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峰镇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525
颗粒名称: 四、日峰镇的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明弘治九年,县人邓偕、许式、刘奎、朱萱、许盛等捐资建起石墩木梁瓦顶结构之新丰桥。明正德七年,知县徐绣主持始建城内土城墙,长938丈,高8尺。明崇祯十一年,县人涂国鼎发起将县城土城墙改为石砌城墙,该工程历时二年,石砌城墙长938丈,高2.1丈,厚1.2丈。清咸丰七年,新丰桥毁于大火。次年,捐资修复。民国32年,街道路面由1丈扩为2.5丈。1956年,中共黎川县委办公楼建成。1958年,占地面积3千平方米的县大礼堂竣工。1960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建成。1961年,横跨黎滩河的黎川大桥建成通车,桥长93米、宽8.12米。1973年,县灯光球场建成,可容观众2千余人。1979——1980年,人民路、东方红大道铺设混凝土路面。1990年,黎川宾馆建成开业。
关键词: 日峰镇 建设

内容

明弘治九年(1496年),县人邓偕、许式、刘奎、朱萱、许盛等捐资建起石墩木梁瓦顶结构之新丰桥。
  明正德七年(1512年),知县徐绣主持始建城内土城墙,长938丈,高8尺。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县人涂国鼎(后任南明吏部尚书)发起将县城土城墙改为石砌城墙,该工程历时二年,石砌城墙长938丈,高2.1丈,厚1.2丈。
  清咸丰七年(1857年),新丰桥毁于大火。次年,捐资修复。
  民国32年(1943年),街道路面由1丈扩为2.5丈。
  1956年,中共黎川县委办公楼建成。
  1956年冬,烈士公园建成。
  1958年,占地面积3千平方米的县大礼堂(后改建为东方红电影院)竣工。
  1960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建成。
  1961年,横跨黎滩河的黎川大桥建成通车,桥长93米、宽8.12米。
  1973年,县灯光球场建成,可容观众2千余人。
  1979——1980年,人民路、东方红大道(县税务局至文化馆段)铺设混凝土路面。
  1981年,东方红百货大楼竣工。
  1983年,三年前始建的自来水工程基本完工,开始供水。
  1984年,日峰电影院建成。
  1984——1985年,日峰路、人民新路、下马路、东门排路、东方红大道(文化馆至农机公司段)铺设混凝土路面。
  1985年,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竣工。
  1987年,建在日峰山顶的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竣工,转发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
  1988年,县城第二农贸市场竣工。
  1989年,县教育电视台建成开播。
  1990年,黎川宾馆建成开业。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