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50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921/927
页数: 11
摘要: 黎川县地处江西省中偏东部,抚州地区东南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介于东经116°42'——117°10',北纬26°59'——7°35'之间。东邻福建省的光泽县、邵武市,南靠福建省的泰宁县、建宁县,西与本省的南丰县接壤,北与本省的南城县、资溪县毗连。县境东南隘岭,横空百里,千峦一色,为赣闽两省天然之屏障。总人口中,男性109179人,女性102159人,非农业人口43477人。此外,省属德胜关垦殖场在本县境内,该场辖6个分场,107个队。因县内主河黎滩河又名中川,故县名别称黎川。1949年5月,黎川解放,自此迄今,一直归江西省抚州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关键词: 黎川县 概述

内容

黎川县地处江西省中偏东部,抚州地区东南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介于东经116°42'——117°10',北纬26°59'——7°35'之间。东邻福建省的光泽县、邵武市,南靠福建省的泰宁县、建宁县,西与本省的南丰县接壤,北与本省的南城县、资溪县毗连。县境东南隘岭,横空百里,千峦一色,为赣闽两省天然之屏障。
  县城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1728.56平方公里。按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统计,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县总户数为46849户,总人口211229人,其中属于回、壮、蒙、满、白、畲、苗等少数民族者仅322人,其余均系汉族。1990年年末共48663户,人口211338人。总人口中,男性109179人,女性102159人,非农业人口43477人。1990年,全县行政区划为15个乡,2个镇,1个垦殖场,下辖115个行政村,8个街道,1229个村民小组。此外,省属德胜关垦殖场在本县境内,该场辖6个分场,107个队。
  县治设于日峰镇,面积15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32349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黎川历史悠久。文物考古人员曾在本县境内发现商代遗物一一斝(jiǎ,古代酒器)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器、陶片等文物60余件。由此可推定,在距今3000多年前,黎川人民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土地上劳动和繁衍。
  本县地域原为南城县所辖。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曾被分置为永城、东兴二县,历时332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永城、东兴二县并入南城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永城、东兴,仅二年又废。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三月廿五日,将南城县之东南五乡划出置新城县。因县内主河黎滩河又名中川,故县名别称黎川。民国3年(公元1914年),因当时全国有4个新城县,为避免重名,将本县正式改名黎川。建县以来至清末,曾先后属建昌军、建昌路、建昌府所辖。民国初,黎川曾属归豫章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道建制,则直辖于江西省。民国20年至解放前夕,均属区治设于南城县的“江西省第七行政区”。土地革命时期,黎川曾建立人民政权——黎川县革命委员会、黎川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和闽赣省。1949年5月,黎川解放,自此迄今,一直归江西省抚州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黎川是老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解放黎川。作为联系中央苏区和闽北苏区间之纽带的闽赣根据地的中心地带,黎川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2年冬至1933年春,红军总部曾设在黎川,12月30日,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黎川举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杨尚昆、王稼祥、肖劲光等同志,曾亲临黎川从事革命活动。揭开第五次反“围剿”序幕的“洵口战斗”就发生在黎川境内。1933年5月,以顾作霖、邵式平、肖劲光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闽赣省委、闽赣省革委员会和闽赣省军区在黎川成立;1933年7月,红七军团亦在黎川组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黎川人民深入土地革命,踊跃支前,参军参战,为粉碎敌人反革命“围剿”,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过重大的牺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黎川地属侵蚀丘陵,武夷山脉巍然雄踞于县境之东部、东北部及南部,使该三面连绵隆起之势,渐次向中部及西北部倾斜。境内峰峦起伏,山地广阔。全境地势平均海拔在400米左右。最高处为本县德胜关地区与福建省泰宁县交界处之杨家岭,海拔为1513米;最低处为黎滩河注入洪门水库的汇合点,海拔仅100米。中部及西北部地势平缓,沿河分布着大面积农田,均在海拔100-150米之间,是全县主要产粮区。
