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097
颗粒名称: 乡(镇)卫生院
分类号: R199.2
页数: 1
页码: 868
摘要: 1952年后,相继有甘竹、长桥、尖峰、大株、赤水、头陂、驿前、苦竹、高洲等区、镇建立卫生所,斯时大部分院址设在祠堂、庙宇内。1959年7月,苦竹卫生所改建为翠雷山垦殖场医院,10月各公社卫生所改称卫生院。11月后,又相继增设塘坊、贯桥、水南、大塘、芰田、中寺等卫生院。1964年,尖峰卫生院首先新建门诊、住院部,从祠、庙中迁出。至1984年底,有柯树、头陂、新安、赤水、杨溪、塘坊、高虎脑、驿前、尖峰、长桥、水南、千善、甘竹、沿江、城关16个乡(镇)卫生院,新建门诊、住院部,总面积12741平方米,总值61.2万元,设有病床172张。1988年,乡镇卫生院由县卫生局全部移交给乡、镇政府管理。
关键词: 广昌县 医疗机构 乡(镇)卫生院

内容

1952年后,相继有甘竹、长桥、尖峰、大株、赤水、头陂、驿前、苦竹、高洲等区、镇建立卫生所,斯时大部分院址设在祠堂、庙宇内。1959年7月,苦竹卫生所改建为翠雷山垦殖场医院,10月各公社卫生所改称卫生院。11月后,又相继增设塘坊、贯桥、水南、大塘、芰田、中寺等卫生院。1964年,尖峰卫生院首先新建门诊、住院部,从祠、庙中迁出。至1984年底,有柯树、头陂、新安、赤水、杨溪、塘坊、高虎脑、驿前、尖峰、长桥、水南、千善、甘竹、沿江、城关16个乡(镇)卫生院,新建门诊、住院部,总面积12741平方米,总值61.2万元,设有病床172张。
  1985年,乡镇卫生院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付酬,民主管理”,推行浮动工资、分组承包、“五定一奖”等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7年,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分为三级进行管理:头陂、赤水、甘竹、长桥卫生院为一级;水南、驿前、塘坊、尖峰、旴江镇卫生院为二级;柯树、贯桥、杨溪、大株、新安、千善卫生院为三级。
  1988年,乡镇卫生院由县卫生局全部移交给乡、镇政府管理。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