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6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32
页码: 102
摘要: 据同治九年编修的《新城县志》载,全县成熟田地山塘面积为404667.9亩,其中田367577.6亩,而当时全县人口在4万以上,每人平均有9亩以上。以后,由于兴建水利工程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筑公路网和进行其他基本建设等,淹浸了或占用了部分耕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战略措施予以重视,组织农民坚持年年搞,长期抓。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本县农业生产,做到重灾不减产或少减产,轻灾夺丰收。因此,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关键词: 种植业 黎川县

内容

一、耕地和作物 (一)耕地 1.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宽广,是本县长期以来形成农业经济为主的先决条件。
  本县田地山塘面积,从明代起始有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田地山塘349349.5亩;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550多年间,均在368000余亩至369000余亩之间;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起至清同治年间,已达404000亩以上。据同治九年编修的《新城县志》载,全县成熟田地山塘面积为404667.9亩,其中田367577.6亩,而当时全县人口在4万以上,每人平均有9亩以上。
  民国25年(1936年),全县耕地总面积为459682亩(其中水田338952亩,占耕地面积的73.7%;旱地120730亩,占耕地的26.3%)。民国36年,耕地面积为365100亩(按当时全县人口88718人计算,每人平均有耕地4亩以上),其中水田264511亩,旱地100589亩(另一资料统计数字为耕地总面积365100亩,其中水田343900亩,旱地21200亩)。
  1949年,全县耕地为350977亩。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和鼓励农民开荒(开荒地归垦荒者所掌握,并免征农业税三年),1957年全县有耕地368521亩,比1949年扩大了17544亩。以后,由于兴建水利工程(洪门水库、燎源水库等)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筑公路网和进行其他基本建设等,淹浸了或占用了部分耕地。1981年,全县进行了农业区域规划,根据室外实地描图、室内计算,全县耕地面积为307771亩。1987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总计268417亩,其中水田258008亩,旱地10409亩。1990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为267843亩,其中水田257391亩,旱地10452亩。在年末耕地总面积中,国营农场面积为26427亩,其中集体挂钩队的面积为9559亩。按水田、旱地分类,本县建国以来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是: (1)水田:1949年全县有水田345677亩,通过垦荒和修整田头地角,1957年有水田362574亩,比1949年扩大了16897亩。1958年兴建洪门水库和燎源水库,库面水淹了大量农田,1959年水田面积为304517亩。70年代期间,农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开挖了排洪沟、灌溉渠,修筑公路网(社社队队通公路)和田间机耕道,进行住宅、机关学校等基本建设,耕地逐年缩小,至1980年,全县水田仅为263072亩。1981年全县区域规划时,计算出全县水田270964亩,其中塅田84080亩,占水田总面积的31%;坑田122637.6亩,占45%,排田64246.4亩,占24%。1985年年末实有水田为258260亩,1987年减少至258008亩,1990年又减少至257391亩。
  (2)旱地:1949年全县有旱地5300亩。由于农民根据种植旱地作物需要,逐年垦荒,旱地面积不断扩大。1957年有旱地5947亩,1965年为7151亩,1980年为9292亩;1981年全县区域规划计算出旱地面积已达36807亩。1985年,由于部分旱地退耕造林、种茶、植果和还湖(渔),农耕旱地减少至10157亩。1987年,增加至10409亩,1990年又增加至10452亩。
  表3—1 黎川县1957年各区农业用地情况单位:市亩注:此数系查田定产时田亩数表3—2 黎川县1965年各公社(场)耕地面积单位:市亩表3—3 黎川县1981年各公社(镇、场)农业用地情况单位:市亩表3—4 黎川县1987年乡(镇、场、所)耕地面积情况表单位:市亩表3—5 黎川县1990年各乡(镇、场、所)耕地面积情况表单位:市亩 2.农田基本建设建国前,由于土地私有制,土地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据解放初期统计,全县30余万亩水田中,因无水利设施而缺水灌溉的农田即达15万余亩。农民为了保障收成,只能采取十分简便的、临时性的抗旱、防洪、排涝措施救灾应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战略措施予以重视,组织农民坚持年年搞,长期抓。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本县农业生产,做到重灾不减产或少减产,轻灾夺丰收。
  本县农田基本建设,在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兴建或改建水利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949年,全县有水利工程579处,其中小水库1座、水塘16口、陂坝124处、渠道438条,有效灌溉面积90127亩。1951年,水利工程增至1147处,有效灌溉面积111722亩。1961年,共有水利工程3131处,有效灌溉面积已达287858亩,其中机械灌溉面4419亩。1965年,有水利工程3245座,其中水库15座、水塘763口、堰陂坝1448座;有效灌溉面积为244925亩。进入70年代后,根据本县山区春季易受洪涝灾害的特点,大搞“一垅三沟”(即每坑每垅开设三条沟:环山沟、排洪沟、灌溉沟),有效地排除了山洪侵入农田和冲毁庄稼的祸害。如潭溪乡的中八万,是个大塅,过去每年春季洪水奔泻直下,冲毁农田,淹没庄稼,当地农民从三都至新庄开挖了两条大排洪沟,又沿山脚挖了环山沟,使原先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成了“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又如宏村乡丁路村的黄鳅塅,也是个大塅,过去山洪暴发即有种无收,经过几年整治,开挖了排洪沟2700米、环山沟4700米、灌溉渠3000米、田间灌沟16000米,扩大灌溉面积300亩,实行了排灌分家,亩产由原来的15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至197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58628亩,其中机灌2740亩,水轮泵提灌7208亩;旱涝保收面积113014亩,其中高产稳产田63943亩。1987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55000亩;旱涝保收面积106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79%。