  县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温在17°—18℃之间。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5.9℃;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8.9℃。历年最高气温40.2℃,最低气温—8.5℃。年无霜期从2月下旬到11月下旬约278天。年均日照时间为1776.6小时。常年降水量1751毫米,是全省水份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最大风速32.6米/秒,最大雪深21厘米。既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又具有山区气候特征。
  第四纪成土母质演变而成的红壤,为本县主要土壤,所占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0.3%;其次是水稻土(占14.6%)和黄壤。山地以厚层有机质花岗岩红壤居多,宜种油茶、桐树;农田以中潴灰麻沙泥田为主,多偏酸性,宜种水稻。
  本县拥有多种类型的自然资源,经过积极开发,已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用,但目前利用率还不高,生产水平较低,继续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农业经济的潜力相当大。
  1990年,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67843亩,其中水田257891亩,旱地10452亩;农业人口人平均有耕地1.6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3.27亩。县境东北部、东部和南部,为武夷山主脉盘踞,绵延百余里,层峦迭嶂,系本县主要山林基地。林业用地190万余亩,占县境总面积的73.5%,农业人口人平林业用地12.03亩;宜林地但尚无林地65万余亩,占林地面积的34.19%。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4.3%。境内主要植被有杉、松、油茶、油桐和其他阔叶树;有的地区蓄有水杉、银杏、三尖杉、鹅掌楸、香榧、楠等29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稀贵植物;县境东部和南部山区还盛产毛竹等多种竹类;草药及部分中药材则几乎布及全境。林副产品主要有松香、笋类及香菇等。全县现有水域139449亩,占县境总面积的5.4%;其中已查明可用水面75300亩,占水域面积的53%。在水域中,纵横密布的河溪占很大比例。其中主要河流有3条:黎滩河又名中川,全长47公里,纵贯南北,流经8个乡(镇),向西北注入洪门水库,汇归抚河;龙安河又名西川,流经5个乡(镇),全长74公里;资福河又名东川,流经4个乡(场),全长43公里。全县年径流量16.6亿立方米。现有水库、水塘总蓄水量3千余万立方米,除干旱年外,一般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全县水能蕴藏量为2.57万千瓦,1990年全县共有水电站305座(其中县办全民所有制水电站3座),电机318台,装机容量6694千瓦,尚有1.9万多千瓦水能待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中以瓷土储量最大,且品质优良,种类齐全,仅日峰镇、社苹、德胜关三地区的瓷土储量就达560万吨。石英石、高岭土、钟长石英矿和石英砂矿等储量均达10万吨以上。金属矿主要有钨、锡、锌、银、铜、铝等,但储量不多,仅钨、锌有少量开采。
  主要野生动物中,兽类有虎、豹、狗熊、豺狼、猴、麂、野猪、山兔、刺猬、穿山甲等30余种,禽类有雉鸡、斑鸠、竹鸡、猫头鹰、白鹭等近40种;此外,还有多种鱼类、贝类等。
  本县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为主要威胁,其次是霜冻、冰雹、大风和病虫害等。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分别发生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水灾),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大旱),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水灾),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水灾)和民国28年(公元1939年,水灾)。解放以后,1952年6月上旬发生的水灾,1963年6月下旬以后的大旱,1982年6月中旬的水灾和1983年4月28日发生的大风灾,都给本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黎川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本县经济得到逐步发展。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37041万元,国民收入1983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0004万元,人均国民收入938元,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35942万元。
  农业历来是本县经济的主体。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6%,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0%以上;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1952年为87.1%,1957年为82.6%,1965年为70.3%,1978年为69.1%,1990年为63.14%。
