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114
颗粒名称: 爱国卫生运动
分类号: R199.2
页数: 1
页码: 871
摘要: 1950年,为粉碎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争,开展广泛的爱国卫生运动。1956年4月,县人民委员会批复公安局、卫生院《关于建立城关镇街道清洁卫生管理规则》报告。涌现出卫生模范单位18个,个人卫生模范109人,卫生积极分子196人。1981年3月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内容。城乡普遍制定卫生公约,落实卫生责任制。县城解放路两旁种花植树,城镇实行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是年,经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文明卫生单位37个,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表彰24个卫生先进单位。1990年重新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旴江镇在全区检查评比中,一直保持全区第一名。
关键词: 广昌县 环境卫生 爱国卫生运动

内容

1950年,为粉碎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争,开展广泛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6年4月,县人民委员会批复公安局、卫生院《关于建立城关镇街道清洁卫生管理规则》报告。当年,清除垃圾16.45万担,卫生积肥15.72万担,清理沟域729.5米。涌现出卫生模范单位18个,个人卫生模范109人,卫生积极分子196人。
  1963年后,凡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前都进行大扫除,并组织检查评比。1971年,开展“三移”(移有碍卫生的猪、牛栏,移有碍卫生的厕所、粪窖、马桶,移有碍卫生的鸡、鸭窝)、“四改”(饮河水改饮井水,平头灶改烟囱灶,小窗户改大窗户,吃泡米改吃生米。注:泡米,见本书《风俗卷》)、“二建”(建公共厕所,建水井)卫生村的卫生运动,当年建设卫生村69个。
  1981年3月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内容。当年,县财政投资修建垃圾处理场和简易化粪池,修建自来水塔及供水系统,增添清运垃圾汽车。城乡普遍制定卫生公约,落实卫生责任制。1983年2月,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强县城卫生管理的通告》。1984年,县地方财政投资13万元用于环境卫生基本建设,新建水泥路面5000平方米,修下水道200米,疏通下水道2万余米,增添垃圾箱43只,果壳箱22个,手压水井29口,简易自来水14处。县城解放路两旁种花植树,城镇实行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是年,经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文明卫生单位37个,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表彰24个卫生先进单位。
  1990年重新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旴江镇在全区检查评比中,一直保持全区第一名。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