  建国三十多年来,本县农田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全县农业人口每人平均仅有0.5亩的稳产高产田,低产田面积尚占总面积的35.4%,易受旱涝威胁的农田还有58%左右。根据1957—1980年间24年来的气象资料记载,本县洪涝频繁,每两年中有一年发生洪涝灾害;24年中,伏旱、秋旱机率高达92%,旱象几乎每年都有。因此,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作物种类本县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包括水稻(个别地方还曾种过陆稻,又称“山禾”)、薯类(主要是红薯)、大豆、杂粮(主要有玉米、绿豆,过去还有一定数量的荞麦,近数十年极少)、小麦等,其中以水稻占绝对优势。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黄(红)麻、苧麻、甘蔗、晒烟、中药材、荸荠、瓜子、莲子、蕌头等。其中原以晒烟和油菜为最多,特别是晒烟栽种面积极大,曾为全省主要晒烟产区之一,近二十年锐减。其他农作物主要有果用瓜、蔬菜、青饲料和绿肥。
  (三)作物种植 1.水稻种植 (1)水稻品种: 本县所栽培的水稻,按生理特性、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的差异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按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可分早稻、中稻、晚稻;按对土壤水分的反应分为水稻和陆稻;按米粒内淀粉的性质分粘稻和糯稻。建国后,为扩大复种面积,改单季种植为双季种植,又引进了新的水稻品种,这样,根据生育期长短,有一季稻、双季稻;根据播种期和生长季节,可分为早稻、一季稻和二晚;根据稻谷的含内物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等。50年代中期以前,本县全部栽种老式高秆品种。
  ①早稻:旧时,农民曾将早稻称为“占”。明、清至民国时期,本县早稻品种先后有:洗耙早(50日熟)、救公饥(味香美)、麻阳占(米白而小)、流水早(以上三种均为60天成熟,收割后再耕可再收获,但产量极低)、中早(迟于60天占而早于白沙占,故名)、白沙占、朗占、大谷占、细谷占、福德占、百日占、江东占(耐旱多粒)、池州占、龙芽占(迟熟而米粗味淡,耐旱易栽培)、红米占、茅里占、闪秋占、冬占(熟最迟)。从1954年起,本县开始试种比老品种成熟期较早的早稻,品种有:城下早、百日早、南特号、莲塘早等;1960年推广更新南特号、陆财稻、赣农3425、赣农5636;1964年龙安公社龙安大队塘二生产队开始试种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当时只试种了2分田面积),折合亩产达600公斤;1965年推广珍珠矮。70年代初,早稻栽插珍珠矮面积占全县早稻面积的80%;其次还有广矮九号、广解607、爱武、苗接、金小青等,至此,全县早稻栽培基本实行了矮秆化;1974年推广珍大一号、先锋一号、秀江早、原丰早、竹莲矮等;1976年,从福建引进红四一0、密粒红、凤选、光大白、珍青早、青马早、八一早、圭矮43、温选青,从浙江引进了青秆黄,从广东引进了广红;1980年又从福建引进科京63—1、竹科2号、竹系26等品种。其中从光泽县良种场引进的科京63—1,亩产500公斤左右,高的亩产600公斤,1981—1983年成为早稻当家品种。1984年又从福建沙县、泰宁引进“78130”,1985—1987年中淘汰“科京63—1”,以“78130”为早稻当家品种。1987年又引进“79106”、“119”等,取代了“78130”,并开始试种早杂威优49、威优64、协优49等。
  ②晚稻:旧时农民将晚稻称为“黎”,据说是“种出洞黎,故称‘黎米’”。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群众中仍有“黎米”之称。后来,品种名称有称“黎”的则改为“红”。
  明、清时,本县晚稻品种有:八月白(晚稻早熟品种)、铁脚粳(米质坚而色白、味厚)、白米黎(后改称金包银或麻壳红)、黄荆黎、荷包黎、光头黎、乌督黎等。
  “一晚”(即单季晚稻):本县原属单季稻区,老式品种很多,栽培年限长。从民国时期至本世纪60年代初,县内栽培的“一晚”品种有:麻壳红、麻壳白(又名金包银)、芋头红、光头红、石上粘,还有比其他晚稻成熟期稍早的八月白、淮禾、百日早、乌皮早等;糯稻亦属晚稻,本县糯稻品种有过冬糯、重阳糯等;1957年从省农科所引进银梗中杂种;1964年,县内推广外地引进的晚稻品种有光荣一号、献党一号、农垦58等;1970年,从福建大量引进691、白米子、鸭子矮等;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78年至1979年一晚杂优品种共栽培了11万余亩;1980年推广754、755、红矮1号等;1981—1983年,一晚不种杂优,常规品种从1976年后改栽红矮1号、754、江二99等。1984年以来,以县良种场为主,县良种公司、农技站、植保站为辅,共同配制了杂交新组合红优63,属一晚、二晚兼用品种,用矮红早9号A(抚州地区所)×明恢63(福建三明所)获成功,亩产500公斤以上,并获省、地技术改进奖和推广奖,1987年,红优63栽培面积占一晚总面积的一半。
  “二晚”(即双季晚稻):本县从1954年开始试种“二晚”。50年代品种有浙场9号、黄禾子;1957年调进苏场412种子50万公斤。60年代初改用银梗中杂;1965年采用珍珠矮倒种失败,后又试种农垦58、红农;1970年后采用鸭子矮、白米子、早广二号、矮脚塘竹、赣南晚13号等。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获得高产,从1976年至1982年,全县共栽插杂优品种37万余亩。1980年二晚除栽杂优外同时推广754、桂朝二号。近数年,杂交稻占二晚总面积的80%。至1987年,推广的杂交组合有汕优6号、汕优63、汕优桂33等。在此期间,二晚糯品种有海南红糯、密粒糯、姬糯等。
  (2)水稻栽培技术本县栽培水稻全部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过程,除犁锄翻田、耙与辘轴整田及塍塝功夫以外,主要有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和收割四个步骤。
  ①育秧不论早稻、一晚、二晚都选择夹沙田或泥田作秧田,要求排灌方便,底肥施足,田基整平。
  播种期:早稻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晚在5月中旬,“立夏”至“小满”间;二晚在“芒种”至“夏至”前。
  播种量:解放前由于耕作技术落后,沿袭旧有习惯,播种都很稠密,每亩秧田播种量一般都在200—250公斤左右。解放后,随着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秧田播种量不断减少。至80年代初,一般早稻每亩播种75—100公斤;二晚常规品种每亩播40—50公斤;杂优品种每亩仅播15—20公斤。
  育秧方式:解放初期采用老式秧田。秧田不论大小,一律不分条畦,多为水播水育。1958年推广新式秧田,即在秧田里作成宽4尺左右的小畦,畦的周围用泥作小埂,仍然采用水播水育。1965年,试验早稻塑料薄膜保温育秧。1970年,大面积推广保温育秧,面积占早稻秧田总面积的60—70%;秧田多采用湿润田基,拖浆埋芽。1971年,龙安公社龙安大队塘下生产队试验室内蒸气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后改为室外场地薄膜保温育秧,小苗带土移栽。1977年,熊村、栗塘等公社推广室内保温无土育秧。
  秧田施肥:推广磷肥育秧到高磷高钾适氮育秧,使育秧技术得到很大改进,秧苗素质不断提高,由原来细嫩的“牛毛秧”变成了壮秧:早稻改变成扁甫矮壮秧,一晚、二晚改变成分蘖矮壮秧。采用这种技术育秧的秧龄,早稻和一晚一般在30天左右,二晚则为40—50天。
  ②移栽移栽前先整好栽插田,做到“二犁四耙”(犁二遍,耙四遍),使田面平坦如“镜”。行距株距:解放前到1958年栽插较稀,一般是早稻为1.2×1.2尺;一晚1.5×1.5尺。1958年早稻推广小株密植。70年代至80年代,早稻一般为5×5(寸)、5×6、4×6;一晚6×7、7×8;二晚5×6、5×5.早稻和一晚每株插10根苗左右,二晚则插苗7—8根。
  ③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耘禾:一般移栽后7—10天耘第一次,再隔7—10天耘第二次,共耘2—3次后晒田。
  二是施肥:50年代至60年代,稻田肥料主要依靠绿肥和农家肥(猪牛栏粪、柴灰等),很少施用化肥。1955年全县农村化肥施用面积为15282亩,施用总量仅65吨;1963年施用面积54886亩,施用量505吨。70年代末以后化肥增多,1979年全县化肥施用量达6952吨。1987年,全县化肥施用量为27000吨,其中氮肥、磷肥分别在万吨以上。1990年,全县化肥施用量为26016吨,其中氮肥15801吨,磷肥8072吨,钾肥1860吨,复合肥283吨。化肥施用方法:60年代初期普遍推广以钙、镁、磷肥作基肥,70年代初用碳铵作面肥,70年代末采用过磷酸钙和碳铵混合作面肥;50年代推广硫酸铵作追肥,70年代后改用尿素作追肥,一般每亩施2.5—10公斤。另外,本县群众还有沾秧根栽插的习惯,一晚多采用硫磺沾根,早稻多采用石膏和钙镁磷肥沾根。