  由于长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解放前,本县农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土地复种指数低,耕作方法陈旧落后,粮食亩产一直在100公斤左右徘徊。新中国成立后,本县农业生产条件、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不断得到改善和改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投入增加,农村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单一粮食生产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转变,农业科学技术也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应用,使农业收入在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连年稳步上升。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50年的9万余亩,发展到1990年的16.44万亩;农田化肥施用量,从1952年的25吨增加到1990年的2.6万余吨;199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6710千瓦,农村年用电量715万度。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2696万元(90年不变价)。
  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中的水稻栽培,在黎川农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本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薯类、杂粮、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茶、花生、芝麻、黄(红)麻、苧麻、甘蔗、晒烟、莲子等,其他农作物主要有蔬菜、果用瓜等。199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1393亩(含复种数,下同),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其中水稻种植409996亩,又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5%以上;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265为,其他农作物90293亩。全县粮食总产量,1949年仅为27550吨,1952年为43560吨,1956年为54801吨,1978年为85980吨,1987年则提高到152056吨,1990年又提高到165804吨。199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达每亩384公斤,为1950年平均亩产的3.7倍。1990年粮食作物产值9312万元(按80年不变价为4253万元),经济作物产值168万元(按80年不变价为9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本县全部种植业产值,1950年为1412万元,1978年为2847万元,1987年增加到4947万元,1990年又提高到5443万元。
  山林资源的优势,是发展黎川林业的巨大潜力。解放前,县内林业生产均由私人经营,大部分山林,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解放后,在林业专门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全县林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从1950年到1990年,全县人工造林858752亩,但因过去未落实林业政策,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保存面积仅15.77万亩。在全县现有的88.89万亩有林地中,用材林65.29万亩,经济林7。64万亩,防护林8.53万亩,毛竹林7.48万亩。1985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1998876立方米,立竹933万根。目前,全县有国营营林林场2个,采育林场2个,集体林场69个,营林专业户227个。木竹生产中,除生产原材外,还进行各种粗加工和精加工生产。1990年,全县生产木材2.4万立方米,毛竹19万根。1990年全县林业产值1656万元(按80年不变价为58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3%。
  全县有4.24万亩零散天然草地,除每年留有相当数量的饲料粮外,人工种植及野生青饲料极为丰富,对发展畜禽饲养业十分有利。1990年,全县耕牛存栏17100头,比1950年增长近1.7倍;生猪存栏129404头,比1950年增长6.46倍;鸡、鸭等家禽存笼57万只,比1950年增长3倍多。1990年猪、牛、禽肉总产量9547吨,家禽产蛋量915吨,全年畜牧业产值5421万元(80年不变价为2019万元)。
  黎川农村副业生产主要包括采集业、捕猎业及农民家庭兼营工业等项。1990年全县副业产值2904万元(80年不变价为1183万元),其中采集业2186万元,捕猎业3万元,农民家庭兼营工业715万元。
  本县现有宜渔水面7.53万亩,除利用其中水库、河沟、池塘进行养殖捕捞外,山区农民还充分利用稻田养鱼。199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333.1吨,渔业产值962万元(80年不变价297万元),其中养殖产值913万元。
  为了进一步开发山区,发展大农业,近几年,黎川已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和省的速生丰产林基地、瘦肉型猪饲养基地、鱼苗孵化基地和食用菌培育基地。
  黎川工业过去一向基础差,部类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亦极困乏。民国时期,全县城乡仅有制烟、造纸、制米、木机纺织、印刷、食品酿造等一些私营手工业小作坊,铁、木、篾、缝纫等行业也均系个体独立经营,生产水平十分落后。民国28年(公元1939年)以后,本省南昌、抚州、南城等被日寇占领市县及广东省籍的几家工商业者和熟练技术人员迁入本县,陆续办起了机动铅字印刷、机米加工、棉布和丝绸染织、铁机织袜、酒精及樟油提炼等小型工厂,促进了县内工业的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地迁来的厂家大都迁回原籍,使本县刚刚兴起的半机械化工业,又趋凋蔽。
