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367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岁时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3
页码: 960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岁时习俗的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岁时习俗

内容

第一节节日一、法定节日与各地相同,略。
  二、传统节日每逢节日(夏历,下同),民间加餐、祀祖先。春节、端午,女婿要向岳父家送年、送节。
  春节正月初一日。凌晨,男子起床,燃喜爆开门;备素点于厅堂拜“天神”年,然后,全体男子参拜社坛,沿途鞭爆不停。
  早餐素食,吃汤圆或年糕。次日起(初三日除外)向亲友拜年。成人跳龙灯,少年子弟扮春戏(跳魁星、跳和合),沿屋场表演。1950年后,春节中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已革除,人民政府在初一日组织各机关单位、驻军团拜,开展新春文艺活动。
  元宵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吃元宵圆,赏灯。新婚者房中点“兔子灯”;头年生头男长女之家向祠堂、厅堂“上灯”,备水酒、果品与合屋人共喜。“灯节”之夜烧“岁钱纸”,“烧了岁钱纸,家家寻生计”。灯彩活动也至此结束。
  端午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户户裹粽子,酒筵丰盛,以雄黄酒洒地避蛇蝎。门楣挂菖浦、祈艾扎成的门彩。小儿于先一晚以风仙花染指(趾)甲,胸前佩香袋。
  划龙船景况热闹。清末民国初,县城、白水、甘竹有“龙船会”,主持龙舟竞渡事务。从五月初一至十六日(赤水至二十日),每天傍晚,龙舟在吁江中驶行表演,初五日正式竞渡,暮色中数舟竞发,彩桨翻飞,灯光闪耀,管弦协奏,锣鼓轰鸣,两岸观者如潮。县城龙舟从吴家岭下港,驶至真君庙止;白水龙船从五帝庙逆流而上,至下坊街为止。竞渡优胜者由“龙船会”颁发纪念锦旗。1931年(民国20年)后,旴江逐年淤浅,不再有龙舟竞渡。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家家做碱糍,烧纸钱,祭祖先。农村请道士做“盂兰盆会”。驿前“盂兰盆会”长达7天8夜,辅以物资交流,赴会者多至六千余人。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设家宴,祭祖先,合家赏月,县城烧瓦子灯。男人于月下请“扁担神”,妇女请“月光姐”,作为一种特殊游戏。
  重阳节九月九日,农村酿酒,做糍,庆丰收。民谣云:“重阳九,新割糯谷酿成酒;九重阳,新米做糍请你尝”。文人学者登高赋诗。1990年以重阳节为敬老日,部分机关单位举行老年人座谈会或体育竞赛。
  除夕腊月廿五日为“小年”,家家“攘尘”,搞好环境卫生;一年最后一天为“大年”。门上贴“角字”、“春联”,门楣贴“岁钱纸”(一种图案画)。装年盆,敬祖先,晚上合家吃“团圆饭”。房中点“岁灯”,灶膛留“岁火”。长辈给小孩包“压岁钱”。男人坐至夜分为“守岁”。
  第二节时令一、立春户户鸣喜爆迎春。主妇持棒槌敲击灶台、饭甑和门窗,边敲边说:“交春大似年,迎春接福”。
  二、惊蛰炒豆子自食,意为炒虫;墙角撒石灰,避虫蚁。
  三、花朝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农村多于这天举行婚礼。女孩于是日穿耳孔、戴耳环。民国之前,驿前乡有花朝灯会,持续6天,千灯游街,万人聚会。邻县商贾云集于此。
  四、春社农村浸种、播种繁忙,做社糍分赠亲邻;并以春社、春分日排列之先后预测年成之丰歉:“先社后分,五谷丰登;先分后社,收成较差(一说:米谷增价)”。
  五、清明前后数天为祖宗扫墓或捡遗骨迁葬。扫墓回来,祠堂或家庭加餐,名曰“做清明[t'iaη miaη]”。
  六、谷雨旧有“谷雨会”,拨款做会,为无主坟扫墓,今已除此俗。
  七、四月八明清时,“四月八日妇女作乌桐饭供佛”①(① 清同治六年《广昌县志·风俗志》。),乌桐饭演变成今之乌糍。农家门上贴红纸条,上书“四月八,毛虫永不发”。
  八、六月六烈日下晒书画衣物,防虫蠹。又将端午节的蒲艾门彩连同鸡蛋、冷水置木盆中,先在太阳下晒热,后煮沸。小儿吃蛋并用水洗澡。
  九、七月七当夜,“妇女作七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中,露一宿,厥明饮之。”①(① 清同治六年《广昌县志·风俗志》。)民国时其俗渐废。
  十、白露油茶产区,村民于此日做会加餐,各户派人进山插禁牌,禁止早摘油茶果,至霜降日开禁。
  十一、冬至 “冬至前三,茶籽乱拈”。油茶产区自冬至前三日起“放零[liaη]”,可到别人茶山里捡遗下的油茶籽,以免物弃于地。1956年起茶山归生产队所有,“放零”之俗仍存。农户捡的茶籽都交生产队,由队转记工分作为报酬。
  明清时,冬至日有祭祀始祖之俗,至民国初年废止。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