  三是管水:水稻生长需水量很大。本县过去一般多采用串灌方式,即在田塍上作“定缺”(固定水位的缺口)一至数处,水从上丘流入下丘,逐层承接,通过定缺保持一定水位,长年不断。经过多年改进推广,现在采取湿润灌溉方法,即浅水返青,薄水分蘖,干干湿湿,及时晒田,有水抽穗,湿润壮籽。改变了过去串灌现象。
  四是防病灭虫。
  ④收割本县水稻收割期,早稻在七月中、下旬,“小暑”至“大暑”间;一晚在“秋分”至“霜降”期内;二晚在“霜降”左右。在收割的同时,做好选种留种工作。50年代推广单穗选种,以后多采用片选或禾格(禾桶)选种。种子收割后进行单晒、单藏。
  (3)杂交水稻的试种与推广本县在1976年开始试种了400亩杂交水稻。其中,县农业局在十里公社(今改称裘坊乡)点山大队下蔡生产队试种一晚杂优87亩,亩产401.5公斤,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一晚低产的面貌,给全县农民和从事农业工作的领导与各级干部以极大的震动。同年冬,中共黎川县委决定派出三级书记(县、公社、大队主管农业的书记)赴海南岛越冬制种,不但收获了杂优稻种35500余公斤,而且培训了一支制种的技术骨干队伍,推动了全县杂交水稻栽培的普及推广。1977年,全县杂优种植面积发展到上万亩,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如龙安公社宋洲大队茅棚生产队试种12.1亩一晚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522公斤,比同季常规品种每亩增收220公斤;又试种二晚杂优24.5亩,平均亩产322公斤,比同季常规品种亩增150公斤。德胜公社新店大队光辉生产队试种一晚杂优3.7亩,平均亩产602.5公斤;地处高寒山区的西城公社梅源大队五窝生产队杂交水稻亦普遍丰收,其中一丘面积0.17亩,亩产达743.5公市斤。总之,全县境内从平原到丘陵山区,从塅田到山排田、山垅田,村村都试种了杂优,也都获得丰收。群众赞扬说:“杂交水稻真是宝,种到哪丘哪丘好。穗大粒多成熟早,亩产纲要跑不了”。把杂交水稻称为“幸福稻”、“致富稻”。杂交水稻在本县大面积推广对提高水稻产量发挥了极大作用。1978—1979年全县杂优栽培面积每年都在12—13万亩,这两年是建国以来本县水稻增产幅度最大的年份:1978年全县全年增产1161.5万余公斤,比上年增长16%;1979年在上年增产的基础上又增1889万余公斤,增长22.6%。从1976年至1982年全县共栽杂优45万余亩,水稻连续7年增产,这是历史上罕见的。1987年,全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为130575亩,总产量54000多吨,播面亩产414公斤。1990年,全县杂交水稻栽培播种面积226406亩,播面亩产435余公斤,总产量98543吨。
  本县杂交水稻制种经历了一个过程:1976年冬,县、社、大队三级书记赴海南岛制种,共收种子35500余公斤。其中繁殖100亩,收不育系种子8090公斤;制种400亩,收种子27439公斤。同年还开始了就地制种试验:县农业局在十里公社点山大队下蔡生产队试验制种5亩,收种子158.5公斤。1977年,全面铺开杂优制种工作,采取了公社繁殖、大队制种的方式进行。由于各公社重视,三级书记到海南边学习边自己动手干,掌握了一定技术,回县后又亲自指挥、带领和参与制作,出现了一批制种高产典型。如:湖坊公社枧源大队制种试验田1.4亩,亩产115公斤;湖坊大队农科所制种4.24亩,亩产103公斤;厚村公社夏制25亩,平均亩产52公斤,秋制12.1亩,平均亩产45.1公斤(其中8亩,亩产76.5公斤)。1980年后改为社繁社制(乡繁乡制)。由于制种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制种产量不高,成本不断提高,制种面积逐年减少。从1981年开始,每年均从外地调进杂优种子数万斤。
  表3—6 黎川县1977—1990年杂交水稻制种情况表单位: 面积:亩产量:公斤本县栽培杂交水稻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使用过的组合较多,有的组合只有少量试验;有的组合则因为杂种一代优势不强,后代易发生分离而被淘汰;有的组合因制种难度大,产量低、成本高,不宜应用。本县杂交水稻优势较强、使用年限较长的组合有汕优,从1976年至1983年每年种植面积最大,经久不衰。本县使用过的组合归纳有 ①矮优:以二九矮四号为母本,与IR24配制的杂交稻种称矮优2号,与IR661配制的杂交稻种称矮优。1976—1978年本县有一定数量的制种和栽培面积。
  ②汕优:以珍汕97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种子称汕优,包括:与IR24配制的汕优2号,与IR661配制的汕优3号和与IR26配制的汕优6号。本县以汕优2号为主,1981年发展了汕优6号,抗性较强。
  ③四优:以威41为母本配制的杂优稻种称四优。其中,与IR配制的称四优2号;与6185配制的称四优6185。
  ④威优:以威20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种子称威优。本县配制的有威优6号,父本为IR26。
  ⑤化杀:使用化学药剂(本县使用稻脚青)处理,杀死母本雄蕊,与父本异花授粉所得的杂交种子。以IR24为母本的称赣化2号,以IR661为母本的称赣化3号。父本为献党1号。本县良种场、湖坊等地进行了二年这种组合的配制试验。由于技术复杂而淘汰了这一组合。
  ⑥三交:以威41不育系为母本,与珍龙13或珍汕97(保持系)杂交出“双交”不育系种子,再与IR24配制的杂种称三交,本县有少量面积配制试种。
  ⑦威优青630:以威20为母本,与青630所配制的杂种称威优青630.父本青630是从圭亚那引进。
  (4)水稻产量民国时期,本县水稻产量,亩产一般在100公斤左右。据统计资料记载:民国21年全县稻谷总产量为649800石(每石110斤,其中早稻432000石,晚稻189000石,糯稻28800石),民国23年,总产738500石(其中早稻392000石,晚稻315000石,糯稻31500石),民国25年总产100万石(其中早稻38万石,中稻21万石,晚稻36万石,糯稻5万石),民国26年976350石,民国29年为7200万斤,民国35年7290万斤,民国36年5300万斤,民国37年6281.53万斤,1949年仅为5510万斤。
  建国后,本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1968年以前亩产均在150公斤以下,从1968年到1977年则在150公斤以上、200公斤以下徘徊,1978年跃上了233公斤,1979年提高到272公斤,从1983年开始亩产均在350公斤以上;总产量从1979年开始达到1亿公斤以上,1983年以后提高到1.5亿公斤左右,故被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表3—7 黎川县1950—1990水稻产量表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2.其他粮食作物 (1)陆稻: 陆稻又称山禾,是本县50年代特有的稻谷品种,适宜在山上直播,全生育期170—180天,5月初播种,10月下旬收割,亩产100—150公斤。陆稻茎杆较硬,根系发达,穗长6寸以上,每穗160—200粒,谷粒大,金黄色,米质好,抗旱性、抗病虫性特强,耐肥、耐瘦,不易倒伏落粒。由于产量低,种植者很少,但厚村乡等山地农民至今仍有极少量栽培。
  (2)大豆: 豆类作物古称“菽”。本县传统种植的豆类很多,从颜色分有黄豆、黑豆、赤豆、绿豆,从形状分有扁豆、刀豆、羊须豆、虎爪豆、绢带豆(又名豆角,属蔬菜类),从本地方言俗称分有塍豆(较大的黄豆,多种于田塍上)、田豆(又称马料豆,农历七月种于田里,九月收获)、豇豆和六月爆(收获最早的黄豆,农历三月下种,六月收获)等。
  本县种植的大豆,包括黄皮、青皮、黑皮的田豆、塍豆,其中以黄皮居多,黑皮极少。解放前至50年代末,全县有相当一部分水田在收获单季稻后种大豆。以后,随着双季稻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水稻单产逐步提高,种一季晚大豆远不如栽水稻二晚的产量高,故晚大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但由于广泛推行田塍种豆,以塍豆取代田豆,至70年代塍豆种植普及各乡村,因此,全县大豆总产量仍不断增加。