  1949年,本县工业总产值仅131.3万元(按80年不变价折算,下同),1952年增加到262。7万元。当时,全县工业行业只有造纸、烟丝、缝纫、染织、碾米、木竹加工和铁器农具等数项,均系私营。全县第一家发电厂是1951年由原“民生机米厂”改建的,属公私合营性质,为火力发电。从50年代中期开始,才办起了农机修造、五金加工等一批小型工厂。50年代末至70年代后期,县内虽然陆续办起了一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但产品大部分只能供应本县;尤其是有的企业在原料材料来源、产品销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以致长期亏损或停产、下马。进入80年代以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兴建了一批“本地有资源,产品有销路,生产有效益”的企业,同时对一大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内部管理改革,通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乡镇办工业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横向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加速培训人才,增加对工业的投入,使全县工业行业渐次增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产品销路从过去面向本县转变为面向县外、省外以至进入国际市场。目前,黎川工业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电力、轻化、轻工、森林工业、食品加工、建材等部门的初步工业体系,并根据本县特点,确定了“以陶瓷工业为支柱,以食品加工、竹木加工为重点,带动其他工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发展地方工业。尤其是以本县丰富的瓷土资源为依托的陶瓷工业,近几年发展很快。1990年,全县共有瓷厂9家,全部职工年末人数达3034人,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527.1万元;陶瓷产品有各种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建筑用瓷等300多个品种,1200多种规格,其中数十个产品分别荣获过部级、省级和地区级奖励。1990年陶瓷业总产值1702.8万元(80年不变价为1305.2万元)。目前,全县陶瓷业正在设法加速设备更新,加强横向联系,提高产品质量,拓宽产品销路,为逐步建成江西陶瓷工业新基地创造条件。乡镇企业在1979年以后也有很大发展,现已成为本县工业的另一支柱。199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单位(不含村或村以下所办)168个(全民所有制单位39个,集体所有制单位129个),全部职工人数10112人(全民所有制4892人,集体所有制5220人)。全县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有瓷器、汽车配件、特钢曲轴、水利启闭机、电孵机、自行车配件、测绘用具、收音机、木竹制品、塑料制品、群青、松香、丝毯、服装鞋帽、食品罐头等40余种。其中仿古工艺美术瓷和日用瓷,自1980年起已远销国内外市场。本县特钢厂研制生产的电渣整体熔铸特钢曲轴,已于1986年通过部级鉴定,被认为“国内首创,国际上居领先地位”,产品已畅销全国。本县生产的丝质地毯,已成为本县外贸出口的骨干产品。华山无线电厂生产的10波段袖珍收音机也深受海内外用户青睐。1990年,全县工业(不含村及村以下)总产值10416万元(80年不变价为846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6.86%。包括村及村以下在内的全县工业总产值,则为13246万元(80年不变价为11144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5401万元(80年不变价为515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
  黎川历来是赣闽两省间重要通道。明清时期,本县通往福建的大道便有三条,通往府城(南城)的除陆路外还有水路。民国时期,黎川县内外运输侧重舟筏水运,陆路货运则以肩挑背负和人力独轮车为主。1934年修成的温(圳)杉(关)公路线从本县境内通过,这是黎川有公路运输之始。横跨黎滩河两岸,建于明弘治中期(1496年前后)的新丰桥,是近五百年来县城通往西南各乡和进入福建的主要桥梁。解放后,公路运输不断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各种公路共202条,总里程964.15公里。其中省级干线公路7条,县乡公路13条,乡村简易公路176条,专用公路6条。在省际、县际交通之间,与福建的光泽、泰宁和本省的南丰、南城、资溪等邻县均有公路相通,并可经由光泽、资溪接入鹰厦铁路转运;县城与各乡镇场领导机关驻地之间、与其他较大集镇之间均已全部通车,全县95%的村公所驻地均通公路。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已密如车辐,四通八达。水运仍以黎滩河为主,但仅可放运竹木排,且航程终止于洪门水库。1990年,全县客运量为144.94万人,客运周转量4670.05万人公里,货运量46.77万吨,货运周转量3180.66万吨公里。
  本县从南宋建县开始设驿站传送邮件。明、清时改置邮铺12—13处;民国时期,县城设邮局,区、乡置邮政代办站、所;至民国36年(1947年),设有邮政局、电报局各1个,全县有电话机22部。解放后,邮电机构逐步完善,业务日益扩大。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1个,邮电支局1个,邮电所12个,代办所4个。共设邮路长度307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1519公里;长话电路9路,电报电路2路,市内交换机总容量500门,农村交换机总容量650门。全年邮电业务量1716.761万元。
