旧称菜菔。本县种植面积很大。民国26年全县播种面积达12500亩,总产875000担。解放后农村仍大面积播种。除块根作菜食外,茎叶则制作腌菜和作养鹅(俗称草鸭)饲料。
  (25)番茄:即西红柿,1966年引进后大量栽种。
  (26)蕌子:有小蕌、胡丝蕌(当苗长至1尺左右即用土壅,土内部分长成白嫩细长的晶丝)和大蕌(近数年因用蕌头制罐头出口,县内种植较多,1987年播种面积90亩,总产4300公斤)。
  (27)大蒜:民国26年全县种植面积115亩,总产1725担,现仍有较大面积栽培,除本地老品种蒜外,70年代初又引进河口蒜,俗称“洋大蒜”。
  5.青饲料及绿肥 (1)青饲料:本县畜禽养殖用青饲料,除采取野生植物和利用食用蔬菜残剩物外,还有部分专用种植。如“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1987年,全县青饲料播种面积为1440亩,播面亩产1774公斤,总产量2554吨。1990年播种面积4502亩,总产量6516吨。
  (2)绿肥:本县绿肥播种面积,历年来时多时少,据统计资料载,最少年份全县仅255亩(1953年),最高年份则达130427亩(1979年),多数年份均在2万亩以下。1987年全县绿肥实际播种面积51586亩,收获面积仅46129亩。1990年播种面积47451亩。
  表3—15 黎川县1986—1990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表单位:亩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