  除晚大豆和塍豆外,本县还有种植山豆的习惯。山豆可在山上种植,耐旱,豆粒小,黄色,宜制作豆腐。山豆以厚村乡种植最早最多,以后扩种到洵口乡、华山垦殖场和裘坊乡等地。
  近年来,从进贤县引进早大豆——矮脚早,3月底播种,6月底或7月初收获,亩产1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矮脚早也可作晚大豆种植,于7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
  表3—8 黎川县1950—1990年大豆产量情况表单位: 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3)红薯: 红薯又名番薯。本县原种有红心薯、白心薯两种,均为一年生,薯形呈圆筒形,醣粉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含水份多;产量低,一般亩产100—1500公斤。60年代引进外地红薯新品种——胜利百号,红皮白心,呈圆形、棱形,与老种薯相比醣分略低,淀粉多,水分较少,产量较高,一般亩产2000—2500公斤,高的可达3500—4000公斤。
  解放前至60年代,本县农民多将红薯作晚秋作物,也有作春插作物的。作春插用块根育苗,再剪苗扦插,多栽于旱地;作晚秋作物多栽于水田,在早稻收割后剪茎蔓扦插,栽得越早产量越高,霜降前后收获。红薯收获后,一般用地窖或室内贮藏。本县农村有将鲜红薯煮粥充食和晒制薯干的习惯,并将薯制成薯粉或加工粉丝,还普遍以红薯块根、茎蔓、青叶作牲畜饲料。
  本县历年来红薯单位面积产量虽然逐步有所提高,但一直离高产水平相差甚远。
  表3—9 黎川县1950—1990年红薯产量情况表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4)小麦: 本县从明、清至民国均有一定面积的小麦栽培。据旧县志载:“方夏旧谷将尽,新谷未升,麦先熟,为接绝续乏之谷”。可见当时农民特意种植小麦,以备春荒青黄不接时食用。民国26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为2600亩,总产量为3120石。
  建国后,小麦虽不作主粮,但仍有零星栽培,冬播春收,留作麦芽以制米糖用。本县面食需用面粉,均从外地调进。
  表3—10 黎川县1950—1987年小麦产量情况表单位:公斤注:自1988年起,小麦产量无单独统计数字。
  (5)杂粮: 本县所种植杂粮作物,除小麦外,尚有少量大麦、荞麦、玉米、绿豆和其他杂粮等。
  表3—11 黎川县1950—1990年杂粮产量情况表单位:公斤注:不含玉米、绿豆、荞麦数字 3.经济作物: (1)烟草本县自明末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清代中期,县内植烟风气极盛,全县农民普遍争用肥田植烟,并出现租赁土地及雇工买肥种植烟草现象。清嘉庆十年(1805年),“合邑公请县尊申详各大宪”,立下《大荒公禁栽烟约》,以扭转种烟与种粮争地、争肥、争劳力而严重影响全县百姓衣食生计的危急状况,但却禁而未绝。民国时期,黎川仍为全省晒烟重要产区之一。据调查统计,民国16年(1927年)前后,全县常年烟叶产量在30—60万斤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50万斤;种植烟草的农户约5000余户,种植面积达3100多亩。民国26年种植面积仍有3000亩,总产54万斤。
  本县种植的烟草,属黄花烟草类,包括有黄烟种、密叶子尖杆、牛舌尖等3个品种,其中以黄烟种和牛舌尖为主。全县境内均有植烟的条件与习惯,潭溪、栗塘、德胜、湖坊为主要产区,宏村、龙安、社苹、洵口等地次之,以潭溪乡三都村及其附近地域所产烟叶最负盛名。
  烟草栽培技术性强,一般包括播种(“立冬”为播种期)、移栽(“清明”前至“谷雨”日为移栽期,按行距2.5尺、株距1.5尺的“品”字形挖定植坑,施足底肥后栽插,每亩可植栽1400—1600株)、施肥、挑花抹芽、采摘、晒烟、防治病虫害等工序。
  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对黄烟丝需求量大减,加上烟叶价格不合理,烟草栽培面积及烟叶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表3—12 黎川县1950—1990年烟叶产量情况表单位: 总产:万公斤亩产:公斤 (2)油菜: 油菜是本县主要油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很大。民国26年,全县种植面积3800亩,油菜籽总产量560石。解放前至70年代初,县内所栽培的油菜均为白菜型当地农家老品种,产量低,一般亩产油菜籽15—20公斤,最高不超过25—30公斤;抗病力弱,特别易发菌核病,发病率高达50—60%,较轻时亦在20—30%左右;出油率也低,含油率仅25%。经过引进外地新品种试种,取得一些经验教训,但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仍很不理想。由于产量低、投工大,投资多,农民普遍反映种油菜不合算,因此全县油菜种植面积从过去1—2万亩(最多曾达到3万亩左右)减少到近数年只5000—6000亩之间。
  本县油菜栽培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试验证明,过去油菜低产的原因,一是点播和栽插的密度太稀疏,二是本县土壤严重缺硼,而油菜缺硼会发生花而不实。因此,必须改进播栽密度和适时适度施硼肥和喷硼砂。
  1964年引进甘兰型油菜——“胜利52”,亩产油菜籽75公斤左右,因土壤缺硼引起花而不实,未大面积推广。1976年引进甘兰型油菜——“西南302”,并从上海市硼砂厂调进硼泥作油菜底肥,从无锡市红星化工厂调硼砂作叶面肥,解决了本县甘兰型油菜因缺硼影响产量的技术难题。1990年又引进甘兰型新品种“万油17”(早熟),“821”(中熟),杂交油菜一“秦油2号”(迟熟),亩产油菜籽一般75—100公斤。
  表3—13 黎川县1950—1990年油菜籽产量情况表总产:吨亩产:公斤 (3)其他经济作物本县经济作物,除烟草、油菜外,还有解放前传统项目芝麻、花生和解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棉花、黄麻、西瓜、莲子、黄花菜、中药材、瓜子等数种,有的传统项目如苧麻,现已极少种植。
  ①芝麻:清代县志载称“脂麻”,又载“芝麻即胡麻。服食以黑者为良,取油以白者为良”。民国时期,农村多以旱地、山地种植。民国26年,全县芝麻播种面积为3400亩,总产量2040石。解放后,群众除在旱地、山地零星栽培外还利用河滩洲地大面积种植。如裘坊乡裘坊村的上裘、下裘、井头、陶源等地每年利用河边洲地种植300—400亩,年产芝麻7500—10000公斤,卖给国家5000公斤以上。1982年后洪门水库水位增高,河边洲地被淹没。其他农村群众多采取开荒地种芝麻。
  ②花生:本县一向利用零星土地种植花生。民国26年全县花生播种面积为560亩,总产量1080石。解放后花生播种面积一般在数百亩至一千亩之间,亩产均在50公斤左右,1986年后面积扩大到二千亩以上,单产也有较大提高。1987年引进花生新品种——“海花1号”,一般亩产250—300公斤,1991年引进白沙选,亩产200—250公斤。
  ③棉花:解放前,本县农民利用零星旱地栽培少量本地老品种棉花。解放后,先后引进了“岱字15号”、“彭泽1号”等外地品种,推广种植。新品种棉铃大,产量高。1958年至1965年集中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有十里公社(今裘坊乡)裘坊大队,社苹公社社苹大队,宏村公社沙下大队,龙安公社的龙安、井戈、桃口等大队。1960年全县产棉810担(皮棉)。1966年以后,上级未分配本县植棉任务,县内植棉面积及棉花产量均逐年减少。1973——1982年仅华山垦殖场五福街农科所种植数亩。
  ④果用瓜:本县果用瓜主要包括金瓜、梨瓜、西瓜三种。解放前县内只种金瓜,解放后才引进了梨瓜和西瓜,并逐步推广种植。本县引进的良种西瓜有:抚州黄囊西瓜、马兰瓜、蜜宝瓜、台特、无子西瓜等。其中以马兰瓜最佳,本县西城、湖坊等地种植多年,其种性未变。全县果用瓜种植面积过去均在1000亩以下,进入80年代后,面积在1400亩左右。1986年起扩大至2000亩以上,年产量达到了3000余吨,亩产一般在1200公斤以上。1990年播面达1万亩,新引进良种“新红宝”、“新澄2号”、“建杂2号”等,亩产一般3000—4000公斤,总产达16000吨。
  ⑤甘蔗:本县潭溪、栗塘、十里(裘坊)、城关镇(日峰镇)等地农民多种于自留地、蔬菜地,产量高,一般亩产2000—2300公斤。