  本县城镇建设经历过几次较大变化。清咸丰六年(1856年)以前,县城绝大部分建筑和黎滩镇居民区集中在城内(即旧城墙圈内)。城内汤家圳(今东方红大道西段)和铁炉岭(今日峰路中段)一带,为建筑物最密集的繁华地段。后因连续多年的战火兵燹,城内大部分房屋被焚毁。清同治三年(1864年)以后,镇内居民纷纷迁至城外河滩地筑室定居,逐渐形成城外居民区,并沿黎河东岸建成鹅卵石路面的四里长街(即今人民路),街道两旁店屋铺面挨次紧连。民国32年(1943年)沿街房屋统一拆除,各房主按当局规定在旧房址改建两层楼房铺面,且将旧街扩建成宽二丈五尺的砂石路面,两旁夹列三尺宽人行道的新街道。城内则房屋稀疏,且空旷荒凉的旧宅基地毗连成片。抗日时期,从南昌等敌占区避难来黎的难民,曾在今东方红大道及下马路两侧搭建茅屋定居,抗日胜利后渐次拆毁改建。
  解放后,城内陆续兴建起机关办公楼、校舍、厂房、商店和宿舍,街道也逐步得到改建和整修。从5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近十余年中,除在原居民点增建了许多民房以外,还在城镇以内和市区近郊增建起许多公私住宅,形成几个居民新村。如较早的有城外干部宿舍区(今人民新路前段)、城内干部宿舍区(今水电局大楼后面)等。近十余年形成的有日峰新村、花园新村、东郊新村、小北门路宿舍区、药王殿路宿舍区、东门排路、小西关路、画眉新村等几个居民点。1990年,县城公私住宅(不包括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共70.62万平方米;新建的公共工程中,较主要的18项工程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从1979年起,先后投资110万元,新建和改建街道10条、里弄4条,总长8130米。其中改铺成水泥路面的有东方红大道、人民路、人民新路等几条主要街道,总长7338米,总面积65777.6平方米。1984年以来,县城自来水工程建成供水。至1990年,共敷设不同口径的主管道9260米,配用管道1240米,日产水能力6000吨。1990年全年供水90万吨,其中工业用水量14.4万吨。城镇各单位环境美化工作,也已蔚成风气。
  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由于交通条件和物资流通的传统习惯,作为赣闽省际间重要通道的黎川县境,曾经是邻近数县间物资集散的重要市场。民国15年,全县有商行23种,商号748家。日寇侵华时期,部分沦陷区同胞迁入本县,使黎川人口骤增,商业市场一度呈繁荣景象。县城主街两侧店房,几乎满列各种商铺;走街串巷的货郎担,贩售水果、自制吃食的小卖摊,比比皆是。抗日胜利后至解放前夕,因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市场日趋冷落。1947年全县28种商业行业中,仅有商号201家。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城乡贸易也日益兴旺。1990年,全县有商业机构(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商业网点)1004个,从业人员3405人。在全部商业机构中,有国营商店64家,供销合作商店130家,其他集体商业点40个,个体商业点770个;有农村乡镇级集市12个。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按80年不变价计,1952年为436.5万元,1978年为1874.61万元,1987年为5079万元,1990年为8780万元。
  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在80年代以前有肠衣、羽毛、家畜和野生动物皮张。野生动物皮张收购量一般年景为4000余张,最高年收购量为8791张。近数年,有瓷器、丝织地毯、水煮笋、松香、猪棕、钨砂、莲子等。1990年,县外贸公司供货额为642.8万元。
  本县财政收入,自建县至明清两代,均以田赋为主,另加税、贡。民国初,田赋、契税、牙当税均沿用清制,后兴附加。1947年全县地方岁入10亿元(法币)中,税课收入和捐献赠与收入各占4亿余元,而在该年度10亿余元的岁出款中,公务人员及工役生活补助费支出占近8亿元。60年代前半期,县内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商税和农业税,1957年以后才开始有地方企业收入。但由于县内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差,乡镇企业发展缓慢,财政收入年递增率很小,从1954—1978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5%。1979年以后,随着地方企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增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随之加快,1979—1983年的平均增长率已达8%。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为14420万元,补助收入716.5万元,当年财政支出为21690万元。
  金融机构的设置,明清时有钱庄、典当铺,至民国时期钱庄的数量和规模愈来愈增多、扩大,同时城乡普遍兴起小规模的私人高利贷和“邀会”活动。民国24年以后,曾先后在县城设立公办的“江西裕民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办事处或支行,“江西农村合作金库驻黎川办事处”等;民国32年曾开办“黎川县银行”,开业不久便关闭。1949年黎川县人民政府建立后,接收了原“江西省银行黎川办事处”;同年10月,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黎川办事处”,次年12月改为黎川县支行。现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均在本县设有支行或支公司;并在县城设有储蓄所23个,(其中:人民银行1个,农业银行9个,建设银行4个,工商银行8个,中国银行1个),农行设乡(镇)营业所12个,信用社18个(下辖信用分社16个,信用站8个)。1990年,银行各种存款8707万元,信用社存款余额3739万元;银行贷款14103万元,信用社贷款余额3739万元。全县1990年保险金额共计20714万元,保费133.47万元,赔款金额50.436万元。
