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17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体育
分类号: G817.256
页数: 8
页码: 895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体育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体育

内容

第一节机构一、业余体校 1979年,由省体育委员会投资创办,附设于县体委内。校长由县体委副主任兼任,有教练员2名。开设田径、射击2个班,共有学员20名。坚持每日1.5小时业余训练。数年内陆续为省体校抚州中专班和地区业余体校重点班输送5名运动员。
  二、老年人体育协会 1984年11月,成立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协会设委员会,有委员39名,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正、副秘书长各1人。
  协会经费来源有三:一为行政拨款,1984年县财政拨款1000元;二为社会团体资助、捐赠,成立时县车队捐赠彩电1台;三为会员缴交会费。
  1986年,驿前、赤水、苦竹镇、大株、塘坊、高虎脑乡相继成立老年体协。
  1988年12月,县老年体协换届,千善乡老年体协成立。
  老年体育主要开展篮球(定点投篮)、乒乓球、棋类、门球、跑步、气功、钓鱼等活动;每年重阳节,举行跑步、登山活动。
  1989年10月、1990年11月,分别成立农牧渔业局和经委系统老年体协。
  1990年12月,县老年体协有会员230人,各乡镇、县属单位老年体协有会员728人。
  三、钓鱼协会 1987年12月10日成立,系县体委领导下的群众性体育组织,并接受上级钓鱼协会的业务指导。1990年12月有会员20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正、副秘书长各1人;另设名誉主席、顾问各1人。
  协会的经费来源:县财政每年拨出4000元;老协会员每年每人自交会费1元;钓协会员每年每人交会费2元。
  协会每年举行5~6次钓鱼活动,并选人参加地区钓鱼比赛。
  四、信鸽协会 1987年12月19日成立。有会员16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秘书长、副秘书长各1人。
  协会与广州市信鸽协会保持协作联系,每年举行1~2次广昌至广州(空距约520公里)的信鸽放飞活动。1990年10月29日放飞3000余羽。
  第二节群众体育一、县内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县民们每年自发开展富有民间特色体育活动:春节、元宵期间跳龙灯、玩狮舞、打流星、踩高跷;端午节划龙船;重阳节登山等。
  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一些现代体育项目,乡(镇)村常举行拔河、篮球、乒乓球、棋类比赛。
  1950年后,数年内县教育工会有钟声篮球队,银行工会有银鹰篮球队,县直机关有机关干部联队。球队之间常举行友谊赛,有时还到乡(镇)、厂矿与当地球队进行友谊比赛,此后,在节日期间,县体委常举办棋类、球类、自行车、田径赛等单项比赛。
  1958年12月25日~1959年1月2日,在城关镇举行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即广昌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县内16个代表队35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竞赛,其中:县直机关37人,广昌中学30人,县钢铁厂10人,翠雷山垦殖场26人,金华山钨矿10人,城关镇31人,赤水公社31人,头陂公社15人,甘竹公社5人,驿前公社15人、新安公社5人、大塘公社8人、塘坊公社8人、尖峰公社11人、长桥公社18人。比赛项目设有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田径。1974年8月在城关镇举行了第二届运动会。
  1958~1984年,县内举办各项中、小学体育运动会13次。其中:县六一少年运动会1次,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8次,县小学生篮球赛1次,县青少年中、长跑运动会2次,县首届幼儿运动会1次。
  1979年、1980年春节各举行自行车比赛1次,每次参加比赛运动员20名。1981年、1983年春节,县体委举办中国象棋赛。
  1985年,职工体育遵循“小型、就地、多赛”原则,单位利用节假日开展体育活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拔河、射击、自行车、跑步、钓鱼。
  1990年9月22日,在县城举行“庆亚运环城跑”,县属单位200余人参加,县领导也加入活动。
  1985~1990年,县内举行各种比赛共39次。
  二、参加省地比赛 1987年6月,广昌获抚州地区农民象棋比赛团体第三名,个人冠军也是县人所获。1988年1月,头陂镇派员代表广昌参加地区首届农民运动会,乒乓球获团体第四名。1989年旴江镇被评为地区体育先进乡镇。
  1990年,由20名运动员组成广昌代表队,参加地区第二届老年运动会。参赛项目有门球、象棋、射击、乒乓球、钓鱼。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还有两人分别获钓鱼比赛第五名和女子乒乓球赛第七名。
  是年,参加地区第八届运动会,有6人分别获田径比赛第一名,1人获第二名。
  三、学校体育新中国成立初,各中、小学都坚持每周2节体育课,每日二操(早操、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制度。1964年,各校开始施行劳卫制体育锻炼标准。1980年开始施行体育锻炼标准。1984年,广昌中学达标率达82%,尖峰中学为25%;达标考试经检查验收,广昌名列抚州地区前茅。
  1984年,县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抚州地区传统项目和重点项目田径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同年,吴小龙、章冬梅参加省业余体校田径比赛,分别获男、女五公里竞走第五名。7月,金鑫等7人代表抚州地区参加在南昌县举行的全省航海、航空模型比赛,获航海模型制作二等奖。
  1985年12月,省、地体委、教育局对广昌县传统项目学校进行检查验收,评定为合格;广昌中学被正式命名挂牌省传统项目学校。
  1986年后,在学校积极推行现代体育特点的韵律操、健美操。县城中、小学及乡、镇中学每年都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广昌一中、二中分别输送5人和2人至地区业余体校训练。
  1990年,全县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24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
  1982年,广昌一中教师吴绍辉获《光明日报》、《文汇报》、《体育报》联合举办的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奖。1987年,一中教师龙燕成获全国传统项目学校优秀工作者称号。
  1989年,广昌一中被评为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单位(达标率为89%)。
  广昌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表单位:人广昌县参加省运动会获得名次表广昌县参加省、地运动会团体名次表 1973年,广昌县运动员胡巧儿、饶小辉、钟丽华为抚州代表队成员,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上与队友夺得公路自行车女子团体第一名。
  广昌县田径、射击、自行车赛最好成绩表田径(男子组) (1990年止) 田径(女子组) 射击(男子组) 射击(女子组) 自行车第三节体育设施新中国成立前,县内无运动场地。新中国成立初,在中山台和原民警中队对面的公共场地修建2处泥地、木架篮球场。60年代改建水泥面、铁架篮球场。70年代,中山台球场改建为灯光球场,且建记录台。1981年,县体委办公楼内建有简易小型活动室,可进行棋类、乒乓球比赛。办公楼后运动场上新建灯光球场。
  1986年10月由县财政拨款9万元,自筹5000元动工建造灯光球场看台,1987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容纳2000人,并安装电动计时计分设备。
  1990年6月,在中山台花园内新建门球场1个,建筑面积360平方米,造价3260余元。至1990年底,全县新建体育场地有棋类房1个,篮球场21个,门球场1个。
  第四节裁判队伍县内至1990年底有各级各类裁判员23人,其中一级2人,二级8人,三级13人;其中射击1人,田径6人,篮球16人。
  一级射击裁判龚晓华参加过在南昌举行的国际射击比赛、全国射击比赛、全国奥运会项目射击比赛和在景德镇举行的全国青少年射击比赛的裁判工作。
  一级田径裁判高立春参加过全国体育运动学校田径比赛、全国秋季竞走比赛和全国竞走冠军赛的裁判工作。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