  ⑥黄花菜:本县原来只利用田边地角零星栽培。近数年发展成利用红壤大面积栽培。如潭溪乡的长洋、文青、大芸,栗塘乡的新荣和县鱼种场等处均安排了一定面积栽培,全年产量在百担左右。
  表3—14 黎川县1950—1990年几种经济作物总产量表单位:担 4.蔬菜本县蔬菜在保留传统种类、品种的基础上,近二十年来又陆续引进了一些外地新类别、新品种;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也逐步提高,收获季节也有所延长。1987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2819亩,总产量38039吨。1990年播种面积36456亩,总产量41516吨。
  (1)白菜:过去本县白菜品种很少,仅有黄芽白、青梗白、猪食白等3种,且只有秋冬季节才生产。民国26年全县白菜栽培面积3000亩,总产15万担。现在一年四季差不多都产有白菜,品种有:黄芽白、赣东白、千斤绿(70年代初从浙江引进)、鸡毛塔(本县又称“上海青”,系70年代从上海引进)、高足白、四月白(又名“四月蔓”)、白梗青、山东白(有生长期60天、80天、100天、120天等几种)。
  (2)芥菜:本县又称“菘菜”,原有大头菘、猪肝菘两种。民国26年,全县共栽4000亩,总产20万担。后又引进浙江菘、四月菘等新品种。
  (3)蕹菜:即空心菜。本县原来只有子蕹一种,系用种子育种繁殖;民国26年全县共栽1140亩,总产22800担。近数十年从抚州等地引进水蕹、藤蕹,利用其茎蔓剪插繁殖。
  (4)苋菜:有马蓼苋、红苋、白苋三种。民国26年全县共栽930亩,总产18600担。
  (5)韭菜:本县原有韭菜植株矮小,70年代末从北方引进新品种,植株比本地种高1/3,叶稍宽而长,耐寒,产量高。
  (6)甘兰菜:60年代引进芥兰包,70年代末引进甘兰球和花芽菜。
  (7)菠菜:现有3种:小子菠菜(本地传统品种)、大子菠菜(近年引进,比本地老品种植株高,叶片大,产量高)、圆子菠菜。
  (8)川芎:即芹菜。本县老品种川芎植株短小,近数年引进新品种植株高,茎粗,产量高,有白茎和绿茎两种。
  (9)蕲菜:即冬葵,色青,叶圆如盏,性滑味烈,盛产于冬月。
  (10)莙荙:近数年人们只取梗食用,以叶作猪饲料。
  (11)茼蒿:本地称“花菜”。
  (12)蕻菜:即“雪里红”,本地喜食以蕻菜所作腌菜、泡菜。
  (13)冬瓜:现有二种:小冬瓜(早熟,每个2.5—3公斤)、大冬瓜(60年代初从抚州引进,大者每个重达50—65公斤)。
  (14)南瓜:有光皮瓜、癞皮瓜、枕头瓜、青皮癞瓜等。
  (15)苦瓜:有鲫鱼苦瓜、长苦瓜。
  (16)丝瓜:又称纺线。本县有蛇皮纺线、冬瓜纺线和多棱纺线等。
  (17)茄子:有牛心茄、禾沙(穗)茄、牛角茄、白皮茄等几种。
  (18)芋:本县有火芋、红芋、姜芽芋等几种。(旧县志载有面芋、火芋二种)。过去农村大面积栽培,“以助岁计”(作为度粮荒的辅助食物)。民国26年全县种芋面积4000亩,年产量22400担。解放后一般只利用自留地或零星旱地种植。
  (19)莲藕:有塘藕、田藕二种。近数年全县种植面积均在60亩左右,总产量在4万公斤左右。
  (20)椒:本县农村不仅以辣椒为烧菜肴的佐料,还作为主菜之一。民国26年全县植椒面积达2000亩,总产量400担。解放前县内主要产牛角椒(即长尖嘴椒),也有少量白皮椒(又称皮笼椒)。解放后引进了肉椒、乐平椒、七星椒和錾天椒(椒嘴朝上的小型短尖嘴椒)等。过去青椒均在夏天开始出产,秋末冬初拔丛绝收。1986年日峰镇水槽村第一次搞塑料大棚育苗栽培试验,90年代初,全县冬季塑料大棚发展到500个,仅日峰镇篁竹村就建塑料大棚300个(主要栽培杂交青椒)。从1989年起,杂交青椒成为本县自产的春季主要蔬菜,除供本县食用外,还销往光泽、邵武、南丰、南城、抚州等邻近县市。
  (21)豆角:本县有长豆角(分红色、淡绿色二种)、四季豆(分黄花结白子或黄子、黄花结褐子、红花结黑子和短藤豆角等四种)、寒豆角(分深红色、淡绿色和花斑三种)。
  (22)白薯:有山药薯、铳薯、脚板薯等三种。
  (23)葫子:有长葫(分青皮、白皮二种)和甏葫(短而圆,有的呈葫芦状,亦称田葫)。
  (24)萝卜:旧称菜菔。本县种植面积很大。民国26年全县播种面积达12500亩,总产875000担。解放后农村仍大面积播种。除块根作菜食外,茎叶则制作腌菜和作养鹅(俗称草鸭)饲料。
  (25)番茄:即西红柿,1966年引进后大量栽种。
  (26)蕌子:有小蕌、胡丝蕌(当苗长至1尺左右即用土壅,土内部分长成白嫩细长的晶丝)和大蕌(近数年因用蕌头制罐头出口,县内种植较多,1987年播种面积90亩,总产4300公斤)。
  (27)大蒜:民国26年全县种植面积115亩,总产1725担,现仍有较大面积栽培,除本地老品种蒜外,70年代初又引进河口蒜,俗称“洋大蒜”。
  5.青饲料及绿肥 (1)青饲料:本县畜禽养殖用青饲料,除采取野生植物和利用食用蔬菜残剩物外,还有部分专用种植。如“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1987年,全县青饲料播种面积为1440亩,播面亩产1774公斤,总产量2554吨。1990年播种面积4502亩,总产量6516吨。
  (2)绿肥:本县绿肥播种面积,历年来时多时少,据统计资料载,最少年份全县仅255亩(1953年),最高年份则达130427亩(1979年),多数年份均在2万亩以下。1987年全县绿肥实际播种面积51586亩,收获面积仅46129亩。1990年播种面积47451亩。
  表3—15 黎川县1986—1990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表单位:亩二、农业技术改革 (一)变革耕作制度清代至民国时期,本县90%以上的农田全年只种植一次水稻,冬季多休闲,属一年一熟制,仅有与南城县毗邻的西坪乡境内沿黎滩河畔有小面积的双季稻栽培;另有沿三条主河(黎滩河、资福河、龙安河)西岸的少量冲渍土农田,在栽种一季早稻或中稻后接种晚大豆,属一年二熟制。
  建国后,开始逐步变革传统的耕作制度。
  1951年,将37808亩早、中稻田改为早稻——大豆二熟制,但从水稻看仍属单季作物。1954年,全县将652亩稻田试种二次(即早稻收割后种二季晚稻),这是本县推行双季稻的开始。当年,两季水稻亩产共233公斤,比一季稻亩产增加105.5公斤。这项增产措施,深受群众欢迎。1957年,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64091亩,占全县农田面积的17.6%;二季晚稻种植面积33945亩,复种指数为52%。1958年,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未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实际可能,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盲目提出实行水稻“双季化”,全县早稻种植面积猛增到236237亩,占当时水田总面积的66%;二季晚稻面积亦达198357亩,复种指数为80%。由于双季面积扩大得过多、过快,土壤没有改良,肥料严重缺乏,劳力也实在应付不过来,加之有的农田确实不适宜于栽双季稻,有的田则在插秧后未施过肥、耘过禾,结果全年总产量反比上年减少454万公斤。1959年以后,双季稻面积逐年减少,至1962年,早稻面积仅有75500亩,二季晚稻仅51340亩。此后几年,双季稻面积又逐渐扩大。至1975年,全县早稻面积又增加到183324亩,二季晚稻增至135788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618.5万公斤。1976年,因为早稻秧苗严重受损(烂秧),早稻插秧面积只131755亩,比1975年减少51569亩;二晚面积91652亩,比1975年减少44136亩。由于双季稻面积减少,而其他生产条件与上年基本相似,1976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了859.5万公斤。197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并确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二季晚稻单产为主攻方向,使全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较快。1977年至1984年连续8年粮食增产;1984年水稻总产(15246万公斤)是1977年总产(7255万公斤)的2倍多,单位面积产量也翻了一番;1990年水稻总产162977吨,比1984年增长了6.9%。