  黎川的县办教育,当自建县后第五年(公元1144年)创学堂、建孔庙、设讲堂始。清代先后建有“黎川书院”、“崇正书院”,民间则设社学、义塾。清末废科举后,书院亦废,开始创办高等小学堂1所,乡村有私立小学2所,其余则仍为私塾。民国初年后,公、私立学校渐次增加,私立学校又多为城乡各望族所办族学。土地革命时期,本县苏区教育富有生气,劳动人民子女可免费上“列宁小学”读书,16岁以上的工农群众可上业余夜校和识字班。40年代初,作为抗日后方,原设外地的省立临川中学、私立章贡中学、私立江西中学、南城乡村师范、临川简易师范等学校迁驻本县,抗日胜利后才陆续迁离。1940年8月,本县开始自办中学——黎川县立初级中学。至1946年,全县仅设初级中学1所(附设简师班1班),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所,教职员共28人,学生共200余人;设小学校150所,共有教职员302人,在校学生6821人。
  解放后,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0所(包括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7所),教职工614人,在校学生9378人;职业、农业中学3所,教职工110人,在校学生699人;小学138所(村以上完全小学数,不含村以下1师1校的初级小学数),教职工1232人,在校学生21087人;幼儿园8所(不包括小学附设幼儿班),教职工132人,在园学生2527人。县陶瓷职业中学经上级多次考察被列为全省示范性职业教育学校。本县还办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卫生进修学校1所,农民成人初等学校25所;广播电视大学黎川教学站办有党政、法律、汉语言文学、商业企业管理、师范政史专业、英语单科等6个班。1990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12%,其中农村为97.01%。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1990年全县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1054人,占0.5%;高中(包括中专)程度的11251人,占5.33%;初中程度31424人,占14.88%;小学程度96915人,占45.88%;文盲半文盲38445人,占18.2%。
  解放前,本县未设科学技术专门机构。建国初期,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负责管理全县科技推广工作。1949年,全县仅有医务人员和中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人员137人,平均每万人中仅13.8人。1962年专门设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区两级均设有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一五”期间,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和群众性的科学试验相结合,大力推广双季稻,推广水稻良种、绿肥、化肥、农药、密植和改良土壤等增产措施,并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兴修,改善了灌溉条件,使本县60年代中期的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比解放初期翻了一番。十年动乱期间,科技机构及组织被撤销,1979年以后才又逐渐恢复和发展。至1990年,全县建有农科所、林科所各1个,共有农业技术、工程技术、卫生技术和中小学自然科学教师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人员1275名,全县平均每万人中有64.6人。至1990年底止,全县在19个系列的自然、社会科学专业人员中,获高级技术职称的55人,中级350人,初级1595人。近10余年来,本县先后列入国家、省、地和县的重点科研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共7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地区级31项;取得科研成果64项,其中获国家金牌奖1次,省成果奖5项,地区成果奖22项;先后推广应用科技成果81项,其中工业方面37项,农业方面33项,文教卫生方面11项。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封建王朝时代,本县不存在公办文化机构。民国时期,县城曾设过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仅1人,后改为“民众教育馆”,设馆长、馆员共3人,主要业务为开放书报阅览。解放后,陆续设置了专门的文化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县城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各乡(镇)建有文化站共17个。县文联已组建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摄影等5个协会,办有会刊《日峰文苑》。全县城乡共有电映放映单位18个,其中电影院6个,电影放映队10个,放映电影的俱乐部2个。县城设新华书店1处,在农村供销社设售书点19处。农村民间文艺活动,除少数年岁较大者仍保留有唱山歌小调、讲故事和请盲艺人唱话文(道情)等习惯外,近十余年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几乎普及千家万户,年轻人多爱好欣赏与学唱现代歌曲;每逢春节、元宵或中秋节期间,常自发组织跳狮子、舞龙、跳八架、双扶船、跳花灯、蚌壳灯等活动。本县民间白狮灯舞为全省有特色的民间舞蹈之一,曾先后由省电视台、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录摄节目播放。县城近数年兴办舞厅及其他游艺活动场所多处,参加活动的除大部分为青年外还有不少中老年人。县广播电视系统在县城设广播站1个,乡级站17个,现有县乡专用扩音机26架,架设农村专用线224公里,通广播村112个。