  实践证明,扩大双季稻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仍是近期本县一项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但不能盲目扩大,必须稳步进行。据调查,全县除38641亩范田(深脚冷浆田)和2万亩确实无法解决灌溉用水的干排田外,适宜栽种(或经过改造可以栽种)双季稻的水田共有20—21万亩,现已改双季的仅占四分之三左右,还可扩大5—6万亩。
  全县现行耕作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稻——稻——肥三熟制:除一些年份由于红花草种子不足,绿肥面积减少外,从60年代末起,实行这种耕作制的面积每年约为12——13万亩。
  2.稻——稻——油三熟制:每年约2——3万亩。
  3.稻——豆——肥三熟制:每年约2000亩。
  4.稻——豆——油三熟制:每年约1000亩。
  5.稻——稻——闲二熟制:每年约2万亩。
  6.稻——豆——闲二熟制:每年1000亩。
  7.稻——闲一年一熟制:每年9万亩左右。
  全县现已实行三熟制农田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70%左右。除部分二熟制可改为三熟制外,尚有2万亩目前只种一季水稻的干排田可以将一熟制改为二熟制或三熟制,即春种早大豆“矮脚早”,秋种晚玉米或高梁(作配合饲料原料),冬种绿肥(留种),这样既可改良土壤,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增加农民收入。
  (二)改进栽培技术解放前,由于农民长期沿袭传统的栽培技术,种田水平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长期停留在每亩150—200斤之间。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着力进行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和组织农民不断改进农作物栽培技术。1950年,县内开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耕作经验。50年代提倡推广“五个适时”(适时播种,适时移栽,适时中耕,适时防虫,适时收割)和“五个合理”(合理搭配品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随后又全面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在农业上从土壤、肥料、水利、种子、密植、植物保护、田间管理、工具八个方面全面加强,简称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改进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本县在改进水稻栽培技术方面,主要开展的项目有: 1.改革耕作制:大力推广双季稻,改一熟制为二熟制或三熟制,提高复种指数。至1987年,全县双季稻播种面积达16万亩以上,1990年播种面积为166915亩。
  2.推广施用化学肥料:1952年全县化肥施用面积4800亩,总施用量仅25吨。1987年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达100.59公斤,总施用量达27000吨。1990年总施用量为26016吨,其中氮肥15801吨,磷肥8072吨,钾肥1860吨,复合肥283吨。
  3.改进育秧技术:1978年以后,改为薄膜保温育秧与露地育秧相结合,同时推广高磷高钾适氮育秧、湿润管理的新技术,减少秧田播种量,使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早稻基本上做到青绿壮秧、中苗移栽,晚稻成为矮壮分蘖秧。
  4.合理密植:本县农民对水稻栽培有稀植的习惯,俗称“稀稀栽禾单单调,耘禾啼,割禾笑”。传统插秧规格为1.2尺×1.5尺,造成土地浪费。1958年推广小株密植,规格为3×4寸,甚至有的搞单株密植,规格仅在2×2寸左右,使秧苗无法通风透气,严重影响产量。这种违反科学的过密的试验,作为教训,又影响了合理密植的推广,至70年代,经过大量的试验,合理密植才被农民所承认和接受。到80年代,本县水稻栽插密度才做到基本合理,早稻规格一般采用4×6寸,5×5寸;一晚为7×8寸,二晚为5×6寸。
  5.推广绿肥,实行稻草还田: (1)种植红花草:本县从1958年开始大量试种红花草(即紫云英),约3—4万亩。1964年9月召开全县1000余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专门讨论和布置扩种红花草,同年,红花草播种面积达9万余亩。1965——1981年,全县每年种植红花草面积保持在12——15万亩之间。近数年由于红花草种子年年靠外地调进,种子混杂退化严重,鲜草产量下降。1958年至1970年草子多采用临川县种子,鲜草亩产一般为2500—3000公斤,最高亩产达3500—4000公斤。70年代初开始改用安徽、江苏红花草种,因北种南移,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加上田间管理不及时,畜禽残害严重,鲜草亩产仅为1000公斤左右,挫伤了群众种植红花草的积极性。1982年,全县播种面积不到5万亩,1983年冬仅2万亩左右,1985年下降到14237亩,1986年才又扩大到32602亩,1987年回升到51586亩,其中收获面积只46129亩;1990年播种面积又减至47451亩。
  (2)稻田养萍:本县历来便有丰富的自然萍源,山坑冷水田、深脚田有自然红萍越冬。1964年至1966年首次在潭溪、宏村两地进行稻田放养红萍试验,利用本地红萍加以人工繁殖,放养。每年早稻移栽后放萍,结合耘禾倒萍,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产量提高,有较显著效果。同时,红萍也是养猪的好饲料,本县向有捞萍喂猪习惯,扩大稻田养萍还可增加家畜饲料来源。
  (3)放养细绿萍:该品种从美国引进。鲜萍产量高,一般亩产3500—4000公斤。本县于1976年从外县引进,现仅有少量放养,多作猪饲料。
  (4)稻草还田:本县山区一向不重视充分利用稻草,每年水稻收割后,除收集部分晚稻禾秆作耕牛过冬饲料和垫栏外,大部分抛撒田间就地烧毁。从60年代提倡稻草还田后,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群众普遍接受这一措施,充分利用本地稻草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一晚田采取留长禾蔸办法,早稻则实行部分稻草还田,效果很好。
  6.改进灌溉方法:过去采用串灌的传统习惯,使禾苗易坐蔸,易降低田间温度,特别是早春气温低,影响禾苗生长;同时,串灌容易使肥料流失,影响土地肥力。经过多年宣传、试验,已逐步改串灌为沟排沟灌。
  (三)改良作物品种 1.水稻品种的变化:解放初期,本县属一季稻区,水稻品种全属老式高秆农家品种,如麻壳红、麻壳白、石上粘、光头红、芋头红、八月白、淮禾、百日早、重阳糯、过冬糯等。5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稻谷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大面积推广杂交稻栽培后,使稻谷产量猛然上升。1990年全县杂交稻栽培面积达226406亩。
  (1)早稻:1951年通行的品种有城下早、百日早、八月白。1954年起用南特号、莲塘早。1958年改用更新南特号、陆财号、赣农3425、赣农5636等。1964年试种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1968年引进珍珠矮11号、15号。1971年推广广矮九号、广解607、爱武、苗接、金小青。1976年推广6044、7055、5450、广陆矮四号、龙草113和科京3号。1976年推广红四—0、珍大一号、先锋一号、秀江早、原丰早、竹莲矮、青马早等。1978年推广密粒红、凤选、光大白、珍青早、温选青、八一早、圭矮43、青秆黄。1980年推广温选六、硅辐3号、科京63—1、竹科2号、竹系26等。1984年引进“78130”,1985—1987年该品种成为当家品种。1987年又引进“79106”和“119”,并开始试种早杂威优49、64和协优49等。
  (2)二晚:50年代品种有浙场九号、黄禾子。1957年调进苏场412稻种50万公斤,进行试种。60年代初改用银梗中杂,中期又改种红农和农垦58.70年代初从福建省光泽、建宁、泰宁等县调进鸭子矮、白米子和691种子50多万公斤。1975年推广广秋、早广二号、矮脚塘竹、赣南晚13等迟熟品种。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成功后,1978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杂优面积占二晚总面积的50%左右,有的公社甚至占二晚面积的75%。1980年,在继续推行杂优品种的同时,推广桂朝二号、红矮1号、754、755等。1982年淘汰桂朝二号,改用汕259.1987年,推广杂交组合汕优6号、汕优63和汕优桂33.全县杂优栽培面积已占二晚总面积的80%。
  (3)一晚:老式单季晚稻品种,大部分保留至60年代,其中少数(如麻壳红)因稻田条件需要而保留至今。1964年,推广一晚新品种光荣一号、献党一号、农垦58等。70年代开始推广鸭子矮、白米子、691等。1976年县内试种杂优。1978年、1979年一晚杂优栽培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1980年仅2万亩,1981——1983年一晚一律未栽杂优品种,常规品种自1976年后改栽红矮一号、754和江2九九等。1984年推广的杂交稻汕优63,栽培面积渐广,至1987年已占一晚面积的一半。
  (4)糯稻:传统品种重阳糯、过冬糯仍为本县糯稻的主要品种,解放后引种的二晚糯稻种海南糯、密粒糯、姬糯也有少量栽培。
  2.陆稻:解放前本县无陆稻种植记载,1953年,时任本县县长的李云台亲自联系从浙江引进,适应于旱地,山地栽培。厚村为主要产区。现仍有少量栽培。
  3.大豆:1982年引种进贤县早大豆良种矮脚早(亦可作晚大豆种植),单产高于老式品种。
  4.红薯:6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红薯新品种胜利百号,一般亩产可达2000—2500公斤。
  5.油菜:本县油菜栽培长期沿用本地白菜型农家老品种,抗病力差,产量也低。1965年引进外地甘兰型胜利五二油菜品种试种,因县内土壤缺硼,花而不实,引种失败。1976年引种甘兰型西南302、矮架早,每年约一万亩种植面积。1988年引进“万油17”,“821”、“秦油2号”等。
  6.棉花:解放初至1958年一直种植本地老式品种棉,1958年引进岱字15号、彭泽一号棉。
  (四)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千百年来,本县农业生产一直使用传统的旧式工具,牛拉人使,十分落后。1953年,全县开始进行农具改革,引进外地较先进的小农具。1958年,上级奖给本县潭溪、龙安两公社各一台拖拉机,地区农业水利处也拨给本县一台,县里自购一台,这是本县使用拖拉机之始。经过数十年努力,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28338千瓦。1990年为36710千瓦。
  1.耕作机械首先引进本县的新式农具是双轮双铧犁和江西水田犁。1953年引进3部双轮双铧犁,由于不适于本地水田使用,故未予推广。同年引进了江西水田犁5部,1955年即达72部,1963年已有384部(当年旧式步犁尚有7919部)。由于江西水田犁是在老式步犁的基础上改制的水田犁,犁头比本地旧步犁小,前缘犁尖角度大,破土力强,阻力小;犁壁狭长,使犁破的土块顺势向前翻滚,适宜本地水田操作,工效比旧式步犁高一倍,故60年代末即在全县普及,且至今仍然沿用。
  1958年,本县有轮式福克森35型拖拉机3台,25K(捷克产品)1台。除25K拖拉机不适宜水田作业外,3台福克森拖拉机均开展田间作业:翻田、耙田和打辘轴。1959年,全县有拖拉机10台(共320马力),其中国营农垦场7台(计230马力),县拖拉机站3台(计90马力)。1965年以后,本省生产的丰收27型轮式拖拉机经试用也适宜本县水田作业,每年给本县分配一批;同时,省产丰收35型和沪产上海50型也在本县较广泛使用,使本县拖拉机拥有量逐年增加。1971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增至53台。1965年,县内首次引进工农5型和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由于马力小,重量大,不适应本县农田作业,以后未予推广。1968年又引进上海工农11型手拖一批,每台一年可耕耙作业200标亩,但因该机不是定型产品,配件缺乏,以后逐步被淘汰。1970年,江西手扶拖拉机厂生产的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进入本县。该机可一机多用,每台一年可耕耙作业200标亩,深受农民欢迎,以后每年都购进一批。1977年,适应山区、平原深脚泥田耕作用的机耕船,也开始进入本县(本县农机厂和德胜关亦试制成功并投产),每台一年可完成耕耙作业200标亩以上。由于该机耕船的机件质量差,转向拨叉容易磨损,热处理未过关,有时会脱档、跳档,故未能推广普及。1960年曾引进江西——59、60型人力插秧机,并开始试用,但因不适应农田要求,难予推广,至1971年,全县一共只有插秧机57台,其中人力插秧机54台,机动插秧机3台。1973年又引进机动插秧机,经过多次试用,由于插秧质量低(分秧不匀,漏插严重),使用成本高,机械故障多等原因,渐被淘汰。1979年,全县各种耕作机械共计8193台(件),其中农用拖拉机110台,计2901马力。1981年底,全县有轮式中型拖拉机122台,计3383马力;手扶拖拉机643台,计7627马力;机耕船31台,计372马力。此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独户与联户购买手扶拖拉机或轮式拖拉机者也逐渐增多。1987年,全县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共有131混合台,功率2825千瓦;有小型拖拉机726混合台,功率6343千瓦;另有其他耕作机具535台。年内实际机耕面积为59800亩,占当年耕地总面积的22.28%。1990年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09混合台,功率2286千瓦,小型拖拉机794混合台,功率6793千瓦;另有其他耕作机具550台。
  2.农业运输机械本县农业运输机械,从1958年以后,随着乡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和拖拉机的逐步增多而不断发展。农用拖拉机一般在农忙时从事田间耕耙作业,农闲时参与农业运输。1960年,县内国营垦殖场购置了汽车6辆(540马力)。进入70年代后,各农村公社和一些大队都相继购买了本省出产的“井冈山”、“八面山”牌汽车。80年代初,有的公社还购进解放牌、东风牌载重汽车。1987年,全县共有农用汽车41辆,除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带拖斗运输外,手扶拖拉机小拖车569辆;1990年农用载重汽车增至97辆,手扶拖拉机小拖车692辆。每年农业机械运输量在19——20万吨以上。此外,农村群众还纷纷以家庭为单位自己购买胶轮车,在收割、送粮和其他农用物资购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运输中,取代了过去的肩挑背驮,既减轻了体力劳动的强度,又提高了运输功效。1955年,全县农村仅有大板车,手推车64辆。进入80年代后,农村人力胶轮车大量增加,特别是地处县城近郊的潭溪、十里(裘坊)、栗塘等乡和有较大集镇的宏村等地,基本达到了每户平均有胶轮车一辆。至1987年,全县农村共有人力推、拉的胶轮运输车9165辆,1990年已达1万余辆,成为本县农业运输中机动车辆的重要补充。
  3.排灌机械本县农田排灌工具,过去仅有手拉摇桶和少数木质龙骨水车。1956年,全县有机动排灌机械5台,共65马力。1965年,全县有龙骨水车472部。同年,在城关镇的篁竹大队、十里公社的裘坊大队和中田公社的中田大队建立了三个90马力的抽水机站(该三个站因灌溉面积不大,成本高,使用二年后停用)。该年,全县有抽水机98台(计1331马力),农用水轮泵17台。1979年,全县共有排灌机械227台,计2901马力。1981年,计有电灌站6座(154千瓦),机灌站5座(146马力),安装有水泵128台(分别以柴油机、汽油机和电力为动力);另有水轮泵115台、喷灌泵2台、潜水泵8台。至1987年,全县排灌动力机械共160台,功率2011千瓦;有农用水泵105台。1990年排灌用动力机械增至263台,功率3568千瓦;有农用水泵184台。这些灌溉机械,为全县解决灌溉面积2万亩以上,改善灌溉面积约3万余亩。
  4.脱粒和收割机械 1958年,本县开始引进试用人力打谷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1965年,开始试用715型人力脱粒机,效果良好,以后本县农机部门成批生产并向农村推销。在技术革新中,本县又陆续生产了仿福650、700型人力脱粒机,适应当地农村使用。1971年,全县脱粒机共有2342台,其中机动、电动8台。1979年,人力脱粒机已达4060台。1980年,为适应本县农村生产责任制后千家万户分散收割需要,又设计生产了丰收500型、600型两种人力脱粒机。1981年以后,全县人力脚踏脱粒机每年都在4500台左右;本县农机部门每年生产销售的脱粒机也在600—700台之间。机动脱粒机引进本县后,经过试用,由于需用电力或机械动力带动,成本很高,加之机器本身重量很大,搬动极不方便,故已停止使用。