电视事业近十来年发展特别快,县建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9座,全县共有电视发射机16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现有各种型号的彩色、黑白电视2.2万余架,普及率50%以上,大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体育活动在本县解放前历史上也主要是民间自发性的,其项目有武术、杂技、狩猎、射箭、划船、登山、摔跤、爬树(或爬竿)和各种儿童游戏等,均系群众自愿参加,自筹经费和自行管理。规模较大的是每年端午节的赛龙船,由县城居民分地段自发组队,募捐筹资,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50年代末期,以后因河水深度不便划船而废止。民国时期在县图书馆名下曾附设一个“体育场”,作为全县公办的体育管理机构和活动场所,但除各学校的体育锻炼和比赛较为经常外,极少开展全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解放后,体育活动曾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代管,1958年专门设置体育运动委员会,直属县人民政府领导,每年拨有专项活动经费。以后又多次合并入教育局和分出单设。全县现有篮(排)球场60余个,其中有设置2000座席的灯光球场1个,简易灯光球场4个,水泥地面球场20余个。黎川县业余体校体操班是全省的重点班。黎川少年儿童体操是本县和全地区的体育优势项目,多次代表地区参加全省少儿体操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近几年共获金牌23块、银牌19块、铜牌20块。这所体校开办以来,不仅为本县青少年体操活动培训了数百名骨干,还为省体校和体工队输送了不少人才,其中有的已达到国家健将级标准,有的曾在全国性比赛中荣获金质或银质奖章。
  民国以前,本县在疾病防治方面均依靠民间个体医生,使用中、草药物治疗。北伐战争期间,曾办有“平民医院”,为本县第一所西医诊疗单位,全院仅4人,只设门诊,不久即停办。民国22年创建县立医院,26年改为卫生院。抗日战争期间,陆军第四十四后方医院曾设驻黎川,抗日胜利后撤迁外地。解放前夕,黎川县卫生院仅有医护人员6人,病床1张,设备极简陋。解放后,旧卫生院改为县人民医院,并逐步扩建院舍,增加设备和人员。50年代,曾开办工人诊疗所1处,另将大批民间个体中医人员组成中医联合诊所,后该两所医疗单位均并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1990年,全县设公办各级医疗机构36个,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7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80人,置病床356张。县医院备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机、万能手术床等设备。在医疗技术水平方面,本县已能开展胃全切除、胆囊摘除胆道吻合、肝癌肝部分切除、肾部分或全切除等手术;能开展断层摄影、生化检查等。由于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使过去在本县长期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丝虫病得以基本消灭,获中央卫生部颁发的合格证书;在“基本控制地甲病”和“儿童计划免疫”等方面也已达到了部颁标准。住院病人治愈率也由1978年的78%上升到90%以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黎川虽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较为缓慢,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据统计,自南宋建县至清末,本县籍考中进士的共171人(其中状元、探花各1名,武科5人),举人480人(其中解元8人);在《宋史》、《明史》及《清史》列传的12人,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列名简介的26人,在《中国近代史词典》中列名的1人,入《中国文学家大词典》的9人,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5人;被《四库全书》收集著作的作者14人,收入著作24部计307卷;有未兼任官职的文学家、书画家50余人,名医8人;七品(县级)以上各类官员410人,其中从二品以上者12人。在这些古代人物中,有誓死抗金,名列《宋史》的肖雷龙;有在任职期间竭力提高政教风气,改进社会习俗,惠政卓著,深受群众爱戴的左祥、王禄;有潜心撰述,著作甚丰,名重于世的理学家、文学家邓元锡;有不畏豪强,勇抗权奸,并兼学识渊博,著有大量诗文传世的邓澄、邓渼;有抗清烈汉、诗人黄端伯;有极力率众反清,尚节而死的南明吏部尚书涂国鼎和御史涂伯昌;有知名理学家陈道,文学家鲁九皋、陈用光,书法家陈希祖、陈孚恩和年谱作家杨希闵等。
  黎川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9年5月,“五四”运动消息传入黎川后,本县进步青年积极响应,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从1926年开始,县内相继成立了工会和农会,工农运动风起云涌。这期间,黎川人民的优秀儿子、旅居外地的本县籍青年鲁易(原名鲁其昌),为了寻求救国真理,从事革命活动,曾留学日本和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到苏联考察政治,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受党的派遣,先后担任过黄埔军校校员、政治部副主任、军校党团领导小组负责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兼第三师党代表,红三军第七师政委,“二战”时期在洪湖根据地作战中英勇牺牲。本世纪30年代初,黎川人民紧跟共产党,积极投身土地革命,踊跃支前和参加红军、赤卫队或赤少队,加入共产党、共青团和工会、农会组织。当时仅参加红军者即达2000多人。共产党员邓梅村等1000余人为革命光荣献身,解放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原辽宁省军区副政委黄国山、原宁夏军区顾问涂宗德等许多同志,在家乡参加红军后,又随军北上,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南北,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战功。著名针灸学家、1938年参加革命的鲁之俊教授,历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二野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院长等职,为治疗战伤指战员,加强中西医团结和相互学习,发展中医事业,倾注了心血;在年逾古稀后,仍担任过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委会执行主席,为推动世界针灸学理论研究,增进国际友谊再作贡献。荣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南昌工艺美术厂名誉厂长杨厚兴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瓷像艺术实践中,创立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大量瓷绘作品,色彩绚丽,形神逼真,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奖,并在国内外展览和销售成功,不少作品被国家列为珍品收藏;其艺术水平,被国内外公认为臻达东方艺术巅峰。我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武惕予同志,是长期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老朋友,历任江西省监察厅副厅长、交通厅副厅长、司法厅厅长、参事室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顾问、民革江西省委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副主席,他毕生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在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中享有较高威望。著名的道路工程专家、教育家陈本端教授,是我国道路工程界的老前辈;他曾留学美国,历任西南联大公路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系主任,他毕生从事道路工程专业的生产技术与教学科研工作,是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道路工程专业的创建者,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道路工程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统计,建国以来,本县籍人士在国内各部门先后任职在县、团级以上的干部有60余人,其中曾任或现任副省级(或副部级、副军级)以上职务的7人;获高级技术职称的知识界人士100余人。此外,尚有不少侨居海外的黎川籍人士,或学有专攻,或业有专长,已经或正在为他们寓居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勤奋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黎川境内,冈岭连绵,溪泉遍布,“山磅礴而清润,水通畅而渊澄”。大自然的赋予和人民的勤劳琢造,给黎川留下了众多的美景胜迹。那“势临武夷俯闽赣”的会仙峰,秀色排空,葱苍倚迭,磴道委悬,瀑流飞挂,曾吸引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攀游历览,并在他的游记中写下了数百字的记述。状如覆船的福山,层崖挺秀,迭峰争奇,山中旧有箫曲峰、九迭谷、鹤膝磴、芝云台、乳泉峡、玉磬桥等胜景十余处,幽雅离奇,令游人流连忘返;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此山的双林寺设“武夷堂”讲学,历代许多到此游览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赋文章。县城东南三公里的赤溪风月亭,为宋儒李觏读书处,他在这里曾写下了“朝朝风扫地,夜夜月为灯”佳句,故以“风月”名亭。县城西北郊的日峰山,峭拔耸峙,若登顶俯瞰,全城尽收眼底;今于峰顶及山腰建起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和三座椎顶立柱凉亭,蔚为壮观。距县城40公里处,有周湖温泉,砌石为池,水清见底,温度在30℃以上,如加以修整营建,可作沐浴疗养胜地。风光旖旎的岩泉自然保护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既是千百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乐园,是不少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和宝贵的生物学科研实验基地,也不失为人们理想的避暑游览名胜,堪称武夷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设在湖坊的中共闽赣省委、闽赣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已修葺一新,并陈列有反映当年闽赣根据地革命斗争史迹的图片与实物,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的历史画卷。为了纪念革命先烈,于1956年在县城北隅建有烈士公园,巍峨庄重的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公园中央,周围松柏参天,冬青夹道,花木满园,几座构绘精致的飞檐八角亭在绿树掩映中藏姿露彩。……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勤劳而朴实的黎川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总结经验教训,发挥智慧才能,在建设家乡、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伟大实践中,奋力拼搏,以新的姿态撰写新的历史篇章!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