  在收获机械方面,1958年引进试用人力割禾器,但效率不高未能推广,至1971年全县仅有36把,以后废弃停用。1974年引进机动割晒机,经过多次试用推广,因为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特别抛撒谷粒多,浪费大,不受欢迎,至1979年底,全县只有机动割晒机10台(83马力)。以后停止使用。
  5.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60年以前,本县农村农产品加工(主要是粮食加工),靠人推砻,牛拉碾,手筛脚碓,有少数地方利用水车、水碓。1961年以后,开始在农村推广二号、三号、四号碾米机。1971年,全县碾米机已有169台。1961年后还引进各种型号的饲料粉碎机,1971年全县饲料粉碎机共有70台。70年代,又先后引进了揉茶机、榨油机、磨面机等,这些机械功效较高,对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发生了积极作用。此外,本县从1958年以后曾生产饲料切割机和饲料打浆机,经推广试用后,均无实用价值,早已停止生产及使用。1979年,县内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共有350台,计4516匹马力;有饲料加工机39台。1981年,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增至625台,其中碾米机608台,榨油机16台,揉茶机1台;同年,饲料加工机械也发展到100台,其中粉碎机94台,打浆机6台。至1987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已发展到1228台,功率13025千瓦;饲料粉碎机则减少至79台。1990年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增至1441台,功率为15688千瓦;有饲料粉碎机89台。
  6.植物保护机械本县农村过去只使用山砒霜和黄烟茎杆浸水调配石灰杀稻虫。随着矮秆良种的推行,才开始使用简易的植保机械。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园筒式喷雾器。据统计,1955年,全县仅有园筒式农药喷雾器52个,1958年增至105个。60年代,改用背负式喷雾喷粉器。70年代,出现了机动喷雾器和喷粉器。1971年,全县有各种喷雾(粉)器2105个。1979年,人力喷雾(粉)器增至2930个;有机动喷雾器21台,计42马力。1981年,全县各种人力喷雾器和喷粉器共5031个;机动喷雾器25台(76.5马力)。目前,县内使用最广的是背负式喷雾喷粉器,每年拥有量在6000个左右。
  (五)防病灭虫工作病虫害是阻碍本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全县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稻谷约500万至1000万公斤,占水稻年总产量的5—10%。
  油菜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的产量约占年总产量的20—30%。
  1.主要病虫害种类: (1)水稻病虫害: ①本县水稻病害有稻瘟病、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叶鞘腐败病、云形病、稻曲病、褐色叶枯病、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白叶枯病、小球菌核病、细菌性条斑病等17种。
  ②水稻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纵卷叶螟、稻苞虫、黑尾浮尘子、白翅浮尘子、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蓟马、负泥虫、粘虫、稻蝗、稻眼蝶、稻螟蛉、食根金花虫、稻象虫、稻褐蝽、针缘蝽、蛛缘蝽、稻缘蝽等22种。
  随着水稻良种的不断更换,杂交稻种的调运日渐频繁,一些间歇性病虫发生率在本县有上升趋势,如稻叶黑肿病、褐色叶枯病、稻铁甲虫等。
  (2)油菜虫病:本县油菜虫病害主要有芽虫、菜青虫、潜叶蝇和霜霉病、龙头病、菌核病、花叶病等,以菌核病为害最大,造成损失最重。
  (3)烟叶病虫害:主要有青枯病、炭疽病、绒虫根瘤病和芽虫、烟青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
  (4)红薯:黑心病。
  2.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建国以来,本县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至1957年,耕作制度单一,品种单调而抗性强,病虫害少,只有爆发性害虫在个别年份成灾。如1952年稻苞虫在晚稻中为害严重。第二阶段从1958年至60年代中期,由于扩大双季稻,变革了耕作制,推广了新式秧田,大量调进新品种,病虫害种类增加,主要以三化螟、二化螟、大蟆、浮尘子、绵腐病、黄矮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为主。1965年二晚珍珠矮倒种,因浮尘子为害猖獗,引起严重的黄矮病,有的田块十成禾苗只有五成收获。第三阶段从60年代末起,由于矮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品种搭配的转变,栽播密度和肥料用量的增加,病虫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来属主要的病虫害转变为次要的或处于下降趋势,如三化螟、浮尘子、胡麻叶斑病、赤枯病、绵腐病等。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如稻飞虱、纵卷叶虫、稻春象、纹枯病、稻曲病等。
  3.病虫害的防治本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以保护水稻正常生长为主,其次是果树、蔬菜,其他作物病虫防治较少。
  解放初,由于缺乏农药械和病虫防治知识,当1952年晚稻发生严重稻苞虫时,群众只有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消灭害虫。随着作物病虫害的增加和不断演变,人们对病虫害的认识更深入,对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重视,防治措施也逐步加强。1958年建立县级测报点,开始开展对水稻病虫的药剂防治,以灭虫为主。从1970—1980年,每年用于病虫防治的农药约为150吨以上,每年防治面积在60万亩次左右。全县农民拥有各种植保机械3048台,其中机动喷雾和喷粉器100多台,平均每年从病虫灾情中夺回粮食750—1000万公斤左右,占总产的5—10%。但每年仍因病虫害影响损失粮食500万公斤左右。80年代初,对本县水稻为害较多的病虫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此期间在病虫防治上虽比以前有进展,但仍存在“重治轻防”、“重药防轻农业防治”等问题,农药多使用“六六六”、“DDT”、乐果等。近数年引进新虫药杀虫咪、呋喃丹、1605、马拉松、稻瘟净、敌克松、井冈霉素等。1984年以来,本县水稻病虫防治对象仍以“三虫三病”为主,即重点防治螟虫、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几种。防治措施主要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药剂防治控为害。水稻综合防治面积逐年扩大。柑桔病虫综合防治列为江西省协作单位之一,综防区达到三大效益同步增长。药剂防治方面,用有机磷、有机氮农药(如甲胺磷、杀虫双、叶蝉散等)取代原来的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DDT”等),在部分乡镇成立了“植物医院”,以农业服务为宗旨,开方卖药,开展作物病虫防治的技术指导、咨询,方便了群众。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